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天台平桥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检测信息技术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天台平桥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检测信息技术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平桥中学2014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诊断性测试试题
高一信息技术
2015.5
本卷共8页,两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用蓝.黑色水笔书写答案,考试结束只需将答题卡和答案纸交回。
选择题部分答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赤壁之战时,蒋干从周瑜处偷走了人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事前伪造好的蔡瑁.张允的投降书,交给曹操,结果曹操将二人斩首示众,致使曹操失去了仅有的水军将领;最后落得“火烧三军命丧尽”的下场。这说明信息具有( )
A.共享性 B.时效性 C.真伪性 D.价值相对性
2.进入高考评卷场,评卷老师“凭脸进场”。 ( http: / / www.21cnjy.com )评卷老师只要往人脸识别器前一站,机器就能准确识别出该老师的名字,这种人工智能技术是( )
A.虚拟现实技术 B.模式识别技术 C.语音识别技术 D.信息的编程加工
3.林华同学想深入了解“辛亥革命”,他可以通过( )途径获得相关信息。
①上网获取信息 ②咨询相关专家 ③查阅相关报刊文献 ④参观武昌起义纪念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浏览网页时,如果你对网页上的一张图片感兴趣,想保存到本地硬盘,最好的方法是( ) 
A.选中这个图片,然后单击右键,选择“图片另存为”,保存到本地硬盘
B.在浏览器菜单中,选择“文件”\“另存为”选项,保存为Web页格式
C.选中这个图片,然后复制,粘贴到本地硬盘
D.保存这个网页的网址即可
5.在Excel工作表中,如果要计算单元格B2.B4和B6 三个单元格的平均值,可以使用下面那个式子( )
A. =average(B2:B6) B. =(B2+B4+B6)/3
C.average(B2:B6) = D. (B2+B4+B6)/3 =
6.小王同学在上网时,打开了下图所示的网页进行搜索,然后按层次逐级查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这种搜索方法属于( ) ( http: / / www.21cnjy.com )A. 关键词检索 B. 全文检索 C. 自动检索 D.主题目录检索7.小艾想为妈妈办一次生日聚会,她在一家陌生的团购网站上看到某餐厅推出了一款套餐,下列行为不恰当的是( )
A.因为价格特别便宜,立刻付款买下该套餐
B.根据这家团购网站的信誉来决定是否购买该套餐
C.购买前与这家餐厅联系,确认是否有此团购活动
D.先了解他人对此套餐的评价,再决定是否购买
8.工作表中A2:D3区域总共包含几个单元格( )
A.5 B.6 C.7 D.8
9.使用电子表格软件Excel时,在D1单元格中输入下列式子,错误的是( )
A.=A1+B1+C1 B.=A1-B1+ ( http: / / www.21cnjy.com )C1 C.=A1+B1-$C1$ D.=sum(A1:C1)/3
10.在Excel工作表的某个单元格中输入“5+2*3”(不包括引号),按回车后显示结果是( )
A. 11 B. =5+2*3 C. 5+2*3 D. 21
11.如下图所示,单元格K14的求平均公式为:“=AVERAGE(E14:I14)”,则单元格K15的求平均函数为(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AVERAGE(E15:I15) B.=AVERAGE(F14:J14)
C.=AVERAGE(E13:I13) D.=AVERAGE(F13:J13)
12.下列流程图符号属于判断框的是 ( )
