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宜城市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末学业质量测试
七年级地理答案
一.选择题(共30小题,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B C D C B D D C A B B C A C
二.综合题(共10小题,70分)
31、(1)1060E,3000N 北 东
(2)400 200
(3)自西南向东北方向
(4)14.4
(5)山地
32、(1)陡崖 山谷
(2)绘图
(3) ①1:20000 ②70 ③a方案,工程难度小,易施工或b方案 现在施工技术高,距离近。
(4)李村
33、(1)D
(2)欧洲 发达
(3)巴拿马运河 白令海峡
(4)大西洋 印度洋 太平洋
34、(1)南北 复杂多样
(2)太平洋 季风
(3)世界屋脊
(4)中间高四周低 放射状
(5)丁 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少雨 降水丰沛七年级生物答案
DBCAA BABBA ADDCB
35、⑴生产者、分解者 ⑵二氧化碳 ⑶草→食草鸟→猫头鹰
⑷ 自动调节 ⑸多植树造林,节约用电,节约用纸等(合理即可)
36、⑴左 , 转换器 ⑵ 凹 , 细 ⑶生理盐水
37、⑴ ②③④⑦ ⑵染色体 ⑶ ⑥胚
⑷适宜的温度 , 逐渐减少(或减少)
⑸子房内有多粒胚珠(或有多粒胚珠) ⑹系统
38、⑴ ①清水 , 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
②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 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减少
⑵用黑纸包裹(或黑塑料袋套住或将其放置到黑暗环境中)
⑶光照强度 cd f
39、⑴光合 , 光能 ⑵根毛 ⑶蒸腾 ⑷二氧化碳
40、⑴光和叶绿素的形成有关 ⑵相同 ⑶甲
⑷光照的有无 , 对照实验机密★启用前
宜城市 2023-2024 学年度上学期末学业质量测试
七年级地理、生物
(本试卷共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祝你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试号条型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主观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超出答题区域答题或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作图一律用2B铅笔或0.5毫米黑色签字笔.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 选择题(共30小题, 30分)
1. 共享单车成为城市公共出行新时尚,图中最有利于骑车出行的天气是 ( )
2. 下面几句话中,描述天气的是( )
A. 我国北方冬季寒冷漫长 B. 明天宜城最低气温为-3℃,小雪伴随大风
C. 昆明四季如春 D.海南岛长夏无冬
3. 图中外国小男孩居住地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
A. 热带雨林气候 B. 热带草原气候
C. 热带沙漠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大自然中地理事物的分布是有规律的,我们只有掌握了自然规律才能适应自然,改造自然,根据降水分布规律回答4-6 小题。
4.关于世界降水分布规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B. 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C.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D. 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少,内陆地区降水多
5.图中降水量②坡多于①坡的影响因素是( )
A. 纬度因素
B. 海陆因素
C. 地形因素
D. 人类活动
6.根据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这一规律,判断图中各大洲加点的地区,降水丰富的是( )
宜城地理、生物试题 第1页(共8页)
A.①③ B.②⑥ C.③⑤ D. ④⑥
7.“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 ”,随着我国国力增强,汉语越来越受到其他国家的重视。关于汉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汉语仅限汉族人使用
B. 汉语仅在我国使用
C.汉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D.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右图为“世界人口分布图”。读图回答8-9小题
8.有关世界人口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人口分布是均匀的
B. 南回归线经过的大陆西岸人口稠密
C.高纬度地区人口稠密
D.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地区人口稠密
9. 世界人口分布区与自然条件搭配描述正确的是( )
A.亚洲西部气候温和湿润,宜居,人口稠密
B. 欧洲西部常年高温多雨,宜居,人口稠密
C.亚马孙平原常年高温多雨,不宜居,人口稀疏
D. 亚洲东部气候寒冷,人口密度小
