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 相对指标(二)(教案)高教版(第四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2 相对指标(二)(教案)高教版(第四版)

资源简介

【课题】相对指标(二)
【教材版本】
娄庆松.中等职业学校财经类教育部国家规划教材《统计基础知识》(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娄庆松.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统计基础知识教学参考书》(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娄庆松.中等职业学校财经类教育部国家规划教材《统计基础知识习题集》(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相对指标的概念及相对指标数值的计量形式。
2.掌握结构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和强度相对指标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3.能区分各种相对指标的特点和应用情况。
能力目标:1.联系生活实际,能初步运用所学的相对指标对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或经济现象进行统计描述。
2. 会用结构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和强度相对指标对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计算。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结构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和强度相对指标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强度相对指标的计算方法和统计描述。
【教学途径】
1.将各种相对指标的特点和计算方法展示出来进行对比学习,利用例题和练习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各种相对指标的计算方法。
2.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相对指标的应用,教学过程中会尽量用生活中的例子进行引入或讲解,以便学生能更快地获得感性认识进而上升为理论认识,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
制作PPT和使用配套习题集第三章。
演示法、讲授法、分组讨论法。
【课时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 导入(5分钟)
[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种相对指标的计算方法呢?
[学生回答]:计划完成相对数
相对指标的种类有哪些?我们还有哪几类没学?
[学生回答]:还有五类——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指标和强度相对指标。
第二环节 新授课(70分钟)
[演示]幻灯片演示结构相对指标:
(二)结构相对指标(15分钟)
结构相对指标﹦×100﹪
[讲解]
结构相对指标是分组资料的基础上,总体各组成部分的数值与总体总数值之比。
它表明总体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重,一般用百分数表示,总体中各组成部分比重之和必须等于100﹪。
[演示]幻灯片演示结构相对指标示例,见表3-4:
表3-4 2003年某地国内生产总值构称状况
按三次产业分组 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构成比重(%)
第一产业 250 25
第二产业 350 35
第三产业 400 40
合计 1 000 100
[演示讲解]
该地区结构相对指标为:
第一产业比重﹪﹦×100﹪﹦25﹪
第二产业比重﹪﹦×100﹪﹦35﹪
第三产业比重﹪﹦×100﹪﹦40﹪
各部分比重之和﹦25﹪+35﹪+40﹪﹦100﹪
结构相对指标可以用来在求得总量平衡的基础上,进行总体内部的结构调整、资源配置、优化组合。
[快速练习]请分别计算本班的男女生比重。
本班男女生构成情况
按性别分组 人数(人) 占全班比重(%)
男生
女生
合计 100
[演示]幻灯片演示比例相对指标:
(三)比例相对指标(15分钟)
比例相对指标是总体中某一组的指标数值与另一组指标数值之比。它表明组与组之间的联系程度或比例关系,一般是用百分数或倍数表示,有时用1比多少或100比多少表示。其计算公式是:
比例相对指标﹦
[演示]幻灯片演示比例相对指标例题:
例 某地2003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50亿元、350亿元、400亿元,那么该地2003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例相对指标是:
﹦﹦1.4 ﹦﹦1.6
即 一产﹕二产﹕三产﹦1﹕1.4﹕1.6
[讲解]
比例相对指标常用来研究现象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利于促进其协调发展。
[快速练习]请计算本班的男女生比例。
男生:女生=?:? 说明什么问题?
补充:会计班的男女比例约为1:8,说明会计班女生居多,也体现了会计这一专业的特点。
[讲解]
结构相对指标是总体中部分与总体对比的关系,而比例相对指标是总体中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快速练习]【习题集P37 计算题17、18、19】
[演示]幻灯片演示动态相对指标:
(四)动态相对指标(10分钟)
动态相对指标是同一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两个数值之比。它表明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变化程度。通常把用来作为比较基础的时期成为“基期”,与基期比较的时期称为“报告期”。动态相对指标一般用百分数或倍数表示。其计算公式是:
动态相对指标﹦ ×100﹪
[演示]幻灯片演示动态相对指标例题:
例 2003年某地生产总值为6480亿元,2002年某地生产总值为6000亿元,则2003年为2002年的动态相对指标为:
动态相对指标﹪﹦×100﹪﹦108﹪
计算结果说明该地区2003年生产总值比2002年增长了8%。
[讲解]
例题中“同一现象”指某地生产总值,“不同时间”是2002年与2003年,“基期”是2002年,“报告期”是2003年。计算结果说明了该地生产总值的发展变化,可见动态相对指标的作用,在于说明现象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
[演示]幻灯片演示练习题:
[快速练习]A先生2003年年收入为3万元,2004年年收入为3.5万元,则2004年为2003年的动态相对指标为:
动态相对指标﹪﹦×100﹪﹦108﹪
计算结果说明A先生04年的年收入比03年增长了16.67%。
教学途径:先展示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展示答案,教师讲评。
[提问]同学们你们有进行过比较吗?会比较什么?知道什么是比较相对指标吗?
