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六下语文第二单元阅读主题:学习阅读外国名著的方法本单元围绕“走进外国名著”这一主题,安排了三篇课文,它们都是经典的外国文学名著。《鲁滨逊漂流记》(节选)通过故事梗概及节选的部分内容,向我们介绍了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骑鹅旅行记》(节选)通过介绍小男孩尼尔斯的奇妙遭遇,向我们展示了作者神奇的想象力。《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介绍了汤姆·索亚的一次传奇历险,让我们领略了外国小说的奇妙与精彩。★单元阅读重点:一、梳理文章层次梳理作者的行文思路,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包括全篇和各个段落内部的层次),才能真正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各个段落的意思。二、划分文章层次的方法有: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3.按事情发展过程划分。(找各个事件)4.按“总分总”的结构划分。文章的结构,实际上是文章段落之间和段落内部的组合关系。分析文章结构,实际上是分析文章各部分之间的组合关系,并进行合理的归纳整理。不过,文章的结构和作者的写作思路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在阅读能力的要求上往往是两者并提,即“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三、如何理清作者的思路呢 1.初读全文,勾画重要语句,理清此文主要谈什么问题或者说什么事情,以把握文章全貌。2.以段为单位仔细阅读,用简明的语言标示段意,以显露文章脉络。3.分析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层次,概括层意,思路自然显现。类文阅读- (一)老人与海(节选)这是老人没打到鱼以来第八十五天出海了。他越走越远,把陆地远远抛在后面。天还没大亮,他就撒下鱼食。突然,他看见伸在水面上的一根绿杆急急地坠到了水里,接着钩丝动了一下。他明白,水下一百英寸的深处,一条马林鱼正在吃着钩尖和钩把上的沙丁鱼。他拉那钩丝,觉得有一条硬邦邦的东西,重得叫人不敢相信。大鱼不慌不忙地游着,鱼、船和人都在平静的水上慢慢地漂流。老人把钩丝放在脊背上,又把钩丝握紧在手里,他拼命支撑住身子,抵抗着大鱼给钩丝的拉力。四个钟头以后,那条大鱼依旧拖着小船向浩渺的海面游去。老人拉住背在脊梁上的钩丝,他想:我拿它没办法,它也拿我没办法。这时他多么需要男孩儿的帮助啊。然而他又可怜起那条大鱼来:它真了不起,真稀奇。“鱼啊,我到死也要跟你在一起。”夜深了,天气变冷了,他的脊背、胳膊和腿都是冷冰冰的。他弯下腰倚在船头上,这样舒服些。太阳升起来了。他竭力拉紧钩丝,但钩丝已经紧绷得快要断了。要是猛拉一下,鱼钩在鱼嘴里所挂的口子就会加宽;如果鱼跳起来,钩子就会被甩掉。这时,大鱼突然晃荡了一下,一下子把老人拖到了船头那边,要不是他撑着一股劲儿,放出一段钩线,准给拖到海里去了。他知道鱼一定受伤了,便拉住钩丝不动,身子往后仰,抵挡钩丝的拉力。老头儿的手让鱼猛地一拉时划破了。现在鱼游起来慢多了,钩丝慢慢地上升,鱼露出来了,水从它的身边往四下涌。阳光下,它浑身明光耀眼,头、背都是蓝色的,镰刀片似的尾巴在水里出没,嘴长得像一根垒球棒,尖得像一张细长的脸。老人说:“它比小船还长两英尺呢。”现在他已经漂到了看不见陆地的海面上,跟大鱼搏斗,他觉得非常疲乏,希望大鱼睡去,自己也能够睡去,去梦见狮子。他高声地说:“鱼啊,要是你没累乏,那你可真奇怪透顶啦!”“我一定要弄死它,尽管它那样的,那样的了不起。”“我要让它知道什么是一个人能够办得到的,什么是一个人忍受得住的。”他一遍又一遍地祷告,请求上天保佑。又一个夜晚到来了。老人趁鱼安静的时候睡了一觉。他梦到了漫长的黄色的海滩,梦见了狮子。突然,那根钩丝飞快地从他右手滑出去,他猛然醒来,急忙抓住钩丝,把它绷得紧紧的。只见那鱼猛地一跳,掀起巨大的浪花,然后猛地落下。接着它又一次次地跳起,落下。老人的右手勒出了血,他把手浸在水里,说道:“不坏。痛苦对一个男子汉不算一回事儿。”第三天,那鱼开始打转儿了。老人拼命地拉紧钩丝,鱼每转一圈,他就把钩丝拉回一段。两个钟头以后,老人浑身被汗水浸透了,骨头也累酸了。他觉得眼前有黑点儿在晃动,汗水渍痛了眼睛和脸上的伤口。他不断地收紧钩丝,却突然感到眩晕起来。他用左手舀了些海水,洒在头上。老人拼命拉紧钩丝,看见鱼尾巴从水里露出来,鱼游到前面来,举止从容不迫,优美潇洒,老人用力去拽,想把它拽近些。鱼朝船边游来,嘴几乎要碰到船板。他忍住一切疼痛,高高地举起鱼叉,使出全身的力气,把鱼叉扎进鱼腰里。鱼往上一跳,把它的长度、宽度、威力和美,全都显示出来。它仿佛悬在空中,悬在老人的头顶。