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上册政治复习资料第一课 中学时代1.1 中学序曲1、★中学时代的重要性是什么?(P4)①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②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2、★中学生活带给我们哪些成长的礼物?(中学时代意味着什么?)(P5-7)①中学生活,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两个意味)②进入中学,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激发潜能)③在新的环境中,我们有机会改变在父母、老师和同学心中哪些不够完美的形象,重新塑造一个“我”。 (重塑自我)3、★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或适应中学生活?(P7)①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从点滴做起,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的努力。②尽快建立新的人际关系。③主动迎接学习方面新的挑战。④塑造自我新形象,树立新的要求和目标。⑤自觉遵守规章制度1.2 少年有梦4、★我们为什么要有梦想?(梦想的重要性)(P9-10)①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它能不断激发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②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有了梦想,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③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④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5、★我们怎样才能实现梦想?(怎样为实现梦想而努力?)(P11-13)①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②努力,需要立志。青少年要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并且把自己最重要的人生志向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③努力,需要坚持。只要坚持努力,即使过程再艰难,也有机会离梦想更近一步。④努力,需要方法:(1)分清轻重缓急,合理规划和管理时间;(2)劳逸结合,学会科学用脑;(3)每天进步一点点;(4)学思并进;(5)珍视团队合作。第二课 学习新天地2.1 学习伴成长1、★正确的学习观是什么?(如何正确认识初中阶段的学习?)(P15-17)①中学阶段,学习是我们的重要任务。初中阶段的学习,包括如何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以及学习如何做人。(内容)②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我们所看、所听、所尝、所触、所做,都可以是学习,我们可以从一切经历中学习。学习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途径和表现)③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态度)④学习伴随着我们的成长。(学习相伴成长)⑤学习没有终点。(终身学习)2、★学习对我们有什么重要意义?(我们为什么要学习?)(P18-19)①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让我们能够拥有更充实的生活。(物质)②学习点亮我们心中的明灯,激发前进的动力。(精神)2.2 享受学习3、★★学习中的快乐与辛苦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P20-21)①学习中有快乐,其体现在:对某方面的知识有强烈兴趣时;自己解决某个问题时;学习中找到志趣相投的伙伴时;发现自己的潜能时。②学习中也有辛苦,其体现在:尽管抱有兴趣和探索欲望,学习也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学习过程中需要集中注意力,耗费精力;遇到困难和阻挠时需要调节不良情绪,这些都需要我们凭借坚强的意志做出努力。③当我们经历了学习的辛苦,收获学习的成果时,那种发自内心的愉悦让我们体验到学习的美好,它是学习过程带给我们的美妙享受。4、★怎样学会学习?(P22-23)①学会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②学会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A.掌握学习策略;B.合理安排时间;C.养成良好习惯;D.提升学习能力。③学会学习,还意味着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A.自主学习;B.合作学习C.探究学习。第三课 发现自己3.1 认识自己1、★为什么要学会正确认识自己?(意义、重要性)(P27)①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②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2、★★怎样正确认识自己?(应从哪些方面认识自己?)(P28-29)①我们可以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来认识自己。②我们可以通过自我评价来认识自己。③通过他人评价来认识自己。3、自我评价的意义:对自己有一个恰当的自我评价,能帮助我们接受自己,对自己抱有正确的态度,不骄傲也不自卑;能帮助我们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4、自我评价的方法:①自我观察和分析;②与他人比较5、他人评价的意义:他人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他人评价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6、★如何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P30)①我们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但也要客观冷静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②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是走向成熟的表现。③掌握正确对待他人评价方法:用心聆听、勇于面对、冷静拒绝。3.2 做更好的自己7、★★怎样做更好的自己?(P34-36)①做更好的自己,就要扬长避短。②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主动改正缺点。③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④更好的自己,是在和他人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的,更是在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祉的过程中实现的。第四课 友谊与成长同行4.1 和朋友在一起1、★★友谊的力量(朋友对我们有什么重要影响/作用)?(P41-43)①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性格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②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我们需要真诚友善的朋友。③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4.2 深深浅浅话友谊2、★友谊的特质有哪些?(P44-46)①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②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③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3、★我们需要澄清哪些对友谊的片面认识?(澄清对友谊的认识,是我们成长必经的历程)(P46-48)①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②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③友谊不能没有原则。④友谊可以带来快乐,让人向往;也会带来困扰,增添烦恼。第五课 交友的智慧5.1 让友谊之树常青1、★★怎样建立友谊? (P49-50)(1)建立友谊,需要开放自己。(2)建立友谊,需要持续的行动。(3)建立友谊,需要正确的方法:①面带微笑。②记住对方的名字。③真诚夸赞。④寻找共同之处。⑤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⑥保持好奇心。