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统编版)第12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九年级历史下册(统编版)第12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九年级历史下册 教学设计
第12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教材分析】
通过了解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的华夫脱运动、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分析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特点。
内容要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华夫脱运动;卡德纳斯改革。
认知提示:了解印度、埃及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不同方式;了解卡德纳斯改革的主要内容。
解读:本课主要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洲和非洲发生的两场反对殖民压迫、争取民族独立
的斗争﹣﹣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埃及的华夫脱运动,以及美洲发生的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加强在印度、埃及的殖民统治,引起印度人民和埃及人民的强烈不满。甘地领导印度人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以扎格鲁尔为首的华夫脱党领导埃及人民开展华夫脱运动。印度人民和埃及人民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1910-1917年,墨西哥发生资产阶级革命,但墨西哥的社会、经济发展仍然缓慢。20世纪30年代,卡德纳斯进行改革。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为墨西哥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了便于教学,依据大单元教学理念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将本课整合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一一以退为进(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印运动);第二部分———逼英妥协(埃及的华夫脱运动);第三部分———护宪改革(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秩序发生的深刻变化、十月革命的世界意义,理解这一时期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原因。(史料实证)
2.以世界地图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涉及的国家和区域,理解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特点。(时空观念)
3.通过学习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华夫脱运动、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的相关内容,落实史料实证,概况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斗争的特点。(史料实证)
4.阅读教材和相关史料,认识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非暴力”与“不合作”之间的关系,理解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进步性和局限性;认识埃及华夫脱运动与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异同,提高对事物的比较分析能力。(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5.认识到亚非拉殖民地人民抗争的正义性、艰巨性以及民族独立和改革的合理性;通过本课学习,学习甘地、扎卡罗尔、卡德纳斯等人的斗争精神,感悟他们身上那种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民族精神。(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的华夫脱运动和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
【教学难点】如何评价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影响。
【学情分析】
一方面,学生接受新教材知识的能力较快,对这些地区的民族民主运动比较陌生,因而可以产生学习兴趣,从而有利于本节课的课堂教学;另一方面,本课的学习内容对于学生来讲地域跨度较大,学生没有相关的知识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背景知识的讲解,要以核心素养的要求为依据进行环节设计,充分保证在学生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落实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达到历史学科的教学目的。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PPT展示:
教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本课——第12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来了解这段历史吧。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刺激学生的感官,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走近那个时代。抛出问题吸引学生兴趣进而产生建立系统知识的欲望,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导入新课。)
展示2022年课程标准和本节课核心素养。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问题引领
(设计意图:整合教材,捋清思路,问题引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讲授新课】整体感知·规律探究
何谓“民族民主运动”?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的原因?
目标导学一:以退为进(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印运动)
观看视频,初步了解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原因
【问题探究1】如何理解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背景
PPT展示材料:
材料1:
材料2:一战期间,英国为了争取印度的支持 ,答应在战后给予印度自治地位,120余万印度士兵为英国参加一战,死伤10余万人。为了支撑这场战争,英印当局在印度大肆搜刮,连总督哈定都不能不承认,整个印度都被英国作战部“搜罗一空”。
材料3:19世纪末,随着英国对世界工业垄断地位的丧失,英国殖民者对其最大的殖民地印度的殖民掠夺更加疯狂了。这一时期,英国殖民者除了继续依靠军事政治权力对印度人无情搜刮、扩大商品倾销、加紧掠夺粮食原料之外,资本输出已逐渐成为主要的剥削手段。随着殖民掠夺和封建剥削不断加强,各种社会矛盾,尤其是印度人民和英国殖民主义的矛盾日益尖锐。
材料4:1919年4月13日,旁遮普的阿姆利则市二万多群众举行抗议集会,遭到英国驻军血腥屠杀,据英国官方公布的数字,当场死379人,伤1200人。这一惨案,使印度人民反英斗争迅速高涨。
教师提问:根据材料,结合教材,说一说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兴起的背景及领导人?