然后轰隆一声落到水里,浪花溅了老人一身,溅满一船。一会儿,那鱼仰面朝天,银白色的肚皮翻到水面上来,它终于死了。 1.1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2.文中写到老人希望“去梦见狮子”,原因是( )A.狮子代表着野性、不服输,老人希望梦能给自己带来力量和勇气。B.老人家里圈养着狮子,他非常想念它。C.狮子的勇猛与眼前的大马林鱼很相似。3.从文中画“ ”的句子中老人的动作可以看出老人 。4.“我一定要弄死它,尽管它那样的,那样的了不起”一句中的“了不起”说明_________,从“一定”一词我们可以体会到 。5.文章体现了老人怎样的品质?说说你的看法。 (二)《海底两万里》梗概1866年,在大海的不同地方,有一只身长数十米的怪物,偶尔浮出水面,不少船只受其攻击而沉没,美国政府派出“林肯号”驱逐舰跟踪追捕,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应邀参加。一天晚上,教授发现这个庞然大物冒出了水面。“林肯号”随即向怪物驶去,船上的人和“海怪”展开了激烈的搏斗。然而“海怪”未被消除,“林肯号”反受重创,教授和他的仆人康塞尔以及捕鲸手尼德·兰都成了“海怪”的俘虏。“怪物”非他,原来是一艘尚不为世人所知的潜水艇,名“鹦鹉螺号”。“鹦鹉螺号”的船长尼摩强行让三人随“鹦鹉螺号”一起周游四海。他们在印度洋的珠场和鲨鱼展开过博斗;他们在红海里追捕过一条濒于绝种的儒艮;他们在大西洋里和章鱼进行过血战。这些场面都异常惊心动魄。他们在海洋的黑流中前进,经过瓦尼科罗岛,穿过托雷斯海峡,从印度洋到红海,再从阿拉伯隧道出来到希腊群岛,然后再花费了四十八小时穿越了地中海到达维哥湾,看一看那消失在历史尘土中的大陆。最后,他们在南极经历了一场与缺氧进行的生死搏斗的战争后才得以脱身。十个月过去了,阿龙纳斯三人经历了两万里的海底航行之后,终于在极其险恶的情况下逃脱,回到家乡,这件海底秘密公之于世。[注]《海底两万里》是法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凡尔纳的著作。 1.细读上文,捕捉梗概信息。(1)在海底航行了两万里的“怪物”是一艘___________,名叫“___________”。(2)乘着这个庞然大物经历了两万里航行的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感受梗概内容。(1)透过梗概,可以将本书的情节分为四个版块,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来。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合本书的书名和故事梗概,你认为全书写得最详细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梗概中可以看出这是一场怎样的海底航行之旅? (三)格列佛游记之小人国(梗概)书中讲了一个英国水手的冒险经历,故事很有趣。在一次大风暴中,大船沉没了,格列佛漂到一个不知名的小岛上。当他从昏睡中醒来时,发现自己的手脚被绑住,有很多几英寸高的小人围着他。小人们从没见过这样大的人,出于好奇将他运回京城,让小人国的皇帝和大臣们都来参观。皇帝让格列佛学习小人国的语言,并供给他足够的食物。经过各方面考察,几度表示友好,格列佛终于获得自由。在他的帮助下,小人国轻易地战胜了邻国入侵的舰队,格列佛得到了皇帝的封赏。留在小岛期间,他看到小人国有很多日益尖锐的矛盾。内部矛盾是穿鞋子应该穿高跟还是低跟,于是形成高跟党与低跟党,而太子为了争取更多支持,不得不穿一只高跟和一只低跟的鞋子。外部矛盾则是因为鸡蛋的打法,一方认为应该先打大头,另一方认为应该先打小头,形成了大端派与小端派,由此引起连年战争。格列佛因为不肯继续侵略邻国而得罪皇帝。后来皇帝心中隐藏的不满被皇后和大臣们激发,秘密决定刺瞎格列佛的双眼,然后慢慢减少他的饮食供应,直到将他饿死。格列佛得到消息后逃往邻国,在邻国皇帝的帮助下离开小岛,回归祖国。 1.请你认真阅读上文,根据梗概的内容,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格列佛在小人国的传奇经历。2.上文梗概中我最感兴趣的部分是 。阅读这部分后,我的感受是: 。3.读完上文后,对于格列佛这一人物形象,几位同学有不同的看法。你认为谁的看法是不恰当的?( )A.王琳:格列佛是勇于冒险的人,正是他的这一特点才让他有了流落小人国的经历。B.张明:格列佛聪明善战,因为小人国在他的帮助下轻易地打败了邻国入侵的舰队。C.关欣:格列佛善于阿谀奉承,他向小人国示好,帮助他们打仗,讨好皇帝获得封赏。D.刘字:格列佛富有正义感,因为他宁愿得罪皇帝也不愿意帮助小人国继续侵略邻国。 (四)拉里森[美国]①小保罗是个三年级的小学生。他父亲虽然空闲时间不多,但晚上却经常同他的孩子一起。父亲喜欢孩子,总津津乐道、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些富有教益的寓言和故事。