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沪粤版) 5.3物质的密度的应用-实验专题(28页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年级物理上册(沪粤版) 5.3物质的密度的应用-实验专题(28页ppt)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第五章第3节
5.3密度的应用
根据密度公式 ,只要知道某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即可计算出该物体的物质密度。
实验一:测量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密度
实验二:测量盐水密度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1.实验原理:
2.测量仪器:
托盘天平、量筒
测量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密度

(5)根据公式 计算石块的密度。
实验步骤: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m;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录水的体积V1;
(3)用细线拴好石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录水面到达的刻度V2;
(4)不规则石块的体积:V= V2 V1
测量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密度

实验记录表格:
石块的质量 m/g
水的体积
V1/cm3
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cm3
石块的体积
V=V2-V1/cm3
石块的密度
ρ/g·cm-3
测量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密度

1.实验原理:
2.测量仪器:
天平、量筒
盐水
测量盐水密度

4、计算出盐水的密度:
你觉得以上的实验步骤存在着什么不足?
实验步骤:
测量盐水密度

1、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2、将配好的盐水倒进烧杯,用天平测装有盐水的烧杯总质量m2
3、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读出盐水的体积V
(6)根据密度公式 计算盐水的密度,表达为:
实验步骤:
测量盐水密度

(1)在烧杯中倒入适量配好的盐水,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2)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录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3)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2 ;
(4)量筒中盐水的质量为:m1 m2
实验记录表格:
杯和盐水的质量m1/g 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m2/g 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1-m2)/g 量筒中盐水体积V/cm3 盐水的密度
ρ/g·cm-3
测量盐水密度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蜡块的质量m;
(2)在蜡块下方悬挂一个重物,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将重物浸
没在量筒水中,记录水面的读数V1;
(3)再将蜡块与重物用用细线拴好悬挂在一起,
全部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录水面的读数V2;
(4)待测的蜡块的体积:V= V2 V1
(5)根据公式 计算蜡块的密度。
思考:如何测量不能沉入水中物体的密度呢?
实验步骤:
若在操作过程中,量筒被摔碎了,怎么办?
缺少测V 工具
有天平、无量筒
令V物=V水
测m水
ρ=
利用V水=
特殊方法测量物质的密度
特殊方法测量物质的密度
1. 有天平、无量筒 测量液体密度
步骤示意图 实验操作 计算密度
该液体的体积
V=_________;
该液体的密度
ρ=__________
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②再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在烧杯壁作出标记,且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
③将烧杯中的水倒出并擦干烧杯壁,往烧杯中倒入某液体到达标记处,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3
步骤示意图 实验操作 计算密度
方法一 ①石块的体积
V=_________;
②石块的密度
ρ=__________
特殊方法测量物质的密度
2. 有天平、无量筒 测固体密度
①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1;
②在烧杯中装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
③将石块浸没在水中,在烧杯的水面处做一个标记;
④取出石块,加水至标记处,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3
特殊方法测量物质的密度
2. 有天平、无量筒 测固体密度
步骤示意图 实验操作 计算密度
方法二 ①金属块的体积V=__________;
②金属块的密度ρ=___________
①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m1;
②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2;
③将金属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用烧杯收集溢出来的水;
④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溢出水的总质量m3
特殊方法测量物质的密度
实验后,小岚老师把核桃放入水中,发现核桃漂浮在水面上,她想测量核桃的密度,却发现无法放入量筒中。思考后,用天平、小烧杯、细铁丝、装满水的溢水杯,也测出了核桃的密度。实验方案如下。
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m0;
②用天平测出核桃质量m1;
③用细铁丝将核桃压没在水中,用小烧杯承接溢出的水,用天平测出小烧杯和溢出水的总质量为m2;
(6)核桃的体积为V核桃=______;核桃的密度为ρ核桃=______(均用m0、m1、m2、ρ水表示);
(7)由于核桃吸水而造成所测核桃的密度误差较大,在不改变实验方法的前提下,请你提出一条提高测量精度的有效措施:______。
特殊方法测量物质的密度
