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尊重知识产权 课件 (共39张PPT) 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同步课件 (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 尊重知识产权 课件 (共39张PPT) 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同步课件 (2)

资源简介

(共39张PPT)
2.2 尊重知识产权
第2课 依法有效保护财产权
《法律与生活》
选择性必修2
课标要求:
列举物权法的基本原则和物权的主要类型,懂得维护物权的途径。
核心素养
【科学精神】能够正确运用知识产权知识,客观分析生活实例;
【法治意识】尊重知识产权,远离侵权行为。
01.尊重知识产权
1.知识产权的含义和种类
(1)含义
(2)种类
著作权
专利权
商标权等
贵州茅台、阿克苏苹果、库尔勒香梨、阳澄湖大闸蟹等等
(1)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全社会形成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
(2)保护知识产权是促进创新发展的重要法律机制。
2.保护知识产权的意义
是权利人依法就作品、发明创造等智力成果或者商标、地理标志等工商业标记享有的专有性权利。
知网的行为是否侵权?如果是,它侵害了赵德馨、周秀鸾夫妇的什么权利?
2021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经济史学家赵德馨起诉知网,认为其擅自转载其160多篇文章且不支付版权费用,赵德馨教授起诉知网获赔70多万。
继赵德馨教授维权后,其妻子周秀鸾也选择了维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赵德馨(右)、周秀鸾夫妇
02.保护创作——著作权
1.著作权的含义
权利人针对特定作品依法享有的支配和获取利益的权利,就是著作权。(“版权”)
提醒:特定作品:文学、艺术、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和可复制性的智力成果。如:文字作品、口述作品、电影作品等。
著作权保护对象
2.著作权人享有的权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规定,著作权人对其作品享有广泛的权利。他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就可能构成侵权。
3.著作权的种类
发表权、署名权、
修改权和保护作品
完整权
著作
人身权
复制权、发行权、
改编权、翻译权、
表演权、信息网络
传播权等
著作
财产权
(不可转让)
(可转让)
知识拓展:著作人身权
①发表权。指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发表权是一次性权利,作品一旦发表,发表权即行消灭。发表权通过出版、上网、朗诵等使用作品的方式来行使。
②署名权。指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是署名的权利。包括决定是否署名、署真名、笔名等。
③修改权。指修改或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修改通常指内容的修改,报社、杂志社的文字性修改、删节不属修改权控制的范围,可以不经作者同意。
④保护作品完整权。指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法律禁止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歪曲和篡改作品。
特别提醒:修改权与改编权的区别
(1)修改权属于人身权,不得转让;改编权属于财产权,可以转让。
(2)修改权的行使并不产生新作品,对原作品修改后还是原作品;改编权的行使产生了新的具有独创性的作品。
知识拓展:著作财产权
⑤复制权。即以印刷、复印、录音、录像、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多份的权利。
⑥发行权。即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⑦改编权。即改编作品,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新作品的权利。如小说改编成电视、电影。
⑧翻译权。即将作品从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的权利。
⑨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公众号转载网络小说)
⑩表演权。即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
公开表演作品被称为现场表演或直接表演;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被称为机械表演或间接表演,如酒店、咖啡馆等经营性单位未经许可播放背景音乐就可能侵犯音乐做的机械表演权。
4.法律保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规定,著作权人对其作品享有广泛的权利。他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就可能构成侵权。
【提醒】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必须具备以下两项条件:
①独创性(原创性):是指由作者独立构思而成的,作品的表现不与他人已发表的作品相同,即不是抄袭、剽窃或者篡改他人作品。
②可复制性,复制形式包括印刷、录制、摄影、绘画、表演等。
以案说法
某网站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将一位当代作家的小说上传,供网民免费浏览下载。当这位作家起诉该网站侵犯其知识产权时,网站声称,它并没有收费盈利,网上浏览下载也不影响该小说纸质文本的发行,所以网站没有侵权。
网站的行为是否侵犯了著作权?请说明理由。
提示: (1)网站的行为已构成侵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人享有通过网络向公众提供作品的专有权,即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该网站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就通过网站传播其作品,已构成侵权。
以案说法
思考:学校利用班会课播放爱国教育片《战狼》是否侵权?
注意:《著作权法》第22条第1款、第9款规定,下列情况不属于侵权:
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②“免费表演已经发表的作品、该表演未向公众收取费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报酬”。
③允许他人自由使用作品。
4.法律保护 保护期限
自然人
A
著作权属于自然人的,保护期是作者有生之年加去世后50年。
著作权属于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发表权的保护期是作品创作完成后50年;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是作品发表后50年,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50年内未发表的,法律不再保护。
法人或者非法人
组织
B
著作权保护期限是多久?法律是无限期地保护著作权的所有权利吗?
