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浸出制剂 课件(共37张PPT)-《药剂学》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4章浸出制剂 课件(共37张PPT)-《药剂学》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第四章 浸出制剂
第一节 浸出原理
第二节 浸出制剂的制备
第三节 常用的浸出制剂
参考答案
学习目标
第四章 浸出制剂
学习目标
l理解浸出制剂的种类及特点
l掌握药材的预处理、浸出方法
l理解浸出过程、影响浸出的因素
l了解浸出设备和浸出液的蒸发过程
l理解汤剂、酒剂、酊剂、流浸膏剂与浸膏剂的概念与特点
l理解煎膏剂的制备方法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l能制备汤剂、酊剂和流浸膏剂
l能掌握浸出、回流和蒸发的技能
第四章 浸出制剂
一、浸出过程
第一节 浸出原理
二、影响浸出的主要因素
第四章 浸出制剂
浸出制剂
系指用适当的溶剂和方法,从药材中浸出有效成分所制成的供内服或外用的药物制剂。
特点:
1.具有原药材各浸出成分的综合疗效,作用缓和持久,毒性低。
2.提高了有效成分的浓度,减少了用量,便于服用。
3.不易贮存,易产生沉淀、变质。
第一节 浸出原理
第四章 浸出制剂
第一节 浸出原理
浸出制剂的类型主要有
1.水浸出制剂
2.含醇浸出制剂
3.含糖浸出制剂
4.精制浸出制剂
第四章 浸出制剂
第一节 浸出原理
一、浸出过程
1.浸润阶段
溶剂润湿药材,渗入细胞
2.溶解阶段
有效成分从组织中解吸、溶解
3.扩散阶段
细胞内(浓度高、渗透压高)
浓度差、渗透压差(Fick’s方程)
溶剂 (动态平衡 )
4.置换阶段
用低浓度浸出液置换高浓度浸出液
提高浓度梯度,加快浸出速度
第四章 浸出制剂
第一节 浸出原理
二、影响浸出的主要因素
3.浸出时间
1.药材粗细
药材粗,表面积小,浸出效率低,太细,浸出杂质多。
2.浸出溶剂
最常用,但选择性差,霉变具有防腐作用 不同浓度乙醇可选择浸出不同有效成分。 但缺点是有药理作用,价格较贵,易燃。
乙醇:
水:
浸出时间 ,浸出量
第四章 浸出制剂
第一节 浸出原理
二、影响浸出的主要因素
4.浸出温度
温度 ,溶解 ,扩散 ,浸出 ;
但温度应保持在不破坏有效成分的范围内。
5.浓度梯度
浓度梯度 ,浸出速度 。
6.浸出压力
组织坚实的药材,压力 ,润湿 ,浸出
7.新技术的应用
第四章 浸出制剂
第二节 浸出制剂的制备
一、药材预处理
二、溶剂的选择
三、常用的浸出方法
四、浸出工艺与设备
五、浸出液的浓缩
第四章 浸出制剂
第二节 浸出制剂的制备
一、药材预处理
1.药材品质检查
(1)药材来源与品种的鉴定。
(2)有效成分或总浸出物的测定。
(3)含水量的测定。
2.药材的粉碎
【相关链接】中药材粉碎原则
第四章 浸出制剂
第二节 浸出制剂的制备
二、溶剂的选择
1.浸出溶剂应达到的要求
①应能最大限度地溶解和浸出有效成分,而尽量避免浸出无效成分或有害物质;
②本身无药理作用;
③不与药材中有效成分发生不应有的化学反应,不影响含量测定;
④经济、易得、使用安全等。
第四章 浸出制剂
第二节 浸出制剂的制备
二、溶剂的选择
2.常用的浸出溶剂