A. B. C. D.
13.下列问题不能用算法描述的是( )
A.已知a.b.c的值,求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实数解
B.计算某个班级英语成绩的平均分
C.列出方程y=2x+1的所有实数解
D.根据矩形的长和宽求面积
14.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是 ( )
A.选择结构.循环结构.树型结构
B.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
C.顺序结构.循环结构.树型结构
D.树型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
15.“某商场的店庆促销活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之一:店庆日购物满500元可在5折优惠后再减100元,否则只打5折”。用算法描述这一问题,可采用的算法结构是( )
A.顺序结构 B.选择结构 C.循环结构 D.树形结构
16.下列四段程序中,主要控制结构属于循环结构的是 ( )
A. A= 5  B= A  A= A + B B.IF X > K THEN PRINT "Big"  
C. DO WHILE I<=10    J = I * I    S=S + J I=I + 1LOOP D.IF INT(X/2) = X/2 THEN PRINT "偶数" ELSE    PRINT "奇数"   END IF
17.在Visual Basic中,语句Dim x As Single所说明的变量x属于( )
A.整数型 B.逻辑型 C.字符串型 D.单精度实数型
18.下列可以作为VB变量名的是( )
A. A&s B. 2AS C. AS D. A_s
19.在VB集成环境下编制了含一个窗体的VB应用程序并保存在磁盘上,运行测试后编译成可执行程序,整个过程中肯定会产生的文件类型是( )
A..vbp..frm..exe B..vbp..exe..txt
C..txt..exe..frm D..frm..txt..vbp
20.窗体装载事件过程可以对程序进行初始化。VB窗体装载事件过程的名称是( )
A.Command1_Click B.Form_Click C.Form_Load D.Form_DblClick
21.VB语句Label1.Caption="结果"用于在标签中显示字符串,该语句中“Caption”是( )
A.属性名 B.对象名 C.属性值 D.类名
22.“如果a,b中任意一个为0,那么y=y+l”。能实现该功能的VB语句是( )
A.If a=0 And b=0 Then y=y+1 B.If a*b=0 Then y=y+1
C.If a=0,b=0 Then y=y+1 D.If a,b=0 Then y=y+1
23.VB标准函数Rnd的作用是返回一个大于等于0且小于1的随机数。只能产生大于等于10且小于100随机的VB表达式是( )
A.Int(Rnd*100) B.Int(Rnd*90+10) C.Int(Rnd*99+1) D.Int(Rnd*99+10)
24.读下列程序段,运行该段程序之后,变量a的值是( )
a=3:b=4
if aA.3 B.4 C.0 D.1
25.某VB的事件过程如下: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a As Integer
a = Val(Text1.Text)
a = 2 * a + 1
Text1.Text = Str(a)
End Sub
程序运行时,在文本框Text1中输入1,连续两次单击命令按钮Command1后,Text1中显示的内容是( )
A. 7 B.5 C. 3 D. 1
26.下列Visual Basic程序段运行后,变量Max的值为
a=3: b=10: max=0
if a>0 then max=3
if b>0 then max=10
A. 0 B.3 C. 10 D.无法确定
27.在Visual Basic中,表达式Mid("20110617", 4, 3)的值是( )
A."106" B."110" C."617" D."1106"
28.有如下Visual Basic 程序段:
s = 0
For i = 1 To 5
s = s + 3
Next i
该程序段运行后,变量s的值是( )
A.10 B.15 C.20 D.25
29.有如下VB程序段:( )
Dim k As Integer,s As Integer
k=0:s=0
Do While k>=10
k=k+1
s=s+k
Loop
该程序段执行后,变量s的值是
A.0 B.1 C.10 D.11
30.在数组a中寻找最大值的VB程序段如下:( )
max=a(1) ′变量max用于存放最大值
For i=2 To 10
Next i
方框中最合适的语句是
A.If a(i)<max Then max=a(i) B.If a(i)<max Then a(i)=max
C.If a(i)>max Then max=a(i)   D.If a(i) >max Then a(i)=max
31.在右图所示Visual Basic程序截图中,类和对象的数量分别为
A.6、3
B.4、6
C.6、4
D.4、7
32.下列Visual Basic表达式的值等于127的是( )
A.Val("123") + 4 B.Len("123") + 4
C.Sqr(123) + 4 D.Str("123") + "4"
33.小金编写了一个统计随机数分布的VB程序,部分程序如下所示。在调试程序时出现如图所示的错误信息。
n=0
m=0
for I = 1 to 100
if Rnd>0.5 Then
n=n+1
else
m=m+1
next i
小金仔细分析该程序段后,发现其中缺少了( )
A.for B.end if
C.next D.if
34.下列是VB控件工具箱的部分截图,其中“标签”控件工具是( )
A.1 B.2 C.3 D.4
35.某Visual Basic程序的一个事件过程如下: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ch As String