提示: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随着印度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印度的民族主义者积极寻求自治的道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从印度征召了130多万人,运走了数百万吨粮食和军用物资,还强迫印度担负了几亿英镑的军费,印度人民深受其苦。印度为一战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英国对印度极力的压榨。
背景: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从印度征召100多万人,运走了数百万吨粮食和军用物资,还强迫印度负担几亿英镑的军费,印度人民深受其苦。②一战后,英国加大对印度的控制和压迫。③1918—1919年,印度农业歉收、疾病流行,1 000多万印度人丧生。印度与英国殖民者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④导火线:阿姆利则惨案。领导人:甘地。
教师讲述:印度民族主义者为了实现战后自治,答应了英国如此多的要求,但英国殖民政府的法令使印度民族主义者大失所望。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印度背上了沉重的枷锁。祸不单行,1918年到1919年,印度农业歉收、疾病流行使1000多万印度人民丧生。自然灾害加上英国的掠夺,再加上一战带来的创伤。印度这个古老的民族,在孕育着一场新的革命。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们的阅读教材的能力;引导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2.图片展示: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说出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开始的时间、领导人。
材料:非暴力不合作,即采取和平与合法的手段取得印度的自治独立。甘地曾说过“以眼还眼,世界只会更盲目”,他强调爱与真理的统一,即:在坚持真理的同时,宁愿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施加暴力。
提示:时间:1920年;领导人:甘地;性质:民族解放运动。
3.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内容
(1)教师:我们一直再说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那么到底什么是非暴力不合作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非暴力不合作,就是用非暴力的手段,不与英国人合作的运动,即采取和平与合法的手段取得印度的自治独立。甘地曾说过“以眼还眼,世界只会更盲目”,他强调爱与真理的统一,即:在坚持真理的同时,宁愿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施加暴力。
(2)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过程。
PPT展示图片:
PPT展示材料:
1869年,甘地出生于一个印度教家庭。他曾在英国伦敦大学学习法律并成为律师。大学毕业后,一次,他前往南非办理案件,公司为他购买了头等车厢的车票,在火车上,一欧洲白人看他后,怒气冲冲地叫来车长,声称不愿与有色人种同坐一节车厢,甘地被要求改做行李车厢,他拒绝接受,因此被赶下车。他后来回忆这件事说:“这是我生平从未受过的侮辱,我的积极非暴力运动就从这一天开始”。
(3)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甘地走上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心路历程吧!
PPT展示材料:
历程一:出生印度—宗教思想:接触印度教经典《薄伽梵歌》,其中提出一个人想要实现解脱, 就必须具有各种高尚品德:仁爱、品德端正,戒杀、真诚、无嗔怒,怜悯众生,不贪婪……宽恕、无怨、坚忍。
历程二:英国求学—人道主义思想:接触到了欧洲文学作品,例:热爱自己的邻居、对人类内心深处道德再生的热望、建立没有暴力、人人平等的社会……
历程三:南非工作—实践出真知:在争取印侨权益的实践中总结出非暴力抵抗的斗争形式。
历程四:回国斗争。
(4).教师讲述甘地生平,并用时间轴呈现两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事件。
A: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教师:1920年,甘地号召印度人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内容。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抵制在殖民政府和法院中工作;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鼓励发展手工纺织业,抵制英国商品;拒绝纳税等。
教师:1922年2月4日,印度乔里乔拉村村民响应甘地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号召,当天举行示威游行,警察开枪射击,直至子弹射完才撤回警察局:愤怒的农民焚烧警察局,使22名警察丧命。殖民政府进行镇压,杀死44人,数百人被流放服苦役。此事件后甘地认为这超出了停止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范围,决定停止运动。
PPT展示图片:
教师:甘地亲自纺线织布,提倡手工纺织,抵制英国商品。甘地倡导的“土布运动”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实行非暴力不抵抗,维护民族经济,争取民族独立的民族主义精神。
B: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教师:1930年,甘地再次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这次运动主要采取不服从形式,因此又称“文明不服从运动”。那么。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又有哪些内容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向殖民政府提出降低田赋,释放政治犯,废除食盐,专卖法等要求。在遭到拒绝后,甘地以反对食盐专卖为突破口,带领数十名拥护者步行到海边,自取海水制盐。
教师:几个月间,印度城乡掀起反对殖民政府的运动,一些地方发生武装暴动。殖民政府发布镇压令,逮捕甘地。后来,印度总督与甘地谈判,双方妥协。
师生共同总结:甘地在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倡导“回到纺车去”以抵制西方的经济侵略。1930年3月12日起,甘地与支持者步行约390公里,在24天后走到海边,亲自煮海水取盐。
思考探究: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非暴力”与“不合作”之间有何关系?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总结:甘地主张的“不合作”与“非暴力”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一方面,用“不合作”来发动群众,反对英国殖民者,迫使殖民当局作出有利于印度资产阶级的让步;另一方面,又用“非暴力”来限制群众运动,防止社会改良转变为革命,把群众运动控制在资产阶级利益所能容许的范围之内。甘地比较重视发动广大农民积极参加政治斗争,促使印度的民族民主运动有了新的发展。
【问题探究1】如何理解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4.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特点
PPT展示图片:
教师:请同学们想一想,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他宣称自己忍受苦难也不使用暴力,这体现了它的第一个特点——非暴力性;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最终结果是英国殖民者与甘地妥协,这体现了它的第二个特点——妥协性。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们的阅读教材的能力;引导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5.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性质与影响
PPT展示材料:阅读材料,结合教材,指出甘地发动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性质如何?产生了什么影响?它赢得了印度的自治吗?