按其极性不同可分为:
①极性浸出溶剂如水;
②半极性浸出溶剂如乙醇、丙酮;
③非极性浸出溶剂如乙醚、氯仿、石油醚。
第四章 浸出制剂
第二节 浸出制剂的制备
三、常用的浸出方法
1.煎煮法
药材
粉碎成粉
加水浸没
浸泡适宜时间,
加热至沸
浸出一定时间,分离
煎出液
药渣
依前法煎出2~3次
合并煎出液
离心或沉降过滤
低温浓缩
制剂
成品
工艺流程如下:
指药材加水煮沸,去渣取汁的一种方法。
第四章 浸出制剂
工艺流程如下:
第二节 浸出制剂的制备
三、常用的浸出方法
2.浸渍法
药材
适当粉碎
置于有盖容器中
密盖,时时振摇
加溶剂适量
常温暗处浸渍规定时间
上清液
倾取
滤过
残渣
滤液
压榨
压榨液
合并
静置24h
滤过
即得
浸渍法是将药材用适宜的溶剂在常温或温热条件下浸泡,使其有效成分被浸出的一种方法。
第四章 浸出制剂
第二节 浸出制剂的制备
三、常用的浸出方法
3.渗漉法
渗漉法将药材粉末装于渗漉器内,浸出溶剂从渗漉器上部添加,溶剂渗过药材层往下流动过程中浸出的方法。
当溶媒渗过药粉时,由于浸液比重大而向下移动,上层的溶剂或稀浸液置换其位置,形成了良好的浓度差,使扩散能较好地自然进行。
浸出效果优于浸渍法,而且也省略了浸液分离的时间和操作。
第四章 浸出制剂
第二节 浸出制剂的制备
三、常用的浸出方法
4.回流法
回流法将粉碎后的药材装入圆底烧瓶内,添加溶剂至盖过药材,浸泡一定时间,在水浴中加热,回流浸出至规定时间,滤出回流液,添加新溶剂再回流2~3次,合并各次回流液,回收溶剂,所得浓缩液再按需要进一步处理。
第四章 浸出制剂
第二节 浸出制剂的制备
三、常用的浸出方法
5.循环回流浸出法(索氏提取法)
常用仪器:索氏提取器(如右图) 。
特点:反复浸出多次的回流法,适用于药材中有效成分在溶剂中不溶解或药材质地坚硬不易浸出时,为了能用少量溶剂,力求在大量药材中充分浸出其有效成分,可采用此法。
第四章 浸出制剂
第二节 浸出制剂的制备
四、浸出工艺与设备
1. 单级浸出工艺:溶剂一次加入
2. 多级浸出工艺:溶剂分次加入
3. 连续逆流浸出工艺:
特点: (1)浸出效率高
(2)浸出液浓度高
(3)浸出速度快
第四章 浸出制剂
第二节 浸出制剂的制备
五、浸出液的浓缩
1.蒸发
系指借加热作用使溶液中的溶剂气化并除去,从而提高溶液浓度的工艺操作。
(1)常压蒸发:
适用范围:被蒸发溶液中的有效成分是耐热的,而溶剂又无燃烧性、无毒、无害、无经济价值的可采用此法。
常压蒸发常用设备:蒸发锅。
第四章 浸出制剂
第二节 浸出制剂的制备
五、浸出液的浓缩
1.蒸发
(2)减压蒸发 指在密闭的蒸发器中,通过抽真空以降低其内部的压力,使溶液沸点降低进行蒸发的操作。
适用范围:有效成分不耐热的浸出液的蒸发
(3)薄膜蒸发
指使液体形成薄膜状态而快速进行蒸发的操作。
适用范围:热敏性物料的蒸发。
2.干燥:常用喷雾干燥和冷冻干燥法。
第四章 浸出制剂
第二节 浸出制剂的制备
五、浸出液的浓缩
【课堂讨论】
影响蒸发效率的主要因素是哪些?
参考答案:传热温差
传热系数
溶液的蒸发表面积
蒸汽浓度
液体表面的压力
第四章 浸出制剂
第三节 常用的浸出制剂
一、常见的浸出制剂
二、浸出制剂的质量控制
第四章 浸出制剂
第三节 常用的浸出制剂
一、常见的浸出制剂
1.汤剂
汤剂是指用中药材加水煎煮,去渣取汁的液体剂型,亦称“煎剂”。常用煎煮法制备。
【课堂讨论】
讨论汤剂的优缺点,可以进行哪些方面的改革?