ch = "abcd"
Label1.Caption = ch
End Sub
窗体中标签对象的属性设置如图所示。运行程序,单击命令按钮Command1,出现“要求对象”的出错信息提示。引起该错误的语句是( )
A.Dim ch As String
B.ch = "abcd"
C.Label1.Caption = ch
D.End Sub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其中第36小题4分,第37小题10分,第38小题6分,第39小题4分,第40小题6分,共30分。)
36.某超市经历使用Excel软件对饮料销售数据进行分析,界面如第36题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第36题图
(1)当前工作表的名称是 (2分)
(2)正确计算各种饮料占销售总额百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比的值,需在H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 (2分)(计算公式:占销售总额百分比=销售额(元)/销售总额(元)),并从H2单元格自动填充到H13单元格。
37. 如图所示是5.2—5.8杭州车城一周汽车销量数据,放置于Excel工作薄“Sheet1”工作表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
(1)要计算一周汽车的总销售量,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先选择 (2分)单元格为活动单元格,然后在编辑栏中输入 (2分),并按回车键确认,则将计算出一周总销售量为“276”。
(2)要计算“平均价格”,小明在单元格D3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应输入公式“=C3/B3”,小明利用自动填充句柄快速将D3单元格中的公式复制到D4:D22中,求出了其他车辆的平均价格,请推断D15单元格中使用的公式为 (2分)。
(3)小明在计算“销量百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比”时(计算公式为:销量百分比=销售量/一周总销售量*100),先在单元格E3中输入了公式“=B3/B23*100”,然后利用了自动填充功能来快速计算E4:E22,但是在自动填充后发现没有得到正确结果,在E4:E22单元格中全部显示了“#DIV/0!”(如图1所示),请你分析E4:E22单元格出现“#DIV/0!”的原因:
(2分);若要得到正确结果,则E3单元格中的公式应修改为
(2分),然后才能自动填充E4:E22。
38.下面程序的功能是:计算表达式1×2×3×……×10的值,并在文本框Text1中输出表达式的值。为了实现这一功能,则程序中划线处的语句应更正为
(1) (2分)
(2) (2分)
(3) (2分)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I As Integer, t As Long
t = 0 (1)
For i = 1 To 10
t = t + i (2)
Next i
Text1.caption = Str( t ) (3)
End Sub
39.下列VB程序运行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界面如下图所示,单击“开始”按钮Command1后,文本框Text1中显示的内容是 (2分),文本框Text2中显示的内容是 (2分)。
Dim a(1 To 10) As Integer
Private Sub Form_Load()
Randomize
For i = 1 To 10
a(i) = Int(Rnd() * 100)
List1.AddItem Str(a(i))
Next i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m As Integer, n As Integer
m = 0
n = 0
For i = 1 To 10
If a(i) > m Then
m = a(i)
End If
If a(i) > 50 Then n = n + 1
Next i
Text1.Text = Str(m)
Text2.Text = Str(n)
End Sub
40.利用辗转相除法求最大公约数。
辗转相除法,又名欧几里德算法,是求两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正整数最大公约数的算法,它的出现可追溯至3000年前。辗转相除法并不需要把数作质因子分解。用辗转相除法求正整数a、b的最大公约数运算过程为:
第一步:用被除数a除以除数b,得到余数c;
第二步:如果余数c不为0,则用上一步的除数b替换被除数a,用上一步的余数c替换除数b,再次执行第一步;如果余数为0则执行下一步;
第三步:则此时的除数即是a、b最大公约数。
例如a=60,b=25,运算过程为:
①60÷25=2…10; ②25÷1 ( http: / / www.21cnjy.com )0=2…5; ③10÷5=2…0。 第③步时,余数为0,运算结束,则此步的除数5即是60和25的最大公约数。
Visual Basic代码实现: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a As Integer, b As Integer Dim ① a = Val(Text1.Text) b = Val(Text2.Text) c = a Mod b Do While ② a = b b = c c = a Mod b Loop Text3.Text = Str(b)End Sub其中①、②空白处应填的代码分别是:(6分)       (3分);②       (3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第31题图
1
3
2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