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汽车使用对自然的影响(教案)-《汽车文化》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汽车使用对自然的影响(教案)-《汽车文化》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简介

汽车使用对自然的影响教案
【 专 业 】汽车运用与维修
【 学 科 】汽车文化
【教材版本】汽车文化/张文华,王明辉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
【 班 级 】
【执行日期】 年 月 日第 节
【 课 题 】汽车使用对自然的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次活动的学习,使学生知道汽车的使用对自然的影响。增强环保意识,爱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2.能力目标:通过讲解与分析,培养学生收集信息,从信息中获取新的知识的能力,使学生会介绍和宣传环保的重要性。
3.情感目标:把培养学生吃苦精神和认真仔细的工作态度融入课堂,让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和将要从事的工作有初步认识,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同时还培养学生之间互相帮助、融洽的团队精神。
【 课 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总36第 31~32课时(90分钟)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重点】汽车使用对自然的影响。
【教学难点】汽车排放标准。
【教学过程】
一、复习 (3分钟)
(播放图片)
(教师提问) 请一位同学简要介绍这辆汽车在做什么试验?
(学生回答) 汽车碰撞试验。
(教师提问) 请一位学生评析前面A同学回答的正确性。
(学生回答) A同学回答(不)正确。
(播放图片)
(教师提问) 请一位同学简要介绍我国有哪些主要汽车试验场?
(学生回答) 我国有海南汽车试验场、上海大众轿车试车场、襄樊汽车试验场、定远汽车试验场、通州汽车试验场等。
(教师提问) 请一位学生评析前面B同学回答的正确性。
(学生回答) B同学回答(不)正确。
二、新课导入 (1分钟)
(播放图片)
(教师提问) 同学们知道汽车尾气排放会带来哪些污染吗?
(学生回答) 尾气排放会污染空气、引起咳嗽等。
(教师讲析) 前面学习了汽车试验的知识。现在我们来认识汽车的使用对自然产生的影响和后果。
三、新课展开 (85分钟)
(一)明确本节课的任务和目标 (1分钟)
(播放图片) 活动1 汽车使用对自然的影响
(教师讲析) 本节课我们要学习新的内容——汽车使用对自然的影响
●知道汽车的使用对自然的影响。增强环保意识,爱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会介绍和宣传环保的重要性。
(二)讲授新课 (62分钟)
(播放图片) 1.汽车使用对自然的影响(30分钟)
(1)汽车尾气污染成头号杀手
(教师讲析) 许多大城市汽车尾气污染占城市大气污染60%以上,并呈上升趋势。汽车尾气如今已成为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在城市的道路上到处可见一些公交车、中巴车、货柜车等车辆排出大量的废气、黑烟,有的机动车虽然已经破旧不堪却仍然照样行驶。
尽管我们现在使用的都是无铅汽油,消除了汽车尾气带来的铅污染,却产生了新的潜在健康危害。国外研究表明,无铅汽油尾气所产生的有毒多环芳香烃含量较高,而多环芳香烃是一种致癌物质。
(播放图片) (2)汽车与二氧化碳
(教师讲析) 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气候的变化,增加了热浪、洪水、干旱、风暴的频率和强度。在导致气候变化的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成分。
对于同一类型的燃料,汽车二氧化碳排放直接与油耗有关。目前新车的平均油耗相对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没有变化。在这一时期中,虽然发动机的效率提高了,但汽车为了满足安全标准而增加的一些功能导致了汽车平均质量的增加,以及广泛使用的动力辅助方向盘和空调等附加功能,都造成了油耗的上升。虽然如此,随着各国普遍重视汽车有害气体排放的控制与削减,并采取有效措施,汽车企业同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平均油耗已经开始下降。
(播放图片) (3)汽车与全球气候变化
(教师讲析) 汽车污染物排放使世界越来越温暖,暖冬的出现与地球的污染有着密切的关联。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威胁,所有的发达国家都同意将其国内的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到预定的目标。按此要求,欧盟和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在1998年7月达成协议,ACEA承诺到2008年将新投产乘用车二氧化碳排放降低25﹪,平均二氧化碳排放达到140g/km。其他国家的汽车企业也达成了类似的自愿协议,这也促使更多的省油车辆进入市场。