[学生回答]有,会比较谁的分数高,谁的零用钱多……
[教师归纳]其实平时大家就用到比较相对指标了,我们现在一起来归纳什么是比较相对指标。
[演示]幻灯片演示比较相对指标:
(五)比较相对指标(10分钟)
比较相对指标是指同一时期两个同类现象在不同空间的静态对比,用来表明两个同类事物在不同条件下的数量对比关系。比较相对指标一般用百分数或倍数表示。其计算公式是:
比较相对指标﹦
[讲解]
要进行比较必须是同一时期的,否则就不可比了。例如,能否用我第二次的统计测验成绩与你的第一次比较呢?学生回答:不能。
必须是两个同类现象。例如,统计成绩要与统计成绩比较,可以用统计与英语比较吗?学生回答:不能。
不同空间是指两个不同的总体。例如,甲与乙比较,广州与深圳比较等。
是一种静态对比,由于是同一时期对比,所以没有反映时间的变化。
[演示]幻灯片演示比较相对指标例题:
例 某市甲、乙两个商店2001年人均商品销售额分别为60万元与50万元。比较两店的人均销售额为:
﹦×100﹪﹦120﹪
计算结果表明,甲店人均销售额比乙店高120﹪﹣100﹪﹦20﹪
[练习] 【习题集P42 计算题30、31】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点拨提示]
[演示]幻灯片演示强度相对指标:
(六)强度相对指标(20分钟)
强度相对指标是反映总体中两种不同现象、不同性质指标的对比所形成的比值。其计算方法是:
强度相对指标﹦
它是用来反映现象的强度、密度、普遍程度或利用程度的综合指标
[演示]幻灯片演示强度相对指标举例:
(
人/平方公里
某国(地)年
人口密度
)
(
个/千人
每千人拥有
商业机构数
)
上述强度相对指标数值计量单位为复名数,反映客观事物或现象分布的密度。
[演示]幻灯片演示强度相对指标举例:
资本收益率﹦×100﹪
销售利润率﹦×100﹪
成本费用利润率﹦×100﹪
上述强度相对指标数值计量单位为无名数,反映企业获利能力。
[讲解]
综上所述,强度相对指标的比值可以 表现为有名数或无名数。
当分子分母是不同计量单位时,用有名数表示,是两种计量单位组合在一起所形成的复名数;
当强度相对指标中的对比双方是相对数,或者是同一种计量单位的指标时,强度相对指标表现为无名数形式。
在这里,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强度相对指标的计算应该在同一总体范围内,否则,对比双方内在联系就无法解释。
[演示]幻灯片演示强度相对指标计算例题:
【习题集P42】计算题32 结构相对指标
【例题】某地区2003年末人口数为60万人,商业网点有240个,医生人数为840个。根据资料,试求:①用商业网点计算强度相对指标。 ②用医生人数计算强度相对指标。
解:强度相对指标﹦
商业网点强度相对指标==40(个/万人)
计算结果说明每万人拥有4个商业网点为他们服务。
医生人数强度相对指标==14(个/万人)
计算结果表明该地区每万人中有4个医生为他们服务。
[讲解]
例题中更好地反映强度相对指标的计算应该在同一总体范围内,否则,对比双方内在联系就无法解释。因为本题中的年末人口数、商业网点数和医生人数都是在同一总体——某地区范围内的,这样计算的结果才有意义。
第三环节 课堂练习(5分钟)
[分组讨论,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查点拨】
[讲解]答案
第四环节 小结(8分钟)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另外五种相对指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学习重点是掌握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指标和强度相对指标的计算方法。要求能区分六大相对指标,理解其不同特点,掌握其计算方法。
[演示]幻灯片演示:
【归纳六大相对指标】
六大相对指标的计算公式
种类 计算公式
计划完成相对数  计划完成相对数﹦ ×100﹪
结构相对指标  结构相对指标﹦×100﹪
比例相对指标  比例相对指标﹦
动态相对指标  动态相对指标﹦×100﹪
比较相对指标  比较相对指标﹦
强度相对指标  强度相对指标﹦
六大相对指标的特点与区别
种类 总体 分子分母 是否可互换 对比情况
计划完成相对数 同一总体 否 实际与计划对比
结构相对指标 同一总体 否 内部对比,部分与总体对比
比例相对指标 同一总体 是 内部对比,部分与部分对比
动态相对指标 同一总体 否 同类现象、不同时间对比(动态)
比较相对指标 不同总体 是 同类现象、同一时间、不同空间对比(静态)
强度相对指标 同一总体 是 两种不同但有联系的现象对比
第五环节 布置作业(2分钟):
使用配套《统计原理习题集》:
P24~26 单选题 9~28 P29~30 多选题 1~9
P38 计算题20 P40~41 计算题26、27、28、29
【板书设计】
(
第二节
相对水平的统计描述
三、相对指标的种类及计算方法
)
(
(已经学习)
)
(
结构相对指标
)
(
比例相对指标
)
(
比较相对指标
) (
重点
掌握其计算方法
)
(
强度相对指标
)
(
动态相对指标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