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余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新余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新余市2023一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一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科技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这轮科技革命正加速转变为现实生产力,
直接导致生产力的三个要素,即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的深刻变化。劳动力的变化,已经
不是以往蓝领、白领、金领之类的升级和变化,也不是体力型、知识型、科技型的智能化升级,
而是人作为劳动者的健康、安全、智慧、长寿,丰富了劳动者的内涵;各种便携式智能装备拓宽
了劳动者的外延,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参与劳动,跻身劳动者行列,增加了劳动力的类别和数量;
人工智能参与生产的标准化、精准化,以及人更多地向着脑力劳动发展,提高了劳动者的整体质
量。劳动者再没有以往那么单纯,人和机器人建立了多重内部关系,体现了劳动者的深刻变化。
②人的健康、安全和长寿,以及人的体质和智能,是劳动者最重要的内涵。内涵丰富、素质
提升,这是劳动者最大的变化。
③劳动者质量取决于人的体质和智能,农业科技促进的粮食增产,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改
善了劳动者的营养,使劳动者的体能得到加强。
④现代医学科技从为少数人服务发展到普惠大众,使更多的劳动者的健康得到保障。过去四
分之一的世纪,人类在健康领域取得的巨大进步已经让大多数人受益,但仍然有很多人享受不到
这些福祉。如果想要所有人都能得到医疗护理,必须对卫生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并投入资金,让其
能给最偏远地方的人提供健康医疗服务。老弱病残虽然不是直接的劳动者,但如果他们的疾病能
够得到治疗,他们的生活能够得到保障,也能解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实际上也间接地改善了劳
动者工作和生活的条件和环境。
⑤救育科技特别是这些年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兴起,使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短期培训得到
发展,提高了劳动者的智能技能水平,进而提高了劳动效率。
⑥机器人和人工智能逐渐参与一些劳动,虽然取代了劳动者的一些岗位,但是那些急难险重
和肮脏的工作被取代,大大减少人类劳动的风险和牺牲,使人可以更加安全、舒适地劳动。可以
预见,未来机器人、人工智能作为新的劳动力将取代相当部分人的劳动和工作,人类将主要从事
科技、研究、娱乐、游戏、创作等获得精神快乐的智能劳动,这更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全面素质。
然而,最近火爆的ChatGPT拓展了机器人取代人类劳动的边界,在许多岗位上,ChatGPT有望取
代人类,比如从客服代表到新闻写作。这样的技术发展,也许最先提升的不是“蓝领”劳动力,
反而更多的是“白领”劳动力,因为白领劳动只需要人工智能,蓝领劳动反而需要一系列实体技
高一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
可奶只
0000000高一语文参考答案暨评分标准
1.C【解析】C项“现代人工智能优先提升了‘白领’劳动力”表述错误,原文是“这样的技术发展,也许最先提升的不是‘蓝领’劳动力,反而更多的是‘白领’劳动力”。可见,选项把可能、未然变成已然。故选C。
