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一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生物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单项选择题(每题0.5分,共15分)题号235679101112131415答案ABDCBDCABADCDBC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ADADBBAA二、综合分析题(每空1分,共15分)31.(5分)(1)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以排除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2)水浴加热酒精(3)用自来水冲洗叶片(用清水漂洗叶片)(4)碘液(答碘酒、碘等不给分)32.(5分)(1)表膜(细胞膜)(2)乙(3)细准焦螺旋(4)控制单一变量(5)草履虫的生存需要氧气:氧气会影响草履虫的分布:草履虫向氧气多的地方分布:水表层的草履虫数量比深层的多是因为水表层氧气含量丰富等。(合理即给分)33.(5分)(1)叶绿体(2)碳氧(3)提高二氧化碳供应量(加快气泵的运转)(4)线粒体能量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考试七年级综合Ⅲ试题注意事项:1. 本试卷包含生物、地理两部分,满分为60分,其中生物、地理各 30分。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时间共80分钟。2. 必须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区域内,学科顺序不要颠倒,题号要对应,否则不给分。3. 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用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生物部分(3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0.5分,共 15分。每小题有4个选项,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 生物圈中万千生物演绎着生命奇迹。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 人工智能 B. 化蛹成蝶 C. 落叶归根 D. 汗如雨下2. 下面的谚语中,体现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A.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B.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C.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D. 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3. 生物学是一门基础科学,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A. 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B. 各种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C. 解决影响人类生存的各种难题 D. 各种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4. 某同学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通过切换下列镜头,发现某种组合下看到的细胞体积最大,此时该同学选用的镜头组合应为A. ②和⑤ B. ①和④ C. ②和④ D. ①和③5. 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从视野①经过两步操作后观察到模糊的视野②,正确的步骤是A. 向左侧移动装片→调节光源亮度B. 向左侧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C. 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向左侧移动装片D. 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向右侧移动装片6. 某兴趣小组调查东台地区不同水域环境中鲫鱼的生存状况后得出: “随着水质污染程度的增加,鲫鱼的数量在减少”。这属于科学探究基本过程中的A. 提出问题 B. 作出假设 C. 实施计划 D. 得出结论综合Ⅲ试题 第1页(共10页)7.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 在载玻片中央滴加清水B. 撕取的洋葱鳞片叶表皮不宜过大C. 撕取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在观察前应进行染色D. 盖盖玻片时应使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再缓缓放下8.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中“莲叶” “荷花”分别属于什么器官A. 营养器官,生殖器官 B. 营养器官,营养器官C. 生殖器官,营养器官 D. 生殖器官,生殖器官9. 如图所示,A(小圆) 代表人口腔上皮细胞,B(大圆)代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阴影部分表示两种细胞之间不同的结构,则属于阴影部分的是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④细胞核 ⑤叶绿体 ⑥线粒体 ⑦液泡A. ①⑤ B. ①⑦ C. ①⑤⑦ D. ②③④⑥10.2023 年世界顶尖杂志《科学》刊登了我国水稻抗高温新机制的研究成果,水稻抗高温基因在染色体上,储存在A. 