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3节 浮力的应用 学案知识点1 物体的浮沉条件1、物体的浮沉决定于它受到的_______和_______的大小.2、物体的浮沉条件:①当F浮_______G物时,物体会上浮至漂浮;②当F浮_______G物时,物体会漂浮或悬浮;③当F浮_______G物时,物体会下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物质浮沉状态与密度3、阿基米德原理的表达式是F浮=G排 ,推导式为F浮=_____________________,实心均质的物体重力G物=_______,当把此物体完全浸入某种液体中时,则V排_______V物,松手后,若:①F浮﹤G物,可得ρ物_______ρ液,物体下沉;②F浮=G物, 可得ρ物_______ρ液,物体悬浮;③F浮﹥G物,可得ρ物_______ρ液,物体上浮。4、农业生产中常用盐水浸泡法来挑选种子:将要筛选的种子浸入浓度适宜的盐水中,饱满的种子会沉在底部,而干瘪虫蛀的种子会浮在液面上,你知道这种方法的科学道理吗?漂浮与悬浮相同点:物体处于二力平衡状态,浮力等于重力,即F浮=G物.不同点:漂浮是物体在液面上的平衡状态,物体只有部分浸入液体中,V排﹤V物;而悬浮是物体在液体内部的平衡状态,物体此时全部浸入(浸没)液体中,V排=V物.典例1、一物块的质量为90g,体积为100cm3,现将它浸没在水中,物体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N,松手后,物体将会_______(上浮/下沉/悬浮),最终静止时物体排开水的质量_______g.(g=10N/kg,ρ水=1.0g/cm3)典例2、同一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杯不同浓度的盐水中,鸡蛋在甲杯处于悬浮状态,如图甲;在乙杯处于漂浮状态,如图乙.可以肯定的是( )甲杯盐水密度比乙杯盐水密度小B.甲杯盐水密度比乙杯盐水密度大C.甲图鸡蛋受到的浮力比乙图鸡蛋受到的浮力小[D.甲图鸡蛋受到的浮力比乙图鸡蛋受到的浮力大典例3、用手将一重为8N的物体全部压入水中,物体排开的水重10N,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N,放手后物体将_______(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待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为_______N,排开水的体积是_______m3。知识点2 轮船、气球、气艇、潜水艇的浮沉原理1、轮船:钢铁的密度比水大,可以把它做成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使它能排开更多的水,增大可以利用的______________。2、轮船的大小通常用______________来表示。排水量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潜水艇:由于潜水艇中两侧有水箱,它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不变,但是可以通过调节水箱中的储水量来改变潜水艇的_______,从而改变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的关系,而使它下沉、悬浮或上浮.4、气球:充入的是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____很多的气体,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空气对它的浮力______________它的重力,所以气球可以升入高空.1、将金属箔卷成一团和做成中空的筒,分别放在水中,观察金属箔的浮沉情况.现象分析:金属箔的密度_______水的密度,它比同体积的水______________,放入水中时,重力_______浮力,所以在水中会______________;做成空心装,金属箔受到的重力_______,但是可以使排开水的______________,受到的浮力______________,所以能够浮在水面上,即采用空心的办法能______________可利用的浮力.2、轮船从淡水河驶往海里,船会上浮些还是下沉些?设计实验:把木块放入水中,在齐水处作一记号,然后向水中加盐搅拌,观察此时木块浸在水面的位置,再画一条线作记号,进行比较.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分析:两次都是漂浮状态,重力______________,受到的浮力______________,由G物=F浮=ρ液gV排和ρ海水_______ρ淡水,可得排开的盐水体积______.结论:轮船从淡水河驶往海里,船会______________.提问:轮船在淡水中的吃水线是在海水中吃水线的上方还是下方?3、利用图示装置,探究潜水艇的上浮与下潜原理.现象:向舱内充水后______________;水舱内的水排出一部分后______________;结论:潜水艇是靠改变______________来实现上浮和下潜的。4、做一个塑料袋热气球:取一个稍大的薄塑料袋,袋口用很细的铜丝框成一个圆口,开口朝下,用电吹风向袋内吹热空气。放手后,塑料袋热气球便冉冉上升。水中的鱼自重不变,是靠改变自身体积(改变体内鱼鳔大小),从而改变自身受到的浮力来实现浮沉.