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3一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生物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单项选择题(每题0.5分,共15分)
题号
2
3
5
6
7
9
10
11
12
13
1415
答案
A
B
D
C
B
D
C
A
B
A
D
C
D
B
C
题号
1617
18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D
AD
B
B
A
A
二、综合分析题(每空1分,共15分)
31.(5分)
(1)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以排除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
(2)水浴加热
酒精
(3)用自来水冲洗叶片(用清水漂洗叶片)
(4)碘液(答碘酒、碘等不给分)
32.(5分)
(1)表膜(细胞膜)
(2)乙
(3)细准焦螺旋
(4)控制单一变量
(5)草履虫的生存需要氧气:氧气会影响草履虫的分布:草履虫向氧气多的地
方分布:水表层的草履虫数量比深层的多是因为水表层氧气含量丰富等。
(合理即给分)
33.(5分)
(1)叶绿体
(2)碳氧
(3)提高二氧化碳供应量(加快气泵的运转)
(4)线粒体
能量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考试
七年级综合Ⅲ试题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包含生物、地理两部分,满分为60分,其中生物、地理各 30分。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时间共80分钟。
2. 必须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区域内,学科顺序不要颠倒,题号要对应,否则不给分。
3. 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用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生物部分(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0.5分,共 15分。每小题有4个选项,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生物圈中万千生物演绎着生命奇迹。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 人工智能 B. 化蛹成蝶 C. 落叶归根 D. 汗如雨下
2. 下面的谚语中,体现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A.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B.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D. 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
3. 生物学是一门基础科学,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
A. 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B. 各种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
C. 解决影响人类生存的各种难题 D. 各种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
4. 某同学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通过切换下列镜头,发现某种组合下看到的细胞体积最大,此时该同学选用的镜头组合应为
A. ②和⑤ B. ①和④ C. ②和④ D. ①和③
5. 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从视野①经过两步操作后观察到模糊的视野②,正确的步骤是
A. 向左侧移动装片→调节光源亮度
B. 向左侧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
C. 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向左侧移动装片
D. 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向右侧移动装片
6. 某兴趣小组调查东台地区不同水域环境中鲫鱼的生存状况后得出: “随着水质污染程度的增加,鲫鱼的数量在减少”。这属于科学探究基本过程中的
A. 提出问题 B. 作出假设 C. 实施计划 D. 得出结论
综合Ⅲ试题 第1页(共10页)
7.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 在载玻片中央滴加清水
B. 撕取的洋葱鳞片叶表皮不宜过大
C. 撕取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在观察前应进行染色
D. 盖盖玻片时应使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再缓缓放下
8.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中“莲叶” “荷花”分别属于什么器官
A. 营养器官,生殖器官 B. 营养器官,营养器官
C. 生殖器官,营养器官 D. 生殖器官,生殖器官
9. 如图所示,A(小圆) 代表人口腔上皮细胞,B(大圆)代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阴影部分表示两种细胞之间不同的结构,则属于阴影部分的是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细胞核 ⑤叶绿体 ⑥线粒体 ⑦液泡
A. ①⑤ B. ①⑦ C. ①⑤⑦ D. ②③④⑥
10.2023 年世界顶尖杂志《科学》刊登了我国水稻抗高温新机制的研究成果,水稻抗高温基因在染色体上,储存在
A. 细胞核 B. 叶绿体C. 线粒体 D. 细胞质
