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1.2《变废为宝有妙招-减少垃圾变废为宝》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课标依据是《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中主题四“我们的社区生活”第 11条“了解本地区生态环境,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而编写。垃圾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污染源之一。与日俱增的垃圾不断挤占我们宝贵的生存空间,对环境也造成严重污染。人们对垃圾处理的方法不当造成了城市生活垃圾增长速度快、可回收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这不仅加剧了环境污染,还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所以在教学时,可以进行实地调查,说明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及其危害。本课从垃圾问题引人,引导他们明白垃圾其实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垃圾分类、回收、循环再利用有重要意义,从而树立新的资源观,辩证地看待垃圾与资源问题。
由此,本课将“了解垃圾暴增的现状和危害”“认识垃圾分类、回收、循环再利用的意义”设定为目标。变废为宝是垃圾变资源的重要路径。具体如何变废为宝,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学习实践的过程。教师需要针对学生喜欢动手创造,且创造能力不断增强的特点,为他们构建动手创造的空间,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引导他们主动积极地利用身边的垃圾去探索、创新,实现有创意地节约资源和再利用资源。由此,本课确立了“学会有创意地节约资源和再利用资源,并逐步养成节约和合理使用的良好习惯,树立环保意识,转变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生活方式”的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中的 4类垃圾,知道垃圾的危害,懂得垃圾中也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可以回收和再利用。学会有创意地节约资源和再利用资源,并逐步养成节约和合理使用的良好习惯,树立环保意识,转变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生活方式。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身体验、观察、调查研究、阅读感悟、举办变废为宝创意展、讨论等活动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意识到垃圾的利用会给环境带来正面和负面的影响,意识到环境的保护需要大家从小事做起。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学生了解各种各样的垃圾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了解垃圾分类、回收的意义,能做到废品的再利用。
2.难点:垃圾科学分类,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师:同学们,刚刚老师在进教室时捡到一个“宝贝”,想知道是什么吗?瞧!
(一团废纸)
师:你有什么想说的?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跟随王老师走进今天的课堂,相信你很快就能找到答案。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ppt观看视频
师:看完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垃圾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危害?
让学生自由回答
师:同学们不仅看的非常认真,而且有了自己的想法,是的,就像同学们说的,垃圾不仅仅污染我们的生存环境,而且还对人类的健康,动物的生存都产生了巨大的伤害,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美丽的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
现在,迅速扩大的“垃圾家族”,其危害不仅仅是挤占我们的生存空间!在我们生产和生活中,垃圾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怎样才能减少垃圾产生,减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呢?板书:减少垃圾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改善垃圾危害的办法)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你的想法小组交流
师:刚才同学们交流的很热烈,相信一定有很多的金点子
师:同学们的金点子可真不少,刚才我们找到了很多减少垃圾的很多方法,还有什么方法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呢?
生:把不同的垃圾进行分类放
师:你的意思就是说,垃圾分类(板书)你知道的可真多。
活动:垃圾分类我能行
师:如果把垃圾在源头就分类放置,有的可以直接再利用,有的可以经过回收、加工再利用,这样就能大大减少垃圾数量,还能让很多垃圾变为资源,这是利国利民一种新时尚。
让我们跟随小博士一起听听垃圾分类标准。Ppt展示视频相信大家对垃圾分类都初步了解了,咱们具体的来看。
根据四幅图挨个说,让学生自由说
师:刚才我们具体的学习了垃圾分类的标准,接下来我来检验一下,看能不能帮助这些垃圾找到回家的路。(指生做)
师:嗯你真是处理垃圾的好帮手。
游戏 2:看,这些卡片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垃圾,让我们把你们小组的这些垃圾分别放到不同的垃圾桶。请同学把整理好的垃圾投放到垃圾桶内。
小组汇报
师: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垃圾分类开头难,习惯成自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做事条理清晰,书包认真整理,作业摆放整齐,垃圾分类就位。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垃圾分类工作会做的更好。
师:在疫情期间,校园里悄悄的多了一个另外一个颜色的垃圾桶,你发现了么?它是一个特殊的垃圾桶,以前只有在医院才能见到它,是的,它是医疗垃圾桶,黄颜色的,医疗垃圾需要有特殊的处理方式,医护人员给我们做核酸检测时,把不需要用的物品放到医疗垃圾桶中,做完核酸检测后,她们再把所有的医疗垃圾回收然后做统一的特殊的处理。
我们平时把戴了四个小时的口罩也要处理后再放进医疗垃圾桶内。具体怎么做呢?请看老师的做法。具体讲解口罩如何处理。
活动:垃圾处理真有趣
刚才我们学会把垃圾进行了分类。大家看,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这样的情景?PPT展示生活中乱丢垃圾的现象
(生回答)
师:各类垃圾混在一起丢弃,垃圾就很难再利用,如果厨余垃圾跟其他垃圾混在一起,容易滋生蚊虫,不好再利用。如果废旧电池等跟其他垃圾混在一起,会产生重金属污染水源及环境,使人得癌症,很难再利用。要想更好的对垃圾再利用必须进行垃圾分类,分类之后那些看起来毫无价值的垃圾有些可以再利用。
师:下面大家就来听听厨余垃圾小香蕉皮的自述,大家可要认真听哦。看 PPT师:听了香蕉皮的自述后你有什么感受?