2.A【解析】A项文章整体而言采用的是总分总的结构。先写这轮科技革命正加速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直接导致生产力的三个要素发生深刻变化,进而使劳动者发生深刻变化。接着分别从农业科技、现代医疗科技、教育科技、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等对劳动力内涵发生变化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恩格斯所说的劳动创造了人中的“人”,是一种未完成的、开放的存在,劳动与人也不是终极定义,而是一个发展和开放体系,都可能会有新的内涵。故选A。
3.C 【解析】C项“人类的所有工作岗位都会被其取代”错,过于绝对。原文是“ChatGPT有望取代人类,比如从客服代表到新闻写作”,并不能说可以取代人类的所有工作岗位。
4.①丰富了劳动者的内涵。②拓宽了劳动者的外延。③提高了劳动者的整体质量。④改善了劳动者工作和生活的条件和环境。⑤延长劳动者的有效劳动时间。(每点1分,答到四点即可满分,意思对即可)
5.①对比论证。文章开头论述劳动力的变化时,先用两个“不是”区别了原来的两种升级类型,再用“而是”突出了本轮科技革命带来的劳动力变化的新内涵。②引用论证。除了引用某国领导人的话外,文章结尾,间接引用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人的“人”的不同理解,更有说服力地证明了劳动者的内涵是一个发展和开放的体系。③举例论证。比如,文章列举ChatGPT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于劳动力内涵的深刻的影响。再比如,文章列举了人类寿命增长的具体数字,直接说明了科技带来了人类寿命的延长。④假设论证。文章第四段假设包括老弱病残在内的所有人得到医疗护理,也能解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间接改善劳动者的条件和环境。以此论证现代医疗科技发展普惠大众对劳动者的意义。(每点2分,答到三点即可满分,意思对即可)
6.B【解析】B项“北玲等人写知青题材的小说……也更坚定了作者写小说的念头”分析错误,原文只是说“听说陕北知青中有几个师大女附中的才女正写一部知青题材的小说,才女中就有吴北玲这名字;那时我也正动了写小说的念头,这名字于是记得深刻”。可见,文中并没有说北玲等人写知青题材的小说更坚定了作者写小说的念头。
7.A【解析】A项“后来在美国学习时由于得了糖尿病,选择转行开公司”错,原文是“听说立哲对实验动物过敏,几次因窒息被送进医院,他的导师惋惜再三,也只得同意他转行”,可见,孙立哲是因为对实验动物过敏而转行而非因为得了糖尿病。
8.①第五段是侧面叙述,第六段是正面叙述,两处相互印证,使立哲和北玲夫妻二人的创业经历真实感人,所以并无重复累赘之感。
②第五段是略写,第六段是详写,详写更能表现出立哲和北玲吃苦耐劳的精神,凸显出他们浓浓的爱国之情,所以并无重复累赘之感。(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9.A.实现人生困境的突围:①北玲在美国饭馆打工时遭受歧视,曾因创业而举步维艰,后又身患癌症,但她敢于直面困难,从容面对。②北玲将陕北插队的那段艰苦岁月转化成自己的精神财富,成为自己人生路上前进的动力。
B.③达到人格的升华:她希望中国不要落后,具有高度的民族责任感,显示出其高尚的人格。(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0.EGH(每处1分。涂黑超过三处,整题不给分)【解析】断句: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献俘行在。句意:于是邀约统制王世隆以及忠义人士马全福等直接冲向金军大营,张安国此时正与金国将领们开怀畅饮,辛弃疾当着众将的面将张安国捆绑而归,并将张安国献给朝廷。“约”是谓语,省略主语辛弃疾,“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以复句形式作宾语,因此在后面E处断开;“安国与金将”是主语,“酣饮”是谓语,此处是主谓结构,因此在后面G处断开;“即众中缚之以归”省略主语辛弃疾,“即众中缚之以”是状语,“归”是谓语,因此在后面H处断开。故选EGH。
