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桂科版《综合实践活动》五下 第12课《生活中垃圾·垃圾的利用》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桂科版《综合实践活动》五下 第12课《生活中垃圾·垃圾的利用》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桂科版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
第四单元《生活中的垃圾》第十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生活中垃圾·垃圾的利用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综合实践 年级 五年级
核心素养目标 价值体认:通过探究垃圾的利用,认识到垃圾处理的重要性,理解环保的意义和价值责任担当: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问题解决:通过实验感受蚯蚓“消灭”厨余垃圾的过程,学会分析问题,从而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能力。创意物化:通过利用废物变废为宝的制作过程创意物化,培养手工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技能,从而培养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感受蚯蚓“消灭”厨余垃圾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 通过利用废物变废为宝的制作过程创意物化,培养手工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技能,从而培养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 教具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视频:废物变废为宝。有些垃圾可以回收并进行重复利用。这些垃圾通过回收和再生之后既可以减少处理垃圾的烦恼,又能缓解资源不足的难题。让我们一起探究垃圾的有效利用方式,学习变废为宝的方法,形成垃圾回收与利用的意识和能力。出示课题。 观看视频思考交流 通过猜谜、设疑,引导学生在思考中激发学习兴趣,为下步开展活动做好准备。
讲授新课 一、制订方案垃圾的利用小组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垃圾的利用班级:五(2)班组长:张峰指导教师:李璐小组成员及分工:张峰、刘璐、王伟、田青、王红、刁清
张峰、刘璐——搜集、实验王伟、田青——体验、制作王红、刁清——展示活动时间及地点:6月25日 社区活动目标:1.搜集垃圾回收利用的图片或文字资料。通过实验感受蚯蚓“消灭”厨余垃圾的有效过程。3.制作并展示变废为宝创意作品。 活动步骤:搜集、实验、体验、制作、展示。活动准备:1.搜集资料。2.蚯蚓若干条、厨余垃圾、花盆、泥土、遮阳网。3.卷纸筒、塑料瓶、剪刀。预期成果:1.搜集垃圾回收利用的图片或文字资料。通过实验感受蚯蚓“消灭”厨余垃圾的有效过程。3.制作并展示变废为宝创意作品。二、 资料卡垃圾变资源回收 1000 千克废纸,可再造 800 千克好纸,少用纯碱 240 千克,降低污染排放 75%,节省能源 45%-50%。回收 1000千克废塑料可生产出700-750千克无铅汽油和柴油。废旧易拉罐可无数次循环再造成新罐,循环再造铝罐比新造铝罐节能 95%。 1000 千克废玻璃回炉再制可生产 2万个500毫升装的酒瓶,比利用新原料生产节约成本20%。在垃圾处理资源化的同时,还可创造一笔相当可观的稳定收入。三、搜集让垃圾变废为宝的方法有很多。大家可以通过查阅、采访等多种途径去搜集一些垃圾回收利用的图片或文字资料,比一比, 看谁搜集得最多。学生1:我听奶奶说,村头的秸秆等垃圾因为长时间堆积而发酵,村民们就拉回去给农田做底肥,省了不少肥料钱。学生2:法国学生巴斯季叶列利用 90 张废旧光碟装配成一台太阳能炉,用来烧水、煮饭。学生3:爸爸说,将厨余垃圾中的有机物堆放在一个容器中,加入适量的土壤和水分,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和腐熟,就可以变成肥料,用于植物的生长。学生4:王阿姨说:废塑料瓶、塑料桶等可以加工成各种形状和颜色的花盆,用于种植花卉和植物。学生5:小明说废塑料可以被制成各种玩具,如塑料积木、塑料拼图等。四、实验1.家里每天都会产生厨余垃圾,大多都是喂养蚯蚓的好饲料,通过蚯蚓“消灭”厨余垃圾很有效。我们一起来做个小实验吧。目的:观察蚯蚓对厨余垃圾的处理能力。材料:蚯蚓若干条、厨余垃圾、花盆、泥土、遮阳网。步骤:(1)将甲、乙两个花盆在太阳下暴晒后移入阴凉处自然冷却。