11. 参与人体消化、呼吸、运动、生殖等各种生命活动调节的系统有
A. 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 B. 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
C. 呼吸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D. 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12. 研究人员发现“人的视网膜上存在干细胞”,对该干细胞的培养如图所示,①②表示过程, a、b、c、d 表示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过程①遗传物质没有改变
B. 过程②表示细胞的分化
C. 细胞a、b、c、d中遗传物质不同
D. 细胞a、b、c、d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
13.草莓的表面柔软易破损,采摘时轻拿轻放,防止磕碰,否则破损处很快就会腐烂,由此判断草莓的表面属于哪种组织
A. 上皮组织 B. 营养组织 C. 机械组织 D. 保护组织
14. 如右图,四膜虫与草履虫在结构生理上十分相似,下列关于四膜虫叙述错误的是
A. 四膜虫运动依靠纤毛的摆动
B. 四膜虫通过伪足独立完成摄食
C. 细胞核在四膜虫生长、发育中起重要作用
D. 四膜虫是单细胞生物,能趋利避害,适应环境
综合Ⅲ试题 第2页(共10页)
15.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是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中的诗句,生动地描绘出初春时芦苇抽芽与河豚洄游的景象。下列关于芦苇和河豚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河豚洄游行为受大脑控制,大脑主要由神经组织构成
B. 芦苇和河豚具有复杂的结构,是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C. 芦苇和河豚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D. 芦苇细胞和河豚细胞均能在有氧条件下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16. 有关“观察大豆种子的结构”实验,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子叶具有保护胚的功能
B. 大豆种子需要浸软才能观察
C. 剥去种皮后可借助放大镜直接观察胚
D. 大豆种子的胚由胚芽、胚轴、胚根组成
17. 某同学为了探究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需要改进的是
玻璃瓶 实验材料 瓶盖的处理 环境温度
甲 浸水的棉花+干燥的绿豆种子 50粒 敞开瓶盖 25℃
乙 干燥的棉花+干燥的绿豆种子 50粒 敞开瓶盖 4℃
A. 甲组应采用干燥的棉花
B. 乙组的环境温度应为25℃
C. 乙组应拧紧瓶盖并抽真空
D. 为方便观察,甲乙两组的绿豆种子应减为1粒
18. 榕树的根系可达几十米。根能不断生长主要是依靠根尖的
①分生区细胞分裂;②根冠细胞的增多;③伸长区细胞伸长; ④成熟区细胞长大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19. 将两株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某植物幼苗,分别培养在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中。一段时间后,两株幼苗的生长状况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此实验的变量是无机盐
B. 甲瓶里是蒸馏水,乙瓶里是土壤浸出液
C. 乙瓶中溶液的浓度大于幼苗细胞内溶液浓度
D. 乙瓶中幼苗更健壮,说明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
20.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这是宋代诗人欧阳修在《戏答元珍》中的诗句,下列有关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枝芽一般比花芽细而圆
B. 植物的芽能发育成枝或花
C. 木本植物的枝条既能长长,也能逐年加粗
D. 枝芽中的幼叶发育成叶,芽原基发育成新芽
综合Ⅲ试题 第3 页(共10页)
21.2023 年 2 月 27日,研究人员在云南福贡海拔1300 多米的山坡草丛中发现了濒危植物彩云兜兰野生居群。彩云兜兰的每朵花都有雄蕊和雌蕊,并能吸引蜜蜂等昆虫在花间飞舞,之后结出果实和种子。下列有关彩云兜兰的认识,错误的是
A. 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部分
B. 传粉和受精是形成种子的前提
C. 彩云兜兰授粉后花瓣等结构逐渐凋落
D. 雄蕊由花药、花丝组成; 雌蕊由柱头、花柱组成
22. 东台西瓜闻名全国,其瓜瓤和西瓜子分别由下列哪种结构发育而成
A. 子房壁, 胚珠 B. 子房壁, 珠被
C. 子房, 胚珠 D. 受精卵, 珠被
23. 将一株质量为30g的西红柿幼苗栽种在光照等条件适宜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植株达到100g,使其质量增加的物质主要来自
A. 土壤中的水 B. 土壤中的水和无机盐
C. 土壤中无机盐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D. 土壤中的水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24. 下图是叶片结构示意图,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A. 2和 4属于营养组织
B. 7和8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C. 1和5 属于保护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D. 通过6的气体有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25. 睡莲是常见的观赏花卉,它生活在水中,叶片漂浮于水面。关于睡莲叙述错误的是
