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写作指导(一):学习仿写 (第10~12课时)【目标要求】1.能研读优秀作品,从中提取值得模仿借鉴的内容,确定仿写点。2.能把握作品的精髓进行仿写,不仅形似,更求神似,在模仿中有所创造。3.养成读写结合的好习惯,通过模仿、借鉴优秀作品,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重点难点】(同“目标要求”)【步骤内容】一、导入新课二、教材解读与仿写指导1.模仿范文的篇章结构。例如:2.模仿范文的写作手法。例如:三、例文欣赏一打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十几个目光如炯的少年,如一头头饿虎、怒熊。对分数的渴望跳出了他们的眼睛。骤雨一样,是急促的运球;旋风一样,是快速的过人;飞燕一样,是轻盈的脚步;火花一样,是激烈的碰撞;流星一样,是优雅的三分;斗牛一样,是震撼的灌篮。学校操场上,爆出一场多么豪放,多么壮阔,多么火烈的比赛啊——篮球比赛!这篮球,使冰冷的空气变得火热了,使恬静的阳光变得灼人了,使昏昏欲睡的人们立即精神抖擞了。[点评]这个片段模仿的是《安塞腰鼓》的第七、八两段。作者捕捉到了题目中要求的核心点:模仿修辞手法描写场景。在这个片段仿写中,作者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将少年打篮球的激烈紧张的场景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堪称仿写佳作。四、写作实践(详见教材P24)五、作文评讲1.优点:2.缺点:六、导后反思口语交际:应对 (第13课时)【目标要求】1.引导学生通过实例了解应对的种类和特点,提高对应对的认识。2.指导学生通过具体实践学习并掌握应对的基本策略和常用方法,增强应对能力。【重点难点】(同“目标要求”)【步骤内容】一、导入新课二、教材解读与应对指导1.应对的含义2.应对的前提3.应对的要求(1)准确判断对方的态度。例如:(2)掌握一定的应对技巧。例如:①自嘲:②归谬:③巧换概念:④针锋相对:⑤转换话题:三、应对范例国共两党谈判期间,国民党代表在以周恩来、王若飞为代表的中共代表团义正词严、咄咄逼人的气势下,理屈词穷、恼凶成怒:“和你们共产党谈判真是对牛弹琴。”“对,牛弹琴!”巧妙的反戈一击,不仅充满机趣,也包含智慧。四、口语实践五、总结提高语言是一种纽带。任何一种语言,除了表情达意的功能,还能起到消除误会、拉近距离、增进相互了解的作用。语言还是一扇窗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通过互相学习语言,不仅能够走进彼此的心灵,而且能掌握更多的知识,欣赏更多的美景,了解更为广阔的世界。六、导后反思第一单元复习、检测及评讲 (第14~19课时)【目标要求】1.巩固基础知识,强化课文内容及写法,提高各种题的解答能力;2.考试中能沉着冷静、全力作答,听讲后能发扬长处、补齐短板。【重点难点】1.(同“目标要求1”)2.考试中全力作答,考试后总结提高。【课时分配】复习2课时、检测2课时、评讲2课时【步骤内容】一、复习1.重点字词(详见打印的《第一单元生字新词汇总》)2.文体、文学常识(1)复习:散文与民歌常识(2)归纳:作者与作品知识(详见打印的《第一单元文体文学常识一览表》)3.课文内容及写法(1)《社戏》:(2)《回延安》:(3)《安塞腰鼓》:(4)《灯笼》:二、检测(100分钟内独立完成)三、评讲(一)总评1.取得的成绩2.存在的问题(二)讲解第一大题1.积累与运用(1~7题)(考点:字音字形、词语运用、句子毛病、标点符号、文学常识、句子排列)2.说明文阅读(8~10题)(考点: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说明顺序、说明内容、说明方法、说明语言)(三)讲解第二大题1.默写填空(第11题)(考点:八年级上册要求背诵的古诗文及本册第一个《课外古诗词诵读》)2.古诗鉴赏(第12题)(考点:诗词的内容理解、情景分析、写法归纳、语言品味)3.名著导读(第13题)(考点:《傅雷家书》)4.口语交际(第14题)(考点:应对)(四)讲解第三大题1.白话文阅读(考点:文章的内容探究、人物分析、写法归纳、语言品味)2.文言文阅读(考点:词语解释、句子翻译、文章理解)(五)讲解第四大题1.分析作文题目(1)破题:(2)构思:2.评读优秀作文(挑选优秀作文让作者朗读;从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点评。)四、课堂小结1.扬长2.补短五、作业安排(总结本次考试得失与努力方向)六、导后反思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