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2023-2024学年下学期语文第一单元练习卷 (进阶篇(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五年级2023-2024学年下学期语文第一单元练习卷 (进阶篇(含答案)

资源简介

(进阶篇)2023-2024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第一单元练习卷
一.试题(共10小题)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供应(gōng) 供职(gōng)
B.徘徊(huí) 旖旎(q )
C.郑重(zhèn) 公顷(q ng)
D.晃眼(huǎng) 明晃晃(huǎng)
2.下列诗句不是描写儿童生活的是(  )
A.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B.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C.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D.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3.填入下面文字中的语句,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是(  )。
梅花和雪花都是文学作品中经常描写的对象,它们各有所长:
A.梅花没有雪花素雅,雪花没有梅花那么芬芳
B.雪花没有梅花那么芬芳,但它比梅花素雅
C.梅花比雪花芬芳,雪花比梅花素雅
D.雪花比梅花素雅,但它没有梅花那么芬芳
4.下列说法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描写的是农村夏日里的一个场景,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可爱。
B.《村晚》是一首描写农村早晨景色的诗,这首诗达到了“诗中有画”的境界。
C.《月是故乡明》一文中,作者借月亮来寄托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D.《梅花魂》一文通过写外祖父对梅花的挚爱,表现了这位身处异国的老华侨对祖国的热爱、眷恋和梅花一样坚贞不移。
5.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我曾想象,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比喻)
B.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拟人)
C.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夸张)
D.梅花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反复)
6.“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这几句话中景物的特征是(  )。
A.美丽 B.明亮 C.自由 D.健康
7.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
B.古诗文中给月亮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比如《山高月小》、《三潭印月》。
C.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D.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8.类文阅读。
清平乐(yuè) 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同“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1)这是一首词,其中   是这首诗的词牌名,   是题目。
(2)对“亡赖”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贬义词,说明小儿不好好干活,耍无赖
B.褒义词,顽皮淘气的意思
(3)表现小儿无赖的一句是:   。
(4)这首词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9.阅读以下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某校五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统计表
阅读内容 人数 百分比
卡通漫画 114 38%
时文杂志 94 31%
网络小说 65 22%
文学名著 27 9%
材料二:
(1)阅读材料一,从统计表中你得出什么结论?(至少写两点)
   
(2)阅读材料二,看到小宁的网上留言,结合第二单元学习的内容,你会在“回复框”中如何回复他?
   