(2)将厨余垃圾和湿润的泥土拌匀后平均分成两份,一份放入甲花盆中另一份放入乙花盆中。(3)在甲花盆内放入若干条活蚯蚓,乙花盆中不放蚯蚓,作为对照。(4)盖上遮阳网,定期浇水。(5)定期观察,记录两个花盆中厨余垃圾的变化情况。实验结论: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蚯蚓对厨余垃圾具有很强的处理能力。它们通过翻动土壤和消耗垃圾,使得花盆中的垃圾明显减少,土壤质地和颜色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乙花盆作为对照组,垃圾基本保持不变,土壤变化也不大。这说明蚯蚓对厨余垃圾的处理效果显著。2.除了蚯蚓,还有哪些“生物工具”可以处理垃圾?①微生物:微生物是自然界中分解有机物的主力军,它们可以将有机垃圾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利用微生物来处理垃圾,可以实现垃圾减量、资源化和无害化。常见的微生物处理方法包括厌氧消化、好氧堆肥等。②昆虫:某些昆虫具有食腐的习性,可以用于处理有机垃圾。例如,蝇蛆、黄粉虫等昆虫可以将厨余垃圾等有机废弃物转化为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物质,用于养殖业和饲料行业。③鱼类:一些鱼类具有清理水体垃圾的能力,例如清道夫鱼和金苔鼠等。这些鱼类可以在水族箱或池塘中养殖,通过清理水体垃圾来净化水质。④鸟类:一些鸟类具有食腐的习性,可以清理动物尸体等垃圾。例如,秃鹫、乌鸦等鸟类可以将动物尸体等有机废弃物转化为肥料或能量,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五、体验体验一下,用旧丝袜替换洗衣机中的过滤袋。我的体验记录 1.准备阶段:①找到一只旧丝袜,确保它是干净的。②准备好洗衣机和待清洗的衣物。2.实施阶段:①将旧丝袜放入洗衣机中,它可以替换原有的过滤袋。②按照常规洗衣程序开始洗衣。3.观察和记录:①在洗衣过程中,注意观察丝袜对杂质的捕获效果。②记录下在洗衣过程中丝袜的清洁效果和任何特殊情况。完成洗衣后:检查丝袜捕获的杂质,并与过滤袋进行对比。分析和结论:旧丝袜在替代过滤袋方面是可行的,具有以下优点: ①节约成本 。②环保可持续 。③更好的过滤效果。④易于清洁和更换 。六、 制作有些“废物”不要着急扔掉,尝试将它们制作成有用的“宝贝”。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视频:卷纸筒作老虎笔筒的过程。七、展示你把什么“废物”变成了“宝贝” 我们来办个展览会。会上,可以跟大家交流一下,互相借鉴经验。学生1:我用卷筒纸中间的纸筒做成了一个笔筒,放在我的书桌上,可实用了!学生2:我把空的塑料瓶剪成两半,上半部分变成了漏斗,可以用来倒酱油或者豆类;下半部分可以作为容器种植一些植物,美化我的家。学生3:我们可以在展览会上号召大家积极参与到“变废为宝”的行动中。学生4:我们可以用废旧的彩纸制作风铃。学生5:我们可以用一次性纸杯制作装饰性台灯。 学生6:我们可以用易拉罐和筷子制作帆船。八、总结评价通过系列活动,我们有了新的收获。活动过程中,你的表现如何呢?用简短的语言完成下列评价表吧。“生活中的垃圾”主题实践活动评价表评价内容同学评价家长评价老师评价制订的计划是否合理?在制定计划时考虑全面,计划安排得合理。在制定计划时思考有深度 。计划是否具有可行性,符合活动目标和要求。搜集的资料是否全面?资料内容的丰富性、完整性和可靠性。资料具有实用性和参考价值。资料搜集方面很努力,效果非常好。能否通过采访达到目的?采访的有目的性、针对性。采访的准备充分和有时效性。 采访有深度和广度, 在同学中表现积极。 在交流,辩论中是否积极发言?发言积极、针对性强 。在交流辩论中思维活跃,语言流畅。在交流辩论中参与度高,观点明确。 实践过程中能否与小组成员紧密配合?组员之间的合作默契、任务分配合理。在小组合作中具有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小组合作中贡献较大。设计中是否含有新颖、实用的点子?设计新颖、有创意 。能在实际应用中解决问题。设计具有创新性和实际应用价值高。展示方式是否多样化?展示方式丰富多样 。展示方式具有实用性 。展示方式具有创意性,表达能力比较强。九、拓展活动1.垃圾与环保密切相关,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提高环保意识,为保护我们的环境尽一份绵薄之力。动员你身边的人积极参与到减少垃圾、保护环境的行动中,让我们都成为环保事业的监督者、践行者吧!我的环保计划(一)目标①学习和理解环保知识,增强自己的环保意识。②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节约用水、用电,减少垃圾产生。③鼓励同学们一起参与到环保活动中,共同保护我们的环境。