细胞核 B. 叶绿体C. 线粒体 D. 细胞质11. 参与人体消化、呼吸、运动、生殖等各种生命活动调节的系统有A. 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 B. 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C. 呼吸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D. 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12. 研究人员发现“人的视网膜上存在干细胞”,对该干细胞的培养如图所示,①②表示过程, a、b、c、d 表示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过程①遗传物质没有改变B. 过程②表示细胞的分化C. 细胞a、b、c、d中遗传物质不同D. 细胞a、b、c、d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13.草莓的表面柔软易破损,采摘时轻拿轻放,防止磕碰,否则破损处很快就会腐烂,由此判断草莓的表面属于哪种组织A. 上皮组织 B. 营养组织 C. 机械组织 D. 保护组织14. 如右图,四膜虫与草履虫在结构生理上十分相似,下列关于四膜虫叙述错误的是A. 四膜虫运动依靠纤毛的摆动B. 四膜虫通过伪足独立完成摄食C. 细胞核在四膜虫生长、发育中起重要作用D. 四膜虫是单细胞生物,能趋利避害,适应环境综合Ⅲ试题 第2页(共10页)15.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是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中的诗句,生动地描绘出初春时芦苇抽芽与河豚洄游的景象。下列关于芦苇和河豚的叙述错误的是A. 河豚洄游行为受大脑控制,大脑主要由神经组织构成B. 芦苇和河豚具有复杂的结构,是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结果C. 芦苇和河豚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D. 芦苇细胞和河豚细胞均能在有氧条件下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16. 有关“观察大豆种子的结构”实验,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子叶具有保护胚的功能B. 大豆种子需要浸软才能观察C. 剥去种皮后可借助放大镜直接观察胚D. 大豆种子的胚由胚芽、胚轴、胚根组成17. 某同学为了探究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需要改进的是玻璃瓶 实验材料 瓶盖的处理 环境温度甲 浸水的棉花+干燥的绿豆种子 50粒 敞开瓶盖 25℃乙 干燥的棉花+干燥的绿豆种子 50粒 敞开瓶盖 4℃A. 甲组应采用干燥的棉花B. 乙组的环境温度应为25℃C. 乙组应拧紧瓶盖并抽真空D. 为方便观察,甲乙两组的绿豆种子应减为1粒18. 榕树的根系可达几十米。根能不断生长主要是依靠根尖的①分生区细胞分裂;②根冠细胞的增多;③伸长区细胞伸长; ④成熟区细胞长大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19. 将两株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某植物幼苗,分别培养在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中。一段时间后,两株幼苗的生长状况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此实验的变量是无机盐B. 甲瓶里是蒸馏水,乙瓶里是土壤浸出液C. 乙瓶中溶液的浓度大于幼苗细胞内溶液浓度D. 乙瓶中幼苗更健壮,说明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20.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这是宋代诗人欧阳修在《戏答元珍》中的诗句,下列有关芽的叙述错误的是A. 枝芽一般比花芽细而圆B. 植物的芽能发育成枝或花C. 木本植物的枝条既能长长,也能逐年加粗D. 枝芽中的幼叶发育成叶,芽原基发育成新芽综合Ⅲ试题 第3 页(共10页)21.2023 年 2 月 27日,研究人员在云南福贡海拔1300 多米的山坡草丛中发现了濒危植物彩云兜兰野生居群。彩云兜兰的每朵花都有雄蕊和雌蕊,并能吸引蜜蜂等昆虫在花间飞舞,之后结出果实和种子。下列有关彩云兜兰的认识,错误的是A. 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部分B. 传粉和受精是形成种子的前提C. 彩云兜兰授粉后花瓣等结构逐渐凋落D. 雄蕊由花药、花丝组成; 雌蕊由柱头、花柱组成22. 东台西瓜闻名全国,其瓜瓤和西瓜子分别由下列哪种结构发育而成A. 子房壁, 胚珠 B. 子房壁, 珠被C. 子房, 胚珠 D. 受精卵, 珠被23. 将一株质量为30g的西红柿幼苗栽种在光照等条件适宜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植株达到100g,使其质量增加的物质主要来自A. 土壤中的水 B. 土壤中的水和无机盐C. 土壤中无机盐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D. 土壤中的水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24. 下图是叶片结构示意图,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A. 2和 4属于营养组织B. 7和8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C. 1和5 属于保护组织,具有保护作用D. 通过6的气体有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25. 睡莲是常见的观赏花卉,它生活在水中,叶片漂浮于水面。