浙江省宁波市九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技术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技术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绝密★考试结束前
宁波市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九校联考
高二技术试题
考生须知:
1. 本试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信息技术,第二部分通用技术。 全卷共12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 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 选择题的答案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选项涂黑。
4. 非选择题的答案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 2B铅笔,确定后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答案写在非答题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信息技术(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2 分,共 24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
1. 下列关于数据、信息和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文字是数据的一种表现形式
B. 信息超出有效期后不再具有任何价值
C. 三角形(已知三条边的长度) 的面积可以根据海伦公式计算得到,这是知识的体现
D. 面对同样的信息,不同的人可能形成不同的知识
2. 下列关于数制和编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末位为0的任意进制正整数,转换为十进制数后一定为偶数
B. 若字符“Y”的内码用十六进制表示为59,则“Z”的内码用十六进制表示为60
C. 英文字符在计算机内部使用 ASCII 码进行存储和处理
D. 用 x 位 k 进制数给 y种不同的信息进行编码,必须满足
3. 下列关于大数据和大数据处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某校高二年级学生的学籍信息属于大数据
B. 大数据时代,我们更强调事物因果关系的探求,而不是数据间的相关性
C. 对于购物网站的广告推荐,一般采用批处理计算方式实现
D. 某购物平台 2023年“双11”的交易数据属于静态数据
4. 小北利用 python中的 jieba 分词模块对“大数据. txt”进行处理,创建了如第4题图所示的标签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中文分词算法是基于规则的分词方法
B. 标签云中必须显示该文本中包含的全部词语
C. 从标签云中可以推测, “数据”、 “数据库” 等词语是该文本的重点词语
D. 文本内容是结构化数据,需要转化才能被计算机处理
5. 下列有关人工智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目前性能表现优越的深度学习是联结主义方法的典型代表
B. 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可能威胁人类安全
C. IBM将“沃森”的智能能力从益智游戏领域移植到了医疗领域,属于混合增强智能
D. 图灵机是一个理论上的计算模型
s = s. rename(columns={"姓名":"人数"})
s = s. drop("时间", axis=1)
datanew = datanew. append(s)
#将 datanew按班级、 日期进行排序,排序后重置索引,代码略
return datanew
(2) 编写生成相应班级(bj)某月 (m) 每日参与早锻炼情况折线图函数bjtb。
def bjtb(data, bj,m):
# 从 data 中筛选出班级为 bj的所有数据存入 data bj中, 代码略
for i in data bj. index: #去掉日期列(格式如第13 题图a 所示) 的年份、 月份data bj["日期"][i] = ▲