寒假里,小岚老师用大豆、核桃、花生等食材制作
营养豆浆,并测量营养豆浆的密度。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
零刻度线处,观察到天平的指针如图甲,应向______
(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豆浆的总质量,所加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总质量为______g;(3)把烧杯中的豆浆倒入量筒中一部分,如图丙所示;(4)测出烧杯和剩余豆浆的质量为30g,计算出豆浆的密度为______kg/m3;
特殊方法测量物质的密度
小岚老师想到,只用天平还能测出酱油的密度。于是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帮她补充完整: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
②将一个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 ;
④则酱油的密度ρ=______(用物理量符号表示)。(水的密度为ρ水)
特殊方法测量物质的密度
小岚老师给胖胖买了两个球,如图甲所示,想知道这个球的密度是多少?但是又放不进量筒,于是从实验室借来了天平和烧杯,进行了以下测量:
(1)把天平置于水平桌面上,将游码归零,当横梁静止后,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2)小岚用天平对其中一个球的质量进行了正确测量,其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则所测球的质量为______g;
特殊方法测量物质的密度
(3)小岚将刚测完质量的球放入一空烧杯里,如图丙所示,然后进行了以下操作:
①向图丙的烧杯中倒入一定量的水后,用筷子将球刚好完全压入水中,在烧杯面标记上水面的位置,如图丁所示;
②取出球,如图戊所示;
③用装有500g水的烧杯A向图戊的烧杯中加水,如图己所示,直到水面达到标记处为止,此时测得烧杯A中剩余水的质量为100g;由以上信息可计算出球的体积为______cm3;(已知:水的密度为1g/cm3)
(4)由上述方法测得的球的密度为______g/cm3;所测得的密度比真实值偏______(选填“大”或“小”)。
特殊方法测量物质的密度
小高和小蒋想比较物理实验室中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进行了以下操作:
(1)小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两种液体,并用电子秤测出了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电子秤的示数如图1所示,则这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是ρ甲 ρ乙
(2)小蒋想通过图像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他用测出液体的体积V 并测出量筒和液体的总质量m,用甲、乙两种液体各测两组数据后,在如图2所示的m-V图像上描四个点。但小蒋忘记标注这四个点的数据分别属于哪种液体。根据小高实验测出的数据分析可知属于甲液体的两点是______;
特殊方法测量物质的密度
小高和小蒋想比较物理实验室中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进行了以下操作:
(3)小姚在小高实验的基础上添加了一个边长为3cm的正方体金属块测量出了甲液体的密度,实验步骤如图3所示,则甲液体的密度为______。为了减小该实验的误差,她应该选择图4中的______(选填“a”或“b”)烧杯。
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灯附近,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酒精灯上方空气因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热空气上升后,下面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形成了风。
气体密度与温度
根据密度 ,气体受热膨胀,密度变小;气体密度变小而上升。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风。空气运动具有能量。
气体密度与温度
  例:一瓶氧气用掉一半后,氧气 ( )
  A.质量减半 B.体积减半 
C.密度减半 D.条件不足
AC
(1) 当气体被压缩时:
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2)当气体膨胀时:
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气体密度与温度
   在我国的北方,冬天对自来水管的保护十分重要。如果保护不好,使水管里的水结了冰,不仅影响正常生活用水,有时还会把水管冻裂,造成送水设备的损坏。
那么自来水管为什么会被冻裂?
   我们发现,水并不能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水结冰后体积反而膨胀变大了,而水管遇冷收缩,这样导致水管被水结冰后涨破裂了。
装满水的密封瓶子为什么不能长时间放在冰箱的冷冻室里?
水密度与温度
  事实表明,4℃的水密度最大。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密度越来越小;温度低于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密度越来越小。水凝固成冰时,体积变大,密度变小。人们把水的这个特性叫做水的反常膨胀。
如图冬天湖水的温度分布示意图,在寒冷的冬天,湖面封冻了,较深湖底的水却有可能保持的水温,鱼儿仍然可以自由自在的游动。
水的反常膨胀
水的反常膨胀
图甲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图乙为北方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根据图像及水的其他性质,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A.水在4℃时密度最小B.4℃以上的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C.水在0~4℃范围内,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D.示意图中从A到E,湖水的温度逐渐升高
水的反常膨胀
某研究人员为了探究冰和水的体积与温度的关系,在一定环境下将一定质量的冰加热,分别记录其温度和体积,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严寒冬天,当河水结冰时,冰层上表面的温度是0℃
B.严寒冬天,当河水结冰时,冰层下表面的温度是4℃
C.一定质量的水温度升高时,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D.一定质量的冰温度降低时,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