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市区县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图片版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西玉林市区县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图片版 含答案)

资源简介

6.2023年9月28日上午,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以下简称“学青会”)志愿者赛时服
2023年秋季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务启动仪式在广西民族大学举行。1.5万名青年志愿者在青会期间大力弘扬“奉献、友爱、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
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展现出新时代广西青年的良好风貌,受到运动员、教练员及社会
各界的一致好评。材料体现志愿者们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A.守信重诺,推己及人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道德与法治部分
C.为人着想,合作谦让
D.无私奉献,担当责任
7.社会生活中,总会发生一些诸如驾车刷蹭、消费纠纷、医疗纠纷、过失伤害等事件,这些纠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36分。)
纷和侵害有各种不同的解决办法,其中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
1.2023年9月1日,李铭在“学习强国”APP上看到:国防科技大建校70周年之际,神舟十
A.私下解决
B.求助律师
C.向国家机关控告
D.诉讼
六号乘组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通过视频向全校师生和广大校友送来最真挚的祝福。这说明李
8.下列四个选项中,概念之间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铭是通过(
)方式来感受社会生活的。
A.社会实践
B.阅读书籍
C.网络媒介
D.公益活动
2.通过网络直播,把自己要销售的产品推荐给观众,从而吸引他们购买。近年来,“直播带货'
见则
全利
正成为我国各地乡村振兴的有力助手。这说明网络
A.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B.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了新平台

国家利益
主刑
C.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快速进步
D.完全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3.对下列微行为,点评正确的是
A
B
D
序号微行为
微点评
9.“时代楷模”张桂梅放弃优越的工作条件,毅然投身滇西深度贫困山区教育扶贫主战场,创办

整齐停放共享单车
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她每天睡眠不足5小时、常年忍受病痛困扰,把一生奉献给
维护社会秩序
了乡村教育事业,先后帮助1800多名贫困女孩圆梦大学,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

面对网络谣言,不信谣,不传谣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张桂梅的事迹启示我们要
①增强责任感,主动承担所有责任

看到需要救助的信息马上发微信朋友圈
传播网络正能量
②自觉承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③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
④勇于担当,奉献社会,书写时代壮丽篇章

小程同学被高年级男生堵截索要钱物
小程同学可以“以暴制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教育理论家、革命家徐特立说:“对国家的效忠,正是谋求自己永久的利益和最大的幸福。”
4.2023年4月,朱先生在某餐饮店用餐,结账时却发现多了一项5元的餐巾纸费用。对此,
这句话表明
他很不解:“提供餐巾纸不应该是餐饮店的基础服务吗?”此事引发热议,被网友戏称“纸
A.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的权利
B.维护个人利益才能维护国家利益
巾刺客”。与“雪糕刺客”一样,存在价签不全、价格虚高等问题,既刺中了消费者的腰包,
C.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放弃个人利益
D.从根本上说,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是一致的
也刺痛了消费者的心。对此,你想说的是
11.对右图《支点》理解正确的是
①企业讲诚信会大大增加成本,难以持久经营
A.人民幸福是国家安全的前提
②企业只有诚信经营,才能塑造良好形象,赢得客户
B.国家安全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
③不诚信经营违背了民法原则,会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
C.实现中国梦只需国家和人民安全
④诚信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对企业具有强制约束力
D.要优先保证国家安全,人民幸福次之
《支点》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2.突破极限精度为火箭铸“心脏”的焊工高凤林:行走在特高压线上守护万家灯火的电力工
5.近年来,“小电驴”成为许多市民穿梭城市街头巷尾的代步新宠。但随之而来也产生了一系
人王进:环卫工人黄忠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每天早出晚归…对此认识正确的
列闯红灯、逆向行车、不带头盔等不文明现象。玉林市启动电动车违法行为整治,向电动自

