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经济生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消费心理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职-经济生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消费心理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xx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学设计
课题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消费心理 课型 新授课
授课人 课时 1
课 程 目 标 描述几种消费心理,比较消费行为的差异,辨析消费观念的变化,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为理解基本消费原则,做理智的消费者相关内容进行铺垫。
教 材 分 析 从内容方面分析: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位于《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二框,该框主要讲了三个问题:消费心理有什么?正确的消费观是什么?怎样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框主要分为两目:消费心理面面观,做理智的消费者。
第一目主要阐述了影响人们消费行为的几种主要的消费心理,并分析、评价了这些消费心理的特点及利与弊,从而引导人们明确什么样的心理是可取的,倡导树立正确的消费心理。
第二目重在分析为怎样树立正确消费心理,进行理智的消费。我们应通过遵守哪些原则才能做理智的消费者,并详细分析了各项原则的内容。 从地位方面分析: 本框是本课知识的落脚点和情感的升华处,既承接前面所学消费的类型和结构,也为后面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等知识的理解作理论铺垫,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作用方面分析: 本框题是第三课的教学重点和落脚点,具有很强的思想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学生通过本框学习,正确理解和评价从众消费心理、求异消费心理、攀比消费心理及求实消费心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同时,理解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基本消费原则,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在生活中做到理性消费。
学 情 分 析 高中生有关注时事的热情和兴趣,尤其是对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等社会敏感话题以及由其引发的社会现象有所感触和认识,这为教学提供了便利。但因为知识储备不足,价值观不够成熟,对其认识难免有偏激和浅薄的成分,需要教师的点拨与引导。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1.理解从众消费心理、求异消费心理、攀比消费心理及求实消费心理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2.正确看待评价从众消费心理、求异消费心理、攀比消费心理及求实消费心理。
能力目标: 正确评价和对待各种消费观及消费行为的能力。
2.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理性的消费方案的能力。 3.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以适度求实的态度对待消费。
2.学生坚持正确的消费原则,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
3.学生养成适度消费、量入为出等消费观念,成为理性的消费者。
教 学 重 点 、 难 点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和评价四种不同的消费心理,做理性的消费者。 教学难点: 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的区分。
教 学 方 法 1.运用情景教学法,通过具体情境,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更好理解所学内容。 2.运用讨论法,学生小组讨论,开展辩论,自主探究,得出结论。 3.讲授法、演示法等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结合教师讲授与板书开展教学活动。
教 学 过 程 一、课前 1.学生预习课本内容,初步把握教材的原理和重难点 2.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 二、上课导入 小林爸爸最近发工资了,面对工资怎么花的问题,一家人都有各自的看法,让我们一起走近小林一家的生活。 三、讲授新课 (一)消费心理面面观 情景演练(学生角色扮演): 同学小王:这回你考了全班第一,你妈妈不是要给你买一件衣服的吗?你准备买什么样的啊? 小林弟弟:我爸爸发工资了,你们买什么衣服,我就让妈妈给我买什么衣服! 讨论:这是一种什么心理引发的消费,你是否也受这种心理的影响? 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特点:仿效性 重复性 盲目性 有利:健康合理的从众心理会带动某一产业的发展 有弊:不健康不合理的从众心理不利于经济良性发展,对个人生活不利 态度:盲目从众不可取 图片展示,明星代言品牌会引发消费者从众 习题:1.奶茶因能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让人愉悦,而深受年轻人的欢迎。2020年来,随着精心策划的广告语“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刷爆朋友圈,全国奶茶的销量远超同类饮品。这一现象说明( ) 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②年轻人受攀比心理影响,消费向广告看齐 ③奶茶店善于利用从众心理营销④奶茶店的决策具有盲目性,往往一哄而上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详解】 ①③:奶茶因能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让人愉悦,而深受年轻人的欢迎。这说明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随着精心策划的广告语“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刷爆朋友圈,全国奶茶的销量远超同类饮品。这一现象说明奶茶店善于利用从众心理营销。①③符合题意。 ②:材料强调年轻人受从众心理影响,而不是受攀比心理影响。②排除。 ④:材料中奶茶店的决策是善于利用从众心理营销的体现,不是盲目的。④排除。 故本题选B。 情景演示二(学生角色扮演):前不久小林看到一款新潮的衣服,又新奇又前卫的,裤子上左一个大兜右一个小兜,兜上还有许多铁环,走起路来叮当作响。觉得很时尚,爸爸最近发工资,他想来一套。 