生:厨余垃圾还有这么大的作用呢
师:是的,听了小小的香蕉皮的故事,我觉得我们可以把这些看似没有用的垃圾变成我们的宝贝,这就是变废为宝。(板书)
你还知道其他垃圾去了哪里,都有什么用处?
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搜集相关的资料,都带来了么?请把你的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指生说)Ppt展示分类后,可回收垃圾回收再利用,进入工厂成为各种原材料,厨余垃圾堆肥产生肥料,还可以产生沼气发热发电。其他垃圾直接焚烧后填埋,几乎没什么危害,有害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之后再有用的进行回收利用,没用的进行焚烧填埋。
同学们你们看,处理方式还是原来的处理方式,可以经过分类之后结果却大不相同。可以说,只有经过正确分类,我们才能正确处理好垃圾。师:现在我们知道有些垃圾不是他们真的没用了,而是我们没有发现再利用他们的方法。有人这样说:其实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是地球上一种不断增长永不枯竭的资源。活动:变废为宝有创意
师:大家看这是上海世博会活动场馆的座椅,这一排排整洁干净的座椅你们猜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生回答:各种材料)
师:原来他们是用牛奶盒制成的呢,你们想想,平时喝完扔掉的牛奶盒是多大的浪费啊。
师:70周年庆典用的红地毯,是用废旧塑料瓶制成的,这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一场威武壮观的阅兵式,还节约了资源。
师:老师也带来了一部分变废为宝的物品,你发现了么?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真是火眼金睛。老师为了减少使用塑料,垃圾桶老师没有去买统一的塑料学具,而是用我们日常用的纸盒子加工而成的,盛小卡片的小纸盒也是老师利用办公室的已经两面打印的纸张自己动手折出来的。
老师说捡到了一个宝贝,现在我把它拿出来,学到这里,这团废纸在你眼里还是垃圾么?你可以用它干什么?
师:我还搜集了一些同学的作品,请看。Ppt展示
师:相信同学们也有变废为宝的冲动了吧。请将你手中废旧物利用表填写完整,小组交流,同学们非常有创意。.
活动总结:我们国家对垃圾分类非常重视,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垃圾分类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强调: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三.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课后,我们可以和小组成员或者爸爸妈妈一起动手制作,把家里的废旧物品再利用,变废为宝,我们可以在我们学校举办的科技节生进行展示、交流,期待大家精彩的行动!
板书设计:
减少垃圾 变废为宝
可回收垃圾
厨余垃圾
垃圾分类 有害垃圾
其他垃圾
《减少垃圾,变废为宝》评测练习
一、填空题
1.生活垃圾、()垃圾、()垃圾、()垃圾正在挤占我们宝贵的生存空间。2.目前,生活垃圾分为()()()()四种。
二、判断:
1.东东认为各类垃圾混在一起丢弃真方便。()
2.要想对垃圾再利用,必须进行垃圾分类。()
3.垃圾分类并不难,关键在于提高每个人对垃圾分类的认识。()
4.垃圾分类可以减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对资源的浪费。()
5.到超市购物都提倡自带购物袋。()
三、实战演练:对下列生活垃圾分类连线。
过期食品 有害垃圾 鱼骨头
过期药品 其他垃圾 果皮
烟蒂 可回收垃圾 用过的纸杯
旧家电 厨余垃圾 杀虫剂
《减少垃圾变废为宝》课后反思
这是一个饱含环保意识的主题活动,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深入地了解环保知识,懂得减少垃圾的方法,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学会垃圾分类,并能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让垃圾变废为宝。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共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课堂开始,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轻松的进入课堂,我采用了进入教室时捡到“宝贝”,让学生猜猜是什么?接着通过向学生展示了一段环境污染带来危害的视频,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通过结合生活实际总结出具有减少垃圾的方法;然后通过视频、图片学习垃圾分类知识,为下面进行垃圾分类打好基础。最后变废为宝有创意,观看图片,让学生欣赏到了废物制作的工艺品的美丽,激发学生的探究制作的兴趣,小组合作精心设想创作。因为采取小组的合作,集合几个人的智慧和想象,孩子们成功地创想出了更为优秀的作品。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出现了很多的小制作家,他们的制作设计独具匠心,让我感受到了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力。
每堂课都有它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这节课在让学生观察完课件上精美的变废为宝的作品后,如果能够更好地分工和小组合作制作出一个更精美的艺术品,感觉课堂效果会更好,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让我深受启发,我想,只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善于发现问题并善于总结,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就会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