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酸碱滴定曲线与指示剂的选择 课件(共17张PPT)-《分析化学》同步教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2酸碱滴定曲线与指示剂的选择 课件(共17张PPT)-《分析化学》同步教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17张PPT)
酸碱滴定曲线与指示剂的选择
滴定过程中pH变化
指示剂的选择
影响滴定突跃
范围的因素
滴定曲线的形状
和滴定突跃
学习内容
滴定过程中的pH变化
01
强酸与强碱相互滴定的基本反应为:
H+ + OH- = H2O
以0.1000 mol.L-1 NaOH 滴定 20.00 mL 0.1000 mol.L-1 HCl为例进行分析。
滴定阶段 [H+]计算式
滴定前 [H+] = a
化学计量点前 [H+] = a
化学计量点 pH = 7.00
化学计量点后 [OH-] = b
强酸(强碱)的滴定:
滴入滴定液NaOH的体积 V=0.00mL
[H+]=cHCl=0.1000mol·L-1
pH=1.00
滴定前
计量点前: 0<V < 20.00mL [H+]=cHCl(过剩)

当V =19.98mL时 RE=-0.1%:
即: pH=4.30
计量
点前
◆ 滴定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
V= 20.00mL
[H+]=[OH-]
pH=7.00
V > 20.00mL [OH-]=cNaOH(过量)

当V =20.02mL时 RE=0.1%
[H+]=2.0×10-10mol·L-1 ,则 pH=9.70
计量
点时
计量
点后
以此类推,计算出整个滴定过程中加入任意体积NaOH溶液时的pH值,其结果如下:
滴加VNaOH 剩余VHCl 过量VNaOH 总体积V PH
[H+]计算
0.00 20.00 20.00 1.00
18.00 2.00 38.00 2.30
19.80 0.20 39.80 3.30 19.98 0.02 39.98 4.30 20.00 0.00 40.00 7.00
20.02 0.02 40.02 9.70
20.20 0.20 40.20 10.70 22.00 2.00 42.00 11.68 滴前:[H+]=cHCl
[H+]=[OH-] =10-7.00
滴定曲线的形状和滴定突跃
02
以溶液的pH为纵坐标,所加入的滴定液的体积V为横坐标,所绘制的曲线称为酸碱滴定曲线。
pH突然的改变称为滴定突跃围。
PH
V
10
20
30
40
2
4
6
8
10
12
14
化学计量点,PH=7
滴定突越
突跃范围
19.98,4.3
20.02,9.7
◆ 酸碱滴定曲线
【互动讨论】根据NaOH溶液滴定HCl溶液的曲线形状绘制:0.1000mol/L
HCl标准溶液滴定同浓度的NaOH溶液的滴定曲线。
指示剂的选择
03
酸碱滴定的终点可借助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确定,而指示剂颜色的变化则完全取决于
溶液pH的变化。指示剂的选择遵照以下三个原则: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全部或部分落在滴定突跃范围内。
01
指示剂的理论变色点尽量靠近化学计量点时的pH。
02
为便于观察颜色的变化,指示剂颜色变化最好由无色到有色,从浅色到深色为宜。
03
为什么要研究滴定的突跃范围呢?
HCl滴定NaOH:选甲基橙,黄色→橙色;或选溴甲酚绿-甲基红,绿色→灰色→暗红色
NaOH滴定HCl:选酚酞,无色→浅红色
PH
V
10
20
30
40
2
4
6
8
10
12
14
滴定突越
9.7
4.3
酚酞
8
10
甲基红
4.4
6.2
甲基橙
3.1
4.4
影响滴定突跃范围的因素
04

酸(碱)滴定强碱(酸)的滴定突跃范围的大小与酸(碱)的浓
度有这密切的关系。
根据公式:
突跃范围随滴定剂浓度增加而变大。
C (mol.L-1) 突跃范围
1.000 3.30 -10.70
0.1000 4.30 - 9.70
0.01000 5.30 - 8.70
甲基橙
甲基红
酚酞
C (mol.L-1)
化学计量点
1.0
0.10
0.010
0.0010
滴定突跃
碱缓冲区
突越区
酸缓冲区
THANK YOU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