10. 如图是某地1949年到2022年城区发展示意图,该城区没有向西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交通和地形 B. 河流和气候 C. 地形和人口 D. 交通和气候
近年来,东南亚成为新兴的旅游热点地区,小明同学今年元旦参加了旅行社的“新马泰”3日游,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1-13 小题
11. 在参观的过程中,小明同学不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
A. 海边成片的椰子林、香蕉树
B. 当地居民都是白皮肤,蓝眼睛,金色头发
C. 马六甲海峡来往船舶众多。
D. 在泰国歌剧院,欣赏了相互泼水,表达美好祝愿的泼水节目表演
宜城地理、生物试题第2页(共8页)
12. 当地最普遍的主食是( )
A. 玉米饼 B. 大米饭 C. 馒头 D.小米粥
13.中国游客喜欢去东南亚旅游的原因不包括( )
A.与中国相似的语言文化 B.距离中国较近,交通费用低
C.制造业发达,产品质量高 D. 旅游资源丰富,自然风光充满热带气息
14.俄罗斯国土辽阔,东西距离长,地形的主要特点是( )
A.分东、西两部分,东部以平原为主,西部以高原、山地为主
B.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D.分东、西两部分,西部以平原为主,东部以高原、山地为主
15.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
①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 ②环境无污染
③多优良港湾 ④原料、燃料主要依靠进口,产品大量出口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6.在东非大裂谷地区,导致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的直接原因是( )
A.地面食物丰富 B. 扩大生活范围 C. 树上天敌增加 D. 森林大量消失
17. 除病毒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
A.组织 B. 细胞 C.器官 D. 系统
18.下列各组结构与功能的对应关系不合理的是( )
A. 细胞核----遗传信息库 B. 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
C. 液泡----呼吸作用的场所 D. 细胞壁----支持和保护作用
19.“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青山”中植被丰富,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
A. 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 环境影响生物 D.环境适应生物
20.“海带炖排骨”和“紫菜蛋花汤”是人们喜爱的佳肴,海带和紫菜都属于( )
A. 藻类植物 B. 苔藓植物 C. 蕨类植物 D. 种子植物
21. 你知道菜豆种子是怎样萌发的吗 仔细观察下图你会发现,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 )
A. 子叶 B. 胚根
C.胚芽 D. 胚轴
22. 在“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中,发现玉米和大豆种子大小、形状、颜色各不一样,但基本结构相同,它们都具有( )
A.种皮和胚 B.种皮和胚乳
C. 胚和胚乳 D. 种皮和两片子叶
23. 下列古诗词描绘了裸子植物的是( )
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B.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C.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D.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植物的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保护组织
②茎、叶脉、根尖成熟区等处的导管属于输导组织,能够运输水和无机盐
③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中都含有大量的营养组织
④营养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等植物组织都是由分生组织分化形成的
⑤营养组织的细胞壁比较厚、液泡比较小,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
宜城地理、生物试题 第3页(共8页)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25.“菜篮子”中的莲藕是莲的根状茎。莲大多生活在池塘中,池塘中的塘泥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是非常好的有机肥料。塘泥为莲的生长提供了( )
A.无机盐 B.有机物 C.氧气 D. 水
26. 雌蕊的组成是( )
A.柱头、花柱和子房 B. 花药和花丝
C.花药、花丝和花柱 D.花柱和子房
27.哈密瓜闻名全国,为提高产量,果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面列举的措施中,与光合作用无关的是( )
A.合理密植 B. 提高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
C.增长光照时间 D. 夜间适当降低大棚内温度