plt. plot(data bj["日期"], data bj["人数"], label=bj)
# 设置图表标题、显示图例、显示图表,代码略
上述程序划线处可以填入的代码为 ▲ (多选,填字母)。
(注:全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不选或有选错的得0分)
A. data bj["日期"][i][-2:]
B. data bj."日期"[i][8:]
C. data bj. at[i]["日期"][-2:]
D. data bj. at[i,"日期"][8:]
(3) 主程序。 读取“刷脸记录. xlsx”文件,根据输入的年份、月份统计某年某月各班每日参加早锻炼的人数,生成相应班级的图表。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matplotlib. pyplot as plt
data = pd. read excel("刷脸记录. xlsx")
#依次输入年份(year)、月份(month)、班级(bj), 代码略
data tj = tjrs(data, year, month) #统计各班每日参与早锻炼的人数
bjtb(data tj, bj, month) #生成输入班级对应月份的图表,如第 13题图c 所示
经过上述程序处理,从得到的数据统计结果(如第13 题图b和图c 所示) 可以看出,高一
(1) 班 10 月 4 日和 10 月 11 日参与早锻炼人数与其它时间的参与人数有较大偏差,这属于常见的数据问题中的 ▲ (单选,填字母:A 数据异常 / B 逻辑错误 / C 格式不 致 )。
14. 杨辉三角,是二项式系数在三角形中的一种几何排列,其最左侧一列数字和右边的斜边数字均为 1,内部其他位置上的每个数字均为上一行同一列数字与上一行前一列数字之和,前 8 行的杨辉三角如第14题图a所示。
(1) 如果用数据结构中的队列构建杨辉三角,编写输出前n行杨辉三角的 python程序代码如下,请在程序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n = int(input("输入行数: "))
que = [0]*1000
head = tail = 0
que[tail] = 1
print(que[tail]); tail = tail+1
for i in range(2,n+1):
que[tail] = 1
print(que[tail], end=" "); tail = tail+1
for j in range( ① ):
que[tail] = ②
print(que[tail], end=" ");tail = tail+1
head = head+1
que[tail] = 1
print(que[tail]); tail = tail+1

(2) 三角形数垒(如第 14 题图 b 所示),是杨辉三角的变形,与杨辉三角不同的是最左侧一列数字和右边的斜边数字均为1、2…n。若要使得程序能输出三角形数垒,可通过将第(1)小题程序中的两条加框语句 que[tail]=1 都修改为 ▲ 实现。
(3) 在上述程序中,给队列 que分配的最大空间为 1000,存在空间浪费问题。为了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小北将队列que改为了循环队列,即将第2条语句que=[0]*1000修改为que=[0]*n,同时将程序中所有的 head=head+1 和 tail=tail+1 进行了修改, 其中 head=head+1 应修改为 ▲ 。
15. 某校举行校园乒乓球循环赛, 有n(假设 n=2 )名学生报名参加比赛, 要求:
①每名选手都与其他n-1名选手比赛一次;
②每人每天只能赛一次;
③比赛共进行n-1天,要求每天没有选手轮空。
以n=8(即k=3) 为例, 可以根据问题要求,制定出如第15 题图a所示的一种循环比赛表:
第 1 天 第 2 天 第 3 天 第 4天 第 5 天 第6天 第7天
1 2 3 4 5 6 7 8
2 1 4 3 6 5 8 7
3 4 1 2 7 8 5 6
4 3 2 1 8 7 6 5
5 6 7 8 1 2 3 4
6 5 8 7 2 1 4 3
7 8 5 6 3 4 1 2
8 7 6 5 4 3 2 1
第 15 题图a
从八名选手的循环比赛表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具有对称性的方阵,可以把方阵一分为四来看:
4. 如图所示是一款国产手机及其评价坐标图。根据坐标图, 下列分析中不恰当的是
A. 该手机是依据事先制定的设计要求进行评价的
B. 该手机性价比评分较高,符合设计的经济原则
C. 该手机充电速度评分高,说明手机充电速度快
D. 该手机通话质量评分高,说明通话质量好