关于睡莲叙述错误的是A. 睡莲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B. 睡莲叶片的绿色是由叶肉细胞显示出来的C. 由于睡莲生活在水中,推测睡莲叶可能有筛管无导管D. 由于叶片漂浮于水面,推测睡莲的气孔主要集中在上表皮26. 根据“植物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实验绘制如图曲线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若y表示瓶内温度,则a表示萌发的种子B. 若 y表示种子的质量,则b表示萌发的种子C. 若y表示瓶内氧气量,则c 表示萌发的种子D. 若y表示瓶内二氧化碳量,则a表示萌发的种子综合Ⅲ试题 第4 页(共10页)27.2023 年 3月5日,习总书记在十四次全国人大江苏代表团审议时说“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日常生活实践中,人们采取的生产措施与原理对应不一致的是A. 对土壤进行翻耕松土——促进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B. 大棚种植夜间降低温度——降低农作物的呼吸作用C. 采收后的玉米要及时晾晒——降低玉米粒的呼吸作用D. 栽种植物要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照,提高光合作用效率28. 下列植物中,被我们食用的主要部位属于种子的是A. 花生 B. 白菜 C. 萝卜 D. 桃子29. 从20世纪开始,各国都开始关注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问题,我国力争2030年达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导致二氧化碳浓度增高的因素A. 森林的破坏 B. 世界人口的增多C. 蒸腾作用的影响 D. 工业生产的发展30. 每年 3月 12日为“植树节”,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关于绿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森林是动物栖息的家园B. 森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C. 校园绿化应考虑季节性、功能性、环保性等D. 校园绿化可引进部分珍稀物种提升办学品位二、综合分析题:本题包括3小题,每空1分,共15分。31. 下图为“天竺葵叶片在光下产生淀粉”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请据图回答:(1)操作①称为暗处理,其目的是 ▲ 。(2)操作③的加热方式称为 ▲ ,小烧杯内的液体是 ▲ 。(3)操作③与操作④之间缺少的关键步骤是 ▲ 。(4)操作④滴加的试剂是 ▲ 。综合Ⅲ试题 第5 页(共10页)32. 某生物实践小组到野外采集草履虫时,发现水表层的草履虫数量比深层的多。于是他们设计了以下实验,探究氧气对草履虫的影响。①取甲、乙两个型号相同的烧杯,分别向烧杯中注入等量的水。②向两烧杯中各放入 20 只大小及生活状态等基本相同的草履虫,并将其放置在相同且适宜的生活环境中培养。③甲烧杯中放置一个细纱网,使草履虫无法靠近水面,乙烧杯不做处理,如图所示。④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烧杯中草履虫的生存情况。(1)草履虫属于单细胞生物,外界氧气通过 ▲ (结构名称) 进入其体内。(2)甲、乙两烧杯中,通常选用 ▲ 烧杯作为对照组。(3)某同学用高倍镜观察草履虫结构时,发现视野不够清晰,则应调节显微镜上的 ▲ 。(4)实践小组向烧杯中注入等量的水、向两烧杯中各放入 20 只大小及生活状态基本相同的草履虫、草履虫的生活环境相同且适宜,这些措施在设置对照实验时称为 ▲ 。(5)若该实践小组观察到甲烧杯中的草履虫生活力降低甚至死亡,乙烧杯中的草履虫正常生活, 则说明 ▲ 。33. 中科院团队全球首次实现了在实验室反应器中人工合成淀粉,完成光能→电能→化学能的人工转化。人工合成淀粉的合成速率是玉米植株的 8.5倍,太阳能利用率是玉米植株的3.5 倍,有望实现淀粉生产模式从农业向工业的突破。下图为人工光合作用系统工作模式图(假设酶系统一直处在最优状态) ,请据图回答。(1)该系统是模仿植物细胞结构中 ▲ 而设计的,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规模化应用,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 ▲ 的相对平衡。(2)若光线强烈,电能充沛,可通过 ▲ 方法,提高糖类合成速率,从而提高产量。(3)系统产生的氧气可收集用于医疗救护,人体吸氧后,大量氧气运输至细胞▲ (填细胞结构) 中,加快细胞的呼吸作用,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充足的 ▲ 。综合Ⅲ试题 第6 页(共10页)地理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北京时间 2023 年 9月 21 日 15时 45 分,“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课。据此完成1~2小题。1. 宇航员在太空中遥望地球时发现地球的形状最接近图1中的2. 天宫课堂第四课开讲当日,下列现象不符合事实的是A. 东台昼长接近夜长B. 首都北京秋风萧瑟C. 太阳直射点近赤道D. 北极正值最冷时节2023 年 10月 4日,菲律宾海警船再次冒险闯入中国领海,企图向仁爱礁(中国领土,北纬 9°39'~9°48、东经 115°51’~115°54’范围内)非法坐滩登陆舰提供补给物资。中国海警接到指令后从甲地出发前往事发领海维权。结合图2完成3~4小题。3. 仁爱礁位于图2中的A. ①海域 B. ②海域 C. ③海域 D. ④海域4. 为了尽快抵达事发地点,中国海警船选择的前进方向应该是A. 东北方向 B. 西北方向 C. 东南方向D. 正南方向以下是四位同学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地图的情况,据此完成5~6小题。5. 