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1 综合法总指标的编制(一)(教案)高教版(第四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1 综合法总指标的编制(一)(教案)高教版(第四版)

资源简介

【课题】第二节 综合法总指数的编制(一)
【教材版本】
娄庆松.中等职业学校财经类教育部国家规划教材《统计基础知识》(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娄庆松.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统计基础知识教学参考书》(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娄庆松.中等职业学校财经类教育部国家规划教材《统计基础知识习题集》(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综合指数的特点;
2.掌握同度量因素的概念;
3.熟练掌握数量指标指数、质量指标指数的编制原则和方法;
能力目标:1.根据所给资料确定同度量因素;
2.根据所给资料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和质量指标综合指数;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同度量因素的概念;
2.编制综合法总指数的原则和方法;
教学难点:编制综合法总指数的原则和方法;
【教学途径】
多用具体实例解释抽象概念,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并利用相关练习加强学生运算能力。
【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
1.制作PPT课件
2.范例教学法、讲授法、分组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计算练习法。
【课时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 导入(10分钟)
我校小卖部几种商品的销售量和价格资料如下:
商品 名称 计量单位 单 价(元) 销 售 量
基期 报告期 个体指数% 基期 报告期 个体指数%
乐之饼 雀巢冰爽茶 香 肠 包 瓶 条 3.50 3.00 1.00 3.00 3.00 1.20 85.71 100 120 8 30 25 14 32 20 175 106.67 80
合 计 —— —— —— —— —— —— ——
[分组讨论]:
以上三种商品的单价有升有降,若要求用一个数据说明三种商品单价总的变动情况,如何计算?
[教师指导] 三种商品报告期单价之和比基期单价之和?不同商品的单价可否直接相加?不同商品
的销售额可否直接相加?商品单价 × 商品销售量 = 商品销售额
因素指标 总量指标
不可直接加总 使不可直接加总的数值转化为可加 可直接加总
第二环节 新授课(70分钟)
一、综合法总指数的概念和特点
(一)综合法总指数的概念 P144 [教师就上式讲解]
[复习] 总指数按表现形式分 综合法总指数
平均法总指数
●综合法总指数是总指数的基本形式
单价 × 商品销售量 = 商品销售额
(指数化指标—— (同量因素—— (总额——
不可同度量) 转化条件) 可同度量)
●指数化指标——P144 [重点理解]
●同度量因素——P144 [重点理解]
(二)综合法总指数的特点: [介绍质量指标综合法总指数后总结]
1、先综合,后对比;
2、将同度量因素加以固定;
3、指数的分子、分母所研究对象的范围应一致;
二、编制综合法总指数的方法和步骤:[介绍质量指标综合法总指数时说明]
(一)确定同度量因素;
(二)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同一时期;
(三)将综合后的两个总量指标进行对比。
●综合法总指数分为数量指标综合法总指数和质量指标综合治理法总指数
三、质量指标综合法总指数 [重点掌握]
商品单价是质量指标,因此商品单价总指数是质量指标总指数,下面以前例说明。
我校小卖部几种商品的销售量和价格资料如下:
商品 名称 计量单位 单 价(元) 销 售 量
基期 报告期 个体指数% 基期 报告期 个体指数%
乐之饼 雀巢冰爽茶 香 肠 包 瓶 条 3.50 3.00 1.00 3.00 3.00 1.20 85.71 100 120 8 30 25 14 32 20 175 106.67 80
合 计 —— —— —— —— —— —— ——
[教师讲解]: 由于三种商品的单价(P)不能直接加总,需要加入同度量因素(销售量q)使之
转化为销售额(qp),销售额可以加总(∑qp),为只观察P的变动,故把q固定下来,
得公式:
Kp=∑q1p1/∑q1p0 ①
Kp=∑q0p1/∑q0p0 ②
两个公式的分子都是报告期销售额,分母都有是基期销售额,但公式①把同度量因
素q固定在报告期,而公式②把同度量因素q固定在基期,究竞应该把q固定在报告期还是基期呢?通常是以报告期的商品销售量作为同度量因素,因为,研究商品价格指数是为了反映价格变动对客观现实所产生的实际经济效果,同时,为了保证统计指数体系的完整性,必须选择q1作为同度量因素。故计算商品价格指数公式为:
Kp=∑q1p1/∑q1p0
根据上例资料,商品价格指数为:
Kp=∑q1p1/∑q1p0 = 162/165×100% = 98.18%
计算结果表明,三种商品价格综合下降了1.82%(98.18%-100%=-1.82%)
由于商品价格下降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为:
∑q1p1-∑q1p0= 162-165=-3(元)
∑q1p1和∑q1p0在表中计算,计算表如下:
我校小卖部几种商品的销售量和价格资料如下:
商品 名称 计量单位 单 价(元) 报告期 销售量 q1 报告期 销售额 q1p1 基期假设销售额 q1p0
基期 p0 报告期 p1 个体指数% Kp
乐之饼 雀巢冰爽茶 香 肠 包 瓶 条 3.50 3.00 1.00 3.00 3.00 1.20 85.71 100 120 14 32 20 42 96 24 49 96 20
合 计 —— —— —— —— —— 162 165
注意:公式中分子、分母的含义均为销售额,而不是价格。Kp实质上是销售额指数,但这个销售额只受商品价格的影响,因而称之为商品价格指数,而Kp具有双重含义:①说明价格的变动方向和程度;②说明由于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方向和程度。
[教师归纳]:价格指数是质量指标指数,其编制方法适用于其他质量指标指数,一般地,凡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法总指数,均应以相应的报告期数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
第三环节 小结(8分钟)
一、综合法总指数的概念和特点
●指数化指标——P144
●同度量因素——P144
二、编制综合法总指数的方法和步骤:
(一)确定同度量因素;
(二)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同一时期;
(三)将综合后的两个总量指标进行对比。
三、质量指标综合法总指数的编制方法商品价格指数为:Kp=∑q1p1/∑q1p0
由于商品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为:∑q1p1-∑q1p0
编制综合法总指数的原则和方法:以相应的报告期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凡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法总指数,均应以相应的报告期数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
第四环节 布置作业(2分钟):
使用配套《统计原理习题集》:
P114 填空题:6、7、8、11、14、15、16
P116 单项选择题:7、9、11、
P121 多项选择题:10、11
P125 计算题:2、5
【板书设计】
一、综合法总指数的概念和特点 (一)概念 单价 × 商品销售量 = 商品销售额 (指数化指标—— (同量因素—— (总额—— 不可同度量) 转化条件) 可同度量) ●指数化指标——P144 ●同度量因素——P144 (二)特点 二、编制综合法总指数的方法和步骤: 三、质量指标综合法总指数的计算 商品价格指数为:Kp=∑q1p1/∑q1p0 由于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引起销售额的变动:由于商品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为:∑q1p1-∑q1p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