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 题 任务一、任务二 圆锥及锥度的测量授课时间 授课 时数 课 型 讲授教学目的 要求 了解圆锥的概念及锥度测量的方法。教学重点 锥度测量的方法教学难点 跳动的标注和识读方法学情分析 实物与课件、教具的演示将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感性认识,提高教学效果。注意从演示中让学生熟悉形位公差的符号。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讲授、举列子、演示教具互动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复习: 1、全跳动和圆跳动误差的检测方法是什么 引入: 圆锥体在机械领域应用的比较广泛,那它该怎么来测量尺寸是否合格呢?这节课就来学习圆锥体的测量方法。 正课: 一、圆锥的概念 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两边旋转形成的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圆锥体。(展示FLASH动画) 圆锥的有关基本概念: (1)圆锥的高:圆锥的顶点到圆锥的底面圆心之间的距离叫做圆锥的高。 (2)圆锥的母线:圆锥的侧面展开形成的扇形的半径、底面圆周上任意一点到顶点的距离。 组织教学 课前三分钟,唱歌,清点学生人数 回答复习题 观看FLASSH动画,了解圆锥的形成及基本概念 通过组织教学,明确学生人数,掌握学生基本情况。 通过复习加深学生对上次内容的影响,巩固学习。考查学生对上一次课程的掌握情况。 使学生掌握圆锥的基本概念,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3)圆锥的侧面积:将圆锥的侧面沿母线展开,是一个扇形,这个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底面的周长,而扇形的半径等于圆锥的母线的长。 二、圆锥的术语与定义 圆锥分为圆外圆锥、内圆锥两种。 圆锥的主要结构参数如图10-4所示。 (1)圆锥角α 通过圆锥轴线的截面内(轴截面),两母线的夹角。 (2)圆锥直径 1)大端直径D:最大圆锥直径 2)小端直径d:最小圆锥直径 3)给定截面的直径dx (3)圆锥长度L:最大直径的截面到最小直径截面的距离 (4)锥度C:圆锥大、小端直径之差与长度之比 C=(D-d)/ L 锥度一般采用分数的形式书写,如1:10或1/10。 三、锥度测量方法 1、比较法(相对测量法):用定角度量具与被测角度相比较,用光隙法或涂色法估计出被测角度的偏差。 2、绝对测量法(直接测量法):直接从角度计量器具上读出被测角度。 通过图样找到圆锥的结构参数 牢记圆锥计算公式,熟悉锥度的表示方法 观看老师用定角度量具测量简单平面零件的圆锥偏差 自己使用量具测量 使学生掌握圆锥的结构参数,并牢记计算公式 使学生掌握比较法测量圆锥偏差的方法3、间接测量法:测量与被测角度有关的尺寸,然后通过几何关系计算出被测角度 tgα/2=(M-m)/2h 4、万能角度尺使用方法 (1)测量0°-50°之间角度 (2)测量50°-140°之间角度 (3) 测量140°-230°之间角度 (4) 测量230°-320°之间角度 了解间接测量法 观看老师使用万能角度尺测量4种角度的操作方法,自己进行相应的4种角度测量 使学生简单了解间接测量法的测量方法 使学生掌握万能角度尺的测量方法小 结 巩固练习 圆锥的定义及术语、圆锥的测量方法课后作业教 后 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