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极限配合与测量技术任务一、任务二 渐开线圆柱齿轮的精度及测量电子教案(表格式)高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职)极限配合与测量技术任务一、任务二 渐开线圆柱齿轮的精度及测量电子教案(表格式)高教版

资源简介

课 题 任务一、任务二 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及测量
授课时间 授课 时数 课 型 讲授
教学目的 要求 1、了解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 2、了解渐开线圆柱齿轮的测量方法
教学重点 渐开线圆柱齿轮的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 渐开线圆柱齿轮的测量方法
学情分析 实物与课件、教具的演示将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感性认识,提高教学效果。注意从演示中让学生熟悉形位公差的符号。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讲授、举列子、演示教具互动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复习: 1、简述普通内、外螺纹使用螺纹工作量规的检测方法 引入: 齿轮传动是一种重要的传动形式,用以传递运动和力,在机械设备和仪器表中应用极为广泛。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齿轮及其检测方法。 正课: 一、渐开线圆柱齿轮的精度 B/T10095.1—2008规定了单个渐开线圆柱齿轮轮齿同侧齿面的精度制,包括齿距(位置)、齿廓(形状)、齿向(方向)和切向综合精度。 二、精度等级及应用范围 GB/T10095.1—2008规定齿轮的13个精度等级,即0、1、2、…、12级。其中,0级精度最高,12级精度最低。 组织教学 课前三分钟,唱歌,清点学生人数 回答复习题 听老师讲,了解齿轮精度分类,并做好笔记 了解齿轮的精度等级 通过组织教学,明确学生人数,掌握学生基本情况。 通过复习加深学生对上次内容的影响,巩固学习。考查学生对上一次课程的掌握情况。 使学生了解齿轮精度的分类 使学生了解齿轮精度的等级
三、渐开线圆柱齿轮测量 按测量目的不同,齿轮测量可分为终结测量和工艺测量。终结测量通常是在齿轮完工后进行的,目的是判别齿轮各项精度指标是否达到图纸上规定的要求,以保证齿轮的使用质量。在成批生产中,终结测量通常采用中和测量。工艺测量是在加工过程中进行的,目的是查明工艺过程中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而按测量结果调整工艺过程。 齿轮的测量还可以分为单项测量和综合测量。 1、单项测量 单项测量包括齿距累积误差及齿距偏差的测量,齿圈径向跳动的测量,基节偏差的测量,齿形误差的测量,齿向误差的测量,公法线长度变动ΔFw的测量,齿厚的测量。 (1)公法线长度变动的测量 公法线长度变动的实质是轮齿在齿圈上分布不均与,它反映齿轮加工时由运动偏心影响引起的切向误差。因此,可以作为评定齿轮传递运动准确性的一项指标。该指标适用于滚齿加工的齿轮。 公法线千分尺: ①结构 ②使用方法 ③读数方法 ④注意事项 (2)齿厚的测量 齿厚游标卡尺: ①结构 ②使用方法 ③读数方法 ④注意事项 2、综合测量 综合测量就是使用仪器进行单啮测量和双啮测量 了解齿轮单项测量的类别 分组使用公法线千分尺测量齿轮的公法线长度 分组使用齿厚游标卡尺测量齿轮的厚度 了解即可 使学生掌握齿轮单项测量的类别 使学生掌握公法线千分尺测量齿轮的公法线长度的方法 使学生掌握齿厚游标卡尺测量齿轮厚度的方法
小 结 巩固练习 1、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 2、渐开线圆柱齿轮的测量方法
课后作业
教 后 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