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薄层色谱固定相和流动相的选择 课件(共10张PPT)-《分析化学》同步教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2.2薄层色谱固定相和流动相的选择 课件(共10张PPT)-《分析化学》同步教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10张PPT)
薄层色谱固定相和流动相的选择
根据被分离组分的极性选择吸附剂:
一、固定相(吸附剂)的选择
1. 选择原则
被分离组分的极性强——弱极性吸附剂;
被分离组分的极性弱——强极性吸附剂;
薄层色谱固定相和流动相选择
一、吸附剂的选择
2. 吸附剂颗粒的大小与分离效能的关系
颗粒大,展开速度快,分离效果差,斑点较宽;颗粒小,展开速度慢,分离效果好但产生拖尾。
薄层色谱固定相和流动相选择
常用的固定相吸附剂主要有:硅胶、氧化铝、聚酰胺、硅藻土及纤维素等。
3. 对吸附剂颗粒的要求:
大小适宜,颗粒均匀。
4. 常用的固定相吸附剂
薄层色谱固定相和流动相选择
流动相洗脱的过程实质:就是流动相分子与被分离的组分分子竞争占据吸附剂表面吸附活性中心的过程。
流动相的要求
纯度高
稳定
对样品溶解度大
粘度小
二、流动相(展开剂)的选择
薄层色谱固定相和流动相选择
1. 流动相展开剂的选择原则
与柱色谱中的洗脱剂的选择一样,根据被分离组分的极性,遵循“相似相溶”原则选择展开剂。
被分离组分的极性强——极性大的展开剂;
被分离组分的极性弱——极性小的展开剂;
薄层色谱固定相和流动相选择
常用溶剂的极性顺序为:
常用吸附剂的极性顺序为:
增大
增大
流动相展开剂的选择必须充分考虑试样的极性。
薄层色谱固定相和流动相选择
<二甲胺<酯类<酮类<醛类<硫醇<胺类
<醚<硝基化合物
烷烃<烯烃
<酰胺类<醇类<酚类<羧酸类

极性

多糖、蛋白质等大分子、生物碱盐
苷类(皂苷、黄酮苷、蒽醌苷)
黄酮、蒽醌等苷元、有机酸
香豆素、萜类、挥发油等亲脂性成分
极 性 渐 小
薄层色谱固定相和流动相选择
2. 流动相展开剂的选择要求
薄层色谱分离中一般要求各斑点的Rf值在0.2~0.8之间,Rf值之间应相差0.05以上.
3. 流动相展开剂的选择方法
如果单一展开剂分离效果不好,可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一溶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溶剂展开,可以达到较好的分离效果.
薄层色谱固定相和流动相选择
被测组分、吸附剂和展开剂的选择原则
组分极性 吸附剂活度 流动相极性
大 小 大
小 大 小
薄层色谱固定相和流动相选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