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统计学中常用的概念(教案)高教版(第四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统计学中常用的概念(教案)高教版(第四版)

资源简介

【课题】统计学中常用的基本概念
【教材版本】
娄庆松.中等职业学校财经类教育部国家规划教材《统计基础知识》(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娄庆松.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统计基础知识教学参考书》(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娄庆松.中等职业学校财经类教育部国家规划教材《统计基础知识习题集》(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 统计学中常用的基本概念。
能力目标:1. 了解标志、指标之间的区别联系。
2. 会结合现实中的具体事例说明总体、总体单位、标志、指标、指标体系、变异、变量。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统计学中常用的基本概念。
教学难点:统计学中常用的基本概念。
教学途径:
1.多用具体实例解释抽象概念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
2.用关系图的方法授课。
【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
制作PPT。
演示法、讲授法、分组讨论法。
【课时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 导入(5分钟)
上一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统计的含义、特点、研究对象、方法、工作过程及其基本职能,现在我们一起回忆一下统计研究的特点。
数量性、总体性
统计的特点 具体性、社会性
统计研究的特点决定了统计是从总体上来研究大量客观现象的数量特征与数量关系。即:统计从个体单位的调查研究入手最终得到反映总体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统计资料。因而,在这一活动过程中规定了统计中一系列的专业术语,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统计学中常用的几个基本概念。
第二环节 新授课(70分钟)
统计学中常用的基本概念
一、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20分钟)
[讲解]
1.概念
统计总体: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所要研究的对象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体所构成的整体。简称总体。
总体单位:构成总体的个体称为总体单位,简称单位。
[演示] 教师用幻灯片演示具体事例,来说明总体、总体单位
[分析]
总体和总体单位的概念随着研究目的不同,会有所不同。
[分组讨论]
学生根据前面演示的具体事例,分组讨论统计总体的种类和特点
[讲解]
有限总体
2.统计总体的种类 无限总体
同质性
3.统计总体的特点 大量性
差异性
二、统计标志与指标(25分钟)
1.统计标志
①标志的概念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
[演示] 教师用幻灯片演示具体事例,来说明标志
[分组讨论]
学生根据前面演示的具体事例,分组讨论标志的种类
[讲解]
品质标志 表明属性,用文字表示(标志的具体表现)
②标志的分类
数量标志 表明数量,用数值表示(标志的具体表现)
[分析]
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名称是统计所要调查的项目,标志表现是统计调查的结果。
[讲解]
2.统计指标
①统计指标的概念
各种说明总体综合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数字资料,统计上称为统计指标,简称指标。
②统计指标要素
时间限制、空间限制、指标名称、计量单位、计算方法、指标数值
1.说明总体外延规模
数量指标 2.表明总体总量与标志总量
3.用绝对数表示
③统计指标的种类
1.说明总体内部数量关系或状况
质量指标 2.通过数量反映质量
3.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
[演示] 教师用幻灯片演示具体事例,来说明指标
[分组讨论]
学生根据前面演示的具体事例,分组讨论标志与指标的区别与联系
[分析]
3.标志与指标的区别和联系
(
反映
)
(
区别
) 统计总体 统计指标
(
(联系)
) (
综合
) (
(联系)
) (
构成
)
(
反映
)
(
区别
) 总体单位 统计标志
[讲解]
三、统计指标体系(7分钟)
1.统计指标体系的概念
若干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组成整体称作统计指标体系。它从不同方面反映总体的状况和变化。
2.统计指标体系的形式
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存在着确定的对应关系,可以用算术表达式来表示。
指标体系是框架式联系的指标体系。
[演示] 教师用幻灯片演示具体事例,来说明统计指标体系
[讲解]
四、变异与变量(10分钟)
1.变异
变异是指标志的具体表现在总体各单位间的差异
变异分为品质变异和数量变异
2.变量
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称作变量,变量的具体取值叫变量值
连续变量
按连续性分类 离散变量
变量 确定性变量
按性质分类 随机变量
[演示] 教师用幻灯片演示具体事例,来说明变异与变量
[讲解]
五、度量与统计数据的类型(8分钟)
1.按照所采用的不同计量尺度,统计数据可以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
2. 按照所采用的收集方法不同,统计数据可以分为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
3. 按照被描述的现象与时间的关系不同,统计数据可以分为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
[演示] 教师用幻灯片演示各类型数据的具体事例
[分析]
采用不同计量尺度对客观现象进行计量,会得到不同类型的具体数据,对其将采用不同的统计方法来处理和分析。
第三环节 课堂练习(5分钟)
采用配套《统计原理习题集》中的单选题、多选题
第四环节 小结(8分钟)
1.时间限制
2.空间限制
构成 3.指标名称
4.计量单位
5. (
包含
) (
反映
) (
统计指标
) (
统计总体
)计算方法
(
区别
) 6.指标数值
1.说明总体外延规模
数量指标 2.表明总体总量与标志总量
分类 3.用绝对数表示
1.说明总体内部数量关系或状况
质量指标 2.通过数量反映质量
3.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
(
联系
) (
汇总
) (
联系
) (
构成
)品质变异
构成 不变数量变异
数量变异
可变数量变异
(
称作
) 变量 连续变量
(
分类
) (
包含
) (
统计标志
) (
反映
) (
总体单位
)特点 离散变量
(
区别
) 变量 变量 确定性变量
性质 随机变量
分类 品质标志 表明属性特征,用文字表示
数量标志 表明数量特征,用数值表示
(综合关系)
第五环节 布置作业(2分钟):
使用配套《统计原理习题集》:
(1)P1 思考题5-11题;进行课后复习。
(2)P1 填空题8-20题:对所学知识要点进行复习与掌握。
(3)P9 判断题6-12题:对知识的横向关系及交叉点进行能力性考查。
【板书设计】
第二节 统计学中常用的概念 一、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 四、变异与变量 总体的种类:有限总体、无限总体 变异分类:品质变异和数量变异 总体的特点: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 变量分类:连续变量、离散变量、确定性变量 二、统计标志与统计指标 随机变量 标志的种类:品质标志、数量标志 五、度量与统计数据的类型 指标的种类:质量指标、数量指标 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 三、统计指标体系 1.时间限制 2.空间限制 构成 3.指标名称 4.计量单位 5. (
包含
) (
反映
) (
统计指标
) (
统计总体
)计算方法 (
区别
) 6.指标数值 1.说明总体外延规模 数量指标 2.表明总体总量与标志总量 分类 3.用绝对数表示 1.说明总体内部数量关系或状况 质量指标 2.通过数量反映质量 3.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 (
汇总
) (
联系
) (
构成
) (
联系
)品质变异 构成 不变数量变异 数量变异 可变数量变异 (
称作
) 变量 连续变量 (
包含
) (
统计标志
) (
反映
) (
总体单位
)特点 离散变量 (
分类
) (
区别
) 变量 变量 确定性变量 性质 随机变量 分类 品质标志 表明属性特征,用文字表示 数量标志 表明数量特征,用数值表示 (综合关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