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任务4.1 认识政府预算一、教材名称《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会计专业)(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模块4任务4.1《认识政府预算》二、课时2学时(90分钟)三、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中职一年级学生,平时对社会热点问题关注不足,加上政府预决算的专业性较强,因此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应注意从学生实际出发,将理论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才能便于他们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形成相应的能力。四、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目标(1)理解政府预算的含义、组成(2)掌握政府预算的分类和原则2.能力目标(1)能够根据不同的依据对政府预算进行分类(2)学会运用网络搜索政府预算的相关信息3.情感目标通过对政府预算的学习,能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政府究竟都做了哪些工作,怎样为老百姓谋福利,从而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国家预算管理观念。五、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政府预算的分类和原则2.教学难点:政府预算的组成六、教学方法讨论法、情景设置法、分析讲授法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八、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10分钟)教师活动:播放图片、讲述故事《英国政府预算起源》,提出问题:什么是政府预算?我国的政府预算经历怎样的发展过程?英国的政府预算历程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借鉴?学生活动:观看图片,聆听故事,了解英国政府预算的起源,并积极思考什么是政府预算?为什么会产生政府预算?思考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图片,聆听故事,让学生对政府预算的起源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充分了解政府预算产生的历史渊源,形成对政府预算的感性认识,进而激发学生对政府预算是什么的好奇心,从而自然引出政府预算的概念。(二)学习新知(40分钟)1.政府预算的概念【案例引出】 政府预算是指具有法律效力的年度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计划。政府预算作为基本的政府财政年度收支计划,从形式上看,是按照一定的方法和要求将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分门别类的列入特定的表格;从内容上看,它反映了政府财政资金的来源、规模及资金的去向和用途,是反映政府活动的一面镜子;从作用上看,它通过对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数量及结构的安排,可以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实现政府的经济目标。【看书识定义】学生看书本,体会政府预算的定义,并说一说体会。【思考问答】政府预算与企业或个人的收支计划主要区别是什么?【参考答案】政府预算与企业或个人的收支计划最主要的区别表现在政府预算编制后首先需要经过国家立法机关的审批方能生效和实施;政府预算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其执行和调整都必须按照法定程序实行,并经过同级立法机关审批。其他计划形式则不然。2.政府预算的原则教师活动:讲解政府预算的具体原则。政府预算的原则是政府选择预算形式和体系应遵循的指导思想,是制定政府财政收支计划的方针。在政府预算制度发展的不同时期,政府预算原则也随之变化。(1)公开性。政府预算收支计划的制订、执行以及决算的全过程必须经过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并通过新闻媒介等方式向社会公布,以便社会民众了解并监督财政收支情况。【资料传真】前瞻预算法修改2010年被人们称为中央部门预算公开元年。那一年,30多个中央部委相继在官方网站上“晒出”了2010年部门预算。此后,“三公”经费公开也逐渐走向深入。2012年公开征求意见的预算法修正案草案二审稿,对预算公开作了规定。草案明确:经本级人大或者本级人大常委会批准的预算、预算调整、决算,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开,但涉及国家秘密的内容除外。二审稿还规定,预算、预算调整、决算公开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2)可靠性。政府预算每一项收支的数字指标,必须运用科学的计算方法,依据充分,资料确实,不得估算,更不得随意编造。(3)完整性。政府预算必须包括政府全部的财政收支,反映全部的财政活动,不得打埋伏、造假账、预算外另列预算。政府允许的预算外收支,也应在预算中有所反映。(4)统一性。政府预算设立了统一的预算科目,每个科目都要严格按照统一的口径和程序进行计算和填列。(5)年度性。政府预算要求按预算年度编制,预算年度又称财政年度,是政府预算收支起止的有效期限,通常为一年。目前世界各国采用的预算年度有两种,历年制和跨年制。历年制是从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如中国的大陆地区、德国、法国、西班牙等。采用跨年制的国家,如美国、泰国从每年10月1日起至次年9月30日止为一个预算年度。香港地区、英国、日本从每年4月1日起至次年3月31日止为一个预算年度。6.法律性。 政府预算的法律性是指编制的政府预算一旦经过立法机关审查批准后,就具有法律效力,必须贯彻执行。【资料传真】迈向现代财政制度 夯实国家治理基础——2014年政府预算报告解读学生活动:聆听教师讲解,并尝试进行归纳分析。3.政府预算的组成教师活动:讲解案例《美国的预算执行与审批体制》 ,激发学生了解我国政府预算组成的兴趣。学生活动:聆听教师的讲解,并思考我国的政府预算组成包括哪些方面。设计意图:通过讲解《美国的预算执行与审批体制》 ,既可以激发学生了解我国政府预算组成的兴趣,同时还可以通过对比分析。了解中美两个国家在政府预算组成方面的区别。政府预算 中央预算: 中央各部门(含直属单位)预算地方预算 省(自治区、直辖市)预算省辖市(自治州)预算县(自治县、市辖区)预算乡(镇)镇预算。4.政府预算的分类(1)按照政府预算的组织形式不同分单式预算,也称为单一预算,是指将政府的全部财政收支汇集编入一个总预算内。复式预算,是指将政府的全部财政收支按其经济性质分别编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通常将政府预算分为经常性预算和资本性预算。经常预算主要反映以税收为收入来源,以行政事业项目为支出对象的满足国家经常性开支需要的预算。资本性预算主要反映以国债为主要收入来源,以政府投资为支出对象的预算。(2)按照政府预算依据的内容不同分零基预算,是指新的预算年度内财政收支计划指标的确定,不考虑以前年度的收支执行情况,而以“零”为基础,结合经济发展情况及财力可能,从根本上重新评估各项收支的必要性及其所需总金额的一种预算形式。增量预算,是指预算年度的财政收支计划指标的确定,以上年财政收支执行数为基础,再考虑新的年度国家经济发展情况加以调整确定。【分组讨论】(1)与单式预算相比,复式预算的好处是什么?(2)零基预算与增量预算各有哪些优缺点?(四)小结巩固(30分钟)1.回顾今天所讲的政府预算的概念、原则,政府预算的组成和分类,由学生以接龙的方式来回答这些知识点,四个小组比赛,看哪个小组用的时间最少,回答的准确率最高。2.给学生13-15分钟时间进行记忆,然后随机提问,了解学生对我国政府预算相关内容的掌握情况。(五)布置作业(10分钟)1.完成《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本节课的相关课后练习2.上网搜索《关于河南省201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7年预算(草案)的报告》和《关于2016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7年中央与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学会全面理解政府预算的概念。(六)板书设计任务4.1 认识政府预算一、政府预算的概念(一)政府预算的含义具有法律效力的年度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计划(二)政府预算的原则1.公开性2.可靠性3.完整性4.统一性5.年度性6.法律性二、政府预算的组成政府预算 中央预算: 中央各部门(含直属单位)预算地方预算 省(自治区、直辖市)预算省辖市(自治州)预算县(自治县、市辖区)预算乡(镇)镇预算。三、政府预算的分类(一)按照政府预算的组织形式不同分1.单式预算2.复式预算(二)按照政府预算依据的内容不同分1.零基预算2.增量预算九、教学反思在课堂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应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会查阅和分析相关政府预算的相关资料,并从数字中发现问题,从数字中了解预算的概念、特点、组成和分类,从而了解政府预算活动的方向和意图。但由于中职学生对行政性的资料和数字兴趣缺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多的通过图片、案例、视频等手段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