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权利行使 注意界限 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权利行使 注意界限 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简介

第四课 侵权责任与权利界限
4.2权利行使 注意界限
一、【课前导学】
1.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时要恪守什么界限?
2.民法对名誉权的限制
3.民法对著作权的限制
4.相邻关系的实质、主要类型
5.如何处理相邻关系
6.法律规定相邻关系的意义(作用)
二、【知识梳理】
一、民事权利有限制
1. 权利的含义:
民法强调对权利的保护,而权利通常意味着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实施某一行为的自由。
2. 民事权利行使的界限(要求):
①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时不能超过正当的界限。
②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
3. 不同民事权利的界限:
(1)民法对名誉权(人身权)设定的界限
①对经营者的产品质量或者服务质量进行批评、评论,就不能认定为侵害名誉权。但是,借机以诽谤、诋毁、侮辱等方式损害对方利益的,则构成侵权。
②这些行为是保障消费者批评监督权所必需的。
(2)民法对著作权的限制:作品的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使用
①作品的合理使用:
A、含义:在特定的情形中,使用作品不需要著作权人同意,也不必支付使用费。
B、特定情形:
a.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b.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c.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d.为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
②作品的法定许可使用:
A、含义:在某些情形中,除非权利人事先声明不许使用,他人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同意,直接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使用费,这属于作品的法定许可使用。
B、特定情形:
a.报刊转载其他报刊上发表的作品;
b.在为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的教科书中,汇编已经发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等。
二、妥善处理相邻关系
1.为什么要妥善处理相邻关系
邻里之间如果在排水、通行、通风、采光、观景等方面处理不当,就可能引发侵权纠纷;
2. 相邻关系的实质
相邻关系是对不动产所有权的限制或延伸。
3. 相邻关系的主要类型
①相邻用水、排水关系;
②相邻通行 关系;
③相邻不动产利用(土地、房屋、林木、地上的固定物)与管线安设关系;
④相邻通风、采光、日照关系 ;
⑤相邻有害物质排放关系,等等。
【提示】在法律上,相邻关系是指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在行使所有权或其他物权时,因相互间给予方便或接受限制而发生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相邻关系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物权,法律关于相邻关系的规定也不等于法律增加了不动产所有权规定的内容,相邻关系的实质是对不动产所有权的限制。
4.为什么要妥善处理相邻关系
(1)必要性:邻里之间如果在排水、通行、通风、采光、观景等方面处理不当,就可能引发侵权纠纷;
(2)意义:法律规定相邻关系,对于保护相邻不动产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稳定社会秩序,具有重要的意义。
【提示】相邻关系的范围包括相邻的不动产,不仅指土地,也包括附着于土地的建筑物。不动产的相邻关系一般指相互毗邻的不动产权利人之间的关系,但也不尽然。相邻的不动产权利人,不仅包括不动产的所有人,而且包括不动产的用益物权人和占有人。
5.如何处理相邻关系
(1)处理相邻关系的原则:
民法典规定,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
(2)法律依据:
法律、法规对处理相邻关系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可以按照当地习惯。
(3)具体要求:
相邻关系一方在为自己便利行使权利时,应当照顾到相邻方的利益。民法典规定,不动产权利人应当为相邻权利人用水、排水、通行等提供必要的便利;不动产权利人因用水、排水、通行等利用相邻不动产的,应当尽量避免对相邻的不动产权利人造成损害。
三、【重点难点】
区分:作品的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使用(P36“相关链接”)
主要特点 具体情形
合理使用 使用作品不需要著作权人同意,也不必支付使用费 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③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④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等等
法定许可使用 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同意,直接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使用费 ①报刊转载其他报刊上发表的作品 ②在为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的教科书中,汇编已经发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等等
共同特点:①在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使用的情况下,仍须指明作者和作品出处 ②都可以不经过著作权人同意 合理使用——不支付使用费 法定许可使用——支付使用费
四、【自我检测】
1.著名作家郑渊洁一直饱受商标和商号被恶意抢注的迫害,其笔下的皮皮鲁、鲁西西等童话形象等被恶意抢注。为了与商标侵权对抗,郑渊洁宣布自2021年12月将《童话大王》停刊。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皮皮鲁、鲁西西等童话形象在以下情况中属于合理使用的有( )
①学校美术课把鲁西西等供学生美术绘画使用
②雪糕生产商私下把鲁西西图案印在包装袋上进行宣传
③一拉面商家用“卤西西”到相关国家机关申请商标注册
④中宣部主办的学习强国介绍鲁西西、皮皮鲁等设计形象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2.某校高二年级江老师要开设一节公开课,他从网上多人的文章中截取并下载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印发给了学生和听课老师使用。 江老师的这一做法( )
①未经著作权人的许可,是一种侵权行为
②不必经著作权人的同意,属于作品的合理使用
③应按规定支付使用费,属于作品的法定许可使用
④应注明作者和作品出处,不必支付使用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W中学教师洪某喜爱诗歌,经常收集整理名家名篇。2020年7月,洪某在校报上转载了诗人李某在其他报刊上发表的一首诗歌《少年》。对此,以下推论正确的是( )
①洪某转载李某文章,属于作品的法定许可使用
②若未经李某同意,洪某转载李某文章构成侵权
③洪某转载李某文章,若未注明作者李某,构成侵权
④洪某若在《少年》上署自己名字,侵犯李某姓名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甲乙丙依次比邻而居。甲为修房向乙提出在其院内堆放建材,乙不允。甲遂向丙提出在其院内堆放,丙要求甲付费200元,并提出不得超过20天,甲同意。修房过程中,甲搬运建材须从乙家门前经过,乙予以阻拦。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依据有利生产的原则,乙应该允许甲在其院内堆放建材
B.依据有利生产的原则,乙无权阻拦甲经其门前搬运建材
C.依据公平合理的原则,甲应该根据约定向丙支付占地费
D.依据方便生活的原则,建材堆放时间超过20天,甲应清理现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