(二)行动步骤①学习与了解:我会在学校和家里学习关于环保的知识,了解什么是可回收垃圾、什么是不可回收垃圾,了解我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对环境的影响。②实践与行动:在学校里,我会主动参与学校的环保活动,如垃圾分类、植树等。在家里,我会提醒爸爸妈妈一起参与到垃圾分类中,并且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例如减少使用塑料袋、餐具等。③分享与推广:我会向同学们分享我学到的环保知识,鼓励他们也参与到环保活动中来。例如,我们可以一起组织一个小型的环保展览,向更多的人传播环保理念。(三)期望成果①增强自己的环保意识,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②带动更多的同学参与到环保活动中,共同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力。③帮助爸爸妈妈和身边的人也养成环保的生活习惯。2.你知道垃圾分类吗?垃圾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垃圾分类对环境保护有着重大的意义。对垃圾分类,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吗 把问题列出来,然后和同学们一起探究吧。(1)垃圾如何分类(2)垃圾的分流处理(3)垃圾分类的意义(4)如何提高垃圾分类的意识和参与度(5)未来垃圾分类的趋势和展望 3.说一说,你是如何利用废旧物品,变废为宝的?视频:鞋盒变废为宝 填写活动方案阅读资料搜集实验体验制作 展示总结评价学习拓展延伸 分小组进行活动,方案的填写、制定,对活动的有序开展至关重要。 阅读资料,了解垃圾回收再利用的价值。通过搜集,引导学生了解垃圾回收利用的图片或文字资料。通过实验,引导学生通过蚯蚓“消灭”厨余垃圾的过程和其他“生物工具”可以处理垃圾。 通过体验过程,了解用旧丝袜替换洗衣机中的过滤袋的优点。通过制作,引导学生了解变废为宝的过程,提高动手动脑能力。 通过展示自己创意的变废为宝的作品,互相交流经验,提高制作水平。通过总结,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听听同学、家长老师的评价,总结经验,为以后活动做积累。通过拓展,引导学生说出环保计划及继续探究的主题,同时变废为宝的事例,激发学生制作的积极性。
课堂练习 说一说,你利用身边废物变废为宝的趣事,和同学们分享。 练习 拓展与巩固课堂知识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垃圾变废为宝的方法来制作创意作品,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更培养了我们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保护地球家园贡献一份力量! 总结回顾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板书 垃圾的利用搜集垃圾回收利用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实验:蚯蚓“消灭”厨余垃圾很有效制作变废为宝的过程展示变废为宝的创意作品 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0张PPT)
第12课 垃圾的利用




【桂科版】 五年级下册
内容总览
学习目标
01
新知导入
02
制订方案
03
新知讲解
04
总结评价
05
06
目录
07
课堂练习
08
课堂总结
09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10
拓展活动
教学目标
价值体认:通过探究垃圾的利用,认识到垃圾处理的重要性,理解环保的意义和价值
责任担当: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问题解决:通过实验感受蚯蚓“消灭”厨余垃圾的过程,学会分析问题,从而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能力。
创意物化:通过利用废物变废为宝的制作过程创意物化,培养手工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技能,从而培养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新知导入
视频:废物变废为宝。
新知讲解
制订方案
垃圾的利用小组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垃圾的利用
班级:五(2)班 组长:张峰 指导教师:李璐
小组成员及分工:张峰、刘璐、王伟、田青、王红、刁清 张峰、刘璐——搜集、实验 王伟、田青——体验、制作 王红、刁清——展示
活动时间及地点:6月25日 社区