5. 如图所示为某 1cm厚工件的图样,存在的错误(不含漏标) 共有
A. 2 处 B. 3处
C. 4 处 D. 5 处
6. 小明在通用技术活动室制作第5 题的工件,下列关于该工件加工操作中说法不恰当的是
A. 加工该零件需要的工具有:划针、样冲、钢锯、锉刀、 台钻
B. 在工作台上划线,样冲倾斜对准中心点,扶正冲眼
C. 要想加工2 个工件, 可采用厚度 1cm幅面尺寸 120mm×120mm的钢板
D. 钻孔时,不能带手套,不能用手直接扶持工件
7. 将一块大小合适的钢板加工成如图所示的工件,,下列加工过程中合理的是
A. 划线→钻 φ6 孔→倒角→攻丝→锯割→锉削→弯折
B. 划线→钻 φ5 孔→倒角→攻丝→锯割→锉削→弯折
C. 划线→钻 φ6 孔→倒角→攻丝→锯割→弯折→锉削
D. 划线→钻 φ5 孔→倒角→攻丝→锯割→弯折→锉削
6. 下列关于数据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用不同的数据结构解决同一个问题时,其算法效率是一样的
B. 使用数组存储数据时,数据访问效率低,数据插入删除速度快
C. 在 word 中执行“撤销键入”操作的原理与队列的特点相同
D. 线性表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数据结构, 常见的线性表有:字符串、队列、栈等
7. 已知栈st 中从栈底到栈顶的元素依次为a、b、c,元素d正等待进栈,以下出栈序列不可能的是
A. c,b,d, a B. c,d,a,b C. c, d, b,a D. c, b,a,d
8. 下列python语句的值为 True 的是
A. "8">"18" or 9>10 B. {1:"a",2:"b"}[1]=="b"
D. 3 in ["3", [2,3]]
9. 已知字符串 s="python",现要将s中的第一个字符改为大写字母,以下操作方法可行的是
①s[0] = "P"
②s[0] = chr(ord(s[0])-ord("a")+ord("A"))
④s = s[0]. upper()+s[1:]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0. 有如下 python程序段,可以实现从班级学生中随机抽取五名学生参与班会活动。
名称 含义
random. randint(a,b) 随机生成一个[a,b]范围内的整数
random. random() 随机生成一个[0,1)范围内的实数
random. choice(seq) 从序列 seq的元素中随机挑选一个元素
import random #random 模块中的常用函数如上表所示
# 导入学生名单到列表a中, a=["张*","李*",…, "丁*"]
namelist = [] #列表namelist存放随机生成的学生名单
for i in range(5):
t = ①

a. pop(t)
上述程序段中划线处依次可填入的语句是
A. ①random. randint(0, len(a)) ②namelist. append(a[t])
B. ①random. randint(0, len(a)-1) ②namelist+=a[t]
C. ①random. choice(range(0, len(a))) ②namelist+=[a[t]]
D. ①int(random. random()*len(a)) ②namelist+=a[t]
11. 假如正整数 x 在 n 进位下的平方可以分割为两个正整数,且这两个数相加后恰等于 x,那么 x就是 n 进位下的卡布列克数。例如9 =81,而 9=8+1,所以9是十进位下的卡布列克数,9 也是十进位下最小的有意义的卡布列克数。编写如下自定义函数判定 x 是否为十进位下的卡布列克数。def Kaprekar number(x):
w = 10; m = x * x
else: #与 while 语句对齐
return False
关于上述程序代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执行语句 print(Kaprekar number(45)), 输出结果为False
B. 若将语句①while后面的 m>w修改为m>=w,其他部分保持不变,不影响函数功能
C. 语句块②可用语句 return m // w + m % w == x 代替
D. 交换语句块②和语句③的顺序,不影响函数功能
12. 有如下 python程序段,执行该程序段后, 输出结果不可能的是
import random as rd
st = [1]*10; top = 0
for i in range(5):
num = rd. randint(1,6)
if num >= st[top]:
top += 1; st[top] = num
