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年秋季学期七年级地理教学质量检测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D A C B A C D B C D D B A D C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30分)16.(1)短 高(2)夏至日 北回归线(3)北温 冬季17.(1)亚 欧(2)太平 印度 非(3)发展中国家18.(1)100(2)西南 东海(海洋)(3)B ①(4)水源充足19.(1)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2)少 英(3)焚烧化石燃料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会导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增多 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20.(1)平原 中低 沿海(2)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言之有理即可)(3)①地气候极端干旱,不适合人类居住(言之有理即可) 黑2023年秋季学期七年级生物学教学质量检测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 C A B D A B B D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C D D B A C D二、综合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6.(6分)(1)c→a→d→b 生理盐水 (2)6 粗准焦螺旋 左上方 (3)d17.(6分)(1)分裂 细胞核 (2)不变 (3)分化 组织 (4)一样18.(6分)(1)果皮 (2)D (3)孢子 (4)1、2、3、4 胚乳 一(或1)19.(6分)(1)流线 龙骨突 气囊 (2)E、F (3)B A20.(6分)(1)浓糖水 形成对照 (2)单一变量 (3)蚂蚁喜欢甜食(4)蚂蚁数量太少或没有设置重复实验 增加蚂蚁的数量(如若干只,20只等)或做重复实验2023年秋季学期七年级教学质量检测地理、生物学(考试时间: 120分钟 满分: 12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2.考生作答时,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地理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 共 30分)2023年5月30日上午9时31 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三名航天员顺利进入太空入驻“天宫”。读航天员出舱活动拍摄图,完成1~2题。1. 航天员在太空看出地球的形状是A. 圆形 B. 长方形C. 正方体 D. 球体2. 航天员看到当甲地阳光明媚时,乙地正处于黑夜。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地球的自转 B. 地球的公转C. 纬度差异 D. 有云层遮挡国庆期间,天津中学生杨浩一家自驾去北京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和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读天安门地区平面图(甲) 和杨浩拍摄的照片 (乙),完成3~5题。3. 杨浩一家自驾去北京最合适使用的导航地图是A. 地形图 B. 政区地图C. 手机电子地图 D. 纸质交通地图4. 杨浩一家下车后前往国家博物馆入口,行进的方向是A. 先向东,再向南 B. 先向西,再向北C. 先向南,再向东 D. 先向北,再向西5. 图乙的拍摄地点最有可能位于图甲中的A. ① B. ② C. ③ D. ④阅读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可以认识一个地区的气候特点。读四地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 完成6~7题。6. ①②③④四地中,气温年变化最小的是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7. ①②③④四地中,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的是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七年级地理、生物学教学质量检测 试卷 第 1 页(共8页)北极燕鸥是世界上已知迁徙距离最长的动物,每年往返南北极之间追逐暖季,行程数万里。每年6~7月份, 燕鸥在北极圈内繁衍后代,10月份后经过三个月的长途迁徙,次年2月到达南极越冬,周而复始。读北极燕鸥迁徙路线图,完成8~9题。8. 北极燕鸥的迁徙路线主要经过A. 太平洋 B. 大西洋C. 印度洋 D. 北冰洋9. 北极燕鸥每年在南北两极地区之间迁徙的主要原因是A. 南北两极地区温度带不同B. 南北两极地区气候类型不同C. 南北两极地区季节相反D. 南北两极地区海陆分布不同根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 当地时间2023年2月6日凌晨4:17和13:24,土耳其发生两次7.8级地震,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读土耳其简图和世界局部板块分布图,完成10~11题。10. 据报道,地震发生后当地的天气状况非常不利于开展救援活动,该天气最有可能是11. 有关土耳其地震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 位于大洋边缘,地壳运动稳定B. 位于亚欧大陆内部,地壳运动稳定C. 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D. 位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一些特色民居往往能反映出一个地区聚落与环境的关系。读某地区特色民居景观图,完成12~13 题。12. 图中民居建筑特色反映当地的自然环境是A.炎热干旱 B. 高温多雨C. 终年严寒 D.地势高峻13. 该地最有可能位于A.热带 B. 北温带C. 南温带 D. 寒带2023 年5月22 日,第十五届金砖国家学术论坛在南非开普敦举行。读金砖五国分布图,完成14~15题。14. 金砖五国之间的互助合作属于A. 南北对话 B. 南北差异C. 东西合作 D. 南南合作15. 加强各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可以①促进共同发展 ②消除经济差异③实现互惠互利 ④推动贸易往来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 D. ②③④七年级地理、生物学教学质量检测 试卷 第 2 页(共8页)二、综合题。(30分)16. 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地表接收太阳照射的情况也不相同。读北京冬、夏季某日正午楼房的影子示意图(左图) 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右图),完成下列各题。