判断:
1.某人写的日记没有公开发表,所以不享有版权。
2.某画家创作的一幅锦绣河山水墨画问世已超过50年,该画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
3.黄某把一组自拍的旅游照放在微信朋友圈中,有网友网上所发的文章中用了其中的一幅照片做配图,该做法侵犯了黄某的发表权。
×
×
×
版权与发不发表没关系,创作者自其作品创作完成之日起就享有该作品的著作权。
著作权的发表权与著作财产权保护期限是作者有生之年加去世后50年。
网友侵犯的是肖像权,而不是发表权。因为黄某在微信朋友圈中已发表了自己的作品,发表权一次用完。
【易混易错】
有人认为:著作权的各项权利都有保护期限
著作权 保护期限 保护期限届满
发表权 发表权是一次性权利,一旦发表,即行消灭 保护期一旦届满,则该作品进入公共领域,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
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 永久受保护 著作财产权:复制权、发行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表演权、出租权、展览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电影权、广播权、放映权等。 自然人:一般是作者的有生之年加死后50年 法人或非法人组织:作品发表后50年 03.激励创新——专利权
1.专利权的含义及意义
(1)含义:是权利人就特定的发明创造依法在规定期限内享有的专有权。
(2)意义:专利权是维护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利益、激励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
2.专利权的分类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规定的专利有三种: 结合P20含义
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②发明和实用新型两种专利是针对技术创新的,只是对创造性的程度要求不同;外观设计专利仅涉及产品设计的美观效果。
技术创新要求高
技术创新要求低
针对产品设计的美观效果
2.专利权的分类
①发明专利
技术创新要求高
③外观设计专利
②实用新型专利
技术创新要求低
技术创新要求高
针对产品设计的美观效果
专利的三种类型及保护期限
20年
保护期均自申请日起算。
保护期满以后,这些发明创造就进入公共领域,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
15年
10年
沙发椅(B2601-2)
实用新型只能是可见的产品,是对产品形状、结构的改进,原创性要求低。
外观设计仅涉及产品的美观效果,不涉及技术的创新。
3.专利权的保护期限
①发明专利的保护期为20年,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期为10年,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期为15年,均自申请日起算。
②保护期满以后,这些发明创造就进入公共领域,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
4.专利权的取得和保护
取得: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完成发明创造后,可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国家知识产权局经过审查,认为该申请符合条件的,则颁发专利证书,授予专利权。
保护:①他人未经专利权人同意,不得实施专利权人享有专利的发明创造。
②发明人取得专利,是以公开其发明内容为条件,换取国家在限定时间内给予强有力的法律保护。
③其他人即使独立作出了相同的发明,也不得实施该发明,否则构成侵权。
相关链接:发明人如果选择以商业秘密方式来保护其发明,则只需要将该发明保密得当,就可以一直得到保护。但是,一旦他人独立作出相同的发明,或者以正当方式获得该技术信息,则他人可以实施该发明,不构成侵权。
以案说法
小奇虽然学业成绩不算突出,却已经是颇有名气的发明家了。还在初三的时候,她就参加了日内瓦国际发明展并荣获大奖。升入高中以后,她又完成了一项关于智能插座的发明,准备和一家企业合作,把这项发明转化为产品。对于用什么方式保护这项发明,同学们有不同观点。
观点一:
赶紧申请专利,取得专利权。
观点二:
不申请专利,作为商业秘密保护。
这两种保护方式有什么区别?你认为哪种方式更好?
【相关链接】:发明专利权的保护方式
①发明人可以申请专利保护自己的发明创造;②发明人也可以选择以商业秘密方式来保护其发明,则只要该发明保密得当,就可以一直受到保护。但是,一旦他人独立作出相同的发明或者以正当方式获得该技术信息,则他人可以实施该发明,不构成侵权。
04.点石成金——商标权
大家来找茬
思考:这些“山寨”产品侵犯了经营者什么权利?
商标权
思考:什么商标?什么是注册商标呢?
探究问题:你知道上面图中的“TM”“ ”“ ”符号表示什么意思?
“TM”:表示未注册商标
“ ”:表示注册商标
“ ”:表示著作权
1.商标与注册商标
(1)商标:
含义-经营者用来将自己的商品或者服务与其他经营者的商品或者服务相区别的标志。
表现-为文字和图案等形式。
意义-体现的是经营者在商品或服务上的信誉。经营者信誉良好,其商标往往具有巨大的价值。商标的价值来源于经营者的良好信誉。
(2)注册商标:经营者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提出申请并获得注册的商标为注册商标。商标注册人可以在核定使用的商品或者商品包装上注明“注册商标”或者“ ”符号。
思考:如果用上面的标记去申请注册商标,它们能获得注册吗?为什么?