elif num % 2 == 0:
top -= 1
while top >= 0:
print(st[top], end=" "); top -= 1
A. 6 3 3 1 1 1 B. 1 C. 4 2 2 D. 6 6 6 1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 小题, 其中第13 小题7分, 第 14小题 10分, 第15 小题9 分,共 26 分。)
13. 为了解学生每天参与早锻炼的情况,某中学在操场的出入口安装了智能门禁系统。学生每天早晨从寝室区入口刷脸进入操场,锻炼结束再从靠近教学楼一侧刷脸出操场,学校可根据每日刷脸记录了解学生的早锻炼情况。现将操场门禁系统刷脸数据导出存储在文件“刷脸记录. xlsx”中(部分数据如第 13 题图a 所示),并编写如下 python程序,统计分析各班的早锻炼情况。
(1) 编写统计人数函数 tjrs。根据刷脸记录,统计某年(y)某月 (m) 各班每日参加早锻炼的人数,生成数据如第13 题图b所示。
(说明:生成日期函数 scrq,根据年份月份,生成对应的日期列表,例 2023 年 10 月生成的日期列表为 ["2023-10-01", "2023-10-02",……, "2023-10-31"], 代码略。)
def tjrs(data, y,m):
data new = pd. DataFrame()
for x in scrq(y,m):
d ata1 = data[ ① ] #筛 选出日期列的值为x的所有数据s = data1 groupby("班级", as index=False) ②
s["日期"] = x
①左上角的4×4的方阵就是前四名选手的循环比赛表,而右上角的 4×4 的方阵就是后四名选手的循环比赛表,它们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 4 名选手的循环比赛表,所不同的只是选手编号不同而已,将左上角方阵中的所有元素依次加上4 就能得到右上角的方阵。
②下方的两个方阵同样具有对称性。右下角的方阵应与左上角的方阵相同,左下角的方阵应与右上角的方阵相同。
可见,八名选手的循环比赛表可以由四名选手的循环比赛表根据对称性生成,四名选手的循环比赛表可以由两名选手的循环比赛表根据对称性生成。那么,具有 n 名选手的情况可依此类推。八名选手的对称性生成过程如第 15题图b所示。
(1) 在有 n(假设 n恰好等于 2*)名选手参赛的循环比赛表中,将左上角方阵中的所有元素依次加上 ▲ (用k表示) 就能得到右上角的方阵。
(2) 实现上述功能的部分 python程序代码如下,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 导入参赛选手名单, 并将名单存入列表 nlist中, nlist=["张*","李*",…], 代码略import math
n = len(nlist) #假设参赛人数n 恰好为2 的 k 次方
def create table(n):
a = [[1 for i in range(n)] for j in range(n)]
k = 0; half = 1
while k < math. log(n,2): #函数 math. log(n,2)的功能为求以 2 为底 n 的对数
for i in range(half): #构造右上方方阵
for j in range(half):
a[i][j+half] = ①
for i in range(half): #对称交换构造下半部分方阵
for j in range(half):

a[i+half][j+half] = a[i][j]
——③
k += 1
return a
def print table(a,n):
print("循环赛对战表:", end="\n")
s = " "
for i in range(1,n):
s=s+" 第"+str(i)+"天"
print(s)
for x in a:
for y in x:
print( ④ , end=" ")
print()
print table(create table(n),n) #生成如第15 题图c 所示的循环赛对战表
第二部分:通用技术(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2 分,共 24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 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作为亚洲最高级别的综合性运动盛会之一,杭州亚运会的举办吸引了超 2000 万人次来杭观赛、 旅游。 在亚运村内,就出现了一批与众不同的“智”愿者们,24小时坚守在迎宾接待、巡逻等岗位上。这款机器人是由像航科技与西湖大学联合打造的全球首款无介质全息AI机器人。无介质全息 AI机器人的应用为亚运会带来前所未有的智能化和互动性体验,为现场人员提供了快速获取信息的便利。下列对该机器人的说法中不恰当的是
