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第二节 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二)【教材版本】娄庆松.中等职业学校财经类教育部国家规划教材《统计基础知识》(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娄庆松.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统计基础知识教学参考书》(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娄庆松.中等职业学校财经类教育部国家规划教材《统计基础知识习题集》(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时间序列的平均发展水平、增长量、平均增长量指标能力目标:1.掌握相对指标时间序列 ,平均指标时间序列的序时平均数的计算 ;2.掌握逐期增长量、累计增长量的计算;3.能综合运用时间序列的水平指标进行动态分析。【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增长量、平均增长量的概念2.掌握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时间序列等序列的序时平均数的计算 ;3.掌握逐期增长量、累积增长量的计算;教学难点:1.掌握相对指标时间序列 ,平均指标时间序列等序列的序时平均数的计算 ;2.能综合运用时间序列的水平指标进行动态分析。【教学途径】利用学生在掌握时期序列 、时点序列序时平均数计算的基础上,自然过渡到相对指标时间序列 ,平均指标时间序列等序列的序时平均数的计算【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1.制作PPT 。2.案例导入法、演示法、讲授法、分组讨论法、启发式教学、训练法。3.启发式教学:运用总量指标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方法计算a序列、b序列,引出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序时平均数的计算,最后再归纳教材的几种情况。【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过程】第一环节 导入(5分钟)[复习]由学生在黑板上演示时期序列和时点序列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公式[演示]某企业2005年第一季度个月产品质检情况如下,求第一季度月平均合格品数量和月平均产品产量。时间 1月 2月 3月合格品数量(件) 4998 6000 8131产品产量(件) 5100 6250 8650[分组讨论]1、关注每月的平均合格率,形成一个新序列。2、计算该三个月的平均合格率,可以直接用时期序列或时点序列的平均发展水平吗?第二环节 新授课(65分钟)(二) 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教师讲解]例P117归纳解题步骤:第一步,标上符号a序列,b序列,c序列;第二步,分别计算,;第三步,代入公式[演示]练习1:某企业第一季度计划完成情况,求该企业第一季度约平均计划完成程度。时间 1月 2月 3月计划完成程度(%) 90 110 120计划产量(件) 600 700 720[演示]练习2:某企业有关资料如下,求该企业上半年平均固定资产额和平均人数。时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月初固定资产额(万元) 60 60 61 64 64 70 70月初职工人数(人) 124 126 124 122 126 128 124[提问] 该企业上半年人均固定资产占有额是多少?[分组讨论] 相对指标序时平均数计算的特点重点说明,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时间序列平均发展水平是由两个总量指标时间序列平均发展水平对比而成。2.通过指标性质确定a序列、b序列,分别计算a序列、b序列的平均发展水平。3.代入公式[演示]练习3、某企业2002年第一季度总产值和生产工人人数资料如下,求第一季度的月人均产值。月份 1 2 3 4总产值(万元) 7200 7500 7800 —月初生产工人数(人) 790 810 810 830人均产值(万元/人) 9.00 9.26 9.51 —[教师讲解]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方法是以总量指标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方法为基础,以上例题和练习可归纳为书本的几种情况:1.a序列、b序列都是时期序列;2.a序列、b序列都是时点序列;3.a序列是时期序列,b序列都是时点序列;4.a数。列是时点序列,b序列都是时期序列。[例题]小王面临大学毕业,上网查询,对某家企业的招聘信息产生了兴趣。为此,他特意下载了如表5.中所示的这家企业近五年来经营的一些基本情况。表5.某企业2000~2004年某些指标的时间序列年份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工业产值(万元) 3000 3500 4100 4950 6300年末职工人数(人) 500 520 555 595 650产值计划完成程度(%) 100 105 120 132 140职工平均工资(元) 1500 1670 1950 2300 2850科技开发投资(万元) 5 6 9 12 16分析资料后,小王认为:这家企业五年来经营状况良好,期间平均劳动生产率为83964元/人,且呈逐年向上趋势,工业产值增长110%,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幅度提高,显然是一家成长型的企业.自己若能在这样的企业里工作,前景一定不错,于是决定向这家企业寄出自己的应聘材料。在此案例中,小王就是通过对该企业历年的各项指标进行了定量计算,从而对该企业作出了定性的判断。三、增长量和平均增长量。(一)增长量的概念、分类、公式及换算关系。[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P124表5-30并演示,要求:1.讲出有几组时间序列?具体是什么时间序列?如何标上符号?2.对表中每个数字如何计算。3.思考逐期增长量和年份这对时间序列的平均发展水平。4.思考累计增长量与逐期增长量的关系[教师讲解]1.逐期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前一期水平2.累计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固定基期水平3.累计增长量等于同时期内各逐期增长量之和4.相邻两个累计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时期的逐期增长量(二)平均增长量第三环节 课堂练习(10分钟)第四环节 小结(8分钟)二、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的思维过程:重点说明,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时间序列平均发展水平是由两个总量指标时间序列平均发展水平对比而成。2、通过指标性质确定a序列、b序列,分别计算a序列、b序列的平均发展水平。3、代入公式三、增长量和平均增长量的计算第五环节 布置作业(2分钟):使用配套《统计基础知识习题集》:P80习题: 练习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序时平均数,增长量,平均增长量的计算。二、填空题:13,14,15,16,17,18,19;三、单项选择题:14,15,16,17,18; 六、计算题:10,11,12,13,14.(2)预习:第三节 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的计算。【板书设计】(二)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时间序列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 解题步骤:第一步,标上符号a序列,b序列,c序列; 第二步,分别计算,; 第三步,代入公式 三、增长量和平均增长量 (一)增长量=报告期水平- 基期水平 前一期 固定期 逐期增长量 累计增长量 两者关系 (二)平均增长量 ——逐期增长量的序时平均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