2、★★如何呵护友谊?(P51-53)(1)呵护友谊,需要用心去关怀对方。(2)呵护友谊,需要学会尊重对方。(3)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正确处理冲突。a保持冷静;b坦诚交流;c及时处理;d勇担责任;e换位思考。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5.2 网上交友新时空3、网上交往的特点(P55):虚拟、平等、自主等。4、★网络交往的利与弊?(影响\两面性)(P55)(1)利:①开辟了人际交往新通道,拓展交往圈。②网上交往可以满足我们的一些心理需要。(2)弊:①有时却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②虚拟的交往难以触摸到生活中的真实。5、★如何慎重结交网友?(如何理性结交网友?)(P56-58)(1)需要考虑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学会理性辨别、慎重选择。(2)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3)将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慎重。(4)网上交往,要遵守法律法规。(5)我们要学会在现实中与同伴交往。第六课 师生之间6.1 走近老师1、★如何认识教师职业?(教师职业的性质/作用)(P61)①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②在现代社会,教师已发展为一种专门的职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门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2、★时代发展对教师提出怎样的要求?(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P62)今天的教师要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四有”老师)3、★出现不同风格老师的原因?由于年龄、学识、阅历、性格、情感与思维方式等差异,每位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由此呈现出不同的风格。4、★★怎样面对不同风格的老师?(P64)①我们要承认老师之间的差异,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他们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②无论什么风格的老师都应该受到尊重。尊重老师的不同,可以让我们走进老师,更深入地了解老师。③发现不同老师的优点。④了解老师教育行为的目的。⑤主动交往。6.2 师生交往5、如何理解教学相长?(教学相长的内涵)(P66)①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②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③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6、★★如何做到“教学相长”?(P66-67)(1)正确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①面对老师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②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既是对老师的积极反馈,也是师生共同学习的新资源。③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学习成果,可以促进师生共同进步。(2)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①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②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弥补不足。③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7、如何理解亦师亦友?(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的表现?)(P68)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8、★★ 如何建立良好师生关系?★(P68-69)①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我们要尊重老师的人格尊严、个性差异和劳动成果等。②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③我们要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④正确处理与老师发生的矛盾。a自我反思,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b相信善意,多些宽容和理解;c坦诚相待,注意沟通方式;d求同存异,主动关心。第七课 亲情之爱7.1 家的意味1、家庭的含义?(P71)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组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2、★★家的作用/意义?(我们为什么要爱家?)(P72-74)①家是我们的身心寄居之所。②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家里有家人,家里有亲情。③在中华文化中,家有着厚重的意味、丰富的内涵。在中国人心目中,家是代代相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3、★★为什么要孝亲敬长?(孝亲敬长的原因?)(P74)①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②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③父母生育、养育我们,理应得到爱的回报。4、★★如何孝亲敬长?(P74-75)①尽孝在当下。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用实际行动表达孝敬之心。②尊敬双亲长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教导。(尊敬)③保持亲近、融洽的关系,聆听他们的心声。(聆听)④知恩、感恩,用行动表达感恩之情。(感恩)7.2爱在家人间5、★我们如何体味亲情?(正确认识家人的爱/如何理解家中的亲情)(P76-78)①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这种情感就是家庭中的亲情之爱。②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③家庭结构发生变化,但是家中的亲情仍在。6、★★我们与父母产生冲突碰撞的原因?(产生亲子冲突的原因)(P79-81)①一方面,我们希望父母像对待成人一样尊重我们,不要过多干涉我们的生活;另一方面,面对父母的信任和放手,有时我们又觉得失落和不安,期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呵护。(自身矛盾心理)②我们开始审视父母给与我们的爱,开始质疑父母,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与经验,亲子之间的碰撞冲突是我们成长中难以回避的问题。(自我意识增长导致逆反)③作为两代人,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存在差异,亲子冲突有时难以避免。(有代沟)7、★★如何化解亲子冲突?(P82)①爱是需要呵护的。我们要掌握互动沟通的技巧和应对冲突的智慧。(沟通技巧:A.关注事实;B.把握时机;C.留意态度;D.选择方式;E.考虑环境。)②我们可以试着去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③尝试让父母了解我们的变化和需要,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表达我们的爱。7.3让家更美好8、★现代家庭的变化?(P83-84)①家庭结构、规模、观念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②家庭成员的交流、沟通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③家庭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9、★★怎样构建和谐家庭?(P85-86)①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信任、体谅和包容,可以增进理解,化解矛盾与冲突。②家庭成员共同分担家务劳动、共同协作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③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发展中的变化,才能让亲情更浓,让我们的家庭更和睦。