A. 该机器人融合了无介质全息技术、大语言模型等尖端科技技术,体现了技术的综合性
B. 在研发制作该机器人的过程中,运用了不少前沿科技,体现了技术的实践性
C. 该机器人可根据宾客指令做出相应回应,为其提供比赛场馆、交通指引、餐饮信息等方面的内容,体现了技术的目的性
D. 作为全球首款无介质全息AI 机器人,该机器人自发明后可自动获得相关专利
2. 如图所示是 Kikkerland 太阳能彩虹制造机,这台机器,让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彩虹制造者。 下面悬挂的是水晶,利用太阳和水晶通过旋 转和折射使周围出现美丽的彩虹漩涡。它整 个设计非常奇妙,不需要任何电,只需要放在阳光下晒一会,就可以让马达开动,创造出缤纷绚丽的彩虹。下列对该Kikkerland太阳能彩虹制造机的说法中不恰当的是
A. 该产品可创造出缤纷绚丽的彩虹,令人心情舒畅,不能体现出人机关系中的舒适目标
B. 该产品能吸附在玻璃、瓷砖等墙面上,主要考虑了环境因素
C. 该产品在晚上无法使用,不能体现出技术的复杂性
D. 该产品采用太阳能电池板技术,无需外接插电,体现技术发展为设计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3. 如图a所示的榫卯结构, 其构件1的结构如图b所示。下列关于构件2的设计方案中正确的是
8. 如图所示是某形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相对应的左视图是
9. 小明打算加工如图所示托盘的四块侧板,计划使用实木板材,下列规
10. 如图 a 所示是小明搭建的低温报警电路。当检测到的温度低于设定值后,VD1 随温度降低逐渐变亮,若温度继续下降到一定值后,VD2、VD3 开始变亮,温度低过一定值后再下降,VD2、VD3亮度不变。下列元器件对应的类型在该电路中不使用的是
11. 如图 a 所示为三极管V的测试电路,三极管 V 的输出特性曲线如图 b 所示,图 c 为三极管V测试Ib-Ic 结果曲线图,分析曲线图,下列关于测试结果的分析中不合理的是
(1) 为实现控制功能, 热敏电阻 Rt为(单选) ▲
A. 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B. 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C. 无法确定
(2)请在虚线框中选择合适的点连线,补全电路,实现电路功能。
(3) 现需要调低设定温度, 下列措施中合理的是(多选) ▲
A. 调大 Rp; B. 调小 Rp; C. 调小 R3; D. 调大 R3
(4) 现要改进电路功能,增加开关窗指示灯。要求不论是窗户打开过程还是窗户关闭过程,发光二极管发光,否则不发光。现提供四个型号相同的普通二极管,一个定值电阻,一个发光二极管,请在虚线框中搭建电路实现功能。
信息技术 命题:北仑中学 詹 芳 审题:象山中学 林 钏
通用技术 命题:北仑中学 郑三和 审题:象山中学 王海波
(2) 以下是小明同学设计制作万向节的步骤:A. 确定设计课题; B. 制作万向节; C. 编写万向节使用说明; D. 绘制所需加工图样; E. 分析可能的解决办法并提出具体的设计要求; F. 提出解决问题的多个设想; G. 对万向节测试评估; H. 画出方案草图; I. 上网查阅相关万向节资料。合理的过程顺序为:A→I→ ▲ →F→ ▲ → ▲ →B→ ▲ →C(在“ ▲ ”处填写过程步骤的序号);
(3) 该万向节的结构当中, 曲柄头与曲柄之间的连接方式为 ▲ , 曲柄与曲柄轴之间的连接方式为 ▲
A. 可转动不可移动 B. 不可转动不可移动 C. 不可转动可移动
(4) 现要对测试该万向节是否能正常工作运转,选择合理的试验方式是(单选) ▲
A. 模拟试验法 B. 虚拟试验法 C. 优选试验法
14. 如图 a 所示为小明购买的书桌和画框,方便艺术类考生在画室进行作品交流展示,现计划在虚线框中设计一个机构。该机构下端夹持于桌边,上端挂画框, 用电动升降调节画框高度。 桌边的厚度为20mm,如图b所示。画框背面钉有两颗相距120mm的螺丝,螺丝头部尺寸直径为 6mm,如图c 所示。请你帮助小明设计该机构,设计要求如下:
(a) 不能对书桌和画框有任何加工
(b) 机构下端可固定在桌面边缘且不损坏桌面,方便徒手安装和拆卸
(c) 机构上端可挂画框,且方便徒手挂置和取下画框
(d) 可电动升降调节画框高度,且可停止在任意位置
(1) 小明在设计该机构时,不需要考虑的是(多选) ▲