典例1、轮船从海里驶到河里,它受到的浮力_______,它排开河水的体积_______它排开海水的体积.典例2、“远征号”潜水艇在南海执行任务,根据任务的要求,潜水艇需要在不同深度处悬浮,若海水密度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潜水艇排开海水的体积相等B.潜水艇所受的重力大小不相等C.潜水艇所受的浮力大小相等D.潜水艇所受的浮力与重力大小相等典例3、关于物体沉浮条件及应用实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把橡皮泥捏成小船后可以漂浮在水面,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实现B.潜水艇靠改变排水的体积来改变浮力,从而实现上浮和下沉C.同一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漂浮时,所受浮力大小相同D.轮船从长江驶入东海,吃水深度变大知识点3 密度计及其应用阅读材料:姚宽是我国宋代的一位科学家。南宋绍兴十五年(公元1145年),他被派到台州去做官,专管那里的盐场.为了检查盐商是否舞弊,他首创了一种简单的估测盐水密度的方法。选用体积大体相同,而质量不同的莲子十粒,当把莲子放在盐水中时,如果浮沉子——莲子有5粒以上浮起,说明盐水是最浓的;如果有三四粒莲子浮起,说明此盐水是浓盐水;如果不足3粒浮起,说明此盐水是稀盐水,这就是利用浮力粗略判断液体密度的大小的一种方法。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密度计快速准确地测定液体密度。1、观察密度计构造:一般密度计的下端是细长的,内装弹丸,以降低重心,使密度计能稳定地竖直浮在液面上;密度计的中部则比较粗,这是为了增加浮力,使标度范围增加.2、观察密度计的刻度特点:密度计的刻度特点是 .3、一杯密度不同的液体(清水),观察同一密度计在不同液体漂浮时排开液体体积有什么变化?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与所测液体密度有什么关系?你知道密度计是利用什么原理制成的吗?密度计也叫比重计,是根据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自身重力的原理制成的,它在不同的液体中漂浮时,露出液面的体积不同,根据液面对应的刻度读出液体的密度。密度计刻度不均匀,上疏下密,刻度值上小下大。典例1、把一支密度计先后放入三种不同的液体中,静止时如图所示,请完成以下小题。(1)密度计在三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A. 甲最大 B. 乙最大 C. 丙最大 D. 甲、乙、丙一样大(2)密度计在三种液体中排开液体的体积( )A. 甲最大 B. 乙最大C. 丙最大 D. 甲、乙、丙一样大(3)三种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是( )A. ρ甲>ρ乙>ρ丙 B. ρ乙>ρ甲>ρ丙C. ρ甲>ρ丙>ρ乙 D. ρ乙>ρ丙>ρ甲典例2、在一支平底试管内装入适量铁砂,然后先后放入装有甲、乙两种不同液体的烧杯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B.试管在乙液体里排开的液体质量较小C.装乙液体的烧杯底部所受压强较大D.在甲液体中试管底部所受液体压力较大知识点4 浮力与物质质量的推论推论一:物体漂浮时推论二:物体浸没时此法是借助常见液体——水来测密度大于水的物体的密度。反之、亦可用已知固体的密度求液体密度。典例1、一座冰山漂浮在水面上,冰山露出水面的体积占这座冰山总体积的_______.(ρ水=1.0×103kg/m3,ρ冰=0.9×103kg/m3 )典例2、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物体,保持静止。当物体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求:(g取10 N/kg)(1)物体的质量m。(2)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3)物体的体积V。(4)物体的密度ρ。典例3、(广东省)如题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线拉着正方体物块缓慢浸入某未知液体中,物块受到的拉力F与其下表面浸入液体中的深度h之间的关系如题图乙所示.则物块受到的重力为________N,物块刚好浸没在液体中时其下表面浸入的深度为________cm,未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kg/m3.(g取10 N/kg)典例4、小明同学对一个金属块进行了两次测量:第一次如图甲所示,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2.7 N;第二次如图乙所示,让金属块浸没在盛水的杯子中,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1.7 N。(g取10 N/kg)(1)求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2)求金属块的体积。(3)通过进一步计算,结合下表所列的“某些金属的密度”,说明该金属块是由何种金属制成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