“奥运五环”图案做衬衣的商标
用“上海”文字
做文具盒的商标
“北极熊”文字做棉衣的商标
(不能)
(不能)
(能)
①奥林匹克标志是奥林匹克运动的象征,是国际奥委会的专用标志,未经国际奥委会许可,任何团体或个人不得将其用于广告或其他商业性活动。
②《商标法》规定,任何能够将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商品与他人的商品区别开的标志,包括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和声音等,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均可以作为商标申请注册。所以“北极熊”文字可以获得注册。
③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或者公众知晓的外国地名,不得作为商标。
2.商标的注册
(1)允许注册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规定,任何能够将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商品与他人的商品区别开的标志,包括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和声音等,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均可以作为商标申请注册。
(2)禁止注册的情形:
①与我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国歌、军旗、军徽、军歌、勋章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标志;
②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响的标志;
③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或者公众知晓的外国地名,不得作为商标。
注册商标的标志——
探究与分享
请判断,以下列名称注册商标会不会被批准?为什么?
1.以“伦敦”注册商标。
2.我国的国旗标记注册商标。
3.以“美利坚合众国”的国名注册商标。
4.某公司曾经以“要疯”二字申请注册商标。
5.把“海淀区”注册为商标。
公众知晓的外国地名
与国旗、国徽、国歌、军旗、军徽、军歌、勋章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标志;
与国家名称相同或者近似的标志
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响
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
不允许
3.侵犯注册商标的行为
未经权利人许可,他人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
4.专用商标权的保护
含义:商标权是一种重要的知识产权,是指权利人针对特定商标而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商标注册人享有注册商标专用权。
侵权规定:
①未经权利人许可,他人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构成侵权;
②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也构成侵权;
注册商标的有效期: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10年,注册人可以申请续展。续展注册的有效期也是10年,续展次数不受限制。注册人只要依法续展,注册商标就可以长久地获得法律保护。
名称 著作权 专利权 商标权
保护对象 作品 发明创造 商标
保护 法律 著作权法 专利法 商标法
授权 机关 国家知识产权局 国家知识产权局 国家商标局
办理手续 否 是 是
权利 分类 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 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使用权、处分权、禁止权、收益权
保护 期限 作者有生之年加去世后50年,或作品发表后50年 发明专利20年,实用新型专利10年,外观设计专利15年,均从申请日起算 有效期是10年,可以申请续展。续展注册的有效期也是10年,续展次数不受限制
不同种类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
奥运“顶流”冰墩墩
“冰墩墩”是集多重知识产权客体属性于一身的“重点保护对象”。作为美术作品,它受著作权法保护;作为商标,受商标法保护;作为外观设计,受专利法保护;作为北京冬奥会吉祥物,还受《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的特殊保护。
理论上无论是对“冰墩墩”从平面到平面、平面到立体、立体到平面、立体到立体的复制,都受到著作权人即2022北京冬奥组委的复制权控制。另外,擅自修改“冰墩墩”原有形象,达到了有损于原有声誉的程度,就构成了对原作品的歪曲、篡改,是对著作权中的保护作品完整权或修改权的侵犯。
奥运“顶流”冰墩墩
著作权法第二十四条规定了“合理使用”制度,明确“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为合理使用的情景之一,不侵犯著作权人权利。因此,靠自己动手堆雪人、包汤圆、做烘焙、剪窗花等实现“冰墩墩”自由,只为纯粹的“独乐乐”,毫无疑问应属合理使用。如果将这些手工“整活”的过程,拍成视频上传到网络空间,与“众乐乐”,还是不是合理使用呢?有没有超越“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的范围限定?
奥运“顶流”冰墩墩
“冰墩墩”作为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本身也正是凝结了大量公共利益的存在。因此,如果将各种“冰墩墩”手工教程做成视频与“众乐乐”,在不影响权利人对作品的正常使用也没有不合理地损害权利人合法权益时,一般也会被认定是抱持个人学习和欣赏目的,仍属合理使用。但在信息网络传播过程中,合理使用的边界并不绝对,一旦前述视频中的不合理因素超出了理性适度的范围,例如成为了“流量变现”的钥匙或是“视频带货”的附随,那么这种动机复杂的自制冰墩墩再分享行为就不宜认定为合理使用,仍会存在侵权风险。
思维导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