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税收基本概念、税收职能与税收原则 课件(共23张PPT)-《税收应用基础(第二版)》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1.2税收基本概念、税收职能与税收原则 课件(共23张PPT)-《税收应用基础(第二版)》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二、税收的特征
第一节 税收基本概念
一、税收的概念
税收应用基础>>第一章>>第一节
按ESC退出
一、税收的概念
税收应用基础>>第一章>>第一节
概念
税收是一国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其社会公共权力,依照法律,强制、无偿地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形式,其基本职能是满足国家的基本财政需要和对经济运行实施有效的调控。
一、税收的概念
税收应用基础>>第一章>>第一节
(一)税收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税收的存在是由公共需要决定的,而公共需要则是社会需要中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国家征税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履行其提供公共品的财政需要。这具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方面说明国家征税的目的是满足国家提供公共品的财政需要;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国家征税要受到提供公共品目的制约,国家税收必须用于满足提供公共品需要,非公共品需要的财政支出不宜用税收来提供,而应当采用其他方式来解决。
一、税收的概念
税收应用基础>>第一章>>第一节
(二)税收体现着国家与社会成员间的一种特定的分配关系
政府通过征税,无偿地占有社会成员的一部分社会产品,改变了政府与社会成员、社会成员内部之间的社会产品占有量和占有比例。税收属于分配的范畴,但税收同劳动工资、地租、商业利润、资本利息等一般意义上的分配不一样,它是国家凭借社会公共权利进行的,是超经济的分配或特定分配,这是由国家的非生产性质决定的。
一、税收的概念
税收应用基础>>第一章>>第一节
(三)税收是政府取得财政收入主要的和最好的方式
税收不仅是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主要方式,而且还是最好的方式。这是因为,运用税收来筹集财政收入具有其他财政收入形式不可比拟的稳定而又可靠的优点。
一、税收的概念
税收应用基础>>第一章>>第一节
(四)税收是政府干预和调控经济的重要杠杆
市场机制并不是完美无缺和无所不包的,市场机制在资源合理配置、收入公平分配和经济稳定增长等方面还存在种种缺陷,因而,客观上需要政府借助于税收这一重要经济杠杆来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
二、税收的特征
税收应用基础>>第一章>>第一节





强制性
无偿性
固定性
税收的强制性是指国家凭借社会公共权力,通过法律形式对国民收入进行的强制课征
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国家征税后,税款即成为财政收入,不再归还纳税人,也不支付任何报酬
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在征税之前,以法律形式预先规定了课税范围、计税标准及征收比例或数额,按预定标准征收
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统一体,是税收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一切税收的共性,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重要标志。
二、税收原则
第二节 税收职能与税收原则
一、税收的职能
税收应用基础>>第一章>>第二节
按ESC退出
一、税收的职能
税收应用基础>>第一章>>第二节
概念
税收的职能是税收所具有的满足公共需要的能力。
它以税收的内在功能为基础,以公共需要为转移,是税收内在功能与公共需要的有机统一。
税收应用基础>>第一章>>第二节
(一)组织收入职能
这是指税收为了实现国家的职能,参与社会产品分配从而筹集财政收入的功能,就是税收最基本的职能,也是税收存在的最基本的依据。
一、税收的职能
税收应用基础>>第一章>>第二节
(二)调节分配职能
这是指政府利用税收手段实现收入再分配,来调节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正、改善社会福利、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
