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2碘量法的测定条件 课件(共10张PPT)-《分析化学》同步教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2.2碘量法的测定条件 课件(共10张PPT)-《分析化学》同步教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10张PPT)
碘量法的测定条件
学习内容
Learning content
01
直接碘量法的测定条件
02
间接碘量法的测定条件
结论
一、直接碘量法的测定条件
1. 滴定酸度条件选择
终点提前
I-被氧化
淀粉易水解
终点不敏锐
强酸性(pH<2)溶液中
4I-+O2+4H+=2I2+2H2O
淀粉—[H+]→糊精
在强酸性条件下进行滴定,分析的准确度下降。
I2发生歧化反应
强碱性(pH>9)溶液中
终点滞后
3I2+6OH-=5I-+IO-3+3H2O
直接碘量法宜在弱酸性、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进行。
总结
在强碱性条件下滴定,导致消耗的碘标准液量增多,产生正误差,分析的准确度下降。
结论
2. 滴定温度条件选择
滴定应该在碘量瓶中进行反应,室温条件下滴定,并避免阳光直射(为什么?)
I2具有挥发性
使用淀粉溶液作为指示剂,在滴定前加入,以蓝色出现作为终点信号。
碘量瓶
3. 指示剂的选择
强酸性溶液中
I-被氧化
终点滞后
S2O32-分解
终点提前
结论:在强酸性条件下进行滴定,分析的准确度下降。
二、间接碘量法的测定条件
1. 滴定酸度条件选择
结论:在碱性条件下滴定,发生副反应导致主反应的计量关系不确定,分析的准确度下降。
碱性溶液中
I2发生歧化反应
无明确的计量关系
3I2+6OH-=5I-+IO-3+3H2O
4I2+S2O23-+10OH-=8I-+2SO24-+5H2O
间接碘量法应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进行。
滴定酸度条件:
2. 滴定温度条件选择
滴定在碘量瓶中进行,暗处放置,待I2完全析出后室温条件下立即滴定,避免阳光直射、避免过分振摇(防止I2挥发)
I2具有挥发性
3. 指示剂的选择
新配制的淀粉指示剂,在近终点时加入,以蓝色消失为终点。
碘量瓶
【互动与思考】
直接碘量法与间接碘量法均用淀粉指示剂,直接法在滴定前加入,而间接法为什么要在滴定临近终点时加入?如果在滴定前加入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如何?
谢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