A. 桌面的大小; B. 桌面的厚度; C. 画框的材质; D. 画框上螺丝的尺寸
(2) 在头脑中构思符合设计要求的多个方案, 画出其中最优方案的设计草图(电机可用方块表示),简要说明方案的工作过程;
(3) 在草图上标注主要尺寸;
15. 如图所示是自动关窗控制系统电路原理图。功能要求当外界温度低于设定值时,窗户自动关闭,窗户关闭到指定位置时触发限位点控开关 SW2(按下接通,松开断开),电机停止; 当外界温度高于设定值时,手动按一下点控开关SW1(按下接通,松开断开),窗户打开,电机运转一定时间后自动停止。规定电流方向X 流向Y时,电机正转,窗户打开,反之逆转,窗户关闭。 请根据电路图和功能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A. c 点位置说明三级管Ⅴ处于Ⅱ区状态,其放大系数β约为 35
B. d 点位置说明三极管Ⅴ已处于Ⅲ区状态, Uce 约为 0.3Ⅴ
C. 通过调节 Rp变小, 使得从a 到b直至d 点, Ube基本不变, 但Uce 逐渐下降
D. 当处于 b点位置时,三极管Ⅴ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12. 如图所示是小明设计的台灯模型的电路,工作时 VT1、 VT2 均导通。 下列分析中不合理的是
A. 调大 Rp2 阻值, VD1、 VD2 明显变暗
B. VT1、 VT2均工作在放大状态
C. 调大 Rp1阻值, VD1 明显变暗, VD2亮度基本不变
D. 电源电压改为12V, VD1 亮度基本不变, VD2 明显变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小题, 第13 小题8分, 第 14小题 10分, 第15小题8分, 共 26分。各小题中的“ ▲ ”处填写合适选项的字母编号)
13. 小明在进行通用技术课的设计课题时,设计制作了一个简易的万向节,但在调试时有卡顿现象,于是重新分析该万向节结构。 曲柄通过曲柄轴与公连接头连接, 齿轮通过键与母连接头连接,公连接头和母连接头通过星形轮连接实现一定角度的旋转方向改变。分析该款万向节的装配结构,回答以下问题:
(1) 小明发现问题的途径是(单选) ▲
A. 观察日常生活 B. 收集和分析信息 C. 技术试验和技术研究宁波市2023学年期末九校联考高二技术参考答案
第一学期
第一部分:信息技术(5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B
D
D
C
C
D
B
A
B
C
B
C
二、非选择题(第13题7分,第14题10分,第15题9分)
l3.(1)①data["日期"]=x或data.日期=x
(2分)
②count (
(2分)
(2)AD
(2分)
(3)A
(1分)
14.(1)①i-2或1,i-1或其他等价答案
(2分)
2que [head]+que [head+1]
(2分)
③head=head+l
(2分)
(2)que[tail]i
(2分)
(3)head=(head+1)%n
(2分)
15.(1)2*(k-1)或2
(1分)
(2)①a[i][j]+half
(2分)
2a[i+half][j]a[i][j+half]
(2分)
③half*=2或half=half*2
(2分)
④nlist[y-l]
(2分)
宁波市九校联考高二技术参考答聚第1页共1页
第二部分:通用技术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题号
1
2
3
5
6
7
10
11
12
答案
D
A
B
D
D
B
A
B
A
二、非选择题(第13小题8分,第14小题10分,第15小题8分,共26分)
13.(1)C
(1分)
(2)E、H、D、G
(4分,顺序不可更换)
(3)A、B
(2分,顺序不可更换)
(4)A
(1分)
14.(1)A、C
(2分)
(2)(3)
20
结构(6分):
机构下端可固定在桌面边缘(1分)且不损坏桌面,方便徒手安装和拆卸(1分)
机构上端可挂画框(1分),且方便徒手挂置和取下画框(1分)
可电动升降调节画框高度(1分),且可停止在任意位置(1分)
尺寸(2分):
孔间距120mm,夹持桌边厚度大于等于20mm,葫芦大孔尺寸大于等于6mm(写一个得1分,
满分2分)
宁波市九校联考高二技术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15.(1)B(2分)
(2)(2分)
Q+Vcc
R4
Rt
VT3
VT5
R2
vT1
R5
R3
VT2
VT4
VT6
(3)A、C(2分)
(4)(2分)
Q+Vcc
R4
R5
VT2
SW2
宁波市九校联考高二技术参考答案第2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