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课件(共38张PPT)-《分析化学》同步教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7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课件(共38张PPT)-《分析化学》同步教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项目二 认识酸碱滴定
教学目标
具有进行有关解离平衡计算的能力。
具有进行有关缓冲溶液pH计算的能力。
能力目标
掌握酸碱质子理论;
掌握一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理解缓冲溶液的作用原理及组成。
知识目标
培养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爱岗敬业精神;
培养安全、环保、健康生产意识;
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能力培养等。
素质目标
目录
contents
2.1
认识酸碱理论
2.2
认识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
2.3
认识溶液的酸碱性
2.4
认识缓冲溶液
2.5
认识酸碱指示剂
2.6
酸碱滴定及指示剂的选择
2.7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2.7.1
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NaOH 标准溶液的配制
先配成接近所需浓度的溶液
用基准物质标定其准确浓度
间接配制法
思考:为什么要用间接配制法呢 为什么不能直接配制0.10mol/L的NaOH 标准溶液?
邻苯二甲酸氢钾
标定原理:
式中m邻苯二甲酸氢钾—单位g, VNaOH—单位ml。
结果计算:
2.7.1
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常用基准物质:邻苯二甲酸氢钾
优点:易制得纯品,在空气中不吸水,易保存,摩尔质量大。
处理方式:在100~125℃下干燥1~2h后使用。
2.7.1
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1、配制浓度约为0.1 mol·L-1NaOH标准溶液
迅速称取2克
NaOH于500mL烧杯中
用定量水溶解并稀释到V=500mL
转移到大小合适的试剂瓶中
2.7.1
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2、0.1mol/LNaOH溶液的标定
2.7.1
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准确称取基准邻苯二钾酸氢钾0.4~0.5g
加新煮沸放冷的蒸馏水25ml使溶解,加酚酞指示液2滴
用待标定的NaOH溶液滴定至溶液显淡粉红色
三份
加新煮沸放冷的蒸馏水25ml,加酚酞指示液1~2滴
用待标定的NaOH溶液滴定
三个平行样
一个空白样
2.7.1
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2.7.1
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3、数据记录
1 2 3
空白
倾出试样KHC8H4O4的质量g
NaOH终读数/ml NaOH初读数/ml VNaOH/ml
CNaOH
CNaOH
绝对偏差
平均偏差
相对平均偏差
2.7.1
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2.7.1
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2.7.2
食醋中总酸含量的测定
食醋是一种重要的农产加工品,其主要成分是HOAc,也有少量其它弱酸,如乳酸等。测定时,将食醋用不含CO2的蒸馏水适当稀释后,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中和后产物为NaOAc,化学计量点时pH=8.7左右,可选用酚酞为指示剂,滴定至粉红色即为终点。由所消耗的标准溶液的体积及浓度计算总酸度。总酸度用乙酸的质量浓度[g·(100 mL)-1]表示。
2.7.2
食醋中总酸含量的测定
仪器和试剂
1. 仪器:
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
2. 试剂:
0.1mol·L-1NaOH标准溶液(已标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酚酞指示剂、食醋试样。
2.7.2
食醋中总酸含量的测定
定容至250mL
移取25.00 mL于锥形瓶
至溶液呈浅粉红色(终点)
平行测定三份
加20mL蒸馏水,加2滴酚酞
标准NaOH溶液滴定
移取25.00 mL醋酸样品
操作流程
2.7.2
食醋中总酸含量的测定
数据处理
数据 I II III
V食用醋( mL )
V稀释后( mL )
VNaOH(mL)
ρHAc(g·L-1)
ρHAc平均值(g·L-1) 相对偏差%
平均相对偏差% 2.7.2
食醋中总酸含量的测定
2.7.3
HCl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由于浓盐酸为混合物且极易挥发,所以不能用它们来直接配制具有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
配制HCl标准溶液时,先配制成近似浓度的溶液,然后用基准物质标定它们的准确浓度,或者用另一已知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滴定该溶液,再根据它们的体积比计算该溶液的准确浓度。
常用的基准物质有:无水碳酸钠和硼砂。
1. 无水碳酸钠
标定的反应为:
Na2CO3+2 HCl =2NaCl+CO 2+H2O
主要缺点是其摩尔质量(106.0g.mol-1)较小,称量误差较大。
2.7.3
