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任务5-3-4-1 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 课件(共16张PPT)-《分析化学》同步教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工作任务5-3-4-1 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 课件(共16张PPT)-《分析化学》同步教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16张PPT)
Vc含量的测定(直接碘量法)
CONTENTS
目 录
实训目的
实训原理
实训仪器与试剂
01
02
03
实训内容
结果与分析
04
05
01
实训目的
1.学习滴定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2.学习对蔬菜和食品中Vc含量进行测定的方法
02
实训原理
2.维生素C的化学性质
烯醇式己糖酸内酯,有L型和D型的两种异构体
只有L型有生理功效
具有酯键, 具备酯的化学性质
在酸性环境中稳定存在
测定时pH值以保持在3-5为宜, 一般用冰醋酸或偏磷酸-醋酸溶液作介质进行测定
1. 维生素C的物理性质
六碳多羟基酸性化合物
白色针状结晶
有酸味, 可溶于水
一.维生素C简介
一.维生素C简介
3. VitaminC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是胶原蛋白羟基化酶的重要成份, 维持组织完整性,加速术后伤口愈合
增加免疫力,防细菌感染
天然的抗氧化剂
一.维生素C简介
根据Vc有还原性的特点,常用的测定方法有
(1)2,6-二氯靛酚法 (还原型VC)
(2)2,4-二硝基苯肼法 (总VC)
(3)碘酸法
(4)碘量法—直接法和间接法
(5)荧光分光光度法
先使用铜盐与过量的KI进行反应生成CuI2
CuI2 不稳定随即分解为Cu2I2 和游离的碘
生成的碘和维生素C反应 ,直到溶液里的VC被碘全部氧化为止。
剩余的微量碘与淀粉指示剂生成蓝色。
二.滴定原理
03
实训仪器与试剂
⑴ 0.01 mol/L 硫酸铜(CuSO4 5H2O)
⑵ 30% KI 溶液;
⑶ 1%可溶性淀粉指示剂
⑷ 偏磷酸-醋酸溶液
04
实训内容
1. 制样:称取样品20g(分2-3次研磨),加少量石英砂及少量偏磷酸-醋酸匀浆,过滤后,加偏磷酸-醋酸定容到250ml;
2. 吸取5ml偏磷酸-醋酸, 加10mL 30%KI溶液。再加10滴淀粉指示剂溶液。随即用标准硫酸铜溶液(0.01mol/L)进行滴定,边滴定边振摇,直至显示出蓝色(或红棕色),且稳定30s不退,记录滴定量V0(此为空白对照,注意:会很快变色,要逐滴加入);
3. 精确吸取5mL样品溶液于100mL三角瓶中,加10mL 30%KI溶液。再加10滴淀粉指示剂。随即用标准硫酸铜溶液进行滴定。边滴定边振摇,直至显示出蓝色(或红棕色),且稳定30s不退,记录滴定量V1
4 . 计算:Vc分子量为176
L-抗坏血酸含量(mg/5ml)= V×c
V:(V1-V0)标准硫酸铜毫升数
c=0.88, 即1ml 0.01mM/ml标准硫酸铜溶液相当于1/2x0.01 mmol Vc=1/2x176x0.01=0.88mg抗坏血酸。
05
结果与分析
计算结果与实际菜花中VC含量相比是高还是低?分析原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