活动目标:1.搜集垃圾回收利用的图片或文字资料。通过实验感受蚯蚓“消灭”厨余垃圾的有效过程。3.制作并展示变废为宝创意作品。
活动步骤:搜集、实验、体验、制作、展示。
活动准备:1.搜集资料。2.蚯蚓若干条、厨余垃圾、花盆、泥土、遮阳网。3.卷纸筒、塑料瓶、剪刀。
预期成果:1.搜集垃圾回收利用的图片或文字资料。通过实验感受蚯蚓“消灭”厨余垃圾的有效过程。3.制作并展示变废为宝创意作品。
新知讲解
资料卡
垃圾变资源
回收 1000 千克废纸,可再造 800 千克好纸,少用纯碱 240 千克,降低污染排放 75%,节省能源 45%-50%。回收 1000千克废塑料可生产出700-750千克无铅汽油和柴油。废旧易拉罐可无数次循环再造成新罐,循环再造铝罐比新造铝罐节能 95%。 1000 千克废玻璃回炉再制可生产 2万个500毫升装的酒瓶,比利用新原料生产节约成本20%。在垃圾处理资源化的同时,还可创造一笔相当可观的稳定收入。
新知讲解
法国学生巴斯季叶列利用 90 张废旧光碟装配成一台太阳能炉,用来烧水、煮饭。
让垃圾变废为宝的方法有很多。大家可以通过查阅、采访等多种途径去搜集一些垃圾回收利用的图片或文字资料,比一比, 看谁搜集得最多。
我听奶奶说,村头的秸秆等垃圾因为长时间堆积而发酵,村民们就拉回去给农田做底肥,省了不少肥料钱。
爸爸说,将厨余垃圾中的有机物堆放在一个容器中,加入适量的土壤和水分,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和腐熟,就可以变成肥料,用于植物的生长。
搜 集
新知讲解
小明说废塑料可以被制成各种玩具,如塑料积木、塑料拼图等。
王阿姨说:废塑料瓶、塑料桶等可以加工成各种形状和颜色的花盆,用于种植花卉和植物。
搜 集
新知讲解
家里每天都会产生厨余垃圾,大多都是喂养蚯蚓的好饲料,通过蚯蚓“消灭”厨余垃圾很有效。我们一起来做个小实验吧。
实 验
目的:观察蚯蚓对厨余垃圾的处理能力。
材料:蚯蚓若干条、厨余垃圾、花盆、泥土、遮阳网。
步骤:(1)将甲、乙两个花盆在太阳下暴晒后移入阴凉处自然冷却。
(2)将厨余垃圾和湿润的泥土拌匀后平均分成两份,一份放入甲花盆中另一份放入乙花盆中。
(3)在甲花盆内放入若干条活蚯蚓,乙花盆中不放蚯蚓,作为对照。
(4)盖上遮阳网,定期浇水。
(5)定期观察,记录两个花盆中厨余垃圾的变化情况。
新知讲解
实 验
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蚯蚓对厨余垃圾具有很强的处理能力。它们通过翻动土壤和消耗垃圾,使得花盆中的垃圾明显减少,土壤质地和颜色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乙花盆作为对照组,垃圾基本保持不变,土壤变化也不大。这说明蚯蚓对厨余垃圾的处理效果显著。
新知讲解
除了蚯蚓,还有哪些“生物工具”可以处理垃圾?
实 验
①微生物:微生物是自然界中分解有机物的主力军,它们可以将有机垃圾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利用微生物来处理垃圾,可以实现垃圾减量、资源化和无害化。常见的微生物处理方法包括厌氧消化、好氧堆肥等。
②昆虫:某些昆虫具有食腐的习性,可以用于处理有机垃圾。例如,蝇蛆、黄粉虫等昆虫可以将厨余垃圾等有机废弃物转化为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物质,用于养殖业和饲料行业。
新知讲解
除了蚯蚓,还有哪些“生物工具”可以处理垃圾?
实 验
③鱼类:一些鱼类具有清理水体垃圾的能力,例如清道夫鱼和金苔鼠等。这些鱼类可以在水族箱或池塘中养殖,通过清理水体垃圾来净化水质。
④鸟类:一些鸟类具有食腐的习性,可以清理动物尸体等垃圾。例如,秃鹫、乌鸦等鸟类可以将动物尸体等有机废弃物转化为肥料或能量,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新知讲解
体验一下,用旧丝袜替换洗衣机中的过滤袋。
体 验
我的体验记录
1.准备阶段:
①找到一只旧丝袜,确保它是干净的。
②准备好洗衣机和待清洗的衣物。
2.实施阶段:
①将旧丝袜放入洗衣机中,它可以替换原有的过滤袋。
②按照常规洗衣程序开始洗衣。
新知讲解
体 验
3.观察和记录:
①在洗衣过程中,注意观察丝袜对杂质的捕获效果。
②记录下在洗衣过程中丝袜的清洁效果和任何特殊情况。
完成洗衣后:
检查丝袜捕获的杂质,并与过滤袋进行对比。
分析和结论:
旧丝袜在替代过滤袋方面是可行的,具有以下优点:
①节约成本。 ②环保可持续。
③更好的过滤效果。 ④易于清洁和更换。
新知讲解
有些“废物”不要着急扔掉,尝试将它们制作成有用的“宝贝”。
视频:卷纸筒作老虎笔筒的过程。
制 作
新知讲解
我把空的塑料瓶剪成两半,上半部分变成了漏斗,可以用来倒酱油或者豆类;下半部分可以作为容器种植一些植物,美化我的家。
你把什么“废物”变成了“宝贝” 我们来办个展览会。会上,可以跟大家交流一下,互相借鉴经验。
我用卷筒纸中间的纸筒做成了一个笔筒,放在我的书桌上,可实用了!