(播放图片) (4)汽车与噪声
(教师讲析) 汽车噪声也会成为影响人们生活环境质量的重要污染源,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有试验表明,人们长期在85~90分贝的环境下工作,将会造成永久性的听力损害。从1929年机动车(额外噪声)标准提出后,就开始控制乘用车的外部噪声。由于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能反映出汽车在常用工况下车辆的最大噪声,特别是在市区行驶时的最大噪声目前被大部分工业国家列入汽车检查项目和考核汽车整车噪声的主要指标。目前新车需要满足欧洲范围内的噪声标准。
(播放图片) (5)我国对于机动车辆噪声的控制
(教师讲析) 我国对于机动车辆噪声的控制始于70年代末。1979年颁布了国家标准 GB 1495-79《机动车辆允许噪声》和GB 1496-79《机动车辆噪声测量方法》。1993年制订了汽车行业标准QC/T 58-93《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测量方法》;噪声限值则参照采用了 ECE R51中的限值。
2002年我国发布了修订版GB 1495-2002《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与国际接轨。该噪声标准逐步从早期的82分贝降低到现在的74分贝,这意味着目前7辆新车发出的噪声与早期一辆车发出的噪声相当。
(播放图片) 2.汽车的主要污染物(5分钟)
(教师讲析) 汽车排放是指从废气中排出的CO(一氧化碳)、HC(碳氢化合物)、NOx(氮氧化物)、PM颗粒物(微粒,碳烟)等有害气体。它们都是发动机在燃烧作功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前三种为气体气态污染物是肉眼看不见的。尽管柴油机在特定工况下会产生可见的颗粒物排放,如黑烟,但通常的颗粒物也是看不见的。汽油机在润滑油燃烧或富油燃烧(如冷启动)也会产生可见的颗粒物。
汽车污染物排放水平主要取决于车辆的技术水平和保养情况。其它因素诸如驾驶习惯、行驶工况和环境温度也会影响污染物的排放。
(播放图片) 3.汽车污染物对人体的主要危害(12分钟)
(1)一氧化碳CO
(教师讲析) 一氧化碳会降低血液的携氧能力,导致人体关键组织缺氧。CO浓度较高,例如室内煤炉的排烟管堵塞将是致命的,而较低的CO浓度也可能危害人体健康,尤其是对有心脏病的人群。
(播放图片)(2)碳氢化合物HC
(教师讲析) 碳氢化合物能增加地表臭氧的形成,对人类的呼吸系统有危害。另外,一部分HC是致癌物质,而且也是间接的温室气体。
(播放图片)(3)氮氧化物NOx
(教师讲析) 氮氧化物可以在空气中产生化学反应生成NO2,对环境和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对那些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由于呼吸疾病的原因,暴露在高浓度的氮氧化物环境中将会导致医院就诊率的增加,长期的暴露可能影响肺功能,并增加敏感人群的过敏反应。NOx会导致光化学烟雾、酸雨的产生,能破坏植被、导致地表的臭氧形成,并且能与大气反应形成颗粒物。
(播放图片)(4)颗粒物
(教师讲析) 颗粒物会危害人体的健康,尤其是对那些患有呼吸紊乱疾病的人群。由于呼吸疾病和心血管疾病,颗粒物与医院就诊率的增加有联系,它能导致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预期寿命降低,造成提前死亡的后果。
(播放图片) 4.汽车排放标准(15分钟)
(教师讲析) 目前,我国汽车排放标准基本采用的是欧洲标准体系。欧洲尾气排放标准是欧盟国家共同采用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从2004年开始,实行了欧洲四号标准。相对于美国和日本的排放标准来说,测试要求比较宽泛,因此,欧洲标准也是发展中国家大都沿用的汽车尾气排放体系。在欧洲,汽车排放的标准一般每四年更新一次。
(三)学生讨论 (20分钟)
(播放图片)
(教师讲析) 看过图片后,结合网上收集的资料和书本知识,请同学们分组讨论,然后每组派学生代表发言。
预设问题:
1.怎样减少汽车使用产生的污染物对自然和人类的危害?
(1)减少汽车的使用。
(2)大力发展环保节能的新型汽车。
2.如何严格执行我国汽车排放标准?
(1)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加强宣传教育。
(2)加强车辆正确的管、用、养、修。
(3)严肃执法。
(四)教师小结 (2分钟)
从今天的学习探讨中,我们知道了汽车的使用会对自然和人类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增强环保意识,爱护大自然的生存环境。同时我们也会介绍和宣传汽车环保的重要性。为我们继续学习汽车节能技术知识创造了条件。
【布置作业】 (1分钟)
请同学们上网或去图书馆查寻、收集有关汽车节能技术方面的资料。
【教学后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