11.C【解析】C项错误。文中的“期”是动词,约定;“佳期如梦”中的“期”指时日、时期。A项正确。两句话都是状语后置句。B项正确。D项正确。“帝嘉之”中的“嘉”是动词,指嘉奖;“我有嘉宾”的“嘉”是形容词,指美好的。故选C。
12.B【解析】 B项“在皇上的支持下”有误,原文“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如期落成,上遂释然”,可见皇帝并没有支持建造军营建设工程。故选B。
13.(1)我依据主帅(的决定)归顺朝廷,没有料到事情发生了变化,用什么(怎样)回复朝廷呢?”(“缘”“期”各1分,“何以”特殊句式1分,句意1分。)
(2)(辛弃疾)一到灾区,就在大街上张榜说:“囤积粮食不卖的人发配,强买粮食的人问斩。”(“始至”省略句1分,翻译时要补充主语和宾语;“榜”,“闭粜”,“强籴”各1分。)
14.原因:贪官污吏对老百姓的压迫盘剥。建议:①告诫各级官员要善待安抚百姓,不能一味靠军队对付老百姓;②各级官员要切实履职尽责,严惩贪赃违法者,不能文过饰非。(原因1分,建议各1分,共3分)
【解析】依据辛弃疾奏疏中的话“夫民为国本,而贪吏迫使为盗”,可知辛弃疾认为导致百姓为盗的原因是贪官污吏对老百姓的压迫盘剥;再依据奏疏中所说“无徒恃平盗之兵。申饬州县,以惠养元元为意”,可知辛弃疾提出的第一条建议是不能一味靠军队对付老百姓,要告诫各级官员应善待安抚百姓;依据“有违法贪冒者,使诸司各扬其职,无徒按举小吏以应故事,自为文过之地”,可知辛弃疾提出的第二条建议是各级官员要切实履职尽责,严惩贪赃违法者,不能文过饰非。
参考译文:
①辛弃疾,字幼安,山东历城(今济南)人。金国皇帝完颜亮去世后,中原地区英雄好汉纷纷起兵。耿京在山东聚集了一支队伍,辛弃疾担任掌书记,就劝耿京下决心南下投宋。耿京命令辛弃疾奉上表书归顺宋朝,宋高宗当时正在建康慰劳部队,召见了辛弃疾,对辛弃疾进行了嘉奖,接纳了他们,并且用节度使的印信和授官凭证召见耿京。恰逢张安国将耿京杀害而投降金国,辛弃疾回到海州,和大家商量说:“我依据主帅(的决定)归顺朝廷,没有料到事情发生了变化,用什么(怎样)回复朝廷呢?”于是邀约统制王世隆以及忠义人士马全福等直接冲向金军大营,张安国此时正与金国将领们开怀畅饮,辛弃疾当着众将的面将张安国掴绑而归,并将张安国献给朝廷,在闹市中将张安国斩首。辛弃疾当时年仅二十三岁。
②乾道四年,盗贼接二连三在湖湘境内作乱,被辛弃疾全部平定了。他于是上疏说:“百姓是国家的根本,而贪官污吏迫使他们为盗。希望陛下深入思考产生盗贼的缘由,重视消弭盗贼的方法,不要只是依靠平定盗贼的军队。要告诫州县,以惠民安抚平民百姓为本,(官吏中)有违法贪赃者,让各部门尽职尽责,不要只检举查办小官吏来应付成例,而自己想办法为掩饰过失找借口。”皇上下诏嘉奖他。皇上诏命辛弃疾筹建军队,于是他修建营垒,招纳步兵二千人,骑兵五百人,战马铁甲都备齐了。筹办建军的耗费以上万计算,辛弃疾善于经营调度,事情都能立即解决。
③有人禀报皇上说辛弃疾聚敛财富,皇上降下御前金字牌,让辛弃疾当天就停工。辛弃疾接到金字牌后把它藏了起来,出去责令监管工程的人,限期一个月建成飞虎军营栅,违背期限就要按军法治罪。飞虎营栅如期落成,皇上于是消除了心中的疑虑。辛弃疾被任命为隆兴知府兼江西安抚使,皇帝命令辛弃疾督办赈灾工作。(辛弃疾)一到灾区,就在大街上张榜说:“囤积粮食不卖的人发配,强买粮食的人问斩。”接着下令拿出公家全部的官钱银器,号召吏民分别推举有实际才干的人,根据各地实际借给他们钱财物品,等到领运官运回买的粮食,(借出的钱物)不收取利息,约定月底把粮食拉到城下销售。于是运粮的船只接连到来,粮价自行降低,百姓依靠这些粮食得以度过饥荒。当时信州太守谢源明乞求拨米救助,辛弃疾的部属都不答应,辛弃疾说:“都是一样的老百姓,都是皇上的子民。”就把十分之三的粮船分拨给了信州。皇帝嘉勉这件事,给辛弃疾提升一级职位。
④辛弃疾为人豪爽崇尚气节,能识别和提拔有才能的人,所交往的多是海内名士。他曾经和朱熹游历武夷山,写了一篇《九曲棹歌》。朱熹去世,当时“伪学”正遭严厉禁止,朱熹的门生故旧竟然没有一人去为他送葬。辛弃疾写了一篇祭文,前往朱熹家去哭他说:“你是不朽的人,万世传名。谁说公死,你让人敬仰虽死犹生!”