②一个星期五的晚上,保罗和姐姐玛莎忙着刷保罗的田径鞋,因为他要参加学校明天举行的一场短跑比赛。坐在沙发里读报的爸爸摘下眼镜,凑过身子,又唠唠叨叨地讲起了他的寓言——《龟兔赛跑》的故事,小保罗记得自己已经听过好些遍了,实在叫人腻味。③末了,爸爸对似听非听的保罗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一定要记住,动作缓慢的乌龟之所以能跑赢兔子,是因为它的踏实和韧性。”然而,保罗还是低垂着头,默不作声地弄他的鞋子。爸爸的口吻变得有点严肃:“难道你不觉得应该从乌龟身上获得一些教益吗?”④保罗神情困惑地朝天花板呆望了一阵,然后回过头来看着爸爸:“这么说,你是要我指望贝利、托尼、萨里在明天的60米赛跑中会像兔子那样躺下来睡觉?⑤爸爸心里颇感惊讶,怎么也想不到儿子会冒出这样的话来。他沉默了一会儿,略为发窘地回答:“我没有说乌龟会指望兔子在途中睡觉。”⑥“乌龟一定事先知道兔子在比赛时会睡觉的。”保罗反驳道,“要不然傻乌龟就是自不量力,竟敢和兔子较量。谁都知道,兔子的速度起码要比乌龟快上100倍!”⑦“乌龟压根儿就不知道兔子会睡觉,”爸爸坚持着,“它是靠坚持不懈的努力,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向前爬才取得胜利的。”⑧小保罗把两只手的手指勾在一起,认认真真的思忖着。“我可不相信。”他倏地站起身来,“乌龟的胜利完全是靠运气,要不是碰巧兔子中途睡觉,它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跑赢兔子。即使乌龟比你说的踏实还要踏实100倍,它仍然跑不过兔子!”⑨爸爸的脸上露出一丝难以名状的笑容,捏着报纸的手颓然落在膝盖上…… 1.认真阅读文章,致使父亲遇到“问题”的根本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父亲无法进一步证实乌龟取胜的原因 B.儿子对已“听腻的”的寓言故事不再感兴趣C.儿子死钻“牛角尖”而固执己见 D.儿子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与父亲不一致2.文章末尾“爸爸的脸上露出一丝难以名状的笑容”,对“难以名状的笑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对儿子的固执而生气 B.为自己没有说服儿子感到沮丧C.为儿子的坚持而感到欣慰 D.为自己无法解释清楚而无奈3.文中划线句子破折号的作用是( )A.意思的转换 B.表示解释说明 C.表示意思的递进 D.表示特殊的含义4.仔细研读文章,完成下面的填空。(1)对乌龟取胜的原因,小保罗的父亲认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小保罗则认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表现小保罗对爸爸所讲故事的态度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用简洁的话语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不得超过25个字)。 6.父亲和小保罗谁说得对,请你说说理由。 参考答案(一)1.老人与大马林鱼搏斗,最终将鱼刺死。2.A3.捕鱼经验非常丰富4.大马林鱼体积大,力量强 老人意志坚决5.短文体现了老人坚强不屈、永不服输的品质。 (二)1. 不为人知的潜水艇 鹦鹉螺号 船长尼摩 阿龙纳斯教授 仆人康赛尔 捕鲸手尼德·兰2. 追捕“怪物” 被抓后困住 在潜艇上周游四海 逃脱并回到家乡 教授一行人在“鹦鹉螺号”上的历险过程。因为全书想要突出的就是这个历险过程,是“经过”,应详写。3.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海底航行之旅,因为他们一行历经了许多困难,与许多动物、人进行了搏斗,看到一些前所未闻的事物。这也是一次漫长的旅行,从“两万里”和“十个月”可知路程和时间的漫长。 (三)1.得到封赏 发现矛盾 得罪皇帝2.发现矛盾 “小人国”的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十分滑稽幽默,让我感受到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吸引我继续读下去 。3. C (四)1.D2.A3.B4.踏实、韧性 完全靠运气 似听非听5.小保罗和父亲因为乌龟取胜的原因理解不同而展开争辩。6.我觉得父亲说得对。人生其实一次长跑,有不少人自持天赋或者实力不肯努力,躺在成绩的功劳簿上睡觉,那些资质一般或是稍微差点的人,凭借韧性,坚持不懈,最终会超越自以为是的人,终会从成为赢家。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