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合同与合同法 教案(表格式)高教版(第四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 合同与合同法 教案(表格式)高教版(第四版)

资源简介

课程类型 理论基础课 学时分配 1课时
方法手段 启发法、案例法 使用教具 多媒体课件、一体机的运用
章节名称 第一节 合同与合同法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合同的概念、特征及分类。
教学重点难点 1、合同的特征 2、合同法的适用范围
教学过程 第一节 合同与合同法 一、合同 (一)合同的概念 合同,亦称契约。本章所讲述的合同是我国《合同法》中所称的合同。是指由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二)合同的特征 1.合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法律行为。合同的这一特征区别于单方法律行为。单方法律行为是基于民事主体单方的意思所决定,而合同则是双方或多方民事主体的合意,且合同是合法行为。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得到国家法律的承认和保护。 2.合同是以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目的的民事法律行为。民事主体之间订立合同是具有一定的目的和宗旨的,即订立合同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3.合同是平等主体在平等自愿基础上意思表示一致的协议。意思表示一致是合同构成的基础。 4.合同是非身份关系的协议。我国婚姻法中有关结婚、离婚以及《民法通则》中关于监护以及继承法上关于遗赠扶养协议的合同,是属于身份上的合同,并非合同法上所称的合同。 (三) 合同的分类 1. 根据合同双方当事人是否互负给付义务,合同分为双务合同与单务合同  2. 根据当事人取得利益是否付出相应代价,合同分为有偿合同与无偿合同  3. 根据合同是否交付标的物,合同分为诺成合同与实践合同  4. 根据合同的成立是否需要特定的法律形式,合同分为要式合同与非要式合同 5. 根据合同之间的关系分类,合同分为主合同与从合同 6. 根据法律是否对合同明确规定内容和名称,合同分为有名合同与无名合同 7. 以订约人是否仅为自己设定权利义务为标准,合同分为束己合同和涉他合同 二 合同法 (一)合同法的概念 合同法是调整合同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合同法的特征 1.合同法是私法 合同作为一种法律事实,是当事人自由约定、协商一致的结果。如果当事人之间的约定合法,则这些约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相当于法律的效力。 2.合同法是自治法 合同法主要是通过任意性法律规范而不是强制性法律规范调整合同关系合同法对当事人意思自治的限制,即合同法中的强制性规范,被严格限制在合理与必要的范围内。 3.合同法是财产交易法 合同法主要调整财产的流转关系,即从动态角度为财产关系提供法律保护。 补充:(三)合同法的适用范围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平等主体之间有关民事权利义务关系设立、变更、终止的协议均在合同法的调整范围,但是下列合同不适用《合同法》: 1.涉及婚姻、收养、监护、继承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 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劳动合同法》。 3.政府对经济的管理活动,属于行政管理关系,不适用合同法。如财政拨款、征用、征购等,是政府行使行政管理职权,属于行政关系,适用有关行政法。 4.企业、单位内部的管理关系,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不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也不适用合同法。如工厂车间内的生产责任制,是企业的一种管理措施,不适用合同法。
教学后记 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我体会一下几点: 1.案例法教学非常适合学生们学习,极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本章内容非常贴近现实生活,所以多拿学生亲身做过的事情来举例子,效果非常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