15.B【解析】A项“这首五言律诗主要写蜀僧弹琴”错。这首五律主要写的是听琴,听蜀地一位和尚弹琴。B项正确。C项“率真直白”错。“客心洗流水”五个字运用典故,很含蓄,又很自然。D项“诗人的心情也随之变得惆怅、沉重起来”错。这里是说诗人沉浸在音乐声中,不知不觉已经暮色降临,感觉时间过得真快,并非心情惆怅沉重。
16.①比喻。“如听万壑松”,以大自然的万壑松比喻琴声,状写琴声之铿锵有力;“客心洗流水”把乐声比喻成流水,状写琴声的清越。②侧面烘托。听琴时“客心洗流水”,这如流水般清澈的琴声能洗涤人的尘心俗念,使人心旷神怡,以诗人听琴后的感受来表现琴声之美。“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因听琴入迷而忘记了时间,不知天暗云重,以时间之快表现琴声之美。③用典。“余响入霜钟”,“霜钟”二字点名时令,与尾联的“秋云暗几重”照应。音乐终止以后,余音久久不绝,和薄暮时分寺庙的钟声融合在一起,琴声终止以后,作者依然沉浸在艺术享受之中,借此来表现琴声之美。(每点2分,手法1分分析1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17.(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3)示例一:金樽清酒斗十千 示例二:一尊还酹江月 示例三:举匏樽以相属
【解析】易错字词有:“萧萧”“酾”“槊”“樽”“尊”“酹”“匏樽”“属”等。
18.①百废待兴(百废待举、百端待举)
②出人意料(出人意表、出乎意料、意料之外)
③殚精竭虑(千方百计、呕心沥血、殚思极虑) (每处1分)
19.①仍在九所工作的同事获得了一等奖,②这个奖是以彭桓武为首的科学家的名义申报的,③是“原子弹、氢弹研究中的数学物理问题”自然科学奖。 (每点1分)
20.①使用了反复。将“集体”和“日新”反复,强调团队协作和不断开拓创新的重要性。
或②使用了叠词。“集集”和“日日”运用叠词手法,更加突出团队协作和不断开拓创新的重要性,还具整齐和谐的音韵美。(手法2分,分析2分,答到一种手法并准确分析即可满分)
21.A 处:就要容易得多
B 处:与其说是发现新品种(每处2 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解析】A处,内容上,所写句子要体现出与前句“在大型兽类和鸟类中发现新的物种是很困难的,几率较小”相反的结果,可答成“容易” “概率大”“可能性大”“不难”等;逻辑上,所写句子要能体现与“在大型兽类和鸟类中发现新的物种”相比较的语意。应填:就要容易得多。B处,内容上,所写句子应总结上文“学者在对物种的样本进行分子测序中发现了新物种”的内容;逻辑上,所写句子要与后文的“不如说”搭配,表示选择关系。应填:与其说是发现新品种。
语句:②;修改为:由于近些年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语句:⑥;修改为:有时候也会发现有些样本虽然形态特征几乎一模一样。
语句:⑩;修改为:以确认该物种是否属于新的物种。(每处2 分,指出序号并修改正确给2 分。)【解析】语句②成分残缺。可将“由于”视作介词,补充宾语中心语,修改为“由于近些年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或者将“由于”视作连词,修改为“由于近些年分子生物学技术迅猛发展”“由于近些年分子生物学技术发展(得)迅猛”。语句⑥和⑦主语不一致,不合逻辑。因语句⑦的主语只能是“样本”,所以唯有修改语句⑥。可改为“有时候也会发现有些样本虽然形态特征几乎一模一样”,或“有时候也会发现有些样本形态特征几乎一模一样”。语句⑩搭配不当,“两面对一面”。可修改为“以确认该物种是否属于新的物种”“以确认该物种是不是属于新的物种”“以确认该物种是不是新的物种”。
解析:这是一道多则材料作文题,体现思辨性与时代性。首先,学生需要明确议论对象“最好的年纪”,写作中应围绕“最好的年纪”从不同的角度展开思辨,不能在论证中偷换概念,不可以脱离“最好的年纪”而谈热爱、青春。其次,要包涵两则材料的立意展开论述,使论证观点更全面,论证内容更丰富——什么是最好的年纪?最好的年纪不由时间决定,鲜衣怒马少年志,人间晚晴芳亦华。在体育竞技场上或许是丘索维金娜、肖恩怀特的不设退役时间,专注自我,享受当下;或许是崔宸曦、全红婵等年轻一辈的青春正好,人生无限,未来可期。但不管怎样,超越自我,不负岁月,最好的年纪由自己定义。于我们而言,对手始终是自己,我们与自己的较量时刻都在展开,最好的年纪就在当下,自己做到最好,别人才能够目睹你的风采。
附:评分标准
(1)作文评价整体要求
文风端正,文脉清晰,文气顺畅:
思想积极向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切合题意,符合试题的材料、情境与任务要求;观点明确,逻辑严密,结构严谨,论证充分,思考具有独立性;表达准确流畅,合理运用词语、句式、修辞等。
(2)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一等(20-16分) 二等(15-11分) 三等 (10-6分) 四等(5-0分)
基础等级 内容20分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表达20分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迹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发展等级 特征20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有文采 略有创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内容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
说明:
(一)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主要看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所涉及的范围、情境及任务要求,与之相符的属于“符合题意”,与之沾边的套作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关系③观点具有启发性
2.丰富:④材料丰富⑤论据充足 ⑥形象丰满 ⑦意境深远
3.有文采:⑧用词贴切⑨句式灵活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意: 见解新颖 材料新鲜 构思新巧 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有个性特征
(三)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四)套作或文体不明确的,酌情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