10.题目:我读懂了_____
成长就像一本书,我们时时在经历,时时在体会。同学们,从成长这一本生命之书中,你读懂了什么?是如高山流水的友谊,还是温馨守望的亲情?是渐行渐远的那个背影,还是难以忘怀的那个笑容……请打开记忆的大门,选取成长路上的一个典型事例,写出自己的感受。
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做到条理清晰,内容具体。字数不少于400字。
(进阶篇)2023-2024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第一单元练习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试题(共10小题)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供应(gōng) 供职(gōng)
B.徘徊(huí) 旖旎(q )
C.郑重(zhèn) 公顷(q ng)
D.晃眼(huǎng) 明晃晃(huǎng)
【解答】A.有误,供:[gòng]指叙述案情的话或文字。[gōng]供给(jǐ);提供东西或条件给需要的人应用。故“供应”“供职”的“供”依次应读“gōng、gòng”。
B.有误,“徘徊”的“徊”应读“huái”。“旖旎”的“旎”应读“nǐ”。
C.有误,“郑重”的“郑”应读“zhèng”。
D.正确。
故选:D。
2.下列诗句不是描写儿童生活的是(  )
A.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B.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C.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D.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解答】A、B、D描写了儿童生活。
C.不是。出自孟郊的《游子吟》,意思是:慈母手中正在忙碌做着的针线活,是在为即将出门远行的儿子缝制衣服。后用来表达母亲对儿女深厚无比的慈爱。
故选:C。
3.填入下面文字中的语句,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是(  )。
梅花和雪花都是文学作品中经常描写的对象,它们各有所长:
A.梅花没有雪花素雅,雪花没有梅花那么芬芳
B.雪花没有梅花那么芬芳,但它比梅花素雅
C.梅花比雪花芬芳,雪花比梅花素雅
D.雪花比梅花素雅,但它没有梅花那么芬芳
【解答】联系上下文可知,应写出“它们各有所长”,“梅花比雪花芬芳,雪花比梅花素雅”写出了它们各自的长处。因此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是C。
故选:C。
4.下列说法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描写的是农村夏日里的一个场景,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可爱。
B.《村晚》是一首描写农村早晨景色的诗,这首诗达到了“诗中有画”的境界。
C.《月是故乡明》一文中,作者借月亮来寄托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D.《梅花魂》一文通过写外祖父对梅花的挚爱,表现了这位身处异国的老华侨对祖国的热爱、眷恋和梅花一样坚贞不移。
【解答】A、C、D表述正确;
B.错误,《村晚》是一首描写农村傍晚景色的诗,这首诗达到了“诗中有画”的境界。
故选:B。
5.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我曾想象,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比喻)
B.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拟人)
C.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夸张)
D.梅花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反复)
【解答】A、B、D正确。
C.有误,句子把“玉米”当人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故选:C。
6.“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这几句话中景物的特征是(  )。
A.美丽 B.明亮 C.自由 D.健康
【解答】从“愿意、就”可知,这几句话中景物的特征是自由。
故选:C。
7.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
B.古诗文中给月亮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比如《山高月小》、《三潭印月》。
C.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D.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解答】A.正确。
B.有误,书名号之间不能用逗号。
C.有误,这句话的后面应用省略号。
D.有误,“红的红,绿的绿”之间用逗号。
故选:A。
8.类文阅读。
清平乐(yuè) 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同“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1)这是一首词,其中 清平乐 是这首诗的词牌名, 村居 是题目。
(2)对“亡赖”的理解正确的是 B 。
A.贬义词,说明小儿不好好干活,耍无赖
B.褒义词,顽皮淘气的意思
(3)表现小儿无赖的一句是: 溪头卧剥莲蓬 。
(4)这首词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通过描写宁静和谐的田园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解答】(1)考查了文学常识。结合课内的学习可知,“清平乐”是这首诗的词牌名,“村居”是题目。
(2)考查了对字词意思的理解。结合译文可知,“亡赖”褒义词,顽皮淘气的意思。
(3)考查了句子意思的理解。结合诗词内容可知,“溪头卧剥莲蓬”表现了小儿的无赖。
(4)考查了作者思想感情的感悟。熟读诗词可知,这首词通过描写宁静和谐的田园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故答案为:
(1)清平乐 村居;
(2)B;
(3)溪头卧剥莲蓬;
(4)通过描写宁静和谐的田园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9.阅读以下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某校五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统计表
阅读内容 人数 百分比
卡通漫画 114 38%
时文杂志 94 31%
网络小说 65 22%
文学名著 27 9%
材料二:
(1)阅读材料一,从统计表中你得出什么结论?(至少写两点)
 五年级学生课外最喜爱读的是卡通漫画书;读文学名著的人最少。 
(2)阅读材料二,看到小宁的网上留言,结合第二单元学习的内容,你会在“回复框”中如何回复他?
 文学名著虽说比较长,但是只要我们掌握方法,比如不理解的字词可以跳过去、猜测大致意思,甚至可以通过看影视作品来帮助理解,这样读起来也不觉得费劲了。 
【解答】(1)考查了文本信息的提取。结合统计表的数据可知,五年级学生课外最喜爱读的是卡通漫画书;读文学名著的人最少。
(2)考查了思维拓展。结合第二单元学习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践回答即可。
故答案为:
(1)五年级学生课外最喜爱读的是卡通漫画书;读文学名著的人最少。
(2)文学名著虽说比较长,但是只要我们掌握方法,比如不理解的字词可以跳过去、猜测大致意思,甚至可以通过看影视作品来帮助理解,这样读起来也不觉得费劲了。
10.题目:我读懂了_____
成长就像一本书,我们时时在经历,时时在体会。同学们,从成长这一本生命之书中,你读懂了什么?是如高山流水的友谊,还是温馨守望的亲情?是渐行渐远的那个背影,还是难以忘怀的那个笑容……请打开记忆的大门,选取成长路上的一个典型事例,写出自己的感受。
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做到条理清晰,内容具体。字数不少于400字。
【解答】范文:
我读懂了父爱
一直以来我都以为妈妈爱我,爸爸并不是特别爱我,因为平时爸爸一天到晚都陷在工作里,别说陪我去玩,连吃饭都很少见到他的面。不像别人家爸爸,成天和孩子有说有笑的,真让人羡慕。
可是自那件事后,我却改变了原先的看法,终于明白爸爸其实是很爱我的。那是发生在暑假里的一件事。爸爸终于抽空陪我和妈妈去北京旅游。
一路上,我们一家人有说有笑,共同游玩了许多著名的景点。可是,不幸的事儿发生了,由于我吃不惯北方的食物,竟然拉起肚子来了。更不幸的是第二天就要游长城了,这可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不是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吗,我又怎么能错过呢?不管爸爸妈妈如何劝说,我却始终不肯放弃。没办法,爸爸只好答应我随车同去,说到了长城脚下再说。经过几番颠簸,车子已来到了长城脚下,可我的身体丝毫没有半点起色,仍然有气无力的。看着一副我病恹恹的样子,妈妈坚持不肯让我去爬长城。原本爸爸妈妈都要陪我留在车上,经过妈妈地再三劝说,爸爸才勉强同意代表我们全家独自去长城。可是,没过多久,爸爸却又跑回来说:“走吧,商琦,你也一起去,爸爸背着你登长城!”我一听,高兴得跳了起来,连病也似乎好了很多。就这样,爸爸背着我开始了我们的长城之旅。
我身子伏在爸爸厚厚的背上,双手搭在爸爸宽宽的肩上,呀,爸爸的额头上冒出汗珠来了!这时,我的心里不由自主地涌起一股暖流来,我终于明白了,原来,爸爸也是爱我的,而且是深深地爱着我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