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昆都仑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文科综合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昆都仑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文科综合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调研检测试卷
文科综合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 100分。考试时间为 90分钟。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座位号、准考证号、姓名等信息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指定位置。请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相关信息后,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3. 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
4. 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严格按题号所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 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5. 保持答题卡清洁、完整。严禁折叠、破损,严禁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严禁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道德与法治部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1.1978年 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的任务。此后的45 年间,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中国通过改革开放
①建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②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③解决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④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3年3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推出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些政策将对制造业企业产生影响,其可能的传导路径是
①制造业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②制造业企业减税预期增强
③制造业企业增加研发投入 ④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增强
A.②→③→④→① B.②→③→①→④ C.②→④→①→③ D.③→④→①→②
3.2022年3月全国两会召开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齐聚北京,共商国是。 “部长通道” “代表通道” “委员通道”如约开启,部长、代表、委员与媒体、大众零距离交流,亿万人民与盛会同频共振。这体现了
①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具有强大生命力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我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了人民可以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④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文科综合试卷 第 1 页 (共8页)
4.全过程人民民主强调公民参与,下列对“公民参与”表述不正确的是
A.张某拨打县长热线反映工地施工噪音扰民问题——民主监督
B.王某参与居民用电的阶梯价格听证会——民主监督
C.某选区选民选举赵某为人大代表——民主选举
D.杨某对本市“十四五”规划草案提出建议——民主决策
5.《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六条规定,立法应当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坚持立法公开,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这一规定体现了
①法治承载道德理念 ②法治尊重和保障人权③政府部门依法行政 ④法治体现和保障民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推进法律正确实施,把“纸上法律”变为“行动中的法律”重在
①科学立法 ②严格执法 ③公正司法 ④全民守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与之一一对应正确的价值要求分别是
A.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B.爱国、 自由、诚信、和谐
C.自由、平等、 公正、 法治 D.诚信、敬业、 爱国、 友善
8.新中国成立后,内蒙古创造了“齐心协力建包钢” “三千孤儿入内蒙”等历史佳话,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这些历史佳话说明
①中华民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共同体
②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④民族地区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了“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一古语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下能正确反映该理念的的古文佳句是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守望相助,康庄大道
③聚沙成塔,积水成渊 ④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3 年新年贺词中指出:广大青年要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 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华年。为了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我们要
A.服从国家需要,放弃个人利益 B.坚持名利至上,成为卓越人才
C.立即放下学业,投身社会实践 D.立志报效祖国,勇担时代重任
文科综合试卷 第 2 页 (共8页)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4个小题,共3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5分)
2022年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 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题为《共迎时代挑战,共建美好未来》的重要讲话。面对时代挑战,习近平指出: “各国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倡导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让团结代替分裂、合作代替对抗、包容代替排他,共同破解‘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时代课题,共渡难关,共创未来。 ”
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当今世界需要“让团结代替分裂、合作代替对抗、包容代替排他”的原因。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5分)