A. 睡莲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
B. 睡莲叶片的绿色是由叶肉细胞显示出来的
C. 由于睡莲生活在水中,推测睡莲叶可能有筛管无导管
D. 由于叶片漂浮于水面,推测睡莲的气孔主要集中在上表皮
26. 根据“植物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实验绘制如图曲线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若y表示瓶内温度,则a表示萌发的种子
B. 若 y表示种子的质量,则b表示萌发的种子
C. 若y表示瓶内氧气量,则c 表示萌发的种子
D. 若y表示瓶内二氧化碳量,则a表示萌发的种子
综合Ⅲ试题 第4 页(共10页)
27.2023 年 3月5日,习总书记在十四次全国人大江苏代表团审议时说“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日常生活实践中,人们采取的生产措施与原理对应不一致的是
A. 对土壤进行翻耕松土——促进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
B. 大棚种植夜间降低温度——降低农作物的呼吸作用
C. 采收后的玉米要及时晾晒——降低玉米粒的呼吸作用
D. 栽种植物要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照,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28. 下列植物中,被我们食用的主要部位属于种子的是
A. 花生 B. 白菜 C. 萝卜 D. 桃子
29. 从20世纪开始,各国都开始关注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问题,我国力争2030年达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导致二氧化碳浓度增高的因素
A. 森林的破坏 B. 世界人口的增多
C. 蒸腾作用的影响 D. 工业生产的发展
30. 每年 3月 12日为“植树节”,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关于绿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森林是动物栖息的家园
B. 森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
C. 校园绿化应考虑季节性、功能性、环保性等
D. 校园绿化可引进部分珍稀物种提升办学品位
二、综合分析题:本题包括3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31. 下图为“天竺葵叶片在光下产生淀粉”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请据图回答:
(1)操作①称为暗处理,其目的是 ▲ 。
(2)操作③的加热方式称为 ▲ ,小烧杯内的液体是 ▲ 。
(3)操作③与操作④之间缺少的关键步骤是 ▲ 。
(4)操作④滴加的试剂是 ▲ 。
综合Ⅲ试题 第5 页(共10页)
32. 某生物实践小组到野外采集草履虫时,发现水表层的草履虫数量比深层的多。于是他们设计了以下实验,探究氧气对草履虫的影响。
①取甲、乙两个型号相同的烧杯,分别向烧杯中注入等量的水。
②向两烧杯中各放入 20 只大小及生活状态等基本相同的草履虫,并将其放置在相同且适宜的生活环境中培养。
③甲烧杯中放置一个细纱网,使草履虫无法靠近水面,乙烧杯不做处理,如图所示。
④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烧杯中草履虫的生存情况。
(1)草履虫属于单细胞生物,外界氧气通过 ▲ (结构名称) 进入其体内。
(2)甲、乙两烧杯中,通常选用 ▲ 烧杯作为对照组。
(3)某同学用高倍镜观察草履虫结构时,发现视野不够清晰,则应调节显微镜上的 ▲ 。
(4)实践小组向烧杯中注入等量的水、向两烧杯中各放入 20 只大小及生活状态基本相同的草履虫、草履虫的生活环境相同且适宜,这些措施在设置对照实验时称为 ▲ 。
(5)若该实践小组观察到甲烧杯中的草履虫生活力降低甚至死亡,乙烧杯中的草履虫正常生活, 则说明 ▲ 。
33. 中科院团队全球首次实现了在实验室反应器中人工合成淀粉,完成光能→电能→化学能的人工转化。人工合成淀粉的合成速率是玉米植株的 8.5倍,太阳能利用率是玉米植株的3.5 倍,有望实现淀粉生产模式从农业向工业的突破。下图为人工光合作用系统工作模式图(假设酶系统一直处在最优状态) ,请据图回答。
(1)该系统是模仿植物细胞结构中 ▲ 而设计的,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规模化应用,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 ▲ 的相对平衡。
(2)若光线强烈,电能充沛,可通过 ▲ 方法,提高糖类合成速率,从而提高产量。
(3)系统产生的氧气可收集用于医疗救护,人体吸氧后,大量氧气运输至细胞▲ (填细胞结构) 中,加快细胞的呼吸作用,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充足的 ▲ 。
综合Ⅲ试题 第6 页(共10页)
地理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北京时间 2023 年 9月 21 日 15时 45 分,“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课。据此完成1~2小题。
1. 宇航员在太空中遥望地球时发现地球的形状最接近图1中的
2. 天宫课堂第四课开讲当日,下列现象不符合事实的是
A. 东台昼长接近夜长
B. 首都北京秋风萧瑟
C. 太阳直射点近赤道
D. 北极正值最冷时节
2023 年 10月 4日,菲律宾海警船再次冒险闯入中国领海,企图向仁爱礁(中国领土,北纬 9°39'~9°48、东经 115°51’~115°54’范围内)非法坐滩登陆舰提供补给物资。中国海警接到指令后从甲地出发前往事发领海维权。结合图2完成3~4小题。
3. 仁爱礁位于图2中的
A. ①海域 B. ②海域 C. ③海域 D. ④海域
4. 为了尽快抵达事发地点,中国海警船选择的前进方向应该是
A. 东北方向 B. 西北方向 C. 东南方向D. 正南方向
以下是四位同学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地图的情况,据此完成5~6小题。
