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课 订约履约 诚信为本3.1订立合同学问大一、【课前导学】1、合同的含义、类型;2、订立合同原则(特点)、意义;3、合同的法律保障。4、合同订立的两个阶段;5、要约的含义、当事人和要求;承诺的含义和要求;6、有效合同与无效合同。7、合同订立的判断与合同形式 ;8、口头合同和书面合同的含义、优缺点、适用范围。二、【知识梳理】一、生活离不开合同1.合同的含义: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2. 合同的种类:常见的有买卖合同、赠与合同、租赁合同、运输合同等3.订立合同的自愿原则(特点)必须由订立合同的各方当事人在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即就某种民事法律关系的设立、变更、终止形成一致的意思表示,以实现各自的利益。名词点击:意思表示是指行为人将其期望发生法律效果的内心意愿以一定方式表现于外部的行为。意思表示是民事主体自由意志的体现,对合同的成立和生效具有决定性意义。4.订立合同的意义①在市场经济中,市场交易者参与交易活动最常见的形式就是订立合同,利用合同参与交易活动能够充分体现市场交易者的自由意志;②自愿订立的合同可以满足市场交易者的特定需求,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增加整体的社会财富;③ 自愿订立的合同促成市场交易者相互合作,共同形成社会的信用机制。因此,法律鼓励合同的订立和履行,尊重市场交易者的合同自由,维护诚实守信的履约机制5、合同的法律保障保护:法律鼓励合同的订立和履行,尊重市场交易者的合同自由,维护诚实守信的履约机制。限制:由于合同主体的谈判能力与地位可能存在差异,法律对合同自由进行了一定的限制,以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一方。相关链接:格式条款含义: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如火车站背面关于“乘车须知”的规定。作用与不足: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但也限制了对方当事人的合同自由。民法典规定,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示对方注意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等与对方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二、要约承诺订合同1、合同订立的两个阶段:要约与承诺合同的订立需要当事人各方的平等协商,很多时候需要经历反复协商才能就合同条款达成一致的意思表示。法律将这个过程概括为要约与承诺两个阶段。(1)要约①含义: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②当事人:在一项要约中,发出要约的一方为要约人,接受要约的一方为受要约人。③法律效力:为了保护受要约人的合理期待,维护稳定的交易秩序,生效的要约具有法律约束力。(2)承诺①含义: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②要求:由受要约人及时向要约人作出,并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到达,该意思表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一致。如果受要约人的“承诺”对原来的要约内容进行了实质性变更或者超过了要约确定的期限,该项“承诺”转化为新要约,需要原来的要约人作出承诺,才能形成一致的意思表示。③法律效力:承诺到达对方后,立即发生法律效力,订立合同的过程随之结束,合同即告成立。相关链接: 什么是实质性变更?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有关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方法等的变更,是对要约内容的实质性变更。2、合同无效的情形订立合同并不当然意味着合同的生效。(1)如果合同内容出现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违背公序良俗等情形,仍然可能导致合同全部或者部分无效。(2)如果合同的主体不适格或者因欺诈、胁迫导致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也会使得合同存在瑕疵或者效力处于不确定状态,不能产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约束力。3、订立有效合同的要求订立一份有效的合同,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合法。法律鼓励交易,从严认定无效合同。特别提醒: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一般必须经过法定代理人追认才有效。但是,他们可以订立纯获利益的合同,如接受奖励、赠与、报酬等;还可以订立与其年龄、智力和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合同,如乘坐交通工具等。这会构成有效合同。三、立字有据更可靠1、合同订立的判断与合同形式(1)合同的订立: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特定形式外,只要各方当事人形成一致的意思表示,就是订立了合同。(2)合同的形式口头合同、书面合同、直接履行的行为等2、口头合同①含义:是当事人通过口头语言达成意思表示一致所形成的合同。②优点:充分适应了现代社会对订立合同的快捷性要求。③缺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多不明确,发生纠纷时难以举证。