(6分)(1)左图中,夏季楼房影子较 (长或短),说明夏季正午太阳升得较 (高或低)。(2) 右图中,当地球运动到图中②位置时,这 天为 (填节气),此时太阳直射在(特殊纬线) 上。(3) 北京位于五带中的 带,为保证后排低层房屋正午时间能够采光,楼与楼之间距离的设计应参考左图中 (季节) 的光照情况。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6分)材料一 “一带一路”全称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其中,“一带”即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涵盖中国历史上丝绸之路经过的国家。“一路”即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涵盖中国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的国家,自中国大陆由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非洲、欧洲,或是从中国大陆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材料二 “一带一路”主要线路示意图(1)“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先后跨越了A 洲、 B 洲。(2)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① 洋,经东南亚进入② 洋可到达 C 洲。(3) 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的 C 大洲的国家属于 (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18. 某校师生到甲村开展研学考察,读该村及周边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6分)(1) 图中等高线的等高距是 米。(2) 甲村旁边有一条小河自东北向 (方向) 流入湖泊,再从湖泊向东南流出,一直流到 。(3) 师生们想在最高处远眺周边景色,应该去A、B、C三地中的 地; 他们如果想爬山,考虑到安全问题适宜选择最缓的山坡,应该选择①、②、③三条线路中的 线路。(4) 图中聚落的分布呈条带状,其形成和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6分)材料一 老舍先生在《济南的冬天》里面写道:“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 冬天要是不刮大风,便觉得是奇迹; 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七年级地理、生物学教学质量检测 试卷 第 3 页(共8页)材料二 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会导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增多,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会使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但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而且威胁人类的生存。材料三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1) 读图可以发现南、北回归线之间主要分布有湿热的 气候、干旱的热带沙漠气候、干湿季分明的 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四种气候类型。(2) 根据材料一,“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说明英国伦敦的晴天天数 (多/少); 老舍先生在伦敦街头听到的最多的语言是 语。(3) 根据材料二,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 ,全球变暖带来的不利影响是 。2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6分)材料一 世界人口的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疏,世界人口的分布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材料二 世界人口分布图,不同海拔、纬度人口分布比例图(1) 由图可知,从地形条件看,世界56%左右的人口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 (地形类型)地区;从半球和纬度位置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 (中低/中高)纬度; 从距海远近看,人口大多分布在 (内陆/沿海) 地区。(2) 甲地是世界人口稠密区之 ,请分析该地人口稠密的原因是 。(3)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均为世界人口稀疏区,①地人口较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所在大洲的中部和南部居民多为 色人种。七年级地理、生物学教学质量检测 试卷 第 4 页(共8页)生物学部分三、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15 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21.一只雌蛾当着我的面, 从蚕茧中脱颖而出, 浑身还是湿漉漉的,接着它慢慢舒展双翅,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一只有着栗色的天鹅绒外衣、 白色的皮毛套、灰白相间的翅膀……这是法布尔对大孔雀蛾的一段记录。法布尔运用到的生物学研究方法是A. 实验法 B. 调查法 C. 观察法 D. 分类法22. 小邱学习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时,他仰视读数为80毫升,则他的读数与实际体积相比A. 少于 80 毫升 B. 大于 80 毫升 C. 等于 80 毫升 D. 很难确定23. 在探究“水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属于对照实验条件组的一项是A. 阴暗、潮湿 B. 潮湿、干燥 C. 温暖、寒冷 D. 食物多、食物少24. 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要把视野里观察到的图形从甲转为乙,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调节反光镜 ③转动细准焦螺旋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装片A. ①→②→③→④B. ⑤→③→②→④C. ⑤→①→②→④D. ⑤→④→②→③25. 