材料一 “在我看来,土布是印度人民团结的象征,是印度经济自由和平等的象征。”
——甘地
材料二 1930年甘地带领成千上万的信众来到丹地海岸自制食盐,导致5万人被捕入狱。事后,英国不仅放弃了食盐法,而且沮丧地认为,在这次事件中“丢尽了英国人的脸”。
材料三 “不管我们如何谴责不合作运动,但假如我们低估了今天印度的民族意识,我们可能会产生严重的错误。一味采用高压,不可能永久地解决问题。”
——印度总督欧文
材料四 1931年3月5日,印度民族运动领袖甘地与英印政府总督欧文签订《甘地—欧文协定》(即《德里协定》)。甘地同意完全停止不合作运动,并派代表参加国大党曾抵制的伦敦圆桌会议。欧文同意恢复国大党的合法地位。协定还规定,释放除“暴力罪”之外的全部政治犯,停止对群众运动的镇压,废除戒严法令。但英国仍拒绝甘地提出的给予印度自治领地位的要求。
提示:
性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一场影响深远的民族解放运动。这场运动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提示:甘地发动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动员了广大群众,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甘地为防止爆发革命,控制了群众的斗争方式,保证了资产阶级对运动的领导权,体现了印度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虽然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但并没有赢得印度的自治。
教师总结:(1)积极影响: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动员了广大群众,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民众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2)消极影响:它控制了群众的斗争方式,保证了资产阶级对运动的领导权。
【教学补充】第61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将每年的10月2日,即印度圣雄甘地的诞辰,定为“国际非暴力日”。
6.评价甘地
PPT材料展示:
甘地的伟大人格几乎是举世公认。他具有赤诚的爱国热诚,崇高的牺牲精神,追求真理的执着信念;坚强的意志,坚韧的耐心……他不分贵贱善恶一视同仁,没有种族歧视和宗教偏见……爱因斯坦说:我们的下代子孙恐怕很难相信,世界上曾经活生生地出现过这样的人。
——摘编自宫立江《人类意识之源》
教师提问: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甘地的认识。
提示:甘地创立了非暴力不合作思想,为反抗英国殖民统治,争取印度独立作出贡献。他是印度的民族英雄,具有伟大的人格魅力。
在成立印度联邦制宪会议上,甘地被称为“过去30年来的向导和哲学家,印度自由的灯塔”。英国驻印度总督蒙巴顿则称他为“印度自由的建筑师”。
三种伟大:一种是帝王、首领的伟大;一种是精神、理智的伟大;还有一种是仁爱、心灵的伟大。这三种伟大一个比一个高,后者比前者高,最后者最高。而甘地就是最伟大的人,伟大的灵魂——圣雄。
(设计意图:由甘地的遭遇导入本节内容,利用文字材料扩充本小节知识,使学生能更加清晰的厘清所需内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开始后,由于自身的局限性,虽然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但仍然没有逃脱失败的命运。培养核心素养唯物史观)
【教学过渡】:学完了埃及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再让我们把目光转向埃及,看看那里又发生了哪些故事?
