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8.历史学家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指出“在1815年以前大约三十年的这一时期,发生的两次‘革命’—政治革命主要影响歌洲大陆,而经济革命则在英国表现最为活跃。”这两次革命分别是A.法国大革命和工业革命B.美国独立战争和工业革命C.拿破仑战争和工业革命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9.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1871年3月,法国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该政权是A.共产国际B.巴黎公社C.第一国际D.苏维埃政府10.右图圈注的国家名称以图中人物的名字命名。这是为了纪念该人物在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A.反抗英国殖民统治B.最早发现这一地区C.重视发展北美经济D.对民族解放的贡献11.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在交通运输领域引发了一场革命。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制造出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这位德国人是A.奥托B.爱迪生C.本茨D.狄塞尔英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百分比(%)12.如图为1840-1920年英国农业人口变化示意图,导致图中所示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20A.工业化15B.殖民战争10C.资产阶级革命D.第一次世界大战1840年1870年1900年1920年13.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战争,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以上表述,指明了这场战争的A.过程B.结果::C.性质D.影响14.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将社会主义的理想变成现实的事件是A.巴黎公社大学B.十月革命C.二月革命为D.国民革命世的15.为了遏制日本的扩张,调整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和太平祥地区的关系,由美国倡议,1921年11月,9个国家的代表举行会议。这个国际会议是A.巴黎和会B.雅尔塔会议C.开罗会议D.华盛顿会议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试卷·第6页共10页16.列宁说:“1921年春天的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的阵地上去,从‘强攻’改为‘国攻’…”。这表明苏维埃俄国将A.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B.开始实施农业集体化C.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D.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7.确定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标志着苏联模式形成的事件是A.1921年新经济政策实施B.1937年实行第二个五年计划C.1936年苏联新宪法公布D.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18.甘地在印度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过程中领导了A.民族大起义B.非暴力不合作运动C.华夫脱运动D.卡德纳斯改革19.1936年,受军部操控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法西斯专政。这表明A.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B.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C.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D.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20.1945年,德国投降后,苏、美、英、法按照事先规定实施了占领行动。德国东部由苏联占领,西北区由英国占领,西南区由美国占领,西区由法国占领。“事先规定”这种“占领行动”的会议是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开罗会议D.雅尔塔会议二、非选择题(21题7分,22题7分,23题8分,24题8分,共30分。请把每题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21.制度创新是历史演进的一种常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古希腊文明与其他古文明的不同之处,便是崇尚自由,既富于热情,又强调理性。古希腊的雅典还发展出一套完善的民主制度,对后来的西方文明与世界文明产生了巨大影响。一一马克垚《世界文明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将这一“民主制度”发展到高峰的是谁?(1分)材料二从某种角度看,该法案的意义并不在于使议会获得多少新的权力,而在于明确划分了议会和王权的权力界限,使双方此后得以避免再因权限模糊而发生严重的权力冲突,英国也因此获得了一个长期稳定的政治环境,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一一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法案”确立了什么样的政治体制?(1分)根据材料写出该法案颁布的意义。(2分)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试卷·第7页共10页第二部分 九年级历史参考答案(7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C D A D C B A B D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A C B D A C B A D二、非选择题(21题7分,22题7分,23题8分,24题8分,共30分。)21.(1)伯里克利。(1分)(2)君主立宪制。(1分)划分了议会和王权的权力界限(或限制王权);获得了一个长期稳定的政治环境;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2分,答出一点得1分)(3)因素:资本主义制度确立;自然科学的发展;工业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3分,答出一点得1分。)22.(1)图一改进者:瓦特。(1分)图二设计者;斯蒂芬森。(1分)(2)诺贝尔。(1分)科学技术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1分)(3)国家:美国。(1分)历史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1分)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1分)23.(1)障碍:缺乏自由劳动力;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2分)(2)办法: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1分)影响: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巩固了沙皇专制统治。(1分)(3)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宅地法》,领导北方同南方叛乱势力进行斗争,赢得内战胜利。(2分)(4)主要措施: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24.(1)第一次世界大战。(1分)萨拉热窝事件。(1分)(2)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或经济大危机)。(1分)特点:国家干预经济。(1分)(3)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1分)诺曼底登陆。(1分)(4)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1分)建立国际组织;加强经济文化交流;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1分,答案须言之有理符合题意)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调研监测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8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选项 C B B C B B A C A B C A B C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第15题6分,第16题6分,第17题10分,共22分。15(6分)(1)以人民为中心(2分)(2)国家(社会):①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②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③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④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⑤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⑥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⑦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企业:①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②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③发挥创新创造生力军的作用,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④加大科技人才的培养引进;公民(青少年):要培养创新精神,提升创新能力。等等(任意4点即可,满分4分,其他言之有理酌情给分,仅从企业或青少年单角度回答最多得2分)16(6分)(1)高质量发展(2分)(2)①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②党和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③我国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④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⑤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⑦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任意4点即可,满分4分,其他言之有理酌情给分)17(10分)(1)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分,学生少写1个扣1分,直至扣完,如学生答出四个自信内容给1分)(2)①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②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③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需要解决许多全球性问题;④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⑤事不关己的态度,相互推诿、逃避责任的行为,将导致问题更加复杂,积重难返,造成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恶化,甚至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⑥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成为各国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等等(任意4点即可,满分4分,其他言之有理酌情给分)(3)观点:不认可小华的观点理由:①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②有利于展现负责任大国形象,赢得国际赞誉,显著提升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③当今世界发展,需要新思路与大智慧的引领,中国能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④广泛参与国际事务,有利于在承担中能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增长智慧;⑤主动担当国际责任,有利于增强我国在国际上说话办事的实力;⑥中国积极主动担当,也需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等登(任意4点即可,满分4分,其他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九年级历史答案.docx 九年级政史期末调研试卷.docx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