2022年11月29日,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2 年 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于弘扬中国茶文化很有意义。
请从文化的角度说说保护“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的价值。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7分)
某同学在“创新驱动发展”这一课的学习笔记中,梳理学习收获与困惑如下:
学习内容 学习收获 学习困惑
建成世界科技强国, 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1) 谋未来就要谋创新。 教育、科技、人才,三者哪个更重要 它们是什么样的关系
(2)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相关知识,评析该同学的学习收获并为他解惑。
文科综合试卷 第 3 页 (共8页)
14.某学习小组围绕“保护母亲河,推动绿色发展”这一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其中。(13 分)
【高质量发展】2022年10月3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黄河保护法包括总则、规划与管控、生态保护与修复、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沙调控与防洪安全、污染防治、促进高质量发展等11章122条。
(1) 材料一中体现了哪些法律知识 (4分)
【绿色传奇】光阴如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植亿万人民心间,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常识。近年来,我国深入推进国土绿化行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累计完成造林9.6亿亩,国土绿化步伐全面加快。从黄河到长江,从八步沙林场到库布齐沙漠,一个个写在江河湖海、大漠戈壁的绿色传奇是生动诠释,也是有力证明。
(2) 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阐述我国绿色版图不断扩大,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的原因。(6分)
【绿色目标】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到2030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3)为实现绿色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学习小组计划撰写一份“绿色发展我行动”的倡议书。请你写出倡议要点。 (3分)
文科综合试卷 第 4 页 (共8页)
历 史 (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 小题,每小题2分,共 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1.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如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印度的梵文和佛教等。这表明古代文明具有
A. 交融性 B. 开放性 C. 多元性 D. 全球性
2.公历的1月1日即元旦,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公历也是世界通用的历法,它的基础是
A. 授时历 B. 儒略历 C. 农历 D. 俄历
3. 十字架,原是一种处死犯人的残酷刑具。随着时间推移,十字架逐渐从一种宗教标志演变成了一种象征,代表着人道主义和关爱他人,如红十字会等。与十字架相关的宗教是
A. 佛教 B. 印度教 C. 伊斯兰教 D. 基督教
4.有学者说, 中世纪的欧洲是黑暗的,但也有些许光亮。这“些许光亮”就包括了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最美好的花朵”是指
A. 大学的兴起 B. 庄园的流行 C. 城市的自治 D. 教会的统治
5.“这一时期,人们重新开始将目光从天国降到人间,将人类自身的本来面目还给了自身,将人的现实性、独立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以及丰富的个性发掘出来。”这一时期是
A. 希腊城邦时期 B. 文艺复兴时期 C. 宗教改革时期 D. 启蒙运动时期
6.民主是全人类共同价值,核心是人民当家做主。然而,美式民主制度设计的初始逻辑就是围绕资本利益运作,注定是“少数人的民主”。材料中的“制度设计”的奠基之作是
A.《权利法案》 B. 《独立宣言》 C. 《人权宣言》 D. 1787 年宪法
7.中华同学计划撰写一篇历史论文,上网检索资料,输入的关键词分别是:倒幕运动、废藩置县、殖产兴业、军国主义。 由此判断他的选题是
A. 日本明治维新 B. 彼得一世改革 C. 美国南北战争 D. 俄国 1861年改革
8.下表为1961年6月不结盟运动筹备会议确定的参加不结盟国家会议条件(部分)。据此可知
序号 条件
(一) 奉行和平共处和不结盟基础上的独立政策
(二) 支持民族解放运动
(三) 不加入以大国对抗为背景的军事集团
A. 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形成 B. 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一支重要力量
C.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D. 欧洲国家在国际上用一个声音说话
文科综合试卷 第5 页 ( 共8页)
9.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是衔接并交错在一起的,19世纪70年代兴起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企业加大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科学盈利的真正神秘性在工业中的成长孕育达到了一定程度。材料表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
A. 范围广规模大进展快 B. 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
C. 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 D. 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
10.进入新时代,中国积极劝和促谈,维护朝鲜半岛和平稳定,引导促成伊朗核问题六方会谈,推动南苏丹问题的政治解决。2023年推动沙(特) 伊(朗) 恢复外交关系。这些活动反映了中国
A. 捍卫战后雅尔塔体系 B. 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
C. 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D.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非选择题:本题3个小题,共3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
11.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各种文明的交流和碰撞。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 阿拉伯人广泛翻译古代波斯、 印度、希腊和罗马的文献, 融合东西方文化,在文学、艺术、科学和思想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为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等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
——摘编自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下)
(1) 根据材料一,概括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作出的贡献。(4分)
材料二
——依据金九鹏《中国古代的造船和航海》等绘制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以“大航海时代”为关键词自拟一个主题,并加以阐述或说明。(任选材料中两个或两个以上信息,中外关联,主题明确,表达成文,言之有理。6分)
文科综合试卷 第 6 页 (共8页)
