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配位滴定原理 课件(共15张PPT)-《分析化学》同步教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4配位滴定原理 课件(共15张PPT)-《分析化学》同步教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15张PPT)
项目四 认识配位滴定
教学目标
具有命名配合物、了解其组成的能力。
具有进行配位平衡计算的能力。
具有利用条件稳定常数确定配位滴定条件的能力。
具有选择合适金属指示剂的能力。
具有合理利用配位滴定方试进行配位滴定操作的能力。
能力目标
培养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爱岗敬业精神;
培养安全、环保、健康生产意识;
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能力培养等。
素质目标
教学目标
掌握配合物的组成、命名、化学式的写法;
掌握配位平衡及其有关计算;
了解EDTA及其与金属离子配合物的特点;
理解EDTA滴定法原理,能够利用条件稳定常数KMY讨论EDTA配位滴定的条件;
理解并掌握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和指示剂的选择原则;
理解并灵活使用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
掌握配位滴定的滴定方式及应用。
知识目标
目录
contents
4.1
配位化合物的组成和命名
4.2
配位平衡
4.3
乙二胺四乙酸的性质及其配合物
4.4
配位滴定原理
4.5
金属指示剂
4.6
配位滴定方式及应用
4.4
配位滴定原理
一、EDTA配位滴定的滴定曲线
例 EDTA溶液滴定Ca溶液, 已知c(Ca2+)=0.01000mol·L-1,V(Ca2+)=20.00mL, c (Y)=0.01000mol·L-1, pH=10, 体系中不存在其它的配位剂。已知 lgKf (CaY)=10.7, lgαY(H) =0.45
解 lgKf ’(CaY) = lg Kf (CaY) – lgαY(H) = 10.7 – 0.45 =10.25
即 Kf ’(CaY)=1.8 1010
(1).滴定前 c (Ca2+)=0.01000mol·L-1, pCa=2.0
(2).滴定开始至化学计量点前
加入乙二胺四乙酸标准溶液18.00mL 时
4.4
配位滴定原理
(2).滴定开始至化学计量点前
加入乙二胺四乙酸标准溶液18.00mL 时
pCa = 3.3
加入乙二胺四乙酸标准溶液19.98mL时
pCa = 5.3
4.4
配位滴定原理
(3).化学计量点时
由于CaY配合物比较稳定,所以在化学计量点时
化学计量点时c (Ca2+)=c (Y’), 所以,
4.4
配位滴定原理
(4) 化学计量点后 当加入的滴定剂为22.02mL时
同时,可近似认为c (CaY’)=5.0×10-3mol·L-1
pCa=7.3
4.4
配位滴定原理
EDTA滴定Ca2+的滴定曲线 金属离子浓度对滴定曲线的影响
4.4
配位滴定原理
lgKf ’ 对滴定曲线的影响
1. pH值越大,滴定突跃越大,
pH值越小,滴定突跃越小 。
要想滴定误差≤0.1%则必须c(M)·Kf ’(MY)≥106。当金属离子浓度c(M)=0.01mol·L-1时,lgKf ’(MY)≥8
2. MY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越 大;突跃范围也越大 。
4.4
配位滴定原理
二 、配位滴定所允许的最低pH值和酸效应曲线
若金属离子没发生副反应
lgKf ’=lg Kf - lgαY(H) lgKf ’(MY)≥8
lg Kf - lgαY(H) ≥8 lgαY(H) ≤lg Kf - 8
查表得相应的pH值,即为滴定某一金属离子所允许的最低pH值(即最高酸度)
4.4
配位滴定原理
如:lg Kf (MgY)=8.64 ,
lgαY(H) ≤8.64-8=0.64, 最低pH值为9.7
lg Kf (CaY)=11.0,
lgαY(H) ≤11.0-8=3 , 最低pH值为7.3
lg Kf (FeY)=24.23,
lgαY(H) ≤24.23-8=16.23, 最低pH值为1.3。
4.4
配位滴定原理
可以找出单独滴定某一金 属离子所需的最低pH值。
可以看出在一定pH值时,哪些离子被滴定,哪些离子有干扰。从而可以利用控制酸度,达到分别滴定或连续滴定的目的。
EDTA 的酸效应曲线
4.4
配位滴定原理
经验表明,当M和N两种离子浓度相近时,
,就可连续滴定两种离子而互不干扰。在横坐标,从 处作垂线,与曲线相交于一点,再从这点作水平线,所得的pH就是滴定M的最低酸度(即最高pH)。如低于此酸度,N开始干扰。
4.4
配位滴定原理
控制酸度进行连续测定
在滴定M后,如欲连续滴定N离子,可从N离子的位置作水平线,所得的pH就是滴定N离子的最高允许酸度。例如,溶液中含有Bi3+、Zn2+,可在pH=1.0时滴定Bi3+,然后调pH=5.0~6.0时滴定Zn2+。
EDTA 的酸效应曲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