2022年,我国科学家在合成生物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在国际上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在植物体细胞内,实现这一变化的主要结构是A. 叶绿体 B. 细胞核 C. 细胞膜 D. 细胞壁26. 克隆羊“多莉”是将白面绵羊的乳腺细胞核和黑面绵羊的去核卵细胞融合形成重组细胞后,经过一系列过程而培育成的。请你判断“多莉”的面部毛色是A. 黑色 B. 白色 C. 黑白相间 D. 不能确定27. 小敏意外摔倒导致膝盖轻微擦破皮,幸好并未流血,用碘酒擦拭伤处感觉很疼。擦破的皮和感觉到疼的组织分别是A. 保护组织、神经组织 B. 上皮组织、神经组织C.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 D. 结缔组织、肌肉组织28.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相对于牛和羊,草缺少的结构层次是A. 细胞 B. 组织 C. 器官 D. 系统七年级地理、生物学教学质量检测 试卷 第 5 页(共8页)29. 眼虫(如下图) 是生活在水中的一种单细胞生物,下列有关眼虫的描述,正确的是A. 不能运动 B. 不能独立生活C. 能趋利避害、适应环境 D. 多个细胞才能构成一个生物体30. 2021年 11月1 日,央广网记者获悉,神农架国家公园发现植物新种,定名为“神农架栝楼”,为中国乃至全球植物增加了新成员。据上图判断,它属于A. 藻类植物 B. 苔藓植物 C. 蕨类植物 D. 被子植物31. 下列对葫芦藓、肾蕨、银杏和香蕉说法中,错误的是A. 葫芦藓没有真正的根 B. 银杏用种子繁殖,种子外没有果皮包被C. 肾蕨用孢子繁殖 D. 吃不到香蕉种子,因此香蕉不是种子植物32. 成语“金蝉脱壳”的“壳”是指A. 角质层 B. 外骨骼 C. 鳞片 D. 壳33. 鲫鱼不停的用口吞水,然后水又从鳃盖后缘流出,这一行为的意义是A. 完成呼吸 B. 摄取食物 C. 感知水流 D. 产生前进的动力34. 2023 年4月 27日,旅美大熊猫“丫丫”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回国。下列关于“丫丫”的描述,错误的是A. 体温恒定 B. 呼吸器官是肺 C. 属于爬行动物 D. 胎生、哺乳35. 生物分类的各种等级中,表示生物之间亲缘关系最近的是A. 属 B. 纲 C. 科 D. 种四、综合题(本大题包括5 小题,共30分)36.(6分) 小雨同学制作了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光学显微镜进行了观察。图1所示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七年级地理、生物学教学质量检测 试卷 第 6页(共8页)(1)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是 (用图 1 中的字母表示)。进行 c 操作时,滴加的液体是 。(2) 图2中,具有调节光线功能的结构是5和 (用图2中的数字序号表示) 。寻找物像时,需要转动 (填显微镜结构) 调整焦距。若观察到的物像在显微镜视野的左上方,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小雨应该把玻片向 移动。(3) 图3视野中出现气泡,与图1中 (填图1中的字母) 操作不规范有关。37.(6分) 中科院院士邹承鲁说: “我发现许多生命科学的问题,都要到细胞中去寻找答案。”下图表示细胞的某些生命活动。请据图回答:(1) 图中 A 过程表示细胞的 过程,在此过程中图中① 先一分为二,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2) 经过过程A 后,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什么变化 (选填: “减半”或“不变”或“加倍”)。(3) 图中B过程表示细胞的 过程,其结果形成了不同的 。(4) 经过过程A 和过程B后,新形成的细胞与原细胞相比遗传物质 (选填: “ 样或“减半”)38. (6分) 地球上的绿色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下图A-F 是常见的几类植物,图G为某些植物种子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 从植物分类角度看,区分 F 和C、E植物的的主要依据是种子外是否有 包被。(2) 从植物体的结构看,没有根、茎、叶等器官分化的是 (填图中字母)。(3) 从繁殖角度看, A、B、D均属于 植物。(4) 图G中甲和乙相比,都有种皮和胚,其中胚由图中的 构成(填图中数字),而甲特有的结构是 ,且甲的胚只有 片子叶。七年级地理、生物学教学质量检测 试卷 第 7 页(共8页)39.(6分) 信鸽很早就有“军中不会说话的特殊兵种”美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有一只信鸽为了把情报送到总部,在双脚被炸弹炸飞的情况下,忍痛飞了回去,但在它完成任务后不久就死去了,人们把它的身体做成了模型以纪念它。下图中左图是鸽子部分标本示意图,右图是部分动物类群模式图,请根据材料,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1) 信鸽的体形为 型,这种体形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飞行器官发达,前肢变成翼,胸部有很突出的 ,其两侧有发达的胸肌,可以牵动两翼完成飞行; 信鸽有发达的肺,还有与肺相通的 辅助呼吸。(2) 信鸽和图中的 (填字母) 都属于恒温动物。(3)动物界里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类群是 (填字母) 所代表的的动物类群,它和 (填字母) 均属于无脊椎动物。40.(6分) 下面是生物兴趣小组探究“蚂蚁是否喜欢甜食”的实验设计。材料用具: 一截劈开的竹筒 (长 15厘米) 、一只蚂蚁、 一杯浓糖水、 一杯清水、 一个放大镜、 两支滴管。实验步骤:①在竹筒的两端,分别用两支滴管滴一滴浓糖水和一滴清水,将一只蚂蚁放在两滴液体之间的中点处。②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取食行为。请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的变量是 ,设置清水的目的 。(2) 除了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都要相同且适宜, 目的是遵循 原则。(3) 如果通过实验观察到:蚂蚁爬向浓糖水一端取食。则可得出如下实验结论: 。(4) 本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是 ,改进方法是 。七年级地理、生物学教学质量检测 试卷 第 8 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3年秋季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地理 参考答案.docx 2023年秋季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生物科参考答案.docx 广西防城港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生物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