目标导学二、逼英妥协(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观看视频,初步了解埃及华夫脱运动
【问题探究2】埃及华夫脱运动原因?
1.埃及华夫脱运动的背景
PPT展示图片:
PPT展示材料1:
“华夫脱”是阿拉伯语“代表团”的音译。该党章程规定,党的使命是“实现埃及的完全独立”,并强调和平的和合法的斗争是争取独立的唯一斗争方式。扎格鲁尔被选为党的主席。创建的埃及资产阶级民族政党。扎格鲁尔曾在巴黎大学学习,后在埃及历任教育大臣、司法大臣的职务。1918年开始,领导埃及争取独立的运动。1924年,扎格鲁尔领导的华夫脱党在大选中以绝对优势获胜,他也成为埃及独立后第一任首相兼内务大臣。
PPT材料展示2:一战期间埃及经济迅速发展。
提示:法老时代结束后,埃及连续被外族统治长达2300年,逐渐演变为一个主要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国家。20世纪初,埃及沦为英国“保护国”,一战期间,埃及经济快速发展,资产阶级逐渐壮大。 一战结束后,英国为摆脱经济困境,向广大殖民地倾销大量商品。埃及弱小的民族工业无力竞争,导致工厂纷纷破产。英国和埃及的矛盾日益激化,埃及人民摆脱殖民“保护”的呼声日益高涨。经济的发展,必然带动政治上的民主化。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埃及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从而引发了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读材料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华夫脱运动的内容
教师:1918年,扎格鲁尔等人向英国政府提出让埃及完全独立的要求。那么,为了获取独立,扎格鲁尔等人又是如何做的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华夫脱运动的过程。
PPT展示图片:
提示:(1)1918年,扎格鲁尔等人向英国政府提出让埃及完全独立的要求。
(2)1919年,殖民政府逮捕了扎格鲁尔等人,激起了埃及人民的反英斗争。
(3)埃及各大城市出现和平示威浪潮,部分地区爆发武装起义,规模逐渐扩大。
(4)迫于压力,殖民政府释放了扎格鲁尔等人,但英国政府仍未承认埃及独立。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史料中提取信息,概括信息的能力,培养历史核心素养之一史料实证的能力。)
3.华夫脱运动结果和影响。
PPT展示史料: 1922年2月28日,英国单方面发表宣言,宣布埃及“独立”、取消保护制,但有4项保留:英国负责埃及的国防;控制交通线;保护英国人的权益;继续统治苏丹。
提示:1922年,英国政府被迫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华夫脱运动为埃及民族民主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4.华夫脱运动的意义
教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埃及的华夫脱运动产生了怎样的历史意义呢?
学生讨论略。
教师总结:华夫脱运动反抗英国殖民统治,是一场爱国民族主义运动。华夫脱党迫使英国废除了殖民保护制度,加快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埃及民族民主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5.结合教材,归纳埃及华夫脱运动的历史要素。
提示:
背景 埃及经济快速发展,资产阶级逐渐壮大;英国的殖民统治,激起埃及人民的强烈反对
领导人 扎格鲁尔
过程 (1)1918年,扎格鲁尔等人向英国政府提出让埃及完全独立的要求,并成立华夫脱党; (2)1919年,殖民政府逮捕了扎格鲁尔等人,激起了埃及人民的反英斗争
斗争方式 和平示威、武装起义
结果 1922年,英国政府被迫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
意义 华夫脱运动为埃及民族民主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合作探究】比较印度非暴力不合作与埃及华夫脱运动的异同点。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总结:
(1)相同点:
①背景:都是在一战的发生的,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帝国主义加强殖民统治的结果;
②领导者:都是本国的民族资产阶级;
③斗争对象:英国殖民者;
④斗争方式:和平手段;
⑤影响:都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的嚣张气焰。
(2)不同点:结果不同。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由领导者决定终止,致使印度民族反帝运动走向低潮;埃及取得了有条件的独立。
6.知识补充:苏伊士运河。
1869年通航。1875年帕夏(埃及前共和时期地位最高的官员)将运河的股份卖给英国。1882年,英国骑兵进驻运河。1952年,纳赛尔领导埃及革命力量发动武装起义,赢得埃及的独立,1956年,埃及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设计意图:本节主要阐述了扎格鲁尔领导的华夫脱运动,分别从华夫脱运动的背景、内容和意义来讲解。最后再通过比较印度非暴力不合作与埃及华夫脱运动的异同点,不仅能使学生更加顺利的接受新知识,也能锻炼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教学过渡】:当亚洲的民族运动不断高涨的同时,在大洋彼岸的拉丁美洲也有一场民族民主运动正在发生。它发生在哪里?又是由谁领导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目标导学三、护宪改革(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
PPT展示图片:
PPT展示材料:
卡德纳斯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参加过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曾任墨西哥总统、少将。他领导了20世纪30年代的墨西哥改革(即卡德纳斯改革)。改革基本上摧毁了封建大庄园制,使民族资本家掌握了全国主要经济命脉,为墨西哥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1.自主学习:结合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新宪法的颁布,了解卡德纳斯改革的背景。
提示:1910年,墨西哥发生资产阶级革命。1917年,颁布了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但未得到有效实施,墨西哥社会、经济发展缓慢。
2.教师提问:阅读教材内容,说一说卡德纳斯改革的目的、内容和影响。
提示:(1)目的:为改变墨西哥的落后状况,保证宪法的实施。
(2)内容:①政治上:打击寡头势力,确立中央集权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②经济上:推行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分配土地,打破少数人占有大量土地的局面;将服务业和大型工业收归国有,谋求民族经济的独立与发展;③教育上:发展教育,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等等。
(3)影响:卡德纳斯改革巩固了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为墨西哥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卡德纳斯改革的性质及意义:
教师:卡德纳斯改革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它体现了1917年宪法的要求,巩固了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为墨西哥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示图片:
(设计意图:卡德纳斯改革的讲解主要通过图文资料的分析展开,从卡德纳斯改革的背景、目的、内容和影响来逐一阐述,最后用墨西哥城的美丽景象更能使学生印证课本所学知识。)
4.知识拓展:比较埃及华夫脱运动和中国五四运动
【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的华夫脱运动、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它们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解放运动的典型代表。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虽然没有使印度独立,但是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埃及的华夫脱运动使埃及获得有条件的独立,为埃及民族民主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卡德纳斯改革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为墨西哥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设计意图:总结归纳,促使知识内化,核心素养培养家国情怀。)
【巩固练习】
1.(2023年内蒙古通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亚洲,出现了五四运动新革命形势的发展、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等;在非洲,埃及爆发了反英独立运动;在拉丁美洲,虽没有广泛的暴力武装革命,但也出现了较大规模的工人罢工和农民运动。这些事件的共同意义在于( )
A.终结了欧美列强侵略 B.取得了真正的民族独立
C.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 D.导致了殖民体系的崩溃
【答案】C
2.(2023年湖南郴州)甘地拟定了一个计划,内容包括“(1)所有印度人都应当放弃殖民政府授予的头衔和荣誉职位。(2)如果第一条不发生效力,就对立法机关、政府机构、法院和学校实行普遍抵制;同时,恢复手工纺织,抵制英货……”。与该计划有关的是( )
A.印度民族大起义 B.华夫脱运动 C.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D.卡德纳斯改革
【答案】C
3.(2023年湖北宜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共有将近16个国家参与。其中,印度通过非暴力不合作、埃及通过和平示威和武装起义、墨西哥通过民主改革来进行,影响深远,颇具特色。这体现出这一时期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 )
A.涉及范围广,爆发原因复杂 B.参与国家多,斗争方式多样
C.持续时间长,斗争过程曲折 D.社会影响大,斗争结果相同
【答案】B
4.(2023年四川乐山)20世纪上半叶,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其中发生在非洲地区的是( )
A.纳米比亚的独立 B.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C.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 D.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答案】B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整节课试图从历史人物的成长经历和面对的社会环境方面去让学生理解甘地、扎格鲁尔等所采取的斗争方式,这样可以通过人物内心世界去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使得历史教学做到有源头可寻,对历史人物的认识不再是抽象的、冰冷的。同时可以进行情感教育。在比较特点时需要学生进行大量信息的提取,有利于培养阅读能力,但课堂上信息提取比较费时,需要在平时加大这方面能力的训练。
【家国情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