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单元 遗传因子的发现第2课时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②知识点 教学突破策略 学习技巧点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简单演示,示范实验过程 学生分组实验,体验操作含义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给出测交概念,指导学生绘制测交遗传图并预测实验结果 绘制图解,讨论、交流、修正、总结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归纳分离定律,运用分离定律解释具体案例,体验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创新之处,同时领悟“假说—演绎法” 结合生产生活中的生物遗传实例进行训练和练习一、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1.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会①,杂合子将会产生②种配子,比例为③。 2.受精时,雌雄配子④成合子。3.杂合子自交后发育成的个体一定会发生⑤,而且理论上其比为显性∶隐性=⑥,实际上统计个体越⑦越接近此比例。 4.本实验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⑧,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⑨,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5.目的要求:通过模拟实验,认识和理解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的随机结合与性状之间的数量关系,体验⑩。6.方法步骤(1)在甲、乙两个小桶中放入两种彩球各10个。(2)摇动两个小桶,使小桶内的彩球。(3)分别从两个桶内随机抓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4)将抓取的彩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按步骤(3)重复做50~100次。 二、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1.测交:让F1与杂交。2.作用:验证的遗传因子的组成。 3.测交后代两种性状的分离比接近。 三、分离定律(即孟德尔第一定律)1.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2.在形成配子时,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1.(2015年山西月考)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准备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棋子上标记的D、d代表基因。实验时分别从甲、乙中各随机抓取一枚棋子,记录字母后将抓取的棋子放在一起。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此操作模拟了成对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B.甲、乙可分别代表雌性生殖器官、雄性生殖器官C.甲、乙两装置中的两种棋子的数量相等D.甲装置中的棋子总数与乙装置中的棋子总数相等2.孟德尔通过植物杂交实验探索遗传规律采用了严格的科学方法,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和结果”——分析问题,提出假说B.“测交实验和结果”——分析问题,寻找规律C.“分离定律的本质”——发现问题,提出假说D.“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分析问题,提出假说3.高茎豌豆(DD)与矮茎豌豆(dd)杂交,F1全是高茎,F1自交产生的F2中出现高茎和矮茎,其数量比为787∶277。出现这一现象的实质是( )。A.高茎是显性性状,矮茎是隐性性状B.高茎遗传因子对矮茎遗传因子有显性作用C.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D.成对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随配子遗传给后代4.大豆的白花和紫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显性和隐性关系的是( )。①紫花×紫花紫花 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01白花 ③紫花×白花紫花 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2白花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5.人的双眼皮对单眼皮是显性。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了4个孩子,其中3个单眼皮,1个双眼皮。对这种遗传的最好解释是( )。A.3∶1比例符合分离定律B.遗传因子不能自由组合,有误差C.子代数少,不易得到预期效果D.控制单、双眼皮遗传因子作用反了知识点一: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为什么每个小桶内的d小球和D小球数目都是10个 两个小桶内的小球在数量上是否必须相等 为了保证不同配子间结合机会均等,且所得结果与理论值接近,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例1 下列有关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彩色小球的大小、形状、质地、重量等要一致B.每次抓小球前必须摇动小桶,使彩球充分混合C.抓小球时应双手同时进行,最好闭眼D.每次抓小球,统计的小球不必放回桶内,共进行多次即可知识点二: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在育种上的应用1.测交时,为什么用隐性纯合子与F1杂交 2.杂合子Aa连续自交,第n代的比例情况如下表:Fn 杂合子 纯合子 显性 纯合子 隐性 纯合子 显性性 状个体 隐性性 状个体所占 比例 (1)请补充完成表中的比例。(2)根据上表比例,使用文字简述或坐标曲线图表示后代中纯合子、杂合子所占比例的变化趋势。(3)在育种过程中由该变化趋势能得到什么启示 3.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 例2 番茄果实的颜色由一对遗传因子A、a控制,下表是关于番茄果实颜色的3个杂交实验及其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实验组 亲本表现型 F1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红果 黄果1 红果×黄果 492 5042 红果×黄果 997 03 红果×红果 1511 508 A.番茄的果实颜色中,黄色为显性性状B.实验1的亲本遗传因子组成:红果为AA,黄果为aaC.实验2的F1红果番茄均为杂合子D.实验3的F1中黄果番茄的遗传因子组成可能是AA或Aa1.人类的单眼皮和双眼皮是由一对遗传因子A和a决定的。某男孩的双亲都是双眼皮,而他却是单眼皮。该男孩及其父母的遗传因子组成依次是( )。A.aa、AA、Aa B.Aa、Aa、aa C.aa、Aa、Aa D.aa、AA、AA2.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甲、乙两个小桶中都有写有D或d的两种小球,并且各桶中两种小球的数量相等,这分别模拟的是( )。A.F1的遗传因子组成是DdB. F1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相等C. F1产生的雌雄配子都有D和d两种,且比例D∶d=1∶1D.亲本中的父本和母本各自产生的D和d的配子为1∶13.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某同学想判断F2中的某高茎植株的遗传因子组成,你觉得最简单的办法是( )。A.让该植株进行测交 B.让该植株进行自交C.花粉鉴定法 D.先自交再测交4.(2014年桐城期末)豌豆种子的黄色与绿色是一对相对性状,受等位基因(Y、y)控制,用一株黄色豌豆和一株绿色豌豆杂交,F1中既有黄色豌豆也有绿色豌豆,F1连续自交得到Fn,结果如右图。(1)由过程①②能否判断出豌豆种子颜色的显隐性关系 ,理由是 。 (2)理论上,F2中的绿色种子占 ,Fn中绿色种子占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