合同的履行期限越长,当事人忘记约定内容或者条件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就越大,当事人对合同的理解和执行就越容易产生争议。④适用范围:通常用在一些金额较小、即时清结、权利义务关系相对简单的民事法律关系中。3、书面合同①含义:是以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订立的合同。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②优点:内容清晰,有利于督促各方当事人根据确定的义务履行合同,有利于守约方根据约定追究违约责任。书面合同有据可查,能够为处理合同纠纷提供明确的证据,有利于案件的公正裁决。③适用场景:对于权利义务关系复杂、金额较大以及履行期限较长的合同,应当采取书面形式。④成立条件: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要求签订确认书的,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成立。树立合同意识:空口无凭”未必正确,“立字为据”确有意义。我们在生活中应当树立合同意识,尤其要用好白纸黑字这个工具。三、【重点难点】1.比较:要约与要约邀请要约 要约邀请发出目的 当事人自己主动提出的愿意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以订立合同为直接目的 当事人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内容 内容具体确定,包括将来可能订立的合同的主要内容,含有要约人经受要约人承诺即愿意接受要约约束的意思表示 内容不具体明确,不含有当事人愿意接受约束的意思表示对象和方式 大多数是针对特定的相对人的,故要约往往采用对话和信函等方式发出 要约邀请一般是针对不特定的相对人的,故要约邀请往往通过电视、报刊等媒介手段发出效力 生效后应受到法律的约束,不得随意撤回或撤销 不具有约束力,撤回要约邀请一般也不承担法律责任2.比较:口头合同与书面合同的异同口头合同 书面合同含义 是以口头形式订立的合同,是当事人通过口头语言达成意思一致所形成的合同 是以书面形式订立的合同,它是以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适用对象 可以用在一些金额较小、即时清结、权利义务关系相对简单的民事法律关系中 适用于权利义务关系复杂、金额较大、履行期限较长的或重要的合同优点 充分适应了现代社会对订立合同的快捷性要求 签订书面合同有助于督促当事人履行义务;书面合同还可以作为仲裁机构、司法机关仲裁、调解、处理合同纠纷的证据缺点 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多不明确,发生纠纷时难以举证 订立书面合同比口头合同稍复杂四、【自我检测】1.“自动续费套路深”。消费者反映,有些手机应用程序,系统会“默认”帮用户勾选自动续费,而且提示文字往往都非常小,不仔细看根本就发现不了;想要取消,流程繁琐,甚至退订无门。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①经营者使用格式条款,应以显著方式提示消费者注意自动续费的内容②勾选了自动续费后,双方合同关系订立,应履行合同义务,不可变更③变相强制消费者订阅自动续费服务,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④工商部门应加强监管,要求经营者停止使用格式条款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2021年10月3日,陆某向某家具公司经理张某发微信:“我要购买紫檀餐桌和沙发各一套,总价4.5万元,货到付款。”10月4日,张某回复:“价格没问题,但需到款发货。”次日,陆某微信转账4.5万元,张某表示已收到货款,可安排发货。据此判断( )①张某的微信回复是承诺 ②合同成立的时间是10月5日③陆某的汇款行为是承诺 ④双方订立的合同属于口头合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为实现少缴税款或其他目的,生活中签订“阴阳合同”的现象时有发生。2021年,受疫情影响,。甲公司经营不善,濒临破产。乙公司主动找到甲公司,提出以1500万元的价格收购其所有资产及债务。甲公司同意收购,但提出收购价格为2000万元,在经过成本核算后,乙公司同意这一价格,双方签订内部合同1。但为少交税款,双方协商后以1500万元的价格对外签订了合同2。据此,我们能看出( )①本案中订立的两份合同均成立②两份合同为双方协商签订,都受法律保护③合同2甲乙双方没有形成一致的意思表示④“甲公司同意收购,但提出收购价格为2000万元”是新要约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4.当事人订立合同,需要经过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下列属于承诺的( )A.受要约人向要约人以外的第三人作出的接受要约的意思表示B.甲发邮件托乙照顾宠物并要求当日答复,乙随即回复同意但甲当日未查看C.受要约人在承诺期限届满后作出的与要约内容完全一致的答复D.甲给乙去函表示以单价2580元出售冰箱1台,乙答复价格为2480元才会买5.有效合同要求订立合同的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外在行为与内心意思相一致,并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利益。根据上述要求,下列属于有效合同的是( )A.9周岁的甲经过讨价还价将自家价值5 000元的手机卖给邻居乙B.为了扩大生产规模,甲公司与原材料供货商乙公司签订买卖合同C.甲隐瞒汽车出过交通事故且曾被大修的事实将车卖给不知情的乙D.甲公司以扣押人事档案相要挟,与吴某续签劳动合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