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1配位平衡 课件(共46张PPT)-《分析化学》同步教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1配位平衡 课件(共46张PPT)-《分析化学》同步教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46张PPT)
配位平衡
CONTENTS
目 录
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副反应系数
条件稳定常数
01
02
03
配位滴定中适宜pH条件
的控制
04
01
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lgK1~K4: 4.1、3.5、2.9、2.1
lgK总= 12.6
2+
Cu2+-NH3 络合物
无机络合剂: NH3, Cl-, CN-, F-, OH-
多配位金属配合物
配合物的逐级稳定常数 Ki
● ● ●
● ● ●
● ● ●
K 表示相邻配合物之间的关系
M + L = ML
ML + L = ML2
MLn-1 + L = MLn
累积稳定常数
[ML] = 1 [M] [L]
[ML2] = 2 [M] [L]2
● ● ●
[MLn ]= n [M] [L]n
累积稳定常数:
最后一级累积稳定常数又称为总稳定常数。
EDTA的有关常数
离解 Ka1 Ka2 Ka3 Ka4 Ka5 Ka6
常数 10-0.9 10-1.6 10-2.07 10-2.75 10-6.24 10-10.34
逐级 K1 K2 K3 K4 K5 K6
常数 1010.34 106.24 102.75 102.07 101.6 100.9
累积 β1 β2 β3 β4 β5 β6
常数 1010.34 1016.58 1019.38 1021.40 1023.0 1023.9
某些金属离子与EDTA的形成常数
lgK lgK lgK lgK
Na+ 1.66 Mg2+ 8.69 Ca2+ 10.69 Fe2+ 14.33 La3+ 15.50 Al3+ 16.30 Zn2+ 16.50 Cd2+ 16.46 Pb2+ 18.04 Cu2+ 18.80 Hg2+ 21.80
Th4+ 23.20
Fe3+ 25.10
Bi3+ 27.94
ZrO2+ 29.9
稳定常数具有以下规律:
a.碱金属离子的配合物最不稳定,lg KMY<3;
b.碱土金属离子的 lgKMY = 8~11;
c.过渡金属、稀土金属离子和Al3+的lgKMY=15~19
d.三价,四价金属离子及Hg2+的lgKMY>20.
表中数据是指无副反应的情况下的数据, 不能反映实际滴定过程中的真实状况。
配合物的稳定性受两方面的影响:金属离子自身性质和外界条件。 需要引入:条件稳定常数
配位滴定中的副反应
不利 有利
如何控制不利的副反应?控制酸度;掩蔽;
外界影响如何量化?
副反应系数
副反应主反应[M ][Y ][(MY) ]反应的表观平衡常数:反应的稳定常数:返回
02
副反应系数
副反应(side reaction)
把主要考察的一种反应看作主反应,其它与之有关的反应看作副反应。副反应影响主反应中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平衡浓度。
反应物M及Y的各种副反应不利于主反应的进行,生成物MY的各种副反应有利于主反应的进行。M,Y及MY的各种副反应进行的程度,由副反应系数显示出来。
(1)Y的副反应及副反应系数
→EDTA的酸效应与酸效应系数αY(H)
(acidic effect, acidic effective coefficient)
表示在一定pH下EDTA的各种存在形式的总浓度[Y’]与能参加配位反应的Y的平衡浓度[Y]之比。
越大,副反应越严重。如果Y无副反应,即未参加配位反应的EDTA全部以Y形式存在,则 =1
副反应系数(side reaction coefficient)
  由于[H+]的影响使Y参与主反应的能力降低的效应称为酸效应,用αY(H)来衡量
  EDTA是多元酸,如同δ一样δY(H)是[H+]的函数:
      1    [H+] [H+]2 [H+]3
  αY(H)= ——=1+ —— + ———+ ————
      δY     Ka6 Ka6,5 Ka6,5,4
[H+]4 [H+]5 [H+]6
+————+————— +—————
Ka6,5,4,3 Ka6,5,4,3,2 Ka6,5,4,3,2,1
   = 1+β1[H+]1 +β2[H+]2 +......+β6[H+]6
例1 计算 pH5.00时EDTA的αY(H)
解:
其它络合剂的酸效应系数
例题求pH = 5.00 时 NH3 的酸效应系数。

注意:常数用 I = 0.1 时的常数。
返回不同pH时的lgαY(H)酸效应系数的大小说明什么问题?配合物的稳定常数是否反映实际情况?pH = 1, Y(H)= 1018.3[Y] = 10-18.3[Y’]pH = 5, Y(H)= 106.6pH > 12, Y(H)= 1[Y] = [Y’]返回lgαY(H)讨论:
a. 酸效应系数随溶液酸度增加而增大,随溶液pH增大而减小
b. αY(H)的数值大,表示酸效应引起的副反应严重
c. 通常αY(H) >1, [Y' ] > [Y]。
当αY(H) = 1时,表示总浓度 [Y' ] = [Y],则无副反应
d. 酸效应系数 = 1 / 分布系数。 αY(H) = 1 /δ
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稳定常数由于酸效应的影响,不能反映不同pH条件下的实际情况,因而需要引入条件稳定常数。
配位剂L引起副反应时的副反应系数为配位效应系数αM(L)。表示没有参加主反应的金属离子总浓度是游离金属离子浓度[M]的多少倍:
αM(L)大,表示副反应越严重。如果M没有副反应,则αM(L)=1。
金属离子的配位效应和配位系数
lgαM(NH3)~lg[NH3]曲线
Cu
Ag
Ni
Zn
Cd
Co
lgαM(NH3)
Al
FeIII
Bi
Zn
Pb
Cd
Cu
FeII
lg α M(OH)~pH
lg α M(OH)
M的总副反应系数αM
有多种配位剂共存的情况下,只有一种或少数几种配位剂的副反应是主要的,由此来决定副反应系数。
计算pH = 11, [NH3] = 0.1 时的lg Zn

Zn(NH3)42+ 的lg 1~lg 4分别为2.27, 4.61, 7.01, 9.06
查表: pH = 11.0
混合配位效应和混合配位效应系数αMY
M + Y = MY
H+ OH-
MHY M(OH)Y
强酸or碱性溶液中要考虑
配合物的副反应系数αMY
计算pH=3.00、5.00时的lgαZnY(H)
查表 KZnHY=103.0
pH=3.00, αZnY(H)=1+10-3.0+3.0=2 , lgαZnY(H)= 0.3
pH=5.00, αZnY(H)=1+10-5.0+3.0=1, lgαZnY(H)= 0
03
条件稳定常数
M + Y = MY
条件稳定常数
在许多情况下, MY的副反应可以忽略
计算pH=5.00时,0.10mol/L AlY溶液中,游离F-的浓度为0.010mol/L时AlY的条件稳定常数。
解:查表:当pH=5.00时,
(酸效应系数);KAlY=16.3
又当[F-]=0.010mol/L时,配位效应系数
条件稳定常数
说明AlY已被破坏。
原因:Al3+与F-属于硬酸与硬碱结合,有较强的稳定性,所以该体系不能用EDTA滴定Al3+。
04
配位滴定中适宜pH条件的控制
计算 pH = 2.0 和 pH = 5.0 时 的条件稳定常数 lgK'ZnY 。
解:查表得:lgKZnY = 16.5
pH = 2.0 时, lgαY(H) = 13.51
pH = 5.0 时, lgαY(H) = 6.6
由公式: lgK 'MY = lgKMY - lgαY(H)
得: pH = 2.0 时, lgK 'ZnY = 16.5-13.5 = 3.0
pH = 5.0 时, lgK 'ZnY = 16.5-6.6 = 9.9
pH = 5 时,生成的配合物较稳定,可滴定;
pH = 2 时,条件稳定常数降低至 3.0,不能滴定。
可以滴定的最低pH是多大
溶液pH对滴定的影响可归结为两个方面:
(1) 溶液 pH↑,酸效应系数↓, KMY'↑,有利于滴定;
(2) 溶液 pH↑,金属离子易发生水解反应, 使KM'Y↓,不有利于滴定。
两种因素相互制约,具有:最佳点(或范围)。
当某pH时, K'MY能满足滴定最低要求,则此时的 pH 即 最低pH。
金属离子不发生水解时的 pH 可以近似认作允许的即 最高pH。
不同金属离子有不同的最低pH及最高pH。
lgK MY~pH曲线
0
2
4
6
8
14
10
12
pH
2
4
6
8
10
12
14
16
18
lgK MY
Cu2+
Fe3+
Hg2+
Zn2+
Mg2+
Al3+
1.最小pH的计算:
最小pH取决于允许的误差和检测终点的准确度:
配位滴定的终点与化学计量点的 pM差值一般为 ±0.2,若允许的相对误差为0.1%,由终点误差公式: K'MY = [MY] /([M][Y' ])= c / (c 0.1% c 0.1%)=1/(c 10-6)
lgc K'MY ≥ 6 此式作为能滴定单一金属离子的条件
lgK'MY = lgKMY - lgαY(H)-lg αM
若ΔpM=±0.2, 要求 Et≤0.1%,
当: c = 10-2 mol/L
lgαY(H) ≤ lgKMY - 8
算出 lgαY(H) ,再查表5-2,用内插法可求得配位滴定允许的最低pH (pHmin)。
将各种金属离子的lgKMY 与其最小pH绘成曲线,称为EDTA的酸效应曲线或林旁曲线。
酸效应曲线(林旁曲线)
例:
试计算 EDTA滴定 0.01mol·L-1Ca2+溶液允许的最低pH(lgKCaY = 10.68)。
解:已知 c = 0.01 mol·L-1
= lg0.01+10.69 - 6 = 2.69
查表,用内插法求得 pHmin>7.6。
所以,用 EDTA滴定 0.01mol·L-1Ca2+溶液允许的最低pH为7.6。
2、配位滴定的最高pH
pH
直至出现水解
金属离子水解酸度对应的是最高pH值,pHmax
用0.01 mol / L EDTA滴定同浓度的Fe3+, 计算pHmax。
解:
pHmax = 2.0
溶度积
已知
从滴定反应本身考虑,滴定的适宜酸度是处于滴定的最低pH与最高pH之间,即在这区间,有足够大的条件稳定常数,K’MY。实际工作中,还要考虑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对pH的要求。
最高pH
最低pH
pH min 适宜酸度 pHmax
pH0
3、金属离子滴定的适宜酸度
例 : 用0.020 mol·L-1EDTA滴定0.010 mol·L-1Fe3+溶液,若要求Δp M =0.2, Et ≤0.1%, 计算适宜的酸度范围。
解:
查表,得pH=1.2(最低pH)
pHmax=14-11.8=2.2 (水解酸度,即最高pH)
滴定Fe3+的适宜酸度范围为pH=1.2-2.2
4、配位滴定中缓冲溶液的使用
配位滴定中广泛使用pH缓冲溶液,这是由于:
(1)滴定过程中的[H+]发生变化:M + H2Y = MY + 2H+
(2)K’MY与K’MIn均与pH有关;
(3)指示剂需要在一定的酸度介质中使用 。
配位滴定中常用的缓冲溶液
pH 4~5 (弱酸性介质), HAc-NaAc,
六次甲基四胺缓冲溶液
pH 8~10 (弱碱性介质), 氨性缓冲溶液
pH < 1, 或 pH > 1, 强酸或强碱自身缓冲体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