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湖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秘密★启用前
2024年湖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演练
物理· 化学试卷
(本试卷共 14页,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祝 考 试 顺 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作图一律用2B 铅笔或黑色签字笔。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物理
一、选择题(共 12题,每题2分,共2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唐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广为流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钟声可通过空气传播
B. 人仅根据响度可辨别出钟声
C. 钟声是由人耳鼓膜振动产生的
D. 人离寒山寺越近,听到钟声的音调越低
2. 下列现象不能用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性来解释的是
A. 冬天用热水袋取暖
B. 沿海地区昼夜温差会比内陆地区小
C. 冬天水管中的水结冰后容易把水管胀裂
D. 生物体内水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调节自身温度
3. 如图所示,在烧瓶内盛少量水后给瓶内打气,观察到瓶塞向上跳起,瓶内出现白雾。瓶塞向上跳起的过程中,瓶内的
A. 白雾是水蒸气
B. 白雾是冷空气
C. 气体温度升高
D. 气体内能减小
4.下列物体在通常情况下最容易导电的是 C. 橡皮擦 D. 塑料尺B. 玻璃杯
A. 铜片
5. 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
A. 家用空调的额定功率约为 10W
B. 护眼台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5A
C. 电视遥控器内一节干电池的电压约为1.5V
D. 纯电动汽车从武汉行驶到宜昌消耗的电能约为 1kW h
6. 将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悬挂,待其静止后,再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橡胶棒的一端。
能正确表示两棒所带电荷及橡胶棒运动情况的图是
7.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 图甲中,使用绝缘皮破损的导线
B. 图乙中,用湿手接触开关和用电器
C. 图丙中,拔插头时捏着插头的绝缘外壳从插座拔出来
D. 图丁中,将多个大功率用电器接在一个插线板上同时工作
8. 小蕾在一次电学实验中观察到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她发现是某元件断路导致,该元件是
A. 小灯泡 B. 电压表 C. 电流表 D. 滑动变阻器
9. 小琴利用发热电阻 R 和倾倒开关 限温开关 定时开关 设计一个取暖器,当取暖器出现倾倒、超过限定温度、达到设定时间中的任一种情况时,对应开关断开使取暖器停止工作。符合上述要求的电路是
10. 如图所示电路中 R 为定值电阻, 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后,若将滑片P向左移动,则
A.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丝变长
B. 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变大
C. 电阻 R 两端电压变小
D. 电流表示数变大
11. 下列电路中,闭合开关能直接测量通过灯泡 电流的是
12. 图甲为灯泡 L 和电阻 R 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将它们接入图乙所示电路,测得 L两端的电压为1.0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图甲可知R 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B. 由图甲可知L 的电阻不随电压变化而变化
C. 电阻R 两端的电压为1.0V
D. 电路两端电压 U为2.4V
二、填空题(共4题, 每空1分, 共10分)
13. 在高速运行的“复兴”号列车上,小伟看到两枚硬币立在窗台上保持不动, 如图所示,他是以 为参照物。如果以大硬币为参照物,小硬币是 的,窗外景物是 的。(后两空选填“向前运动” “向后运动”或“静止”)
比 亮,电压表 的示数14.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后,灯泡为2.5 V, 的示数应为 V, 的示数应为 V,L 的电阻应 (选 的电阻。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5.《天工开物》中记载了我国古代的一种水力春米机械——水碓(duì),如图所示。水碓工作时,水流推动大轮转动,从而使石锤抬高,石锤的重力势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然后石锤落下, 能增大,再对下方臼中的稻米做功。
物理。化学试卷 第4页 共14页
16. 某款手机具有反向充电功能。如图所示,左边手机正在向外输出电能、为右边手机充电,此时左边手机相当于 (选填“电源”或“用电器”); 若右边手机的电池上标明电压为3.7V,容量为4000 mA h, 则它的电量从 15%到40%的过程中,充入了 kW h的电能。
三、探究实践题(共5题,共21分)
17.(2分) 高铁行驶需要持续安全地获得电能,人们通过调整配重坠砣(如图甲) 的数量改变悬挂绳的拉力,使高铁的供电高压线始终保持平直(如图乙)。请画出配重坠砣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18.(2分)2023年9月 17日,我国墨子巡天望远镜正式启用,它是北半球巡天能力最强的光学时域望远镜,如图甲所示。一束星光入射到望远镜,经主镜反射后到达成像装置,如图乙所示,OB是反射光线,请画出其入射光线 AO。(保留作图痕迹)