5. 四人所选择的地图,比例尺最大的是
A. 世界政区图 B. 北京城区图
C. 中国地形图 D. 黄海森林公园导游图
6. 四位同学中,选用的地图不恰当的是
A. 小明 B. 小亮 C. 小冰 D. 小洁
读图3“某山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7~8小题。
7. 图中序号与山体部位名称相符的是
A. ①——鞍部 B. ②——山谷 C. ③——山脊 D. ④——陡崖
8. 图中四处,坡度最小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肯氏兽化石在中国、南非、美洲大陆均有发现。读图4“大洲大洋图”完成9~10题。
9. 图中大洲中可能找到肯氏兽化石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0. 肯氏兽是2亿年前陆生动物,它们的化石却远隔重洋,以下解释比较合理的是
A. 动物迁徙 B. 人类活动 C. 降水变化 D. 大陆漂移
下表为东台市某四日天气情况查询结果简表。据此完成11~12题。
11. 气温日较差最大的是
A. 28日 B. 29日 C. 30日 D. 31日
12. 28日天气状况是
A. 阴转小雨, 23~32℃, 北风2级 B. 阴转小雨, 19~28℃, 南风2级
C. 小雨转阴, 19~28℃, 西南风2级 D. 小雨转阴, 23~32℃, 南风2级
读图6“某区域等温线图”完成13~14题。
13. 根据气温分布规律,该区域正值
A. 北半球夏季
B. 北半球冬季
C. 南半球夏季
D. 南半球冬季
14. 图 7 中四种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最符合 M地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5. 造成图7中丙、丁两种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人类活动 B. 纬度位置 C. 海陆位置 D. 地形地势
20 世纪中期,地理学家邦奇等用人类大陆图(图 8) 解释世界人口分布情况。在地图上隐去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的地区,其中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称人类大陆。据此完成16~17题。
16. 人类大陆主要分布在
①北半球 ②南半球
③低纬度 ④中纬度
⑤高纬度
A. ①③④ B. ①③⑤
C. ②③⑤ D. ②④⑤
17. 被隐去区域与其地理环境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A. a——高温多雨B. b——高寒缺氧
C. c——炎热干燥 D. d——酷寒烈风
2023 年 8 月 22 日~2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办。图9 为此次会议的会标。其中“B”代表巴西,“R”代表俄罗斯,“I”代表印度,“C”代表中国,“S”代表南非。据此完成18~20题。
18. 金砖国家中,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
A. 巴西 B. 中国
C. 印度 D. 俄罗斯
19. 金砖国家之间的国际合作属于
A. 南北对话 B. 南北对抗
C. 南南合作 D. 南南对话
20. 此次金砖国家峰会,会议使用概率最低的语言是
A. 俄语 B. 汉语
C. 英语 D. 法语
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10分)
21. 江苏某中学“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初见成效,该校劳动实践基地分布如图 10所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5分)
(1) 校园气象站的海拔范围是160米至 ▲ 米。教学楼到气象站的道路在图上距离为5厘米, 实地距离为 ▲ 米。通过观测发现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 时左右。
(2) 学校计划在甲、乙、丙三地块上建设劳动实践基地。甲、乙、丙三地块,实际面积最小的是 ▲ 地块。菜园A在B的 ▲ 方向。
22.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5分)
材料一:2023年 12月18日在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的6.2级地震。
材料二:甘东南活动构造区位于中国南北地震带北部,是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一个重要组成区域。受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长期作用,该区构造活动强烈。
材料三:板块发生张裂或碰撞运动时,易造成火山或地震。全球火山和地震主要分布在板块交界处。图11为全球板块分布图。
(1) 甘肃积石山此次地震的原理分析:
震中地区受 ▲ 板块和 ▲ 板块长期 ▲ 作用,板块构造活动强烈。
(2) 结合板块分布图,世界最大的半岛位于 ▲ 板块。
(3) 当地震发生时,应对措施得当的是( ▲ )
①如果条件允许,及时撤离到安全的空旷地带
②如果住在高楼,要第一时间抢先乘电梯逃生
③如不能及时撤离,可暂时躲在小开间的墙角
④如被困在废墟下,应当保存体力,等待救援
A. ①②③ B.① 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2023~2024学年秋季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
七年级地理参考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D
C
D
C
D
B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D
B
B
B
A
B
B
D
二、
综合题
21.
(1)165
500
14/午后2
(2)甲
东北
22.
(1)印度洋(印度)/亚欧
亚欧/印度洋(印度)
碰撞
(2)印度洋
(3)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