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溶度积与溶解度 课件(共14张PPT)-《分析化学》同步教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1溶度积与溶解度 课件(共14张PPT)-《分析化学》同步教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14张PPT)
溶度积与溶解度
CONTENTS
目 录
溶度积常数
沉淀的溶解度
01
02
沉淀滴定法: 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
沉淀滴定法对沉淀反应的要求
沉淀的溶解度必需很小。
反应迅速,按一定化学计量关系定量进行。
有合适的方法指示终点。
目前常用的是银量法:
Ag++Cl-=AgCl↓(白) Ag++SCN-=AgSCN↓(白)
测定:Cl-,Br-,I- ,SCN-,Ag+
概 述
01
溶度积常数
H2O
在一定温度下,将难溶电解质晶体放入水中时,就发生溶解和沉淀两个过程。
在一定条件下,当溶解和沉淀速率相等时,便建立了一种动态的多相离子平衡,可表示如下:
溶解
沉淀
— 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P327)
一般沉淀反应:

对于任何难溶电解质溶液,可以由化学平衡原理解释比较离子积与K⊙sp的大小来判断是否形成沉淀或溶解。
用Q来表示溶液中的离子积
Q= K⊙sp ,饱和溶液,处于平衡状态,无沉淀析出;
Q< K⊙sp ,不饱和溶液,平衡向溶解方向进行,若有沉淀存在,则将被溶解至溶液呈饱和状态;
Q> K⊙sp ,过饱和溶液,平衡向生成沉淀的方向进行,因此有沉淀析出,直至溶液呈饱和为止。
分步沉淀的原理:
举例:溶液中同时存在相同浓度的C1—、Br —、I—,用Ag+进行滴定,谁先沉淀出来?
Ksp.AgCl=1.8×10-12
Ksp.AgBr=5.0×10-13
Ksp.AgI=9.3×10-17
02
沉淀的溶解度
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达到溶解平衡时,一定量的溶剂中含有溶质的质量,叫做溶解度通常以符号 S 表示。
对水溶液来说,通常以饱和溶液中每100g 水所含溶质质量来表示,即以: g/100g水表示。
溶解度(S):难溶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的浓度。(mol/L)
溶度积和溶解度都反映了难溶电解质溶解能力大小,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不同点,溶度积是只与温度有关的一个常数,而溶解度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大小有关。饱和溶液溶度积和溶解度之间可以相互换算。
AB型:AB≒A+B K⊙sp=S2
A2B或AB2型:A2B≒2A+B K⊙sp=4S3
AnBm型号:AnBm≒nA+mB K⊙sp=(nS) n (mS) m
溶解度与溶度积的关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