19.(5分) 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1) 组装图甲的装置时,应先确定 (选填“铁杆”或“铁圈”) 的高度。
(2)实验中,水沸腾时形成的大量气泡不断上升,体积变 ,到水面破裂开来,气泡中的 (选填“水蒸气”或“空气”) 散发到空气中。
(3) 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本次实验水的沸点是 ℃,水沸腾时持续吸热,温度 。
20.(5分) 小东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时, 猜想因素有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
(1)如图甲所示,密封着空气的透明容器中接入电阻丝,将导线A、B分别接到电源两端,密封在容器中的电阻丝通过 (选填“做功”或“热传递”) 的方式对容器中的空气加热,空气受热 推动U 形管内液面发生变化。通电时间越长,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差越大,表明在电流和电阻相同的情况下,通电时间越长,电流通过这个电阻产生的热量越 。
(2) 现有阻值为5Ω和10Ω的电阻丝若干,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与电阻的关系时,R 应选 Ω的电阻丝; 利用如图丙所示装置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与电流的关系时,R 应选 Ω的电阻丝。
21.(7分) 现有一卷粗细均匀且表面涂有绝缘层的镍铬丝,某项目式学习小组利用其制作阻值为3Ω的电阻,用电流表和电压表进行检测,操作步骤如下:
(1) 剪取一段镍铬丝,刮掉其两端的 ,将其绕在塑料滚轮上,两端用接线柱固定,如图甲所示。
(2) 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3) 闭合开关前,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 端; 闭合开关,调节滑片,将电表的示数记入下表; 第3次测量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其电流为 A。
次数 1 2 3
电压/V 0.6 1.2 1.6
电流/A 0.14 0.30
电阻/Ω 4.3 4.0
电阻平均值/Ω
(4) 经数据分析可得,这段镍铬丝的阻值为 Ω。
(5) 为了得到所需3Ω的电阻,接下来的操作应为: 。
四、综合应用题(共2题, 共 15 分)
22.(7分) 2023 年 12月 18日,我国首艘自主研制的超深水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在广州南沙首次试航,如图所示,它是全球唯一一艘具备海域11000米钻探能力的科考钻探船,质量约为 海水的密度取 g 取 10 N/kg。
(1) “梦想”号试航中 30s内航行了 180m,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2) “梦想”号漂浮在海面上所受浮力约为多少
(3) 海面下2m 处船体受到海水的压强为多少
23. (8 分) 如图甲为电力监测仪,它可以测量被接入电器的电压、电功率和用电量等物理量。某电热水壶铭牌上的部分参数如表所示,它有加热、保温两个挡位,图乙是其电路原理图,其中 R 、R 均为发热电阻丝,不计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1) 电热水壶在加热挡位正常工作时,求电路中的电流。
(2)现将电热水壶内加入1.0L 水后接入电力监测仪。已知水的密度 比热容
①加热过程中,水温刚达到80℃时,电力监测仪测得本次的用电量如图丙所示,不计热量损失,求水的初始温度;
②保温过程中,电力监测仪测得电压为 220 V,电功率为40 W,求 的阻值。
第二部分 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一、选择题(共13个题, 共 18分。24~31题, 每题1分; 32~36题, 每题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24.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西瓜榨汁 B. 苹果腐烂 C. 酒精挥发 D. 滴水成冰
25. 以下做法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是
A. 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B. 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C. 农田秸秆就地焚烧 D. 积极参加植树造林
26. 下列对劳动项目的相关解释错误的是
选 项 劳动项目 解 释
A 用燃气灶烹饪佳肴 氧气有可燃性
B 在阳光下晾晒衣物 温度升高, 分子运动加快
C 将废旧金属回收处理 节约金属资源
D 用玻璃刀裁玻璃 金刚石的硬度大
27.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28. 钯及其化合物常用作催化剂。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钯的元素符号为Pd
B. 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46
C. 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6.4g
D. 一个钯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46
29. 学生作业中出现的下列符号及其意义均正确的是
A. cl表示氯元素 B. SO 可以表示二氧化硫
C. H 表示2 个氢原子 D. Ca 表示钙元素显+2价
30. 分类是认识物质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分类错误的是
A. 海水—纯净物 B. 硫—单质
C. 氯酸钾—化合物 D. 干冰—氧化物
31. 枸杞是一味中药材,富含“甘氨酸甜菜碱”,其化学式为 下列有关甘氨酸舌菜碱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由四种元素组成 B. 一个分子中含有18个原子