12.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一代代人洞察时代风云,把握时代脉搏,绘制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请完成下列以“时代脉动”为主题的学习任务单。(11 分)
任务一【走近历史场景——见证时代变化】
(1) 上图人物领导的这场革命带来了怎样的时代变化 (3分)
任务二【认识历史人物——刻录时代印记】
20世纪资本主义的第一次调整是在资本主义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危机,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蒸蒸日上的世界形势下开始的……罗斯福新政造成了资本主义的一次深刻变革……开启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 ——摘编自许平《自由与平等的博弈——解读20世纪资本主义的三次调整》
(2)图中人物实施新政是为了应对哪一事件 依据任务二中材料概括新政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政的影响。(4分)
任务三【解读历史文献——倾听时代声音】
材料一 这个国际组织自 1948年5月设立观察团以来,先后在四大洲组织了近40次维持和平行动, 其中规模较大的是在刚果、塞浦路斯、埃及、黎巴嫩的活动。90 年代在前南斯拉夫地区、柬埔寨、索马里、纳米比亚进行了更为困难的维和行动。 ——摘编自徐天新、梁志明《世界通史(当代卷)》 材料二 经过多年谈判, 这个国际组织于1995 年1 月1 日正式成立, 一年后取代了1947年成立的关贸总协定。它使贸易和投资日趋规范化、机制化, 极大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世界贸易规模从 1990 年的 34380亿美元扩大到1998年的52250亿美元。 ——摘编自《世界现代史(第二版)》(下册)
(3)据材料一、二指出这两个国际组织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两个组织以上做法共同体现的历史潮流。(4分)
文科综合试卷 第 7 页 (共8页)
13.20世纪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灾难,也给人类带来更多的启示。根据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9分)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一位德国大臣说:“皇上首要的和基本的思想就是粉碎英国的霸权,以有利于德国。”一位英国外交大臣说:“真正决定我国外交政策的,是海上霸权的问题。”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性质并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建立的国际新秩序的名称。(2分)
材料二 罗斯福高度赞扬苏联军队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的巨大贡献,把发生在苏联的一次胜利称为二战的转折点。斯大林也曾盛赞美英两国一起完成的一次计划周密、规模宏大的登陆战役。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事件是什么 材料二中的“转折点”“登陆战役”分别指什么 (3分)
材料三 两次世界大战基本情况比较表
项目名称 历时 参战国 卷入人口 死亡人数
一战 4 年多 30多个 约 15 亿 1000 余万
二战 6年多 60多个 约20 亿 5000 余万
—根据百度词条整理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两次世界大战的共同影响。并综合上述材料,请你为人类避免战争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4分)2023-2024学年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调研检测试卷
评分说明及作答示例
文科综合·历史(50分)
一、
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D
B
D
A
B
D
C
二、非选择题:本题3个小题,11题10分,12题11分,13题9分,共30分。
11.(10分)
【评分说明】
(1)能够根据材料完整概括两方面贡献得3~4分;概括两个方面贡献但表述不完整或只概括一个方面
贡献得1~2分。
(2)
水平等级
提炼的主题
材料运用与阐释
等级一
明确,有思想深度
紧扣自己的主题加以论述,所选事件运用准确,能够做到史
(5~6分)
或有新意
论结合,逻辑清晰
等级二
能够围绕主题加以论述,能运用事件但不够合理或不典型,
明确
(3~4分)
条理基本清楚
等级三
有论述或说明,但材料不充分,或史论结合不恰当
不够明确
(1~2分)
【作答示例】
(1)贡献:融合东西方文化,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把中国和印度的科技发明传入欧洲,促进了
西欧文化的发展。(4分)
(2)【示例】
主题:郑和下西洋揭开了大航海时代的序幕。说明:明成祖时,经济发展,国力强盛,为扩大明朝
的政治影响,加强海外联系,郑和七次下西洋,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14到15世纪欧洲资本
主义萌芽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再加上航海条件已经具备,葡萄牙和西班牙王室的支持,迪亚士、
麦哲伦和哥伦布等航海家纷纷开辟了新航路,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中外航海
史上的大事件标志着大航海时代的来临。(6分。其它符合题意的主题及论述亦可。)
12.(11分)
【评分说明】
(1)能够正确分点叙述十月革命带来的时代变化得3分;能够叙述十月革命带来的时代变化但内容不
全面得1~2分。
(2)能够根据材料准确写出事件、特点及影响的得3~4分;能够根据材料写出事件、特点及影响
但内容不全面得1~2分。
(3)能够正确写出国际组织名称并完整归纳历史潮流得3~4分;能够写出国际组织名称并归纳历
史潮流但内容不完整的得1~2分。
【作答示例】
(1)打破了帝国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等。(3分)
(2)事件:1929一1933年经济危机(或经济大危机)。特点:国家干预经济。影响:美国经济开始缓
慢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
能力,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是美国政府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
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等。(4分)
(3)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全球化,政治格局多极化,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和平发展、
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等。(4分)
13.(9分)
【评分说明】
(1)能够正确分析一战性质并写出战后体系的得2分;不能正确分析一战性质并写出战后体系的得
1分或不得分。
(2)能够正确写出揭开战争序幕的事件、“转折点”、“登陆战役”名称的得3分,各1分,共3分。
(3)能够根据材料完整概括共同影响并正确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的得3~4分;能够根据材料概括
共同影响但不全面且不能够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的得1~2分。
【作答示例】
(1)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或
帝国主义之间的掠夺战争);秩序: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2分)
(2)事件:九一八事变;转折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战役:诺曼底登陆。(3分)
(3)都破坏了世界和平,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都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造成了巨大的人
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都严重破坏了经济的发展等。建议:建立国际组织或加强文化交流或推动经济
一体化等(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