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分析化学概论 课件(共13张PPT)-《分析化学》同步教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分析化学概论 课件(共13张PPT)-《分析化学》同步教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13张PPT)
项目一 认识分析技术
教学目标
了解分析化学的任务、作用和分类方法,了解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
掌握滴定分析有关术语、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及滴定方式;
了解基准物质应该具备的条件,掌握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及滴定分析相关计算;
掌握定量分析中准确度与误差、精密度与偏差的关系及计算方法;
掌握有效数字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掌握电子天平的使用规则,熟悉直接称量法和差减称量法及固定质量称量法;
掌握容量瓶、滴定管、移液管的操作规范。
知识目标
教学目标
具有正确配制、标定标准溶液,计算标准溶液浓度的能力。
具有正确计算滴定分析结果的能力。
具有计算分析结果的误差、偏差的能力。
具有熟练使用分析天平的能力。
具有根据样品性质和分析任务选择合适称量方法的能力。
具有正确记录测量数据、正确计算和保留分析结果的有效数字,正确表达分析结
果的能力。
能力目标
教学目标
培养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爱岗敬业精神;
培养安全、环保、健康生产意识;
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能力培养等。
素质目标
目录
contents
1.1
分析化学概论
1.2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及数据处理
1.3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1.4
滴定分析基础
1.5
认识分析天平
1.6
认识和使用常用的仪器
1.1
分析化学概论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相互变化的一门基础学科。
分析化学是人们获得物质化学组成、结构和信息的科学。
1.1
分析化学概论
分析化学的任务:
1.物质中有哪些元素和(或)集团(定性分析)
2.每种成分的数量或物质的纯度如何(定量分析)
3.物质中原子间彼此如何连接及在空间如何排列(结构和立 体分析)
1.1
分析化学概论
分析化学的研究对象:
从单质到复杂的混合物及大分子化合物;
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乃至DNA、多肽、蛋白质等;
从低分子量的到高分子量的;
从气态、液态到固态;
从取样几吨到几十微克
1.1
分析化学概论
如工业生产方面: 原料选择、中间产品、成品的检验,新产品开发,生产过程中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的处理和综合利用。
在农业生产方面: 土壤成分、肥料、农药的分析,农作物生长过程的研究。
在国防和公安方面: 武器装备的生产和研制,刑事案件的侦破等。
在科学技术方面: 不仅对化学各学科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其他许多学科,如,生物学、医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地质学等的发展,都有密切的关系。
分析化学的作用及意义:
1.1
分析化学概论
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
分析化学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工具,是现代科技发展的眼睛。
不是“化学正在走出分析化学”,而是“新仪器和基于物理新成果的测量方法正在走进分析化学”。
1.1
分析化学概论
定量分析方法的分类
1. 按目的分:
结构分析——确定分子结构、晶体结构
成分分析——定性分析: 确定物质的元素、原子团、官能团
定量分析: 确定组分的含量
2. 按对象分:
无机分析—确定元素的种类、各成分含量、存在形式等
有机分析—确定组成元素、官能团种类、基本结构等
1.1
分析化学概论
3. 按方法分——最实用的分类
(1)化学分析方法—以化学反应为基础的方法,属常量分析,准确度高(RE<0.1%)
重量分析法—测物质的绝对值
滴定分析法(容量分析法)—测物质的相对量,以滴定分析法为主要手段
(2) 仪器分析方法—以被测物质的物理及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多属微量分析,快速灵敏,RE较大,但绝对误差不大。
1.1
分析化学概论
定量分析的一般过程
1. 取样:所取样品必须要有代表性
2. 试样预处理
(1)分解:分为干法和湿法分解;必须分解完全
(2)分离及干扰消除:对复杂样品的必要过程
3. 测定:根据样品选择合适方法;必须准确可靠
4. 数据处理:根据测定的有关数据计算出待测组分的含量,必须准确无误
5. 出报告:根据要求以合适形式报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