C. 分子中含有氧分子 D. 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32.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将少量红磷点燃后,缓慢伸入瓶中
B. 待红磷熄灭,立即打开弹簧夹
C. 将红磷换成木炭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D. 瓶中的水有吸热降温和吸收白烟的作用
33. 硬铝(铝合金,含Al、Mg、Cu等) 是制造国产大飞机C919的重要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硬铝的硬度比铝的小 B. 用硬铝作飞机外壳材料,利用了其质轻等特点
C. 铜能与硫酸铝溶液反应 D. Al、Mg、Cu均能与稀盐酸反应
34. 汽车尾气中部分气体发生转化的微观过程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乙的化学式为NO B. 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
C. 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1:1 D. 利用该反应可以减少空气污染
35.《天工开物》中关于“烧石成灰”的记载如下:“每煤饼一层,垒石(堆石灰石)一层…灼火燔之(灼烧石灰石)。”“烧酥石性……以水沃(淋)之,亦自解散。”“水调粘合,用以砌墙。”下列对记载内容的阐释,错误的是
A.“煤饼”的作用是燃烧提供热量
B.“灼火燔之”时,碳酸钙发生了分解反应
C.“以水沃之”时,发生的反应吸收热量
D.“用以砌墙”的原理是
36.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目的 探究二氧化锰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探究可燃物燃烧的两个条件 探究铁生锈需要氧气和水 探究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方案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7个题,共32分)
37.(4分) 生产、生活中蕴含许多化学知识。
(1)校园的饮水间贴有图1 所示图标,该图标是国家 标志。
(2) 图2 中, 为提高净水效果, 入水口应选择 (填“a”或“b”)。
(3) 图3中,高铁受电弓上的滑板含有石墨,说明石墨具有 (写一条性质)。
(4) 图4中,烟花燃放时发出的耀眼白光,是烟火药中的镁粉等燃烧所致。镁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38. (4分)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自工业革命以来, CO 排放量逐年递增, 2022年全球超过360亿吨。2020~2022 年全球各行业CO 排放量占比如图。
CO 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全球气候变暖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 向世界庄严承诺在 2035 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
为兑现承诺, 我国积极采取各项行动。2022年8月,我国首个百万吨级 CCUS示范工程在齐鲁石化胜利油田正式投产,每年可减排CO 100万吨,相当于植树近900万棵。CCUS技术包括三个主要过程:CO 捕集、利用和封存。 “捕集”是指从排放源中分离出 “利用”是指将捕集的用于制造新产品; “封存”是指将捕集的 储存在地下,以防止其释放到大气中。
(1) 由上图可知, 全球 排放的第一大来源是 。
(2) CCUS 工程 (填“是”或“不是”) 实现“碳中和”的有效途径。
(3) 捕集的 可用于制备大宗能源化学品甲醇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 X 的化学式为 。
(4) CO 气体容易被压缩封存,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原因: 。
39.(6分)液氨有许多优点,有望成为真正的可持续燃料。一种合成液氨的原理示意图如下。
资料:氢气的沸点为-252.8℃,氨气的沸点为
(1) 上图用水制氢气的过程中,能量转化形式为 →电能→氢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 用N 和 H 制取 NH , 基本反应类型为 反应。
(3) NH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
(4) 氨气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发生置换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 上述过程所得液氨称为“绿氨”,从其制备或燃烧产物等角度,分析用“绿氨”做燃料的优点 (写一条)。
40. (5分) 2023 年 12月9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朱雀2号”火箭携带3颗卫星成功发射,成为世界首个成功投入使用的液氧甲烷火箭。
(1) 甲烷 中, 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2) 假设火箭携带16t甲烷,发生反应 理论上消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
41.(4分) 下列是气体制备及性质实验的装置图、
(1)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从图A~E 中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一种组合是 (填字母序号).
(2)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
(3) 图书中,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剧烈燃烧,发出 。放出热量、反应的化学为程式为 .