四人所选择的地图,比例尺最大的是A. 世界政区图 B. 北京城区图C. 中国地形图 D. 黄海森林公园导游图6. 四位同学中,选用的地图不恰当的是A. 小明 B. 小亮 C. 小冰 D. 小洁读图3“某山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7~8小题。7. 图中序号与山体部位名称相符的是A. ①——鞍部 B. ②——山谷 C. ③——山脊 D. ④——陡崖8. 图中四处,坡度最小的是A. ① B. ② C. ③ D. ④肯氏兽化石在中国、南非、美洲大陆均有发现。读图4“大洲大洋图”完成9~10题。9. 图中大洲中可能找到肯氏兽化石的是A. ① B. ② C. ③ D. ④10. 肯氏兽是2亿年前陆生动物,它们的化石却远隔重洋,以下解释比较合理的是A. 动物迁徙 B. 人类活动 C. 降水变化 D. 大陆漂移下表为东台市某四日天气情况查询结果简表。据此完成11~12题。11. 气温日较差最大的是A. 28日 B. 29日 C. 30日 D. 31日12. 28日天气状况是A. 阴转小雨, 23~32℃, 北风2级 B. 阴转小雨, 19~28℃, 南风2级C. 小雨转阴, 19~28℃, 西南风2级 D. 小雨转阴, 23~32℃, 南风2级读图6“某区域等温线图”完成13~14题。13. 根据气温分布规律,该区域正值A. 北半球夏季B. 北半球冬季C. 南半球夏季D. 南半球冬季14. 图 7 中四种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最符合 M地的是A. 甲 B. 乙 C. 丙 D. 丁15. 造成图7中丙、丁两种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 人类活动 B. 纬度位置 C. 海陆位置 D. 地形地势20 世纪中期,地理学家邦奇等用人类大陆图(图 8) 解释世界人口分布情况。在地图上隐去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的地区,其中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称人类大陆。据此完成16~17题。16. 人类大陆主要分布在①北半球 ②南半球③低纬度 ④中纬度⑤高纬度A. ①③④ B. ①③⑤C. ②③⑤ D. ②④⑤17. 被隐去区域与其地理环境特征对应正确的是A. a——高温多雨B. b——高寒缺氧C. c——炎热干燥 D. d——酷寒烈风2023 年 8 月 22 日~2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办。图9 为此次会议的会标。其中“B”代表巴西,“R”代表俄罗斯,“I”代表印度,“C”代表中国,“S”代表南非。据此完成18~20题。18. 金砖国家中,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A. 巴西 B. 中国C. 印度 D. 俄罗斯19. 金砖国家之间的国际合作属于A. 南北对话 B. 南北对抗C. 南南合作 D. 南南对话20. 此次金砖国家峰会,会议使用概率最低的语言是A. 俄语 B. 汉语C. 英语 D. 法语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10分)21. 江苏某中学“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初见成效,该校劳动实践基地分布如图 10所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5分)(1) 校园气象站的海拔范围是160米至 ▲ 米。教学楼到气象站的道路在图上距离为5厘米, 实地距离为 ▲ 米。通过观测发现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 时左右。(2) 学校计划在甲、乙、丙三地块上建设劳动实践基地。甲、乙、丙三地块,实际面积最小的是 ▲ 地块。菜园A在B的 ▲ 方向。22.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5分)材料一:2023年 12月18日在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的6.2级地震。材料二:甘东南活动构造区位于中国南北地震带北部,是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一个重要组成区域。受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长期作用,该区构造活动强烈。材料三:板块发生张裂或碰撞运动时,易造成火山或地震。全球火山和地震主要分布在板块交界处。图11为全球板块分布图。(1) 甘肃积石山此次地震的原理分析:震中地区受 ▲ 板块和 ▲ 板块长期 ▲ 作用,板块构造活动强烈。(2) 结合板块分布图,世界最大的半岛位于 ▲ 板块。(3) 当地震发生时,应对措施得当的是( ▲ )①如果条件允许,及时撤离到安全的空旷地带②如果住在高楼,要第一时间抢先乘电梯逃生③如不能及时撤离,可暂时躲在小开间的墙角④如被困在废墟下,应当保存体力,等待救援A. ①②③ B.① 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2023~2024学年秋季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七年级地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CDDCDCDBAD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DBBBABBD二、综合题21.(1)16550014/午后2(2)甲东北22.(1)印度洋(印度)/亚欧亚欧/印度洋(印度)碰撞(2)印度洋(3)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地理参考答案.pdf 江苏省东台市2023-—2024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生物·地理试题.docx 生物参考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