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2 关注财政收入(教案)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高教版 第3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2.2 关注财政收入(教案)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高教版 第3版)

资源简介

任务2.1 关注财政收入
一、教材名称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会计专业)(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模块2 任务2.1 《关注财政收入》 任务2.2《熟悉财政收入的规模和结构》
二、课时
2学时(90分钟)
三、学情分析
由于中职一年级学生自身知识和生活阅历的限制,对财政的作用知识比较陌生,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一般,这需要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尽量将理论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把自学互学导学运用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提出恰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
四、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1)识记财政收入的动态和静态概念
(2)掌握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
(3)理解财政收入的价值构成
(4)了解财政收入的所有制构成、部门构成
2.能力目标
(1)理解国家财政的巨大作用以及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2)运用财政图表、数字分析领会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
3.情感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增强学生国家观念,教育学生关心支持财政工作,以国家利益、经济建设为重。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财政收入的概念、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
教学难点:财政收入的三种结构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法、情景模拟法、任务驱动法
七、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10分钟)
教师活动:2022年世界的眼光将继2008年后再次聚焦中国,这次主角是北京、张家口。万众期待的第24届冬奥会将在北京和张家口举办,数据显示,本届冬奥会的预算规模为15.6亿美元,政府补贴6%(9400万美元)。教师提问:举办冬奥会的资金从哪里来?能不能由私人提供?
学生活动:观看冬奥会的相关资料及图片,并认真思考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认识到诸如举办冬奥会的开展属于政府履行职能的一部分,一般不能由私人提供。由此可见,政府为了履行各项职能,必须占有和消费一定的社会财富。这就涉及到国家财政收入。
设计意图: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情绪,激发学习兴趣。进而引出财政收入的话题,激发学生了解财政收入是什么的兴趣。
【答案】财政收入是财政分配过程的一个阶段,从动态的角度看,财政收入是政府筹集资金、组织收入的过程。从静态的角度看,财政收入是一定量的资金,即政府凭借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而筹集到的一定量的货币资金。
(二)学习新知(50分钟)
1.财政收入的含义
教师活动:讲解引导财政收入的两层含义(1)动态看,是政府筹集资金、组织收入的过程。(2)静态看,是一定量的资金
2.财政收入形式
教师活动:
做蛋糕需要一定的原料,如果我们把国家的财政收入看成是一个蛋糕,它由哪些“原料”构成呢?请同学们阅读材料:中国政府在三峡资金筹措方面出台了三项扶持政策:一是将葛洲坝发电厂划归三峡工程业主,电厂的利润和所得税全部作为三峡基金;二在全国范围内,按不同地区不同标准,每度电适当加价的办法(每千瓦小时征收0.3分到0.7分),近10年,仅此征收388亿元附加费;三是发行三峡债券分别为:97年10亿,98年20亿,99年30亿,01年50亿,02年50亿。
问:国家是通过什么形式来为三峡筹集资金的呢?
学生活动:认真阅读材料,集体讨论并回答上述问题。在教师引导下了解财政收入的四大渠道:税收收入、政府非税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
教师活动:讲述近几年国家的财政收入情况,以及各类收入的具体数据。
设计意图:通过中国政府在三峡资金筹措方面的三项政策,使学生对财政收入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了解到财政收入的多样化,并为后续介绍财政收入的形式做铺垫。
(1)税收收入
教师活动:材料及图表展示,2016年某县地方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为17860万元,其中,工商税收收入14180万元,农税收入550万元。
阅读材料思考:什么是这个蛋糕的主要“原料”呢?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材料得出结论——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答案】税收收入是政府通过征税的形式筹集的财政资金。
(2)政府非税收入
——指除税收和政府债务收入以外的财政收入
(3)债务收入
——政府凭借其信誉,通过有借有还的方式,主要以发行债券的形式从国内外筹集的财政资金,包括国内债务收入和国外债务收入。
【知识拓展】中央政府举借的债务简称国债,地方政府举借的债务简称地方债。国债的基本功能是弥补财政赤字。弥补财政赤字的途径主要有增加税收、增发通货以及发行国债等。
(4)其他收入
——除上述三种形式外还有其他的一些财政收入形式,如基本建设贷款归还收入、对外贷款归还收入、政府间转移收入等。
3.财政收入的结构
(1)财政收入的价值构成(简单介绍,不做要求)
社会产品价值=c+v+m
(2)财政收入的所有制构成
教师活动:①播放新闻《国企新姿 中国脊梁坚强挺立》;②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2008~2015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交纳税情况统计表;让学生思考,我国纳税的企业有哪些?
学生活动:认真阅读新闻材料并观看相关图表,认真思考并回答教师的提问。
设计意图:通过新闻让学生了解到我国目前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国有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得到长足的发展,在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财政收入来源于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不断增加。
【答案】财政收入的所有制构成是指来自不同经济成分的财政收入所占的比重。
(3)财政收入的部门构成
教师活动:通过多媒体播放资料传真——农业税的发展过程及取消的必要性,并提问:国家为什么要取消农业税?农业税取消后,农村还为国家的财政收入做贡献吗?
学生活动:带着问题认真阅读资料传真,以小组为单位积极讨论,推选一人回答教师的提问。
设计意图:通过相关材料,一是让让学生了解我国农业税的取消情况,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二是让学生了解农业和财政收入的关系,明确农业税取消后农业主要间接为政府提供财政收入;三是让学生产生了解农业以外,财政收入还有那些部门来源。
【答案】财政收入的所有制构成是指来自不同经济成分的财政收入所占的比重。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①农业与财政收入
②工业与财政收入
③第三产业与财政收入
(三)小结巩固(16分钟)
1.回顾今天所讲的财政收入的概念、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财政收入的三种结构,由学生以接龙的方式来回答这些知识点,四个小组比赛,看哪个小组用的时间最少,回答的准确率最高。
2.给学生5-10分钟时间进行记忆,然后随机提问,了解学生对财政收入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四)布置作业(24分钟)
1.完成《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本节课的相关课后练习
2.通过财政收入结构的分析,思考提高财政收入的有效途径。
3.搜集1个案例,证明国有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五)板书设计
任务2.1 关注财政收入
一、财政收入的含义
1.动态看,是政府筹集资金、组织收入的过程。
2.静态看,是一定量的资金
二、财政收入形式
1.税收收入
2.政府非税收入
3.债务收入
4.其他收入
三、财政收入的结构
1.财政收入的价值构成
社会产品价值=c+v+m
2.财政收入的所有制构成
3.财政收入的部门构成
(1)农业与财政收入
(2)工业与财政收入
(3)第三产业与财政收入
九、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相对学生生活实际来讲,有一定的抽象性,在学习中应该多引入日常生产、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财政活动实例,让学生去深刻理解这些知识,并能够从自己的实践中理解、把握国家财政收入的实质。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