42.(3分) 化学性团对蜡烛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步”剪烛“的原因
诗人李商隐以“何当兵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来寄托对家人的思念。古人为何剪烛
点燃两支相同的蜡烛,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均有较长烛芯露出,且发生弯曲。将其中一支蜡烛的烛芯剪排一部分后,蜡烛仍正常燃烧。如图1.没有剪烛芯的蜡烛,火焰上方不时有黑烟产生;烛芯弯曲的方向,石蜡形成缺口,蜡油外流,如图2。
(1) 图2中不时有黑烟产生”说明蜡烛中含有 元素,
(2) 若进一步检验暗触是否含有氢元素,实验操作是 。
(3) 剪掉过长短芯的作用是 (写一条)。
探究二:“熄烛”的原理
社团成员按文献资料仿制了古代蜡烛“熄灯器”,将其套在蜡烛的适当位置,点燃蜡烛,当燃烧至套筒的上边缘时,弹簧回弹,“小翅膀”关闭,蜡烛熄灭,如图3。
(4) 从灭火的原理分析:雌烈熄灭的原因是 .
(5) 与吹灭蜡烛相比,“媳灯器”的优点是 (写一条)。
43.(4分) 生产氧气的方法有多种。其中两种方法如下:
(1) 深冷法:在低温条件下将空气压缩成液态。 升温后,氮气先逸出,剩余物质主要为液态氧。
空气中两种主要成分的沸点如下表。
成分 ^ B
沸点 -196℃ ·183℃
根据上述信息判断, (填“A”或“B”) 是氧气。
(2) 变压吸附法:利用变压吸附技术,以分子筛为吸附剂制取氢气。
由图1、图2可知:过程1中,空气通过分子筛吸附材料时, 分子更容易被吸附:过程2中,采用 方法。能使被吸附的气体释放出点(此过程称为解吸).分子筛吸附材料恢复吸附能力。过程Ⅰ和过程2交替进行,可连续生产大量高纯度氧气。
根据以上信息,写出分子筛制氧机的应用场所 (写一处)。秘密女启用前
2024年湖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演练
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题号
1
2
3
4
5
6
9
10
11
12
答案
A
D
A
C
C
A
B
D
B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0分)
13.窗台(式“车厢”):静止:向后运动
14.2.5:2.5:小于
15.增大:动
16.电源:3.7×103
三、探究实践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1分)
17.(2分)
18.(2分)
解法一:
解法二:
解法三:
B
609
1609
物理参考答案第1页共3页
19.(5分)
(1)铁圈
(2)大:水蒸气
(3)98:保持不变
20.(5分)
(1)热传递:膨胀:多(或“大")
(2)10:5
21.(7分)
(1)绝终层(或“绝等部分”“绝软谈")
(2)


解法一
解法二
(3)右:0.40(或“0.4")
(4)4.1
(5)解法一:①取下镍铭丝的一瑞,剪短少许,刮棘绝缘层后重新接入电路:②再
次测量剪短后镍铬丝的电阻,若仍不符合要求,则重复之前操作,直至测得电
阻为3①。
解法二:将被测缘铬丝按30:11的长度北例截成两段,选取古30的郑一段镖铬
41
丝(或“选取较长的那一段镍铭丝“)。
四、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5分)
22.(7分)解:
(1)由v=g
“梦想”号的平均速度)
180m=6s
30s
物理参考答浆第2页共3页
(2)“梦想”号受到的重力:G=mg
漂浮时“梦想”号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Fn=G
得:F2=3.3×10'kg×10N/kg=3.3×10N
(3)由p=pgh
海面下2m处船体受到的压强:
p=1.0×10kg/m3×10N/kg×2m=2.0×10'Pa
23.(8分)解:
(1)加热时电流7=
U将
代值得:1=100w
=5A
220V
(2)①热水壶中水的质量m*=p水
代值得:m*=1.0×10kg×103m3=1kg
由图丙可读出加热过程消耗的电能为0.070kWh
即:W=0.070kWh=2.52×105J
不计热量损失,壶中水吸收的热量Q级=W
由O经=cn水△t
2.52×103J
代值得:M=42x10J1(kgC)×1kg
=60℃
壶内水的初始温度t=80℃-60℃=20℃
②开关S2接1时电热水壸加热,R=
U=220Y
I 5A
42
=40w-
2
开关s接2时电热水壶保温,电路中的电就,-号-220V斤A
保温时电路电阻R=兰=220y=12100
11
R2的电阻R2=R-R=12102-442=11662
物理参光答案第3页共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