第四章 浸出制剂
第三节 常用的浸出制剂
一、常见的浸出制剂
1.汤剂
【课堂讨论】参考答案
优点:处方的组成及剂量可适当加减,灵活应用;能综合
药材中多种有效成分的综合作用;容易吸收;制备
简单。
缺点:体积大,味苦,服用、携带不便;不宜大量制备,
不利于及时抢救危重病人;不宜久贮。
改革:尽量克服汤剂缺点和保存优点发展中药新剂型,如:
中药合剂、颗粒剂、胶囊剂、口服液等。
第四章 浸出制剂
第三节 常用的浸出制剂
一、常见的浸出制剂
【实例分析】麻黄汤的制备
[处方]麻黄 9g 桂枝 6g
甘草 3g 杏仁   9g
[制法]
麻黄
先煎约15min
合煎
桂枝
甘草、杏仁
合煎15min
滤取煎液
药渣
煎25min
煎液合并
即得
第四章 浸出制剂
第三节 常用的浸出制剂
一、常见的浸出制剂
2.酒剂
酒剂又名药酒,系指药材用蒸馏酒浸提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药酒为了矫味或着色可酌加适量的糖或蜂蜜。酒剂多供内服,少数作外用,也有兼供内服和外用。
制备方法:浸渍法
渗漉法
第四章 浸出制剂
第三节 常用的浸出制剂
一、常见的浸出制剂
3.酊剂
酊剂系指药物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浸出或溶解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亦可用流浸膏稀释制成,或用浸膏溶解制成。
制备方法:稀释法、溶解法、浸渍法、渗漉法制备。
【课堂讨论】试分析酊剂与酒剂异同点,并举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酊剂。
第四章 浸出制剂
第三节 常用的浸出制剂
一、常见的浸出制剂
【课堂讨论】参考答案
相同点:都是含醇制剂, 应用上受到限制;
有效成分能迅速吸收发挥疗效;
易保存。
不同点:酊剂的浓度有规定,而酒剂没有;
制备方法不同;
溶剂不同。
常见的酊剂:碘酊
第四章 浸出制剂
第三节 常用的浸出制剂
一、常见的浸出制剂
【实例分析】橙皮酊
[制法]
干燥橙皮粗粉20 g
置广口瓶中
加70%乙醇100 ml
密盖,浸渍3日
倾取上层清液
过滤
药渣挤出液
滤液
70%乙醇至全量
静置24h
过滤
即得
[处方]橙皮(粗粉)  20 g
70%乙醇 适量 共制100 ml
第四章 浸出制剂
第三节 常用的浸出制剂
一、常见的浸出制剂
4.流浸膏剂与浸膏剂
异同点:
流浸膏剂:
蒸去部分溶剂
液体制剂
1ml:1g原药物
溶剂为乙醇
作其它制剂的原料
渗漉法
渗漉、浓缩、调整含量三个步骤
浸膏剂:
蒸去全部溶剂
固体制剂(膏状、粉末状)
1g:2-5g原药物
作其它制剂的原料
煎煮法
浸出、精制、浓缩、干燥、调整浓度五个步骤。
第四章 浸出制剂
第三节 常用的浸出制剂
一、常见的浸出制剂
【实例分析】桔梗流浸膏
[处方] 桔梗(粗粉)  60 g
70% 乙醇   适量   共制60 ml
[制法]
桔梗粗粉60 g
70%乙醇适量
膨胀
分次均匀
填装于渗漉筒
使粗粉润湿
加70%乙醇浸没
浸渍48h
缓缓渗漉
先收集50ml初漉液
续漉液
低温减压浓缩
调整至60ml
合并
静置数日
过滤即得
第四章 浸出制剂
第三节 常用的浸出制剂
一、常见的浸出制剂
5.煎膏剂
系指中药材用水煎煮,去渣浓缩后,加糖或炼蜜制成的稠厚半流体状制剂,也称膏滋。一般采用煎煮法制备。
第四章 浸出制剂
第三节 常用的浸出制剂
二、浸出制剂的质量控制
浸出制剂的常用质量检查项目:
(1)总固体检查
(2)甲醇量检查
(3)装量:按照最低装量检查法应符合规定。
(4)微生物检查
第四章 浸出制剂
一、单项选择题
1. C 2. B 3. A 4. B 5. B
6. B 7. C 8. C 9. B 10. A
二、多项选择题
1. ABCD 2. ABCD 3. ABCD 4. ABC 5. ABD
同步测试参考答案
第四章 浸出制剂
三、分析题
1. 取板蓝根适度粉碎(不宜过细),用8倍量的水煮沸浸出3次,合并煎出液,静置,取上清液,浓缩,干燥,粉碎。
2. 粗粉先用溶媒润湿膨胀,浸渍一定时间:使药材中的有效成分转移至溶剂中。
先收集药材量85%的初漉液另器保存:初漉液浓度较大,浓缩过程中省时省力。
低温去溶媒:防止药物中的某些有效成分在高温下被破坏;流浸膏中的溶媒乙醇沸点低,低温蒸发易于控制浓度。
同步测试参考答案
主编:……
撰稿教师:……(以姓氏为序)
制作:……
责任编辑:……
电子编辑:……
高等教育出版社
HTTP://WWW..C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