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统计概述 课件(共39张PPT)-《统计基础(第三版)》同步教学(高教版·202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章统计概述 课件(共39张PPT)-《统计基础(第三版)》同步教学(高教版·2023)

资源简介

(共39张PPT)
统计基础
Starting from the importance of statistics, this chapter studies the meaning of statistics, several stages of statistical work process, and has a more intuitive understanding of where statistical data come from;
统计总体 | 总体单位 | 标志 | 指标
总目录
1
2
3
统计概述
统计调查
统计整理
4
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
5
平均指标与变异指标
6
7
8
抽样推断
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时间数列
9
指数分析
Statistical basis
第一章
Learn the meaning of statistics, several stages of statistical work process, and have a more intuitive understanding of where statistical data come from;
1
概 述
第一节 统计及应用
第二节 统计学研究数量的特点及方法
第三节 统计工作的任务及内容
第四节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01
1.会区分总体、总体单位、样本、标志、变量
2.理清统计工作的过程
3.熟悉统计中常用的EXCEL函数及数据分析工具用途。
能力目标
02
1.掌握统计的涵义;
2.掌握统计的几个基本概念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3.掌握统计研究的对象、任务与方法
知识目标
本章从统计的重要性出发,学习统计的含义、统计工作过程的几个阶段,对统计数据从哪里来有较直观的认识;并介绍统计总体、总体单位、标志、指标等统计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内容描述
第一节 统计及应用
一、统计的含义
01
02
03
统计资料
统计工作
统计学
第一节 统计及应用
一、统计的含义
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员称为统计工作者;
从事统计工作的部门称为统计业务部门。
我们所说的统计工作包含统计工作内容和统计工作层次两个方面的知识。
(一)统计工作:是指统计的实践活动
第一节 统计及应用
一、统计的含义
统计工作的内容
调查
设计
分析
整理
对统计活动的各个方面作出的通盘安排与规划,并拟订出设计方案
是搜集资料的
过程其成果是
各种形式的调
查资料
是对调查得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其成果是各
种形式的统计数字或
统计图表
是对整理后的资料进行
分析其成果是计算出来
的各种分析指标和对这
些指标的分析说明
以上四个阶段是顺序进行的
第一节 统计及应用
一、统计的含义
统计资料即统计数据或称统计信息,是统计工作过程中所取得的各项数字资料以及相关分折、说明、图表等其他各项资料的总称。它是统计工作的成果。
其表现形式为各种统计表、统计图、统计报告、统计公报、统计年鉴等。
(二)统计资料
第一节 统计及应用
一、统计的含义
统计科学是指系统阐述统计工作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从事统计科学研究的人员称为统计研究人员
(三)统计科学
第一节 统计及应用
一、统计的含义
统计工作与统计科学有着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关系。统计科学是统计工作实践的理论概括与总结,但反过来它又指导统计工作实践。
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是过程与成果的关系。统计资料的需求支配着统计工作的布局;统计工作的好坏又直接影响着统计资料的质量
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之间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四)统计三层含义的相互关系
第一节 统计及应用
二、统计的应用
01
02
在管理领域的应用
在经济领域的应用
第一节 统计及应用
二、统计的应用
生物医学
进口贸易
工农业产品检验
第二节 统计学研究数量的特点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
统计的研究对象是各种现象的数量方面。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包括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第二节 统计学研究数量的特点及方法
二、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
数量性
目标分支二
具体性
特点
统计总是用数字作为自己的依据和出发点
统计更注重用在量的数据来体现事物的发展规律和本质。
统计的每个数字都是反映某一现象在一定条件下的具体结果。
总体性
数量性
变异性
总体之间存在差异,总体内部也存在差异
第二节 统计学研究数量的特点及方法
三、统计学研究对象的方法
03
02
01
04
必须在对所研究对象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调查对象的明确范围,观察全部或足够多数的调查单位,借以从中认识客观现象的规律性。
大量观察法
运用各种统计综合指标来反映和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总体 的一般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
综合指标法
根据一定的经济理论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内在联系,用数学方程去模拟现实经济现象相互关系 。
统计模型法
通过观察总体各单位的特征,归纳推断出关于总体的某种信息。
归纳推断法
第三节 统计工作的任务与内容
一、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
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
统计调查
统计分析
提供统计资料
实行统计监督
第三节 统计工作的任务与内容
二、统计工作过程
Start
统计设计
End
统计调查
统计整理
统计分析与预测
统计服务
第三节 统计工作的任务与内容
三、统计工作标准化
指标体系 制定覆盖全社会各种统计活动的统计 指标体系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 便于资源共享
分类 对统计对象等内容科学分类,使各个 类目代码标准化 便于遵循
文件格式 将包括统计调查制度、统计调查报告 等各种统文件进行统一规范 便于办公自动化
术语 对统计概念、名词术语等统一化 便于学、用
计算标准 制定标准化的计算方法 提高工作质量
统计编码 对符号、图形、文字等进行统一编码 便于处理和交流时遵守
第四节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一、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
统计总体就是指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简称总体。
(一)统计总体
第四节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一、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
具有如下性质:
大量性(分类)
同质性 (是相对的)
差异性(前提)
(一)统计总体
第四节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一、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
构成总体的每一个别事物或基本单位就是总体单位,也称个体。
注:总体与总体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研究目的和任务的不同而相互转化,原来的总体可能成为总体单位。
