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直接碘量法的基本原理 课件(共11张PPT)-《分析化学》同步教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2.1直接碘量法的基本原理 课件(共11张PPT)-《分析化学》同步教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11张PPT)
直接碘量法的基本原理
直接碘量法的含义
01
直接碘量法的原理
02
学习内容
碘量法的基本原理
一、 直接碘量法的含义
I2 具有氧化性(能与较强的还原剂反应)
以I2为滴定液直接测定待测物含量的氧化还原滴定法,又称为碘滴定法。
碘量法的基本原理
利用I2具有的氧化性,能够与具有较强还原性的待测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以I2为滴定液,直接滴定具有还原性的待测物的含量。
I2 滴定液
待测物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剂
还原剂
碘量法的基本原理
------以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为例说明
I2 具有氧化性,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弱酸性溶液中,两者能定量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I2
C6H8O6
+
C6H6O6
2HI
+
1. 滴定反应
维生素C
I2 滴定液
一、 直接碘量法的原理
碘量法的基本原理
指示剂-------淀粉溶液
化学计量点前:
I2
C6H8O6
+
C6H6O6
2HI
+
2. 终点指示
I2 滴定液
维生素C
淀粉
指示剂
滴下去的I2全部被还原为无色的I-,溶液中尚有待测的维生素C,却无多余的I2,溶液无色。
碘量法的基本原理
化学计量点时:
I2
C6H8O6
+
C6H6O6
2HI
+
I2 滴定液
维生素C
淀粉
指示剂
稍过量的一滴I2滴定液便使溶液中有了多余的I2,I2与溶液中的指示剂(淀粉)反应,便使溶液由无色→蓝色。
完全反应
无维生素C
无多余I2
溶液无色
碘量法的基本原理
终点时的颜色变化:无色→蓝色。
I2
维生素C
淀粉
指示剂
I2
碘量法的基本原理
I2与维生素C在弱酸性条件下反应计量关系:
1mol
1mol
(CV)I2
X mol
计算依据
I2
C6H8O6
+
C6H6O6
2HI
+
碘量法的基本原理
如果待测溶液的碱性太强,会对分析结果产生影响吗?
思考题
THANK YOU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