一、税收的职能
税收应用基础>>第一章>>第二节
(二)调节分配职能
一、税收的职能






初次分配是市场机制主导的分配
再分配是政府主导的分配
第三层次的分配是向社会慈善机构的捐赠
税收应用基础>>第一章>>第二节
(二)调节分配职能
税收作为政府再分配的重要手段,其调节作用可通过以下三类税种来实现:
一、税收的职能
个人所得税
财产类税收
商品劳务类税收
个人所得税通过实行累进税率,可以加大对高收入者的调节力度;通过规定适当的费用扣除标准,可以减轻低收入者的所得税负担。
对财产征税可以加大对财产拥有者的调节力度;开征遗产与赠与税,可以调节富人收入,缩小社会分配差距
对奢侈性消费品征收消费税,有利于加大对高收入者的调节力度;提高增值税和营业营业税的起征点和免征额也有利于减轻中低收入者税负税的起征点和免征额也有利于减轻中低收入者税负。
1
2
3
税收应用基础>>第一章>>第二节
(三)调控经济职能
一、税收的职能
1.税收乘数
乘数原理是指在一定的消费需求下,投资的增加可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国民收入和就业的若干倍于投资增量的增加,反之投资的减少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引起国民收入和就业的若干倍于投资减量的减少。税收乘数是指税收变化与其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化间的比例。增税将引起国民收入的缩减,减税将引起国民收入的增加。因此,税收对于国民经济的运行起到鲜明的调控作用。
税收应用基础>>第一章>>第二节
一、税收的职能
2.税收自动稳定器
指税制本身所具有的能够自动适应经济波动,影响社会需求的内在机制。如个人所得税一般实行累进税率,而且规定一定标准的免征额。因而其自动稳定效果较好。经济衰退,收入下降,适用税率就低,纳税人就可以少缴或不缴税款。
(三)调控经济职能
税收应用基础>>第一章>>第二节
一、税收的职能
3.相机抉择的税收政策
指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的宏观经济形势,相应采取灵活的税收政策,以减缓经济波动,谋求实现既无过高失业又无恶性通货膨胀的稳定增长目标。
(三)调控经济职能
相机抉择的税收政策包括税收的增加和减少,或者同时辅之以政府支出的减少或增加。
减税通常包括降低税率、免税、减轻税额以及废止旧税,结果是扩大总需求。
增税通常包括提高税率、取消减免税以及设置新税等,结果是缩小总需求。
税收应用基础>>第一章>>第二节
二、税收原则
税收原则是确立税收征纳关系的准则。它既是政府在设计税制、实施税法过程中所遵循的理论准则,也是评价税收好坏、鉴别税收制度优劣、考核税务行政管理状况的基本标准。
税收应用基础>>第一章>>第二节
二、税收原则
(一)税收的财政原则
概念
税收的财政原则是指一国税收制度的建立和变革,都必须有利于国家财政收入,同时也是要满足国家各方面支出的需要。
税收应用基础>>第一章>>第二节
二、税收原则
(二)税收的公平原则
概念
税收公平原则,又称为公平税负原则,它是指国家征税时,纳税人承受的税收负担与纳税能力相适应,税收负担应公平合理地分配于社会成员之间。
税收应用基础>>第一章>>第二节
二、税收原则
(二)税收的公平原则
1.税收负担的横向公平,即纳税条件(或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应当缴纳等量税额,它反映了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平等权利,它是人们追求的理想目标。
2.税收负担的纵向公平,又称垂直公平,即纳税条件(或纳税能力)不同的人应当缴纳不同的税额。
税收应用基础>>第一章>>第二节
二、税收原则
(三)税收的效率原则
概念
税收效率原则,是指税制的建立应有利于促进宏观和微观经济效益的提高,有利于税收行政管理效率的提高。
税收应用基础>>第一章>>第二节
二、税收原则
(三)税收的效率原则
1.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
税收经济效率是指征税对经济运行效率的影响,宗旨是征税必须有利于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也就是有效地发挥税收的经济调节功能。
税收应用基础>>第一章>>第二节
二、税收原则
(三)税收的效率原则
2.税收行政效率原则
税收行政效率即税收本身的效率,是指国家应以最小的税收成本获得尽可能多的税收收入,包括税收征收费用和纳税费用两个方面。
是指税务部门在征税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
是指纳税人依法办理纳税事务所发生的费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