思考:小林是什么样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 ?如何看待? 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特点:标新立异、与众不同、人无我有 有利:显示个性,也可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 有弊:代价大,社会不一定认可 图片展示:都市另类 态度:一分为二的看问题,过分求异不可取 习题:2.手机壳、文化衫等的定制人们已不再陌生,刻字罐、文字瓶等也是人们通过定制消费来表达自我、张扬个性的一种方式。这体现了( ) ①求异心理主导的消费 ②从众心理主导的消费 ③讲求实惠、根据需要进行的消费 ④消费者追求与众不同的效果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详解】 ①④:“表达自我、张扬个性”意为求异,这种消费属于求异心理主导的消费,消费者追求与众不同的效果,①④符合题意。 ②:从众心理主导的消费的表现主要是消费行为受到别人评价的影响,受别人行为的带动,材料未涉及,②排除。 ③:“讲求实惠、根据需要进行的消费”属于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材料未涉及,③排除。 故本题选B。 情景演示三(角色扮演):小林姐姐:前不久在网上看到一款杂志热推新款时装,加上其他费用也就1000元左右,我们学校没有人穿,我就要买那件。不求最好,但求最贵。 设问:小林姐姐是什么样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 你认同这种消费心理吗? 攀比心里引发的消费 特点:夸耀性 盲目性 人有我优 有弊:不实用,对个人生活不利 态度:坚决反对 图片展示 习题:3.刘敏今年考上了大学,她要求母亲给她买iPhone、iPad和MacBook“苹果三件套”,而且都是高配,超过两万元的支出让母亲有些吃不消。但她哭闹说:“不给我买就让我丢脸去吧!”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消费行为是消费心理的体现 ②这是一种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该消费有利于产品的升级换代 ③这是一种攀比心理引发的超出承受能力的消费,对此应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④这是一种攀比心理引发的超出承受能力的消费,对此应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详解】 ①④:刘敏要求母亲给她买“苹果三件套”,而且都得是高配,这是一种攀比心理引发的超出承受能力的消费,这种消费心理是不健康的,对此应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同时也说明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消费行为是消费心理的体现。①④符合题意。 ②:材料中女孩的行为体现的属于攀比心理,不是求异心理。②与题意不符。 ③:“超过两万元的支出让母亲有些吃不消”,说明应该坚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而不是避免盲从,理性消费。③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D。 情景演示四(学生角色扮演):小林爸爸:这次就不给孩子们买东西了,家里两居室的小房子很多年了,孩子们年纪也都大了,最近有新楼盘开发,经济实惠,这次发的工资加上之前攒的应该够,换个大点的房子吧。 这是什么样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 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特点:符合实际、讲求实惠 有利:理智的消费,对个人和社会都有好处 态度:值得提倡,值得发扬 图片展示:网购省钱 习题4.时下,出现了一个新的消费群体——试客。这一群体在购物前先从网络上索取相关商家的免费试用品,经过仔细试用并与其他使用者相互交流后才决定是否购买。试客的购买行为( ) A.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是求异心理主导的消费 C.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D.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详解】 A:从众心理强调跟风、随大流,可见,该选项材不涉及,A不符合题意。 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表现为与众不同,标新立异,有时代价较大,往往社会不认可,B不符合题意。 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具有夸耀性,材料未涉及,C不符合题意。 D:试客的消费行为符合实际、讲究实惠,对个人和社会都有利,属于理智健康的消费行为,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值得提倡,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视频总结消费心理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活动: 学生上前填写四种消费心里的归纳表格,检验学生掌握情况 游戏: 知识树匹配,寓教于乐 小口诀(增加趣味性,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盲目从众不可取, 过分求异吓死人, 虚荣攀比活受罪, 理智求实乐融融。 做理智的消费者! 结束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强调:“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要释放消费潜力,做好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扩大居民消费。 在国际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外需受到明显抑制的形势下,提振国内消费市场信心、激活蛰伏的消费潜能,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更加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 希望同学们做理智的消费者,为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贡献正能量。 作业:完成四种消费心理的区分表格 板书设计: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消费心理面面观 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具体分析 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具体分析 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不提倡 4.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值得发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