28. 没有绿色植物,就没有欣欣向荣的生物圈,下列有关绿色植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能进行蒸腾作用 B. 能促进自然界水循环
C.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 D. 其能量仅供给动物
29. 素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
A.农田生态系统 B. 城市生态系统 C. 森林生态系统 D. 荒漠生态系统
30.在农业生产实践过程中,有时要促进植物的呼吸作用,有时又要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下面四个选项中,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 低温贮藏水果、蔬菜 B.农田及时松土
C.贮藏粮食时,密闭的粮仓内充加二氧化碳 D. 小麦种子晒干入仓
二. 综合题(共10 小题, 70分)
31.23年“十一”长假期间,外出旅游的小华同学登山到甲地,通过北斗卫星定位确定了自己所在的位置(如图). 请你帮助小华同学判断。(每空1分,计8分)
(1) 甲地经纬度坐标为 ,位于 (南、北) 半球, (东、西)半球。
(2) 乙地海拔高度是 米,此图等高距是 米。
(3)小华由甲地前往乙地,行进的方向为 。
(4) 小华到达乙地时,测得气温是 此时山顶气温最低不低于 °C 。
(5) 该区域的地形是 。
32.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计8分)
宜城地理、生物试题 第4页(共8页)
材料一: 某地区为了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准备修建一座水库。该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如图1所示。
材料二:驾着无动力的小舟,利用船桨掌握好方向,在时而湍急时而平缓的水流中顺流而下,在与大自然的抗争中演绎精彩瞬间,这就是漂流(如图2所示),一项勇敢者的运动。
(1) 甲处的地形部位是 ,乙处地形部位是: 。
(2)大坝建成后,河流上游将形成水库。按设计水库最高蓄水位为海拔100米,在图中用斜线画出水库的最大水域范围。
(3) 大坝的修建使李村、张村之间需重修一条公路。
①若量得李村、张村两村图上直线距离是2.7厘米,两村的实地距离是5.4千米,则该地形图的比例尺为
②若量得张村海拔为90米,李村海拔为160米,两村相对高度为: 米。
③如图所示,拟建公路有a、b两个方案。你支持 方案,理由是 。
(4) 更适合开发漂流运动的是 (李村/张村) 附近的河段。
33.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每空1分,计8分)
材料一:生产优质葡萄酒所用的葡萄需要适中的阳光,阳光照射太少会酸,太多则会过甜。世界适合生产葡萄酒的区域集中在北纬 和南纬 的国家和地区。葡萄酒行业竞争激烈,为了降低成本,有些葡萄酒公司开始始将散装酒出口至目的地后再装瓶。
材料二:全球主要葡萄酒生产国分布图
(1) 根据材料提供信息判断,世界适合生产葡萄酒的区域主要集中在 。
A. 中高纬度 B. 低纬度 C. 高纬度 D. 中纬度
(2)葡萄酒主要生产国最集中的大洲是 。该大洲 (发达/发展中) 国家较多。
(3) 美国和智利所在大洲的分界线是 ,美国和中国所在大洲的分界线是:
(3) 2023年8月,有一西班牙葡萄酒公司准备通过海上轮船运输一批葡萄酒,先后到达南非和中国这两个新兴市场,请你写出沿途依次经过的大洋是 洋、 洋和 洋。
34.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读亚洲简图(如图),探究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每空1分,计11分)
宜城地理、生物试题第5页(共8页)
探究维度一:地理位置与气候
(1) 纬度位置:亚洲被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穿过,地跨北寒带、北温带和热带,气温 (南北/东西) 差异大,气候类型 。
(2)海陆位置:亚洲地处亚欧大陆东部,东临 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气候显著。探究维度二:地形、地势与河流
(3) 地形:图中甲地形区是青藏高原,有“ ”之称。
(4)地势与河流:亚洲的地势特征是 ,受地势影响,河流呈 状注入周边的海洋。探究维度三:气候与河流
(5)气候与河流:河流有无结冰期、流量大小等水文特征都和当地气候密不可分,图中结冰期最长的河流位于 (乙/丁)地区,流量季节变化最大的河流位于 (乙/丙)地区。图中丙地气候特征是 ,该地河流源远流长的气候因素是: 。
35.(每空1分,计5分)习主席与世界达成绿色约定,向全球发出绿色宣言:“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图甲是某校生态保护志愿者在研究某草原生态系统时绘制的碳循环模式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②③为特定的生理过程;图乙是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B、D分别代表 。
(2) 图甲中过程③中的碳以 形式进行传递。
(3)请写出图乙中,理论上猫头鹰获取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 。
(4) 外来因素干扰严重时,会破坏生态平衡,导致生态危机。说明生态系统的 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5)“嘱托重如山,践诺须躬行”。为保护美丽地球家园,作为中学生,我们该怎么做 。
宜城地理、生物试题第6页(共8页)
36.(每空1分,计5分) 如图是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依次看到的视野。分析回答:
(1) 由视野①②的操作是将临时装片向 移动,使观察的细胞移到视野中央; 由视野②③的操作是转动 (填“转换器”或“遮光器”) 换上高倍物镜。
(2)由视野③ ④的操作可先选用 (填“平”或“凹”)面镜使视野变亮,再转动 (填“粗”或“细”) 准焦螺旋使视野变清晰。
(3)要保持口腔上皮细胞的形态,制作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应是 。
37.(每空1分,计7分) 大豆是我国常见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下面是某同学在复习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时,绘制的大豆的结构层次及其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大豆的叶肉细胞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 (填序号).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细胞核 ⑤液泡 ⑥叶绿体 ⑦线粒体
(2)b过程中, 的变化最为明显,在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其形态不同。
(3)大豆种子结构中的[ ] 将来可发育成新的植物体。
(4)春天,大豆种子早播要覆盖地膜的主要原因是:满足种子萌发所需要的 。种子萌发的过程中,种子内储存的有机物的变化是 。
(5)大豆植株上结的豆荚内有多粒种子,原因是
(6)大豆与豆娘(一种昆虫)相比在结构层次上缺少的是 。
38.(每空1分,计8分)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绿色植物重要的生理活动,为验证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原料及产物,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装置中 A,B均是透明的。请据图回答:
宜城地理、生物试题 第7页(共8页)
(1)某同学想用此装置验证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①取两套装置,分为甲组和乙组,在甲组的A 瓶中注入 ,作为对照。在乙组的A 瓶中注入 ,②将两套装置放置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一段时间后,检测B瓶中空气成分的变化来确定植物是否进行光合作用。理论上分析:甲组B瓶中空气成分的变化是 .乙组 B瓶中空气成分的变化是 .
(2)另一位同学想利用此装置验证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产物,那么,他应在 A瓶内注人澄清的石灰水,延长导管使之没入 A 瓶液面以下;同时,还应将B瓶
(3)又有一位同学把图中的 A 撤去,B 瓶连通二氧化碳浓度测定仪,将其置于室外培养,测定一天中密闭的 B瓶内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曲线。影响b-f段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天中绿色植物在 (曲线上两点之间)段的光合作用最强,在 (a-g) 点绿色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39.(每空1分,计5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被誉为绿色的“能量转化器”、天然的“蓄水池”、自动的“空气净化器”。
据研究表时,林地的降水有65%被林冠截留、蒸发,35%变为地下水,而裸露的地面,约有55%的降水变为地表水流失,40%暂时保留或蒸发,仅有5%渗入土壤。林地涵养水源的能力比裸露地面高7倍。森林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使天空的云量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
(1) 绿色植物通过 作用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同时将 能转变成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
(2) 树木依靠根尖的成熟区的 吸收大量降水,与其根的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细胞壁很薄、细胞质很少、液泡很大。
(3) 森林能增加大气湿度,是通过 作用来完成。
(4)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不断消耗大气中的 ,制造氧气排到大气中,维持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
40.(每空1分,计5分) 小华发现白萝卜埋在地下的部分是白色,露出地面的部分却发绿。仔细观察,他又发现大葱、蒜苗等也是这样。这是为什么呢 小华猜想可能是光与叶绿素的形成有关。于是,他想用家里的大蒜设计一个小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请你和他一起来设计吧。
(1) 针对小华的疑问,应该提出的假设是: 。
(2) 小华将一些蒜瓣分别泡在甲、乙两个装有水的瓷盘里,两盘中大蒜的数量应 。然后甲盘放在阳光下,乙盘放在完全密闭的纸箱中,其他条件保持相同且一致。
(3) 根据假设可以预测,长出的蒜苗叶是绿色的是哪一盘 。
(4) 在这个设计中,实验变量是 ,甲、乙两个装置构成 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