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一、授 课 信 息教学课题 幼儿园音乐游戏模拟教学 课程名称 幼儿艺术教育与活动指导 学时 4学时选用教材 幼儿艺术教育与活动指导 授课班级 幼师班 授课地点 实训教室二、教 学 分 析教 学 内 容 授课内容 将“幼儿园双模拟教学”引入课堂,以理论模块和实践模块构建课程体系。本次课选用模块四中的任务:用音乐游戏设计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进行幼儿园双模拟教学活动。在让学生深入理解音乐游戏相关理论的同时,通过实操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这既是学生理解音乐游戏的关键,也是学会音乐活动设计的前提。教材分析 幼儿艺术教育与活动指导第2版是“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经全国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本书主要用于幼儿保育专业幼儿园艺术活动设计课程教学。学 情 分 析 知识和技能基础 通过前几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幼儿园音乐游戏的形式以及如何设计、组织和实施,并对具体的音乐游戏进行了体验和分析。认知和实践 学生的创造和表现能力较强,比较熟悉幼儿园活动流程;具备一定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但教学实践能力较弱;个别同学表达能力需要提高。学习特点 学生学习程度两极分化严重,学习习惯有待加强。自主学习能力较弱。课堂上比较喜欢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学习。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1.掌握幼儿园音乐游戏的活动流程。 2.掌握幼儿园音乐游戏的设计组织和实施。 3.初步掌握说课和评课的方式 1.能设计、组织和实施符合幼儿实际年龄特点的音乐游戏。 2.能在模拟教学中进行音乐游戏的实践教学。 1.培养学生能胜任职业岗位的职业素养 2.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热爱幼儿的专业情感 3、“以美育人,以美化人”让学生感受艺术美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 幼儿园音乐游戏的设计的教学实践。解决策略 1、运用理论知识解决设计问题 2、模仿成熟的活动案例,教学难点 幼儿园音乐游戏组织和实施的教学实践解决策略 1、在教师示范下进行 2、在活动评价中知道改进措施三、教 学 策 略教学理念 以任务为导向,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过程分为课前预习、课中探究、课后拓展三个教学环节,将夯实学生专业知识和进行职业情感教育贯彻整个教学过程。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自主学习、分组探究、情境教学法教 学 资 源 与 手 段 根据学生欠缺自我学习的能力、喜欢用手机等特点,教师借助学台、希沃5等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习通 希沃5四、教学实施过程教学流程图课 前 预 习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任务策略 课前任务布置: 1.预习大班幼儿音乐游戏活动设计《快乐的小面条》、《超级玛丽》 ,理解两次活动的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重难点以及活动过程。 2.知道大班幼儿的认知、能力、情感的发展特点和表现能力 教师通过学台发布任务及推送资料。 教师根据学生上传的作业内容--大班幼儿认知、情感、态度等特征,进行打分。并选出最佳作业。 学生登录学台,完成任务。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在本次模拟教学活动中应如何表现大班幼儿的认知、能力、情感的特征? 1.教师通过学台布置任务,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教师打分能很好地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根据反馈调整课中教学策略。课 中 探 究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感知设计 教师对本次活动设计进行说课,讲解活动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重难点(10分钟) 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说课示范 说一说 每组代表分享自己对于大班幼儿在音乐游戏中的认知、技能、情感态度的表现的感知 让学生理解本次音乐游戏活动设计的意图,知道自己在模拟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怎样表现幼儿的特点情境模拟 根据大班幼儿音乐游戏《快乐的小面条》的活动设计进行模拟教学活动 (30分钟) 教师模拟幼儿园教师角色 做一做 学生模拟幼儿园大班幼儿 学生理解活动设计的实操流程,同时感受大班幼儿的认知、技能、情感态度的特征评价分析 活动评价 (20分钟) 《快乐的小面条》音乐游戏分析 (20分钟) 1、教师自评活动设计方案 2、学生互评 3、教师评价学生在模拟教学活动中的表现 4、模拟教学活动中音乐游戏的分析对教学设计做点评记录 评一评 小组合作探究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并提交分析报告 1.在听评和互评过程中知道改进措施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感知设计 学生说课《超级玛丽》 (10分钟) 培养学生说课技能情境模拟 学生试讲 (30分钟) 活动评价 (20分钟) 观察学生表现,做记录,为点评活动积累素材 学生自评 学生互评 教师评价 说一说 主角学生说课 做一做 主角学生承担幼儿教师角色,配角学生承担中班幼儿角色进行幼儿园模拟教学活动。 通过教学活动中双模拟的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评价分析 音乐游戏分析(20分钟) 通过分析音乐游戏,对之前学过的音乐游戏的概述、设计、组织和实施的理论内容进行内化。 评一评 1、小组完成模拟教学活动评价表(见附录1) 2、小组完成音乐游戏分析报告 理解游戏的设计、组织和实施原理。 通过评价学生知道在实践活动中自己的优缺点 引导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音乐游戏相关理论知识,为今后的音乐游戏创编以及活动设计奠定基础课 后 拓 展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巩固提升 课后任务: 每小组形成一个音乐游戏的模拟教学活动 1.教师发布课后任务。 2.教师评分,分别加5、4、3分。 学生将活动实录上传学台。 通过课后任务提高学生的音乐游戏教学活动的教学实践能力。 评分调动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保 留学习痕迹。反 思 整 改教 学 效 果 1. 模拟教学激兴趣,体验角色练技能。 双模拟教学模式因其具有互动性与配合性、情境性和体验性、计划性和创造性及可控性与灵活性等方面的特征,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活动设计能力、活动组织能力等都有了很大程度的进步,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职业技能训练水平,提高课堂效率,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2. 教学手段多样化,激发兴趣提效率。 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手段的实施,增加趣味性,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学习通”平台拓展了学习空间,突破了传统课堂的局限,极大提高了学习效率。特 色 创 新 1.职业道德是基础,立德树人是保障。 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引导学生从热爱幼儿、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的角度出发,胸怀职业抱负,将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热爱幼儿的情感深化为爱家乡、爱党、爱国的情怀。 2.行为导向为指导,模拟教学增技能。 模拟教学模式,就是在行为导向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将模拟教学方法和角色扮演教学方法有机结合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它通过人为的创设一种学生与学生互动的情境和心理氛围,让学生在特定的仿真模拟情景下扮演相关角色进行心理模仿,按既定设计,通过解决问题等方式来达到训练职业技能的教学目的。 3.评价形式多样化,取长补短促成长。 模拟教学活动进行后的自我反思、师评、师生互评活动让学生知道了自己的短板和长处,将自己的活动设计、活动实施的方案以及组织策略不断的磨合和改进,大大提升了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不足 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足导致学生对各年龄阶段幼儿的各方面发展把握不明确。改进 需增加幼儿园见习机会,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不同年龄段幼儿心理发展和认知发展的特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