(二)总体单位
第四节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二、标志与指标
标志是反映个体属性特征和数量特征的名称。
每个总体单位从不同方面考察都具有许多属性和特征。
例如,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则经济类型、企业规模、职工人数、利润额等都是标志;如果每个工人是总体单位,则性别、工种、文化程度、技术等级、年龄、工龄、工资等这些就是标志。
(一)标志
第四节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二、标志与指标
标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类:
1.按标志的性质来分
品质标志
说明总体单位属性特征的名称是品质标志,它只能用文字来表现不能用数值来表示。
性质分类
性质分类
数量标志
说明总体单位数量特征的名称是数量标志,只能用数字来表现。
1.品质标志
2.数量标志
第四节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二、标志与指标
标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类:
2.按标志变异情况分
不变标志
指某一标志在各个总体单位的具体表现都相同。
变异情况
变异情况
可变标志
指某一标志在各个总体单位的具体表现不完全相同。
1.不变标志
2.可变标志
第四节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二、标志与指标
一个学生
性别
年龄
身高
体重
民族
籍贯
等等
第四节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二、标志与指标
标志特征在各个单位的具体表现
如每一个企业都有所有制形式这个标志,但其具体表现却有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等。
(二)标志表现
第四节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二、标志与指标
数量标志表现为标志值又叫变量值,
如年产量是数量标志,具体在甲企业的年产量为160万吨,乙企业的年产量为280万吨。
(二)标志表现
第四节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二、标志与指标
1.统计指标的概念:
统计指标是反映统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
例如,我国2009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347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72万人。
注:统计指标有时也仅指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即指标名
如国内生产总值、商品销售总额等。
(三)统计指标
第四节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二、标志与指标
2.统计指标五要素
(三)统计指标
指标名称
指标数值
时间
地点
计量单位
体现指标的含义,反映了社会经济现象质的规定性;
反映社会经济现象量的规定。
指标所属的时间
指标所属的空间范围
第四节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二、标志与指标
联系
(1)汇总关系。指标的数值是由相应的总体单位的数量表现汇总、计算而得到的,没有总体单位的标志表现,就没有总体的指标数值
(2)转换关系。由于统计研究目的不同,总体和总体单位变化,则反映总体的指标和反映总体单位的标志也随之变化
(四)标志与指标的区别和联系
第四节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二、标志与指标
区别
(1)说明对象的范围大小不同。指标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每个人的分数,每个人的工资。
(2)表示方法不同。标志分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品质标志不能用数值表示;指标都是用数值的,质量指标也是用数值来表示的。
(四)标志与指标的区别和联系
第四节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二、标志与指标
统计指标的种类
1.按反映总体现象的内容不同分
数量指标
数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规模和总水平的统计指标,用统计绝对数表示。如职工人数、工农业总产值等。
总体现象
总体现象
质量指标
是说明社会经济现象的相对水平或平均水平的统计指标。一般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例如,职工平均工资
1.数量指标
2.质量指标
第四节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二、标志与指标
统计指标的种类
2. 统计指标按其作用和表现形式不同划分
数量指标
两个有联系的统计指标相比较的比率,说明总体内部结构、比例、变化程度和强度等。
如计划完成程度
作用表现
数量指标
说明总体单位一般水平的指标。如工人平均工资、工人平均产量、学生平均成绩等
作用表现
总量指标
反映总体总规模、总水平或工作总量的指标。一般用绝对数表示。
例如人口总数
作用表现
第四节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二、标志与指标
统计指标的种类
3.按统计指标管理作用不同划分
考核指标
评定优劣
考核成绩
决定奖惩
管理作用
管理作用
非考核指标
了解情况
研究问题
考核指标
非考核指标
第四节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二、标志与指标
统计指标的种类
4.统计指标按其功能不同划分
评价指标
用于对社会经济行为的结果进行比较、评估、考核统计指标。如劳动生产率
功能
预警指标
用于对宏观经济进行监测,并根据指标数值的变化,预报国民经济即将出现的异常状态、突发情况以及某些结构性障碍等的统计指标。如失业率
功能
描述指标
用于反映社会经济现实状况,反映社会生产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统计指标。如土地面积指标
功能
第四节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三、变异与变量
1.变异
2.变量
3.变量分类
标志或指标的具体表现之间的差异。例如,年龄这个数量标志
可变的数量标志就是变量,变量所表现的具体数值称为变量值
第四节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三、变异与变量
变量分类
1.按变量值是否连续划分
连续变量(可是小数)
相邻两个变量值之问可以无限分割,也就是可取无限多个数值,例如,人的身高和体重;企业的固定资产、年利润额;零件的尺寸、气象上的温度和湿度等。
是否连续
是否连续
离散变量(只能是整数)
离散变量的数值都是以整数断开的,如人数、企业数、设备台数等只能取整数,不可取小数,其数值的取得必须用计数方法取得
连续变量
离散变量
第四节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三、变异与变量
变量分类
2.按变量性质划分
确定性变量
确定性变量是指影响变量值变化的因素是确定可控的变量,确定性因素使变量值沿着一定的变动方向呈上升或下降趋势。
例如,圆的面积随半径的长短而变化,变化关系是确定的,因此圆的面积是确定性变量
变量性质
变量性质
随机变量
随机变量是指变量值的变化是受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随机性因素的影响作用是随机的、偶然的,会使变量值的大小变化没有一个确定的方向。例如,用同一台设备加工一批零件,因受温度、震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尺寸测量的结果不完全相同
确定性变量
随机变量
谢谢
Starting from the importance of statistics, this chapter studies the meaning of statistics, several stages of statistical work process, and has a more intuitive understanding of where statistical data come from;
统计总体 | 总体单位 | 标志 | 指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