HCl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化学计量点:pH 3.9
指示剂:甲基橙
终点颜色:由黄色变为橙色
2.7.3
HCl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2. 硼砂(Na2B4O7 .10H2O)
优点:是摩尔质量大(381.4g.mol-1),称量误差小,且稳定,易制得纯品。
缺点:易风化失去部分结晶水,需保存在相对湿度为60%(糖和食盐的饱和溶液)的恒湿器中。
化学计量点:pH 5.1
指示剂:甲基红
终点颜色:由黄色变为橙色
滴定反应为: B4O72-+2H++5H2O=4H3BO3
2.7.3
HCl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仪器和试剂
仪器:
电子天平,称量瓶,酸式滴定管,250mL锥形瓶。
试剂:
无水碳酸钠(硼砂),浓HCl,甲基橙(甲基红)指示剂。
2.7.3
HCl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1、HCl标准溶液的配制
计算所需12mol·L-1HCl的体积 量取后用蒸馏水稀释 贮于试剂瓶中 贴标签、 备用
2、HCl溶液的标定
准确称取0.15~0.20g无水碳酸钠三份于锥形瓶中
用所配制的HCl滴定
指示剂由黄变橙 记录HCl溶液用量 计算
50mL蒸馏水溶解
2滴甲基橙
2.7.3
HCl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2.7.4
混合碱含量测定
工业品烧碱(NaOH)中常含有Na2CO3,纯碱Na2CO3中也常含有NaHCO3,这两种工业品都称为混合碱。
混合碱的分析:双指示剂法、氯化钡法
一、双指示剂法
称取试样质量为m(单位g),溶于水后,用HCl标准溶液滴定,先用酚酞为指示剂,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则到达第一化学计量点。此时NaOH全部被中和,而Na2CO3被中和一半,所消耗HCl的体积记为V1。然后加入甲基橙,继续用HCl标准溶液滴定,使溶液由黄色恰变为橙色,到达第二化学计量点。
2.7.4
混合碱含量测定
1. NaOH+Na2CO3的测定
NaOH+Na2CO3的测定
V1:
NaOH→NaCl
Na2CO3→NaHCO3
V2: NaHCO3→H2O+CO2
混合碱的分析
NaOH+Na2CO3的测定
V1:
NaOH+Na2CO3的测定
V1:
2.7.4
混合碱含量测定

由于分步滴定Na2CO3用去的HCl体积相等,所以:
(1) V1 V2;
(2) 滴定Na2CO3用去的HCl体积为2V2(mL);
(3) 滴定NaOH用去的HCl体积为V1-V2(mL)。
NaOH+Na2CO3的测定
2.7.4
混合碱含量测定
2. Na2CO3+NaHCO3的测定
工业纯碱中常含有NaHCO3,此二组分的测定可参照上述NaOH+Na2CO3的测定方法。
2.7.4
混合碱含量测定

Na2CO3+NaHCO3的测定
V1: Na2CO3→NaHCO3(生)
V2:
NaHCO3(生)→ H2O+CO2
NaHCO3(原)→ H2O+CO2
V2 V1
此时滴定Na2CO3所消耗的HCl体积为2V1,而滴定NaHCO3所消耗的HCl体积为V2-V1。分析结果计算式为:
2.7.4
混合碱含量测定
双指示剂法不仅用于混合碱的定量分析,还可用于未知碱样的定性分析:
V1和V2的变化 试样的组成
V1≠0,V2=0 OH-
V1=0,V2≠0 HCO3-
V1=V2≠0 CO32-
V1>V2>0 OH-+CO32-
V2>V1>0 HCO3-+CO32-
2.7.4
混合碱含量测定
例:称取混合碱试样0.6839g溶于水,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2000mol L-1HCl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耗去酸溶液23.10mL;再加甲基橙指示剂,滴定至终点,又耗去酸溶液26.81mL。问此混合碱试样由何种成分组成?各组分的含量为多少?
解:∵V2>V1, ∴该混合碱试样由NaHCO3和 Na2CO3组成。故:
2.7.4
混合碱含量测定
2.7.4
混合碱含量测定
例 烧碱中NaOH和Na2CO3含量的测定
二、氯化钡法:
准确称取一定量试样,将其溶解于已除去了CO2的蒸馏水中,稀释到指定体积,分成两份进行滴定。
2.7.4
混合碱含量测定
第一份用甲基橙作指示剂,用标准溶液滴定,测定其总碱度终点为橙红色,消耗HCl体积为V1第二份加BaCl2,使Na2CO3转化为微溶的BaCO3酚酞指示剂用HCl标液滴NaOH消耗体积为V2,2.7.4混合碱含量测定注意:不能用甲基橙,因其变色点pH≈4.0,此时将有部分BaCO3溶解。滴定混合碱中Na2CO3所消耗的HCl体积为:2.7.4混合碱含量测定三、仪器和试剂
试剂:无水碳酸钠、0.1%甲基橙指示剂、HCl标准溶液、混合碱试样(NaOH+ Na2CO3或NaHCO3 + Na2CO3)。
仪器:分析天平、干燥器、酸式滴定管、锥形瓶、洗瓶。
2.7.4
混合碱含量测定
四、操作流程
2.7.4
混合碱含量测定
准确称取混合碱试样0.4~0.5g各三份,分别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水约50mL,摇动使试样完全溶解。
加入2滴酚酞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略带粉红色,即为第一化学计量点。记录消耗HCl溶液的体积为V1(ml) 。
继续加入甲基橙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转变为橙色,即为第二化学计量点,记录消耗HCl溶液的体积为V2(ml) 。根据两次消耗的 HCl溶液的体积计算各组分含量。
五、数据处理
HCl标准溶液浓度(mol/L) 混合碱质量(g) 滴定初始读数(ml)
第一终点读数(ml)
第二终点读数(ml)
V1(ml)
V2(ml)
平均V1(ml) 平均V2(ml) WNaCl WNa2CO3 WNaHCO3 2.7.4
混合碱含量测定
小 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