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0.3吸光系数法 课件(共12张PPT)-《分析化学》同步教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10.3吸光系数法 课件(共12张PPT)-《分析化学》同步教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12张PPT)
吸光系数法
1
2
学习内容
xuexineirong
定量分析的理论依据
吸光系数法
吸光系数法
一、定量分析的理论依据
朗伯-比尔定律:
在入射光的波长、强度、溶液的温度等不变的情况下,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的浓度及液层厚度的乘积成正比。
A = K c L
吸光系数法
一、定量分析的理论依据
溶液的厚度L
不变的
吸光度
A
浓度c
A-c 关系曲线
溶液的厚度A
浓度c
A = K c
( K=常数 )
分析中只要测出待测组分的吸光度,根据待测组分的吸光系数值,即可求出溶待测组分的浓度或含量。
吸光系数法
二、吸光系数法
通过测定出待测组分的吸光度,利用待测组分已知的吸光系数来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一) 应用前提:
带测组分的吸光系数必须是一已知的
试样中其他组分对北侧组分不干扰
吸光系数法
二、吸光系数法
(二) 测定方法:
用待测的样品配制成待测样品溶液,同时配制另一种不含被测组分的参比溶液。
选择在待测组分的最大吸收波长 (λmax)处,以参比溶液为参比,测定待测样品溶液的吸光度值Ax。
利用已知的被测组分的吸光系数值,根据朗伯-比尔定律求出待测溶液中待测组分的浓度(或含量)。
(mol/L)或
(g/100ml)
吸光系数法
二、吸光系数法
示例:
精密称取对乙酰氨基酚样品0.0404g,置250ml量瓶中,加0.4%NaOH 50ml溶解后,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0ml,置100ml量瓶中,加0.4% NaOH 10ml,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以试样空白为参比,将溶液盛于1cm的吸收池,在257nm处测定吸光度为0.572,已知对乙酰氨基酚的百分吸收系数为715,计算样品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
吸光系数法
计算样品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
A = K c L
解: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可得:
由于已知的是百分吸光系数,因此,计算得到的溶液的浓度单位应是g/100ml
已知 = 715,A = 0.572,L = 1.0cm
E
1%
1cm
= = 0.8 ×10 (g/100ml)
A
E ×L
1cm
1%
C
0.572
715 ×1
-3
吸光系数法
100ml
0.0404g
5ml
250ml
测定吸光度
计算样品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
计算出来的 是样品溶液经过了50倍稀释后的溶液中对乙酰氨基酚的浓度。
0.8 ×10 g/100ml
-3
吸光系数法
样品中实际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质量为:
样品中对乙酰氨基酚的质量百分数是:
= 0.8 × =40.0mg
m
250
5
= ×100%=99.0%
w
40.0
40.4
计算样品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
计算出来的 是样品溶液经过了50倍稀释后的溶液中对乙酰氨基酚的浓度。
0.8 ×10 g/100ml
-3
吸光系数法就是根据待测物已有的在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光系数值,通过测定吸光度值,利用朗伯-比尔定律可直接求出待测样品溶液中待测组分浓度的方法。
吸光系数法
总结
THANK YOU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