行车不文明行为“亮剑”。该整治行动
①美好生活依靠不同岗位的劳动者
②国家的发展是所有成年人的职责
①充分发挥了他律的作用②能完全杜绝不文明行为
③劳动实践比理论知识学习更重要
④实干精神是创造美好未来的支撑
③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秩序④会限制人们的出行自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第1页(共8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第2页(共8页)2023年秋季八年级期末适应性训练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C A A B B D D C D D B B D A B B D B
二、非选择题
19.(1)亲社会行为。(2分)
(2)①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就是人民的切身利益,它离不开国家利益。
②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③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
相成。④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运用国家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维护。⑤
国家繁荣富强,人民生活就充满希望。⑥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高度统一。(6分,答出
其中三点即可,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3)①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我们应心怀友善,学会关心体贴和帮助他人;②
关爱他人,要尽已所能,关爱不分大小,贵在有爱心;③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帮
助他人时,要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面对复杂情形,要善于作
出明智的判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4分,答出其中 2 点即可,言之
有理,可酌情给分)
20.(1)这个观点是错误的。这是因为:①虽然我们付出时间和精力,但能收获回报。
②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是服务社会的重要表现,体现着人生的价值。(2 分)
(2)①有利于学习了解水、节水和护水等方面的相关知识。②有利于锻炼培养语
言表达、礼仪修养等方面的实践技能。③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自己的
人际交往能力。④有利于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磨砺自己的意志品质,促进我们全面
发展。(6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3)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②增强劳动观念与技能,③培养敬业精神,学会
全力以赴、④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等等。(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言之有理,可酌
情给分)
21.(1)不认同。(1分)每个人所处的岗位不同,从事不同的劳动,但都在为国家
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无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都是国家的建设者,都值
得我们尊敬和学习。(4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坚持国家利益之上(热爱祖国);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无私奉献。(答出其
中 2点即可得 4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3)树立远大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努力学习,积极探索;培养创新精神,提
高实践能力;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发扬实干精神,用劳动创造辉煌。(答出其中 3点
即可得 6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QQABAQSAogAAQAJAAAhCQwEKCgMQkBCACKoGgBAAoAAAiQNABAA=}#}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三、选择题(本大题共 1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6 分。)
题号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D D B D C A A C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答案 B D C B B C A A B
四、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39 分。)
40.(13分)
(1)鸦片战争;(1分)中国共产党诞生或召开中共一大;(1分)渡江战役。(1分)
(2)经历了从学习西方技术(1分)到学习西方制度(1分)再到学习西方思想的历程。(1分)
(3)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2分)没有完
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2分)
(4)评价:工业化有一定发展(缓慢发展)。(1 分)原因:近代化探索(洋务运动、辛亥革命等)
的推动,(1分)但受内外因素的制约工业化进程十分缓慢。(1分)
41.(13分)
(1)事件:九一八事变;(1分)时间:1931年 9月 18日;(1分) 地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
点。(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1分)
(2)①淞沪会战;(1分)②正面战场;(1分)③彭德怀。(1分)
(3)建立并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辟并领导敌后战场的抗战,消灭了大量日军的有生力量;
牵制大量日军,有力支持正面战场作战;发动舆论宣传,争取全国人民对抗战的支持和国际社
会的帮助等。(每点 1分,共 4分。其他答案正确的同样给分)
(4)地位:东方主战场;(1分)民族精神:视死如归、宁死不屈、不畏强暴、坚忍不拔等。(言之
成理即可,2分)
42.(13分)
(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1 分)启示: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 分)必
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1分)
(2)以人民利益、国家利益为重;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坚定革命的理想和
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百折不挠的革
命英雄主义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等。(其他
符合题意的答案同样给分,每点 1分,共 2分)
(3)评分标准
等级 观点 论述 结论
一等 紧扣观点,两个史实运用正确,
观点正确,给 2分。 有总结提升,给 2 分。
(8 分) 条理清晰,给 4 分。
紧扣观点,两个史实运用正确, 没有总结;或有总结但没有
二等 观点正确,给 2分。
条理清晰,给 4 分。 提升,不给分。
(6 分)
观点正确,给 2分。 只有一个史实运用正确,给 2 分。 有总结提升,给 2 分。
没有总结;或有总结但没有
三等 观点正确,给 2分。 只有一个史实运用正确,给 2 分。
提升,不给分。
(4 分)
观点正确,给 2分。 两个史实运用都不正确,不给分。 有总结提升,给 2 分。
四等 观点、两个史实、结论四个要点中只有一个正确,给 2 分;四个要点都不正确,不给
(2-0 分) 分。
八年级历史答案 第 1 页(共 2 页)
{#{QQABAQSAogAAQAJAAAhCQwEKCgMQkBCACKoGgBAAoAAAiQNABAA=}#}
【示例一】
观点:遵义会议是长征走向胜利的转折点。
史实:1935年 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
“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
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使红军转危为安。遵义会议后,红军在毛泽东正确的军事指挥下,打乱
了敌人的“追剿”计划,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最终胜利会师。
结论: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长征路
上乃至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示例二】
观点:红军将士同甘共苦,直面困难的革命精神是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重要原因。
史实:1935年 8月,红军穿越凶险难行的松潘草地时,遍地是水草沼泽泥潭,根本没有路,稍
不慎就会掉进泥沼里,但他们坚信正义事业必胜,革命理想高于天,在食物极度缺乏时靠吃野菜、
草根、树皮充饥,用顽强意志征服了人类生存极限,一路勇毅前行。泸定桥是红军长征路上必经的
一座铁索桥,桥上铺的木板已经被敌人拆除,只剩下 13根光溜溜的铁索, 22位突击队员冒着敌人
的枪林弹雨,抓住铁索匍匐前进,向敌人发起猛烈进攻,最后冲过火海成功夺取泸定桥,保证了红
军大部队顺利渡过大渡河。
结论: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革命必胜的信念和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是红军取得
长征胜利的动力之一。
【示例三】
观点:与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
史实:工农红军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提出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团结群众、依靠群众,保
护群众利益,赢得了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老百姓倾其所有接济红军,牺牲自己掩护红军,争相
送子参加红军,使根据地得到不断巩固和扩大。长征途中,中共发表了“八一宣言”,召开瓦窑堡会
议,高举全民族团结抗战的大旗,使广大人民群众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利益的党,
红军是人民的军队,真正抗日的力量,长征沿途各族人民大力支持和拥护红军,使红军克服了艰难
险阻,胜利会师。
结论: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使我们党永远赢得
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使我们的事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评分说明:
① 示例仅供参考,不是唯一答案。
② 观点:结合某幅油画内容围绕“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原因”提炼的观点,正确的均可得分。
③ 史实:要紧扣自己的观点,时间为 1927~1936 年的史事,不一定是材料中的。
④ 结论:不能是对观点的简单重复。如果结论只是重抄一次观点,未作总结提升,则结论不得
分。
八年级历史答案 第 2 页(共 2 页)
{#{QQABAQSAogAAQAJAAAhCQwEKCgMQkBCACKoGgBAAoAAAiQNABA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