我们可以在展览会上号召大家积极参与到“变废为宝”的行动中。
展 示
新知讲解
我们可以用一次性纸杯制作装饰性台灯。
我们可以用废旧的彩纸制作风铃。
我们可以用易拉罐和筷子制作帆船。
展 示
新知讲解
通过系列活动,我们有了新的收获。活动过程中,你的表现如何呢?用简短的语言完成下列评价表吧。
“生活中的垃圾”主题实践活动评价表
总结评价
评价内容 同学评价 家长评价 老师评价
制订的计划是否合理? 在制定计划时考虑全面,计划安排得合理。 在制定计划时思考有深度。 计划是否具有可行性,符合活动目标和要求。
搜集的资料是否全面? 资料内容丰富、完整和可靠。 资料具有实用性和参考价值。 资料搜集方面很努力,效果非常好。
能否通过采访达到目的? 采访有目的性、针对性。 采访准备充分和有时效性。 采访有深度和广度,在同学中表现积极。
在交流,辩论中是否积极发言? 发言积极、针对性强 。 在交流辩论中的思维活跃,语言流畅。 在交流辩论中参与度高,观点明确。
实践过程中能否与小组成员紧密配合? 组员之间合作默契、任务分配合理。 在小组合作中具有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小组合作中贡献较大。
设计中是否含有新颖、实用的点子? 设计新颖、有创意。 能在实际应用中解决问题。 设计具有创新性,实际应用价值高。
展示方式是否多样化? 展示方式丰富多样。 展示方式具有实用性。 展示方式具有创意性,表达能力比较强。
新知讲解
垃圾与环保密切相关,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提高环保意识,为保护我们的环境尽一份绵薄之力。动员你身边的人积极参与到减少垃圾、保护环境的行动中,让我们都成为环保事业的监督者、践行者吧!
拓展活动
新知讲解
我的环保计划
(一)目标
①学习和理解环保知识,增强自己的环保意识。
②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节约用水、用电,减少垃圾产生。
③鼓励同学们一起参与到环保活动中,共同保护我们的环境。
(二)行动步骤
①学习与了解:我会在学校和家里学习关于环保的知识,了解什么是可回收垃圾、什么是不可回收垃圾,了解我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拓展活动
新知讲解
②实践与行动:在学校里,我会主动参与学校的环保活动,如垃圾分类、植树等。在家里,我会提醒爸爸妈妈一起参与到垃圾分类中,并且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例如减少使用塑料袋、餐具等。
③分享与推广:我会向同学们分享我学到的环保知识,鼓励他们也参与到环保活动中来。例如,我们可以一起组织一个小型的环保展览,向更多的人传播环保理念。
(三)期望成果
①增强自己的环保意识,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②带动更多的同学参与到环保活动中,共同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力。
③帮助爸爸妈妈和身边的人也养成环保的生活习惯。
拓展活动
新知讲解
你知道垃圾分类吗?垃圾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垃圾分类对环境保护有着重大的意义。
拓展活动
新知讲解
对垃圾分类,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吗 把问题列出来,然后和同学们一起探究吧。
(1)垃圾如何分类
(2)垃圾的分流处理
(3)垃圾分类的意义
(4)如何提高垃圾分类的意识和参与度
(5)未来垃圾分类的趋势和展望
拓展活动
新知讲解
说一说,你是如何利用废旧物品,变废为宝的?
视频:鞋盒变废为宝
拓展活动
课堂练习
说一说,你利用身边废物变废为宝的趣事,和同学们分享。
课堂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垃圾变废为宝的方法来制作创意作品,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更培养了我们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保护地球家园贡献一份力量!
板书设计
垃圾的利用
搜集垃圾回收利用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实验:蚯蚓“消灭”厨余垃圾很有效
制作变废为宝的过程
展示变废为宝的创意作品
总结评价
拓展延伸
作业布置
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变废为宝, 给爸爸、妈妈展示一下,和他们一起享受其中的快乐。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