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 4.3平面镜城像(课件)26页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 4.3平面镜城像(课件)26页ppt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第四章 光现象
第3节 平面镜成像
-
第四章
1.能描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学习目标
2.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3.了解平面镜成虚像及平面镜成像原理;
4.了解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
导入新课
你感受到了什么?
美不美?
导入新课
当你照镜子的时候
可以在镜子里
看到另外一个“你”
镜子里的这个“人”
就是你的像
镜子里的人又帅了
讲授新课
认识平面镜
表面是平的、光滑的反射面。
讲授新课
平面镜成像特点
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的位置、大小跟物体的位置、大小有什么关系?
实验目的
猜想假设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讲授新课
平面镜成像特点
设计实验
如何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
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
如何确定像的位置?
用薄玻璃板替代平面镜
实验器材
薄玻璃板、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棋子)、刻度尺、直角三角板、支架、白纸一张。
等效替代法
讲授新课
平面镜成像特点
实验步骤
1.如图所示,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蜡烛的像的位置。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实验时注意观察蜡烛的大小和它的像的大小是否相同。
讲授新课
平面镜成像特点
实验步骤
2.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实验。
3.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在纸上的位置连起来,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它们到玻璃板的距离,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次数 蜡烛到平面镜的 距离/cm 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蜡烛的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
1
2
3
讲授新课
平面镜成像特点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_______
相等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
相等
讲授新课
平面镜成像特点
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讲授新课
平面镜成像特点
评估交流
(1)使用刻度尺的目的:
比较确定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
(2)使用薄玻璃板的目的:
(3)在较暗环境中/点燃前面蜡烛的目的:
(4)将玻璃板垂直于水平桌面放置:
(5)多次实验的目的:
防止玻璃板前后两面成两个虚像,影响实验效果。
让观察到的像/所成的像更清晰。
若不垂直,则无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前面蜡烛的像重合。
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讲授新课
跟踪训练
1. 月亮到地球的距离是 3.8×108 m,井水水深 5m,则月亮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__m。
3.8×108
2. 从平面镜中看到一只挂钟的指针位置如图1所示,此时这个钟的实际时间是( )
A. 4时35分 B. 5时25分
C. 6时35分 D. 7时25分
图1
A


讲授新课
平面镜成虚像
经过镜面反射后,人感觉这些光是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S ’发出来的。
s
s'
s
光源发出的发散光线进入人眼
讲授新课
平面镜成虚像
S
S′
平面镜
虚像:
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像
虚像不能用光屏接收
平面镜成像原理:
光的反射
讲授新课
平面镜成像作图
如图,MN表示平面镜,AB表示镜前的物体,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
M
N
A
B
A
B
方法:
1、作垂线
2、取等距离
3、画虚像
讲授新课
练习:某发光点S 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分别沿O1A和O2B方向射出,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在图中画出发光点S的位置。
O1
S
S1
O2
A
B
作法:
1.将AO1和BO2延长交于S1。
2.过S1作镜子垂线,取相等距离找到S。
3.再连接SO1和SO2,标上箭头。
讲授新课
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1.成像
讲授新课
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2.改变光路
偶镜
潜望镜
讲授新课
凸面镜和凹面镜
1.凸面镜对光线有 作用
发散
物体在凸面镜中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利用凸面镜可以观察到更大的范围
应用:
汽车观后镜
弯道观察镜
讲授新课
凸面镜和凹面镜
2.凹面镜对光线有 作用
会聚
可以把平行的光会聚在一点上
太阳灶
可以把焦点处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
手电筒、汽车灯、探照灯的反光装置
应用:
随堂练习
1.“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两岸秀美的山峰在平静的水面清晰地映出“倒影”,它是 ( )
A.山的影子 B.山的实像
C.山倒立的虚像 D.山正立的虚像
D
2.如图所示,承承家的小猫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是图中的( )
C
随堂练习
3.如图所示,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  )
A. 2.1m B. 2.5m
C. 4.6m D. 5m
C
4.小明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先将蜡烛放在平面镜前50cm处,他记下了像的位置,然后,他将平面镜向蜡烛移动了10cm,则第二次成像的位置与第一次成像的位置比较( )
A.向平面镜移动了10cm B.向平面镜移动了20cm
C.远离了平面镜10cm D.远离了平面镜20cm
A
随堂练习
5.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在此实验中:
(1)实验应该在较_______(亮/暗)的环境下进行
(2)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3)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平镜面_____关系。
(4)此时用另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5)解决上面的问题后,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___ (A/B)这一侧观察。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距离
玻璃板未垂直桌面
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相等
A

课堂小结
平面镜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光的反射
平面镜
反射面是平面的镜叫平面镜
平静的水面也可以看作平面镜
平面镜成像
像和物大小相等
平面镜成虚像
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和物的连线垂直于镜面
平面镜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谢 谢 观 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