④做小小“黏合剂”。10、如何促进家庭成员间的和睦相处?(如何做小小“黏合剂”?)(P85)①帮助家庭成员舒缓情绪。②明确自己是不偏不倚的中立者。③引导家庭成员看到对方的优点。④帮助家庭成员走出“面子”的困境。第八课 探问生命8.1 生命可以永恒吗1、★★生命的特点?(对生命的认识?为什么要珍惜生命?)(P89-90)①生命来之不易;②生命是独特的;③生命是不可逆的;④生命是短暂的;2、如何正确看待死亡?(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是什么?/如何看待生命有时尽)(P91)①我们每个人都难以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②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它让我们感激生命的获得。③我们要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更加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奋斗和奉献之中。3、★★生命接续的形式 (P92-93)①个人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②生命的接续,使得每个人的生命不仅仅是“我”的生命,还是我们的“生命”。③在生命的接续中,人类生命不断发展,人类的精神文明也不断积累和丰富。4、★★如何让生命走向永恒?(P92-93)①在人类生命的接续中,我们总能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②在生命的传承关系中,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和面对自己的生命。③我们每个人不仅仅在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也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文明成果。8.2 敬畏生命5、★★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如何理解“生命至上”?)(P94-95)①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②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③我们的生命都是宝贵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④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6、★★怎样敬畏生命 (如何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P96-98)①敬畏生命,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②不漠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③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自愿选择。④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第九课 珍视生命9.1 守护生命1、★如何守护生命 (P100-104)(1)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①关心身体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②学会爱惜自己的身体;③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2)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①精神发育,需要物质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质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只要我们守住自己的心灵,仍然可以看到真、善、美。②养护精神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守护精神家园,我们不能丢失优秀的民族文化,需要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9.2 增强生命的韧性2、★★如何正确认识挫折 (挫折对我们有哪些影响?)(P105-107)(1)生活中的阻碍、失利和失败就是人们常说的挫折。(定义)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2)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挫折具有两面性:①消极影响:面对挫折,可能会产生失落、焦虑、难过、愤怒、不满等负面情绪;如果一味沉浸在负面情绪中,我们就容易消沉,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②积极影响:得意时,挫折会使我们清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3)我们需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3、★★如何发掘生命的力量,战胜挫折 (如何增强生命的韧性)(P107-109)(1)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2)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3)借助外力,学会与他人建立联系,向他人寻求帮助,获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励。(4)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a欣赏、培养幽默感b和自己信任的人谈一谈c考虑并接受最糟糕的结果d关心、帮助他人e培养某方面的兴趣第十课 绽放生命之花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1、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P113)①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自食其力,实现自我价值。(对自己)②当别人需要帮助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大小,自愿承担责任。(对他人)③能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类命运结合起来。(对社会)2、为什么要探索生命的意义?(如何认识生命意义 )(P113-115)①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②生命的独特的,生命意义是具体的。③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10.2 活出生命的精彩3、如何让生命充盈起来?(使生命充盈的方法)(P116)①热爱学习,乐于实践,在探索中扩展生活的阅历,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②敞开胸怀,不断尝试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建立联系,生命中的道德体验就会不断丰富,对生命的感受力、理解力就会不断增强。4、如何拒绝冷漠,传递生命的温暖?(P117)①人与人在相互依存和彼此关切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生命拒绝冷漠。②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而且要关切他人的生命,设身处地地思考并善待他人。③让我们用真诚、热情、给予去感动、温暖他人,消融冷漠,共同营造一个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5、怎样在平凡中创造伟大?(P118-119)①伟大在于创造和贡献。运用自身的品德、才智和劳动,创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社会价值,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②用认真、勤劳、善良、坚持、责任、勇敢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③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6、★★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 (P116-120) ①热爱学习、乐于实践,在生活中敞开胸怀与他人、社会、自然建立联系,让生命变得充盈。②关切他人的生命,设身处地地思考并善待他人,用真诚、热情、给予去营造一个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③把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